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风筝》公开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筝》公开课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0、风筝教材分析:风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走进秋天”为专题,抓住秋天的特点,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的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的美好景色。这些课文语言生动优美,可以让学生感受秋天的韵味,体会秋天的美好。本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本文语言朴实,笔调亲切、温馨、自然,自始自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
2、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能借助拼音识字,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但三年级的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还远远不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文贴近生活,学生对风筝并不陌生,并有放风筝的生活体验,因此对于理解文中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心情并不难,但要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仍然比较困难。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教学重点:1. 正确读写
3、生字词。2.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教学难点: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拼”、“抖”、“精”3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3自然段,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放风筝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放风筝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写过有关风筝的文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出示村居这里面没有写到风筝啊?怎么
4、老师说这首诗也是写风筝的呢? (“纸鸢”就是指风筝。)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叫风筝。课文中这一群孩子也十分喜爱做风筝、放风筝,在他们看来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2.板书课题,提示“筝”的写法。 3.读题,提示“筝”读轻声。 二、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来感受孩子们放飞风筝时的快乐。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给每自然段标上序号。 (3)思考: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些事?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反馈自学情况。 (1)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风筝 公开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