何家湾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何家湾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何家湾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巴南广高速公路TJ1合同段第十分部何家湾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零一三年七月1.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4、业主和设计单位提供的巴南广高速公路TJ1-10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施工图、工程量清单等有关资料)。5、四川省巴南广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相关文件。6、国家、交通部、建设部、四川省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7、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有关工程技术、质量
2、、安全、环保等管理办法。8、我集团公司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方法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以及调用到本合同段工程的各类资源。9、我集团公司对施工现场的实地勘察、调查资料。2.编制范围巴南广高速公路何家湾隧道,左线进口里程ZK50+045,左线出口里程ZK51+120,左线全长1075m;右线进口里程K50+025,右线出口里程K51+115,右线全长1090m。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3.1.工程概况何家湾隧道左线起止桩号ZK50+045ZK51+120,隧道长度1075m。隧道进口平面曲线半径1145m,进口设计高程为418.898m,出口设计高程为432.920m。巴中端洞门形式采
3、用单压明洞门,明洞为15m单压明洞,广安端洞门形式采用环框式洞门,明洞为6m路堑式明洞。隧道右线起止桩号K50+025K51+115,隧道长度1090m,隧道进口平面曲线半径960m,进口设计高程为420.650m,出口设计高程为429.490m。巴中端洞门形式采用单压明洞门,明洞为10m单压明洞,广安端洞门形式采用环框式洞门,明洞为6m路堑式明洞。本隧道设计时速为80km/h,路面采用沥青砼铺筑,隧道采用电力照明,通风方式为射流风机纵向通风。3.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路线通过地区岩体以红层地区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砂岩一般强度较高,抵抗风化能力中等,节理裂隙发育,为相对透水层。泥岩强度
4、中等弱,有易风化,遇水崩解等特点,但节理不发育,为相对隔水层,岩体均一性较好。砂泥岩由于渗透性的差异较大,一般于砂泥岩层面处易形成软弱结构面、泥化夹层等。3.3.气象及地震动参数施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热、秋雨、多云雾,雨热同季,光照同步;无霜期长,光照适宜,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于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年均温15.8-17.8,一月均温5-6.9,七月均温2628,霜雪少见,年均降水量在9801150mm。3.4.工程数量见“表3-1 何家湾隧道主要工程数量表”。4.施工总体方案4.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安排4.1.1.施工组织机构成立“四川路桥
5、集团巴南广高速公路TJ1合同段第十分部”,下设三个施工队。见“图4-1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4.1.2.施工队伍安排根据隧道的特点,安排一个隧道施工队,承担出口端的施工,以ZK51+120、K51+115为起点,分别向ZK50+045、K50+025施工,长1075m、1090m,单向施工。4.2.施工临时设施布置及规划4.2.1.总体布置原则临时工程本着少占农田、少破坏植被,合理利用既有空间,在保证环保、水保前提下修建。4.2.2.施工道路隧道施工便道由乡村公路修建施工便道接入现场,便道全长3.1Km。道路采用片石基层,泥结碎石路面,路基宽6m、路面宽5m,每隔200m设一个会车道。4.2.
6、3.施工及生活用电根据实际用电大小,在隧道出口设1台800KV/A变压器,为隧道出口供电。4.2.4.施工及生活用水隧道施工用水主要采用附近河沟内河水,在山坡上修建高山水池;采用高压水泵抽水到高山水池,洞口设置变频恒压供水系统,采用100钢管输送至洞内。生活用水修筑蓄水池集中使用。4.2.5.生活、办公用房经理部在玉山镇石垭村村新建彩钢板活动房,何家湾隧道生活房屋也采用彩钢板活动房,办公房屋及配电房采用砖混结构。4.2.6.混凝土生产系统在隧道出口设置拌合站,安装一台JS1000强制式搅拌机搅拌喷混凝土料,两台JS1000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混凝土集中供应。4.2.7.材料库和材料加工场在隧道施工
7、生产区,设材料库和材料加工场,主要用于施工材料的存放与加工。加工场及拌合站设在洞口线路左侧的平台。4.2.8.火工品库房根据现场情况在隧道出口设置火工品库房,雷管库、炸药库和导爆管分设,符合火工品使用安全规程,经地方公安部门检查合格后投入使用。4.2.9.油库在搅拌站院内设置临时油罐,作为存放点,并设专人看管。4.2.10.消防设施根据消防要求,在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库、炸药库等地按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手持灭火器、防火砂等。4.2.12.污水处理设施在隧道进出口、生活区设废水处理池,废水经过净化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后排放。4.2.13.施工通讯项目经理部领导及各部、室均配备移动电话,办公
8、室、调度室安装程控电话;分部安装一部程控电话,主要施工负责人、安全人员配备移动电话;施工队主要负责人配备移动电话,施工现场调度、指挥人员、测量班配备对讲机进行现场联络,对讲机频率报请当地公安部门批准后使用。4.3.施工总平面布置见“图4-2 何家湾隧道出口施工平面布置图”;4.4.施工主要临时工程数量见“表4-3 主要临时工程数量表”。表4-3 主要临时工程数量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汽车运输便道(含引入线与改扩建便道)km3.12生活、办公用房m220003混凝土拌和站座14材料库和加工场m210005供水管路km46火工品库房座17油库座14.5.施工测试在项目经理部内设工地试验室,负责全线的
9、试验检测工作。工地试验室4人,各工区实验员各12人;测量工作由项目经理部统一组织,各工区设测量班。 4.6.内业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移交)项目经理部及各工区均建立以总工为首的内业资料组织机构,设专职资料员,从工程上场开始,按专业分工、归口管理的原则,做到“三同时”,即:布置工程任务与布置竣工文件编制、工程检查与竣工文件检查、工程验收交接与竣工文件交接同步进行,确保内业资料齐全完整;内业资料编制要做到齐全完整、准确无误、系统美观。4.7.施工程序征地拆迁开工报告现场核对测量放线场地清理工程实施报检签证质量评定工程验收土地复耕及工程保修试验检测施工自检图4-4 施工程序图5.隧道施工方案、技术
10、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5.1.隧道施工方案5.1.1.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方案宏观预报与施工预报相结合;远程预测与短程预报相结合;地质调查法与物探法相结合。各种方法相互对照、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提高预报精度。洞身开挖施工,采用远距离物探(TSP)、地质调查法对隧道全程进行围岩岩性、突水突泥等预测预报和监测,并确定下阶段施工方案和防护措施。5.1.2.地下水抽排方案 从设计资料看,本隧道地质简单,地下水量小, 我单位将按“限量排放,以排为主,堵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防治水原则,加强对地下水处理的管理。由于是反坡施工,隧道排水主要采取潜水泵排水。5.1.3.开挖方案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隧道正常
11、段主洞洞身级围岩及洞口级浅埋采用台阶法开挖,上台阶掌子面稳定性差时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普通级围岩采用一般台阶法开挖,实际施工时视实际地质情况采用机械与弱爆破相结合。为防突发性的地质情况发生,加强地质预测预报。5.1.4.施工通风在隧道出口安装1台110KW轴流式通风机,风管布采用1.5m高强聚乙烯风筒,通风排烟主要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施工队安排专人负责风机、风管的安装、管理、检查和维修,严格接照通风管理规程及操作细则组织实施。5.1.5.出碴运输方案采用无轨运输方式,左右线配备两台ZL50装载机装碴,并配备一台PC320挖掘机扒碴,8t自卸汽车运输至临时弃碴场或路基填方段。 该隧道左右线均为双线
12、隧道,断面宽度基本满足两辆汽车同时通行,可根据现场情况设置隧道错车地。5.1.6.初期支护方案何家湾隧道左右线全段围岩级别为、级,隧道洞身结构按新奥法施工原理设计。级浅埋段围岩支护方式:采用双层超前注浆小导管、系统22药卷锚杆、25锁脚锚杆,1榀/0.6米工钢钢架、网喷支护。级围岩支护方式: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系统22药卷锚杆、25锁脚锚杆,1榀/0.8米工钢钢架、网喷支护。级围岩加强支护方式: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系统22药卷锚杆、25锁脚锚杆,1榀/0.8米工钢钢架、网喷支护。级围岩支护方式:采用超前锚杆、系统22药卷锚杆、25锁脚锚杆,1榀/1米格栅钢架、网喷支护。5.1.7.衬砌方案整座
13、隧道采用2台10.5m整体液压钢模板台车衬砌。衬砌钢筋在洞外加工场加工,采用自卸汽车运到现场,洞内现场安装,主筋采用焊接连接,其他钢筋采用现场绑扎成型。混凝土直接从中心拌和站用混凝土罐车运送到施工现场,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二次衬砌背后环向设置透水盲沟,施工缝处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及背贴式止水带,变形缝处设置橡胶止水带及背贴式止水带;拱墙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设置土工布和防水板。预留洞室随洞身开挖及衬砌一次施工成型;仰拱超前施作,水沟、电缆槽与洞身衬砌施工拉开距离后平行作业。5.1.8.施工供风方案隧道采用5台20m3/min电动空压机为开挖钻孔和喷射混凝土供高压风。风管采用150钢管。5.
14、1.9.施工排水方案隧道为反坡施工,每50100m设一个集水坑,,采用污水泵接力抽水, 由80钢管排往洞外。洞门上方设置截水天沟,距边仰坡开挖线边缘不小于10米。5.1.10.控制测量方案本隧道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测量规范进行平面控制测量设计。开工前首先根据设计院交桩,并进行标段线路复测,无误后再根据复测成果布设洞外控制网,每个洞口测设不小于3个平面控制点(包括洞口投点及其相联系的三角点或导线点)和两个高程控制点;施工中按照与洞外控制测量统一的坐标系统,建立洞内控制导线,并及时做好成果整理及技术总结。5.2.隧道施工技术措施5.2.1.开挖技术措施土层较软时,采用挖掘机开挖;土层较硬或到砂岩层时,
15、采用光面爆破工法,非电毫秒雷管起爆。通过工程类比法和现场试验确定爆破参数。按设计控制开挖断面,每10m实测一个断面。钻孔时,严格控制外插角度、钻眼深度,在断面轮廓线上开周边眼。严格控制装药量。周边采用光面爆破技术,不耦合装药系数一般控制在2.0左右。采用楔型复式掏槽或直眼掏槽技术。光面爆破炮眼残留率:硬岩达到80%以上,中硬岩达到60%以上。5.2.2.支护技术措施隧道洞身结构按新奥法施工原理设计,具体设计参数如下表。衬砌类型适用条件喷砼锚杆钢筋网钢架预留变形量纵横V浅1、洞口浅埋岩质V级围地段2、洞身穿越冲沟浅埋段243006.5I1810(60100)2060V偏洞口偏压岩质V级围岩地段2
16、43006.5I1810(60100)2060V洞身一般V级围岩地段243006.5I1810(80100)2080加强洞身穿越较薄层砂、泥岩互层段,或地下水发育的较破碎以及洞口浅埋偏压的IV级围岩地段223006.5I167(80120)2080一般以软质岩为主的IV级围岩地段183006.5格栅7(100120)251015cm1005.2.3.衬砌技术措施5.2.3.1.防止衬砌台车模板上浮技术措施见“表5-4 防止衬砌台车模板上浮的技术措施”。5.2.3.2.衬砌混凝土拱顶密实技术措施改善台车封堵孔的布置间距。在节长10m的台车上合理布置封堵孔,在顶模布置3个间距为2.5m的封堵孔,避
17、免空洞出现。表5-3 隧道初期支护技术措施表序号支护类型技术措施1砂浆锚杆钻孔保持位置、方向确保。锚杆孔比锚杆直径大15mm以上。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及注浆量,采用锚固力和注浆饱满度双指标控制。2钢筋网随受喷面起伏铺设。保护层厚度用曲面混凝土垫块控制。钢筋网与锚杆连接牢固,网片之间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钢筋直径及网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3喷射混凝土按照工程师指示进行现场生产性喷混凝土试验。喷射前,对受喷面进行清理。喷混凝土充分凝固前避免受水流的直接冲刷。喷射混凝土作业分片依次进行,喷射作业自下而上,分段作业。采取分层喷射时,一次喷射厚度不大于5cm。后一层喷射在前一次喷射混凝土终凝后进行,各层间隔
18、3060min,如果间隔时间大于1h,对已喷混凝土面用水或风清洗。按照规范要求对喷混凝土地段进行养生。4超前小导管超前小导管布置间距、外插角严格按设计施作。注浆前先喷混凝土封闭作业面,防止漏浆。5中空注浆 锚杆布置间距、外插角严格按设计施作。注浆前先喷混凝土封闭作业面,防止漏浆。注浆材料确保满足:浆液流动性好,固结后收缩小,具有良好的粘结力和较高的早期强度;结石体透水性低,抗渗性能好;当水有侵蚀作用时,采用耐侵蚀材料。注浆过程中根据地质、注浆目的等控制注浆压力,注浆终压为注浆压力的23倍。注浆结束后检查注浆效果,不合格者补注。注浆顺序由拱脚向拱顶逐管注浆。6格栅钢架采用加工厂统一制作,严格控制
19、加工尺寸,进场前进行尺寸验收,安装前进行预拼装。安装时精确放样,保证钢支撑在衬砌断面以外。表5-4 防止衬砌台车模板上浮的技术措施序号技术措施具体措施1严格灌注速度钢模板下半部混凝土每次连续灌注混凝土高度值控制在1m以内。2分层对称灌注按单侧连续灌注高度1m以内分层对称灌注。3增加钢模板的抗浮力利用钢模板重量和台车自重控制台车上浮;另在两端横梁各安装2个50t的千斤顶,通过作业窗利用围岩对模板进行支撑,或利用打地锚的方法防止钢模板上浮。控制灌注混凝土输送泵终压,实施“压力灌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在挡头处预埋钢管,从钢管中注浆。5.2.3.3.衬砌混凝土不渗、不漏、不裂技术措施根据设计要求,在
20、二次衬砌背后环向设置直径50mmHDPE单壁打孔波纹管,每20m一环;纵向在隧道边墙背后设置设全隧道贯通材质相同的直径为100mmHDPE单壁打孔波纹管,该盲沟需与环向盲沟及泄水孔连通;二次衬砌沉降缝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施工缝设置带注浆管膨胀橡胶止水条;隧道拱墙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设无纺布和EVA防水板。见“表5-5 保证混凝土衬砌不渗、不漏的技术措施”“表5-6 防止隧道衬砌开裂的一般措施”。表5-5 保证混凝土衬砌不渗、不漏的技术措施序号措施环节具体措施1爆破开挖严格按照光面爆破规范组织施工,严格控制超欠挖,喷射混凝土找平,均匀铺设防水板。2注浆加固选择合理的注浆参数和浆液配比;先试验
21、后注浆;注浆过程中,严格按照注浆设计施工,实现注浆段无线流。严格控制注浆压力,防止出现结构变形、串浆等现象;注浆结束后,采用径向钻孔的方法,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3初期支护认真做好初期支护及初期支护背后的回填注浆,做到渗漏水无线流,否则在严重渗漏水处打孔、下管补充注浆或插管接排水盲管引至侧沟排走,直至符合要求。采用湿喷法喷射混凝土,喷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按照配合比配制。4防排水施工严格按结构防水设计要求施作防排水,先设置纵向、环向软透水管,再铺设防水板。采用无钉铺设、双焊缝焊接的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保证防水板接缝焊接质量,避免创伤产生孔洞。5衬砌混凝土稳定水灰比,避免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
22、防水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材料符合规范要求;外加剂品质优良合格;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振捣,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超过2h。混凝土浇筑连续,避免造成施工缝。灌注施工采用整环灌注施工,当混凝土灌至墙拱交界处时,间歇约1小时,以便于边墙混凝土沉实。拱圈封顶时,随拱圈灌注及时捣实;振捣器不得接触防水层及模板;严格控制拆模时间,加强混凝土的养护。6施工缝处理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凿毛,并用水冲刷干净;在施工缝设遇水膨胀止水带,平均每11.5m设一环,确保止水带完整无间断。表5-6 防止隧道衬砌开裂的一般措施序号一般措施具体内容1严格控制原材料通过合理选择原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混凝土的热强比,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实施 施工组织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