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第一框 崇尚程序正义 教学设计.doc
《第八课第一框 崇尚程序正义 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课第一框 崇尚程序正义 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课第一框崇尚程序正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认知:知道法律实现正义的两种方式,了解两种方式的基本特点;懂得程序正义的作用;理解实现程序正义的标准。情感态度观念:在理解程序正义的基础上,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运用:学习了程序正义后,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做一个知法、守法之人。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程序正义的作用。难点: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区别。三、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四、教学资源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8386;教师教学用书P95109相关内容;学习指导P3445相关内容;PPT课件。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
2、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学生:按照要求,分成五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预习并思考教材中的问题;做好上课相关准备。六、板书设计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4分钟)1.教学内容案例探究,导入本课学习内容。2.教师活动案例探究一:“家中看黄碟,民警上门查”。(1)出示PPT,叙述案例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张林夫妻二人在家中看黄碟违法吗?公安机关为什么要赔偿损失、赔礼道歉?(2)在学生发言基础上,归纳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公安机关在进行搜查时,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中,侵犯公民、法人
3、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并由此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程序正义的内容。(3)导入新课学习。板书:崇尚程序正义3.学生活动观看PPT思考、讨论、发言。(二)研习新课(32分钟)第一目:认识程序正义(9分钟)1.教学内容(1)程序正义的含义。(2)程序不正义的危害。2.教师活动案例探究二:铡美案。(1)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83活动框中的案例,思考、讨论、回答PPT出示问题:假如这个故事发生在今天,本案应该由包公亲自审理吗?你认为本案的审理合乎正义吗?为什么?(2)表扬各小组学生的探讨活动,赏析性点评学生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明确:包公审理此案的程序欠妥,此案的审理不完全合乎正义;程序
4、正义就是裁判过程的正义(PPT出示),引导学生理解程序正义的含义,懂得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不同。案例探究三:执法有错。(1)用PPT出示案例:2003年4月12日晚8时许,陕西白水县公安局杜康派出所的4名警察突然来到中学生马某家,要将她父亲带走,她要求警察出示证件,但对方并未出示任何证件,还说“小孩子,没你的事,一边去”。她不依不饶,警察竟对她拳打脚踢,随后又给她戴上手铐,拉进警车,闻讯赶来的村民气愤不过,围住警车不让走。马某乘机躲了起来。最后,警察只得开车离去。问题:警察执法有错吗?其危害有哪些?(2)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归纳并强化:警察的错误表现在于不符合执法程序。程序的不正义往往会导致实
5、体的不正义,会动摇信心,导致司法制度受损、司法权威被蔑视,最终阻碍依法治国的实现(用PPT出示)。(3)为什么错?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三条规定: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第八十八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用PPT出示)。名言学习:不公正裁判的结果。(1)要求学生大声朗读教材P84的培根名言“一次不公正的裁判比多次的违法行为更严重。因为这些违法行为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决则把水源败坏了”,结合教材P83的最后一节正文说说体会。(2)在学生
6、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归纳强调: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法的内在精神要求,同时也是其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如果司法机关不能保持其公正性,司法机关也就失去了自我存在的社会基础。一句话,公正是司法的生命!(PPT出示)板书:认识程序正义;法律正义的两种方式;实体正义:结果正义;程序正义:裁判过程的正义;程序不正义有严重的危害。3.学生活动(1)案例探究二:铡美案。各组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阅读教材P83活动框中的案例,思考、讨论、回答PPT出示的问题,理解程序正义的含义,弄清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区别。(2)案例探究三:执法有
7、错。阅读PPT出示的案例,进行思考、探究,懂得程序不正义的危害。(3)学习培根名言,七嘴八舌谈感受、体会,理解司法公正的重要性。 (4)一学生发言、老师进行点评讲解时,各同学倾听、思考,并做好笔记。第二目:程序正义的力量。(14分钟)1.教学内容程序正义的作用。2.教师活动案例探究四:米兰达规则。(1)先请一位学生朗读教材P84活动框中的文字,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辩论,弄懂PPT出示的问题:米兰达规则为什么会成为一项刑事诉讼规则?它到底有什么作用?你认为这项规则是利大还是弊大?(2)补充介绍“米兰达规则的由来和价值”。(可见本设计后的补充素材一)(3)在学生探讨、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强调程序正
8、义的重要性,要求学生理解程序正义的力量,它能确保司法制度的公证,是司法国家的标志,是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助推器;程序法得到严格遵守,是衡量一个国家司法公正、诉讼民主、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志。(用PPT出示)案例探究五:辛普森案。(1)请一位学生叙述教材P85活动框辛普森案,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PPT出示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民意调查结果?你能够接受这个结果吗?谈谈你对此案的看法。(2)在各组展开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点评、归纳,强调:美国司法制度对程序公正和确凿证据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寻求案情真相和把罪犯绳之于法。审判程序和过程的公正有时甚至比结果更重要;审判程序的公正要深入人心。(教师在
9、此可适当补充美国司法遵循正当程序的资料。可见本设计后的补充素材二)。(3)用PPT出示正义程序的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实体正义的实现,可以有效地防止权力滥用和司法腐败,可以有力地保障人权,可以促使实体结果为人们所接受,消除人们的不满情绪。板书:程序正义的力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实体正义的实现、可以有效地防止权力滥用和司法腐败、可以有力地保障人权、可以促使实体结果为人们所接受,消除人们的不满情绪、是衡量一个国家司法公正、诉讼民主、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志。3.学生活动(1)案例探究四:米兰达规则。一位学生认真朗读教材P84活动框中的文字,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PPT出示的问题,然后各小组进行辩论,选
10、出代表回答问题,理解程序正义的重要性。(2)案例探究五:辛普森案。一位学生叙述教材P85活动框辛普森案,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PPT出示的问题,然后各小组进行讨论,选出代表上台交流,懂得审判程序和过程的公正有时甚至比结果更重要的道理,理解并掌握程序正义的作用,树立审判程序公正的理念。(3)各组学生针对老师打出的投影,结合教材知识,积极进行分析、讨论,倾听并做好笔记。(三)第三目:程序正义的实现。(9分钟)1.教学内容实现程序正义的标准。2.教师活动案例探究六:打架。(1)请一学生叙述教材P85“打架”案例,其他学生围绕“你认为处分旭澄在程序上正确吗?”和“怎么样的程序才能保证公平处理此事?”谈看法
11、,体会实现程序正义的条件有哪些。(2)在各组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表扬回答中的亮点,归纳指出:不正确;做出处分的一方与本纠纷的一方当事人有着密切关系;处分是由学校单方面做出的,被处分者无从参加;需按照程序正义的标准来处理此事。(PPT出示)“链接”解读:回避制度。(1)请一学生介绍教材P86的“链接”内容,引导其他学生阅读教材P8586的正文,讨论、回答“实现程序正义的标准有哪些?回避制度的意义是什么?”(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实现正义程序的标准:裁判者保持中立,当事人充分参与,裁判过程尽量公开,当事人对等;回避制度的意义:有利于防止办案人员先入为主或徇私舞弊,保证其客观、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课第一框 崇尚程序正义 教学设计 第八 第一 崇尚 程序 正义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