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宏.doc
《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宏.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六章 一次函数 课时课题: 第五节 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第二课时授课人: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解决与两个一次函数 相关的图象信息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教学重点: 读懂图象,并从图象中获取已知条件解决问题。教学难点: 同一坐标的两个函数的联系。教法及学法指导: 1教法:“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应用与拓展”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有关性质的基础上,对有关知识进行应用和拓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意通过有层次的问题串的精心设计,引导学生
2、进行探究活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景理解的意义。2学法:通过分析实际情景,建立函数模型,并通过观察图像来确定函数的性质,最终能够结合函数图象及其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三角板彩笔学生用具:方格纸若干张三角板铅笔、橡皮、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导入新课师: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6.5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1),总结了分析图象的方法,同学们还记得吗?生:记得,1、从函数图象的形状判断函数类型; 2、从轴、轴的实际意义去理解图象上点的坐标的实际意义。师: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6.5 一次函数
3、图象的应用(2),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展示)设计意图:通过对分析图象的方法的复习回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图象的理解,为本课的教学做准备;最后自然过渡到本课内容,并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心中有数,从而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二、引导自学 获得新知1引导自学师:多媒体出示导学提纲:(1)自学内容:课本202页205页内容;(2)自学要求:通过分析引例和例2,理解: 直线与坐标轴交点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两直线交点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当自变量相同时,一条直线对应的函数值比另一直线所对应的函数值大,它的含义又是什么? 完成引例中的填空。师:3分钟后看谁收获多多,又是谁囊中羞
4、涩?本节课的知识并不难,你只要认真看、大胆说,这节课最棒的肯定是你!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串的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适当的函数模型,利用该函数图象的特征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探究能力。在这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入手感到困难,可以再设计以下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两个人是否同时起步? 在两个人到达之前所用时间是否相同?所行驶的路程是否相同?出发地点是否相同?两个人的速度各是多少?这个问题中的两个变量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函数关系?如果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那么他们的函数解析式是一样?他们各自的解析式分别是什么?利用这些小问题来帮助学生分析图象,以便调动学生学习
5、的自主意识。 2展示成果生:直线与轴交点的横坐标表示因变量为0时自变量的值;直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表示自变量为0时因变量的值。生:两直线交点是它们的公共点(或两直线交点的坐标同时满足两个解析式。)师:这个结论你是如何得到的?生:从引例中的第三题中可以得到。师:强调:由(3)(板书)总结两直线交点的意义: 几何意义:两直线交点是它们的公共点; 代数意义:两直线交点的坐标同时满足两个解析式。生:当自变量相同时,一条直线对应的函数值比另一直线所对应的函数值大,表示一条直线在另一直线上方。师:这个结论又是如何得到的?生:从引例中的第四题中可以得到。师:由此可以得到利用图像比较函数值的方法:先找交点坐标,
6、交点处;再看交点左右两侧,图像位于上方的直线函数值较大。师:引导学生观察引例中的图象并回答问题: 生: (1)当销售量为2吨时,销售收入=2000元,销售成本为3000元;生: (2)当销售量为6吨时,销售收入=6000元,销售成本=5000元;生: (3)当销售量等于4吨时,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生: 由当销售量大于4吨时,该公司赢利,当销售量小于4吨时,该公司亏损 生:(5)的表达式为 的表达式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问题串的展示、老师几个简单的提问、重音的强调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方位感知到直线与坐标轴交点的意义、两直线交点的意义、利用图像比较函数值的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形成
7、了良好的识图能力,进一步体会数与形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知识联系。 3、深入探究师:多媒体出示: 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外有一可疑船只A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B追赶,如下图:,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海里)与追赶时间(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哪条线表示B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2)A、B哪个速度快?(3)15分内B能否追上A?(4)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能否追上A?(5)当A逃到离海岸12海里的公海时,B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B能否在A逃入公海前将其拦截?海岸公海AB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合作各组长巡视了解本组成员的意见,对于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次 函数 图像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