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统设必修课,4学分,72学时,其中实验36学时,开设一学期。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可视化编程理论概述,VB可视化编程初步,应用程序接口设计及代码编写,VB高级语言技巧,文件处理应用程序设计方法,图形图像和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方法,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方法,网络应用程序设计方法,调试与错误处理,Com 和ActiveX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可视化程序设计方法和VB程序设计的编程技巧,具备用VB语言进行应用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 二、与相关课程的
2、关系本课程是中央电大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统设必修课。其先修课为计算机应用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1掌握Visual Basic语言的语法和Visual Basic程序的基本结构。2掌握程序设计方法。3掌握程序调试和错误处理的方法。4理解可视化编程和面向对象的概念。5了解ActiveX的简单应用。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1本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因此建议采用在计算机教室(或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进行讲授的教学形式,讲授、实验与课堂讨论相结合。2为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应保证上机机时不少于本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学时。3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授课、答疑和讨论。 五、课程教学
3、要求的层次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理解和了解三个层次。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理解是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了解即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在期末考核试卷中(涵盖实验内容),掌握的内容约占总分数的60%,理解的内容约占30%,了解的内容约占10%。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建议一、课程学时分配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72学时,4学分,其中实验课学时为36。各章学时分配如下:章教学内容授课学时实验学时第一章可视化编程理论概述22第二章VB可视化编程初步42第三章应用程序接口设计及代码编写62第四章VB高级语言技巧54第五章文件处理应用程序设计方法35第
4、六章图形图像和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方法45第七章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方法68第八章网络应用程序设计方法34第九章调试与错误处理22第十章Com和ActiveX应用12合计3636 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本课程使用的教学媒体有:文字教材、录像教材、CAI课件和网上教学。1文字教材:主要教学媒体,是本课程教与学和考核的基本依据,对其他教学媒体起纽带作用,具有导学功能。文字教材采用分立式,包括主教材和实验教材。2录像教材:辅媒体,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在面授教学中难以实现的教学内容,是对文字教材的强化和补充。3CAI课件:自测练习,应用程序开发演练,通过交互式教学的特点,以解决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疑
5、难问题。4网上教学:教学辅导、答疑,阶段性总结和复习等。 三、教学环节以文字教材为基础,通过录像教材、CAI课件等辅助教学媒体强化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并通过实验课的训练,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用VB语言进行程序开发的方法和技术。网上教学与教学进度同步,辅以办学试点单位教师的面授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四、考核本课程的考核采用期末终结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两种考核方式,期末终结性考核由中央电大根据教学大纲统一命题,占课程总成绩的80%,形成性考核以平时作业的形式完成,占课程总成绩的20%。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可视化编程理论概述(2学时)一、教学内容:1“加法运算”应用程序实例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