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中心方案建议书(共6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指挥中心方案建议书(共6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挥中心方案建议书(共62页).doc(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指挥中心系统方案建议书 目录专心-专注-专业1. 项目总论1.1. 建设内容指挥中心建设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 指挥中心装修指挥中心装修包括天花、墙面及隔断、地面、门窗、供电及UPS系统、空调系统、新风系统、综合布线、消防等内容。2. 指挥中心显示系统本期显示系统包括DLP大屏显示、LED显示系统、信息发布室LCD显示系统。3. 指挥中心决策室决策室包括视频会议系统及IDB数字交互平台。 1.2. 建设原则 1)先进性XXX市的社会经发展水平、机动化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水平等都居于国内前列,由此导致的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需求也相应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智能交通管理系
2、统一期工程的建设中,必须结合当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发展领域中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等的应用,从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等多方面充分体现先进性的原则。2)实用性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需求,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具有良好实用效果的系统建设方案,采取成熟适用的设备、技术和系统机制,保证建设系统的良好应用。3)创新性XXXX的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氛围、机动化程度、城市化水平、城市形态、地理区位、管理需求等都存在着独有的特点,在进行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地区特点。4)系统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开放的结构意味着通信协议的开放和数据与数据结构的开放和共享。通信协议开
3、放,系统接口透明,便于与其它系统组网,实现系统的集成与资源共享;数据与数据结构的开放,使用户可以很方便地从系统中抽取所需要的各种交通数据和信息,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5)标准性系统设计符合有关国家通用标准、协议和规范,符合国家与部颁标准及行业规范的要求;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数据安全;系统接口规范统一。6)经济性指挥中心建设能够实现最优的系统性能价格比,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3. 建设目标1.4. 建设依据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总体而言建设中需要考虑和遵循的主要依据如下:²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²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
4、法实施条例² 中国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² 畅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2008年)²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²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形符号(GB/T11797-2005)²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06)² 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03)²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²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²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1995)² 道路交通事故案卷文书
5、(GA40-2008)²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A47-2002)² 道路交通流量调查(GA/T299-2001)² 道路交通堵塞度及评价方法(GA/T 115-1995)² 城市道路交通秩序评价方法(GA/T 175)²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GA/T445-2003)² 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标志(GA/T484-2004)²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安装规范(GA/T489-2004)²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分类与代码(GA/T491)²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图形符号(GA/T492) ²
6、;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GA/T493)²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09)²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²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术语(GA/T509-2004)² 交通视频监控系统验收规范 (GA/T514-2004)²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设计制图规范(GA/T515-2004)²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适用规范(GA/T527-2005)²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建设程序与要求(GA/T651-2006)² 公安交通管理设备外场设备施工
7、要求(GA/T652-2006)²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² 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框架公安部² 信息技术 软件包 质量要求测试(GB/T17544-1998)²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除上述规范以外,还应遵循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和规范2. 指挥中心装修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1. 总体装修设计2.1.1. 装修原则指挥中心室内装饰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并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的材料,并符合下列要求:1)各功能区墙体要采用防火隔断墙,周围均要进行防潮、保
8、温处理。2)机房、设备间、录入室、发布室应采取防尘措施。设单独出入口,并在入口处设换鞋间(柜)。3)房内铺设电缆、设备较多,必须注意消防安全,严格控制建筑物耐火等级。所有材料的防火等级都应选为A级或B1级。4)尘埃的二次飞扬,对机房内的空气洁净度影响较大,因此这部分功能区装饰材料应选用不易积灰、不易起尘、易于清洁、防火保温的饰面材料,同时注意该材料不应产生眩光。5)地面最好采用质地硬、不易起尘、防静电的材料。6)机房、设备间、录入室、发布室、指挥大厅房间内铺设防静电地板,地板平整度必须保证每米不大于2毫米。7)防静电地板下面空间不仅要铺设电缆,而且要兼作空调静压箱,其高度一般为300-350m
9、m。为了避免电缆移动时地面起尘或划破电缆,地面和四壁应平整而耐磨。8)防静电地板的板厚公差±0.2mm以内;常温常湿下地板绝缘电阻应大于100K,小于100M;地板的分散载荷15000-35000N/M2;集中荷载3000-7000N/M2。9)机房内部分隔一般采用玻璃隔断,应注意:耐压要求:一般机房为正压,当有火警时灭火气体会增加机房压力,故玻璃耐压强度不应小于1200Pa,既承载700千克平方米。平整度要求:要求平滑、整洁。10)满足保温、隔声要求。11)满足强度、安全要求。12)天花宜选用铝合金天花,不会产生灰尘,耐用可靠且十分美观,顶棚上面应留有300500mm的高度空间。当
10、顶棚上面作为空调回风静压箱时,要求静压箱内有较高洁净度,其内表面要光滑,平整度好,刷防静电漆并敷设保温材料,另铝合金平板天花具有非屏蔽、易清洗、自重轻、不燃烧、耐腐蚀、施工方便等优点,兼有防尘功能。13)天花上部装修: 对天棚按抹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施工规范对天棚进行高级抹灰处理。抹灰要平整、光滑、无凸凹、无起伏、不能有大的空鼓或裂缝,整体要水平。若预埋挂件,对吊挂件周围要认真处理,使其不因吊顶挂件的轻微活动而破坏周围结构。同时在吊顶安装前在天棚顶面用角钢类材料固定一层金属网,以防以后大面积抹灰层脱落损害吊顶。为了防止天棚抹灰灰面脱落灰尘或微细砂粒,表面必须刷两道清漆或乳胶。要求涂刷均匀,不能
11、太厚太薄或漏刷。14)门窗、框、扇表面不能有污垢、碰伤、扭曲现象。安装位置要规矩、牢靠、不得翘曲、松动。门窗的洞口尺寸要准确,所用的五金件要配套,门窗开关灵活。门窗与墙的接缝处采取密封措施,密封条应平整、粗细均匀,涂抹密封胶应平滑、无凸凹。面向自然环境的玻璃应具有吸热、热反射、防紫外线等功能,使用中空玻璃。15)所有管道都应进行防锈处理,所有线缆都用钢制桥架、钢管或金属软管保护。16)所选用的材料均是环保的。2.2. 供配电及UPS系统机房供电共分两种形式。(1)机房区市电配电系统:直接为机房内的UPS主机、机房区域照明、精密空调等相关设备供电,对不同相位分配均衡负载。(2)机房区UPS配电系
12、统:由供电电源经UPS稳频、稳压、调整电压波形后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供电,同时也为UPS后备电池充电;当遇到市电供电线路断电时,UPS后备电池立即放电,经UPS逆变后给计算机设备不间断供电。2.2.1. 供配电建设总设计电力系统包括:照明电、主机电、插座电、动力电(电梯、风机)、控制电(弱电系统)等部分。供电380/220V电压、50HZ频率和三相五线制(即TN-S系统)的配线方式供电,双回路供给机房用电。设备供电按设备总用电量的20%30%进行预留。中心机房内的插座分三种,它们分别是: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的专用插座(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的设备用三孔标准插座),市电直接供电的设备用五孔
13、标准插座,直流电源系统接线柱。设备电源的电压变化在220V±5%之内,频率变化在 50H±0.5Hz之内。照明分工作照明和事故照明两类,工作照明接入配电柜,事故照明接入UPS。各功能房内照明装置宜采用无眩光灯盘,照明亮度大于400LUX,事故照明亮度大于40LUX。配电系统考虑与急照明系统的自动切换和消防系统的联动。机房的供电电源技术指标按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中的规定按A级执行。各项指标如下表: 级别项目A 级B 级C 级稳态电压偏移范围(%)±2±513+7%稳态频率偏移范围(Hz)±0.2±0.5±
14、;1电压波形畸变率(%)3-55-88-10允许断电持续时间(ms)0442002001500在建设中,对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等设备供电选用A级标准。为达到A级标准,须有相应的设备(UPS)来保障。2.2.2. UPSr UPS形式选择指挥中心中采用并机运方式,在并机的基础上,两台UPS共用一个电池组。UPS配置参数如下:用于为监控中心提供不间断电源:2套(并机运行)。视在功率:80KVA。配套电池柜:封闭式。具备掉电自保护、来电自启动功能。r UPS 配电负荷UPS输出配电回路不少于100路,回路包含UPS电源插座、防水插座、应急照明、消防、备用。全部配电线路采用穿金属线管(槽)敷设。为保证计
15、算机设备供电的可靠性,机房内的各计算机电源插座(箱)均采用放射式配电方式,每一配电回路均配置独立空气开关和接地线。2.2.3. 线路的布线方式根据公安消防局规定,机房装修所采用的导线应符合消防安全,即通过消防局认证。所以室内导线全部采用新型阻燃导线组。供电线路全部采取走金属镀锌线槽、镀锌线管的方式,金属线槽留有扩充的余量,具体走线方式详见可参考所附配电系统图纸。为了满足机房的防湿措施,除了在地面上作一些处理外,同时为防止漏电危及人身安全和防电磁干扰,所有金属线槽、金属线管全部可靠连成一体并可靠接地,接地电阻R4。导线的型式:市电电源负载线缆主要为:VV、ZR-BV系列,UPS电源负载线缆全部采
16、用新型难燃铜芯塑料绝缘导线(ZR-BVV系列)。导线的截面选择:是根据负荷的大小,允许的电压损失,导线长时间的允许温升及导线的机械强度等因素而定。2.2.4. 照明系统1)指挥大厅指挥大厅内的照明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与大楼的照明系统分开,设有独立的照明配电箱,由中心机房内的动力配电柜供电。灯具光线均匀,且能起到减小眩光对工作人员视力影响的作用。光源采用四通松下、飞利浦或美国通用日光灯管。DLP拼接屏幕前面四米内为暗区,不安装日光灯管。可安装内藏式筒灯,平行于DLP拼接屏幕排列,单独可控开与关。灯光不直接照射到屏幕上。整个大厅的灯按平行于屏幕方向分组进行控制,不选用较强光源。大厅前后两侧可能射
17、入的光线(如窗户),设计有必要的遮挡(如窗帘等)。指挥大厅地面照度:200Lx,人员工作区地面照度:500Lx,中心室内不允许直接阳光直射。2)中心机房及其它功能区房间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及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按以下照度进行建设:房内平均照度500Lx,均匀度大于70%;电源室及其他辅助功能间照度不小于300Lx;机房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标志灯照度大于5Lx;应急备用照明照度不小于5Lx。房内灯盘选用3*40W优质电子安全防火镇流器灯盘。A、照明的照度标准符合下列规定:(1)主机房的平均照度可按200、300、500lx取值,服务器组机房地面照度:500Lx;(2)基
18、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的平均照度可按100、150、200lx取值。(3)第二、三类辅助房间按现行照明设计标准的规定取值。B、眩光限制标准可按下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所示,分为三级。表 21 机房眩光限制标准眩光限制等级眩光程度适用场所无眩光主机房、基本工作间有轻微眩光第一类辅助房间有眩光感觉第二、三类辅助房间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宜采用下列措施限制工作面上的反射眩光和作业面上的光幕反射。(1)使视觉作业不处在照明光源与眼睛形成的镜面反射角上;(2)采用发光表面积大、亮度低、光扩散性能好的灯具;(3)视觉作业处家具和工作房间内采用无光泽表面。C、工作
19、区(如办公室、发布室、录入室、决策室等)内一般照明的均匀度(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不宜小于0.7。非工作区的照度不宜低于工作区平均照度的1/5。D、中心机房、录入室、发布室内设置备用照明,其照度宜为一般照明的1/10。备用照明宜为一般照明的一部分。E、中心机房、录入室、发布室设置疏散照明和安全出口标志灯,其照度不低于51X。F、照明线路宜穿钢管暗敷或在吊顶内穿钢管明敷。G、大面积照明场所的灯具宜分区、分段设置开关。3)应急照明应急照明灯具采用冷光源射灯,采用与市电连锁自动控制的方式。即在正常情况下熄灭,一旦市电停电时则立即自动投入。事故照明电源由中心机房内的UPS供给。指挥大厅内的应急照明系
20、统自成一体,它仅作为市电停电及紧急事故情况时,工作人员应急工作照明用和安全撤离使用,因此对它的照度要求较低,大于10Lux。计算机房、录入室、发布室、指挥大厅及消防走火通道具备应急照明系统,包括应急照明灯和消防疏散指示灯。按照GB/T 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的要求,应急备用照明照度不小于30Lx。应急照明与消防联动。2.3. 空调系统及新风系统2.3.1. 总体指标机房安装精密空调,位于机房内侧。排水:由于指挥中心机房的重要性,与机房无关的给排水管道不穿过主机房。机房内的精密空调设备需要用水,其给排水干管暗敷,引入支管宜暗装。管道穿过主机房墙壁和楼板处,设置套管,管道与套管之
21、间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机房内的给排水管道采用难燃烧材料并做保温处理。2.3.2. 机房精密空调系统2.3.2.1 机房空调的选型精密空调设备型号规格如下基本指标。表 22 精密空调规格型 号:下送风送风型规 格:模块化,双压缩机风冷型,下送风上/回风机组制 冷 量:104.3KW风 量:24000m3/h数量:2台工作方式:1台主用,1台备用。2.3.2.2 送风方式机房专用空调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机房吊顶天花内自由回风,使机房内冷量分布均匀。2.4. 综合布线2.4.1. 概述 综合布线系统符合最新国际标准ISO/IEC 11801和ANSI EIA/TIA 568B标准,充分保证计算机网络
22、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能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实现数据通讯、语音通讯和图像传递。2.4.2. 布线系统原则与依据1)建设原则在建设中遵循以下原则:标准性:符合设计及安装的国内、国际标准。实用性:满足当前的各种通讯要求和未来的应用。先进性: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安全性:利于防火、防水、防雷击、防静电、防破坏和抗干扰等。维护性:便于维护和管理,有利于故障检查和排除。兼容性:利于硬、软件的兼容,系统的升级和扩充。可靠性:采用容错技术,保证系统在多重故障下仍能正常运行。经济性:在满足现有需求和未来应用的基础上,有好的性能价格比和保护原有的投资。2)建设依据在建设中遵循以下标准或规范:C
23、ESC89: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SC89: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BD 44/114-2000: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检测验收规范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JGJ/T 16-92:中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DBJ08-59-9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YD/T 926-199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5023-96:用户接入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ANSI/EIA/TIA-568A:民用建筑电信布线系统标准ANSI/EIA/TIA-569:电信走道和空间的民用建筑标准ANSI/EIA/TIA-606:民用建筑电信设施的管理标准ANSI/EI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指挥中心 方案 建议书 6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