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审计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审计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审计理论与实务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 学 时51学时学 分3学分适用专业会计学开课单位会计学院一、 课程性质审计理论与实务是会计专业硕士的专业必修课,是在学习了相关经济理论和会计类课程之后开设的课程。二、教学目的本课程定位于会计专业硕士,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领域较高层次的、侧重提升管理潜力的相关理论知识、能够掌握审计实际操作技能,并把这些知识和技能通过实习运用到实际工作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去。三、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学时安排,采取课堂授课、案例分析、调研等相结合方式组织教学,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完成相关的学习、调研等教学环节,培养
2、学生的独立研读能力。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课 程 内 容学时分配第一章 审计环境 3第二章 审计目标3第三章 审计假设3第四章 审计概念6第五章 审计规范3第六章 审计基本方法3第七章 审计报告2第八章 审计责任3第九章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演变1第十章 接受客户与初步审计计划3第十一章 企业整体层面的分析3第十二章 经营环节分析与控制测试3第十三章 实质性测试审计方案的设计3第十四章 执行会计报表认定的审计3第十五章 终结审计与报告3第十六章 政府审计第十七章 内部审计3辅导答疑3五、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课程考核:闭卷考试,与教学计划一致;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
3、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实行百分制,其中课上考勤占30%,依据考勤记录;作业占30%,依据交作业情况;课上讨论占40%,依据课上讨论记录。期末考试成绩实行百分制,闭卷笔答,其中基础知识测试题的分值掌握在40分左右;综合能力测试题的分值掌握在60分左右。60分为及格。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推荐教程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谢荣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教学参考书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审计案例:一种互动学习方法(第5版)(美国)马克·S.比斯利(Mark S.Beasley) 等,译者:张立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经济学分析韩丽荣经济科学出
4、版社,2006中国审计市场:制度变迁与竞争行为韩洪灵大连出版社,2011审计合谋的预警与防治机制研究赵国宇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中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审计案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七、教学具体内容和要求第一篇 审计理论篇第1章 审计环境 一、基本要求 明确对审计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及影响机理。二、授课方法讲授、研讨。三、教学内容(一)宏观环境对审计需求的影响1.政治环境的发展对审计需求的影响2.经济环境的发展对审计需求的影响3.社会环境的发展对审计需求的影响4.技术环境的发展对审计需求的影响5.审计需求理论的国际研究成果(二)行业环境对审计供给的影响1.审计的基本属性2
5、.审计职业发展的行业环境分析(三)审计理论研究对审计发展的影响1.审计理论研究的发展2.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四、重点难点行业环境对审计供给的影响,行业趋势分析。五、思考与讨论审计环境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如何?怎样通过改善审计环境提高审计质量?第2章 审计目标 一、基本要求 理解审计目标的动态性及其制定的依据。二、授课方法讲授、研讨。三、教学内容(一)审计目标的意义和影响因素1.审计目标的意义2.影响审计目标确定的两大因素(二)影响审计目标确定的主要力量1.国家法律对确定审计目标的影响2.法庭判决对确定审计目标的影响3.会计师职业团体和独立审计准则制定机构对确定审计目标的影响(三)审计目标的发展演变1.
6、揭弊查错审计目标2.以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为主的审计目标3.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与揭露舞弊差错并重的审计目标(四)对确立我国审计目标的研究1.确定我国民间审计目标的基本原则2.我国现阶段民间审计的目标四、重点难点推动审计目标不断变化的动力。五、思考与讨论推动审计目标不断变化的动力是什么?如何准确定位审计目标?第3章 审计假设 一、基本要求 理解审计假设的现实意义。二、授课方法讲授、研讨。三、教学内容(一)审计假设的含义(二)审计假设的研究发展1.Mautz和Shataf的审计假设2.Tom Lee的审计假设3.Jack Robertson的审计假设4.David Flint的审计假设(三)
7、审计假设的实践意义(四)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审计假设的研究1.确立我国审计假设的基本原则2.建立我国审计假设体系的基本构想四、重点难点审计假设的现实意义。五、思考与讨论审计假设对当前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有什么现实意义?第4章 审计概念 一、基本要求掌握审计领域相关的基本概念并深入理解。二、授课方法讲授、案例分析、研讨。三、教学内容(一)概念的意义与概念探讨法1.概念的意义2.概念的种类3.概念探讨法(二)证据1.审计证据的特征与逻辑意义2.审计证据的特征及其考虑因素(三)应有的审计关注和公允表达1.应有的审计关注案例分析:银广夏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2.公允表达(四)独立性1.独立性的内涵2.对独立性
8、的威胁3.管理咨询与审计独立性案例分析:从审计独立性角度对安然事件进行分析(五)道德行为1.职业道德责任2.道德风险3.职业道德准则(六)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1.审计重要性2.审计风险四、重点难点应有的审计关注、独立性、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五、思考与讨论这些重要概念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如何?第5章 审计规范 一、基本要求 理解各种规范的规范对象及相互关系,了解各规范内容。二、授课方法讲授、研讨。三、教学内容(一)审计规范的含义1.规范的含义2.审计规范的含义(二)审计规范体系1.审计规范的制定主体和内容2.审计规范的特点3.审计规范体系结构(三)职业道德规范1.国际会计师联合职业道德规范2.美国
9、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道德规范3.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四)执业技术准则1.鉴证业务相关准则2.相关服务准则(五)质量控制准则和继续教育准则1.质量控制准则2.职业后继续教育准则(六)审计规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1.审计法规的主导地位2.职业道德规范、职业技术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之间的关系四、重点难点执业技术准则、职业道德规范。五、思考与讨论执业技术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是决定审计质量高低的主要规范,你认为哪个更重要?为什么?第六章 审计基本方法 一、基本要求 掌握审计基本方法的演变和各阶段的特点。二、授课方法讲授、研讨。三、教学内容(一)审计基本方法的发展1.影响审计方法发展的决定因素2.审计方法
10、进展的特征3.审计方法发展阶段的划分(二)账项基础与详细审计1.账项基础审计的特点2.账项基础审计的缺陷(三)内部控制基础与制度基础审计1.内部控制的发展2.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3.内部控制基础审计的主要特点及其缺陷(四)企业风险管理基础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1.企业风险管理观念的发展2.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主要内容3.企业风险管理作为现代风险审计的基础四、重点难点各种方法演变的动因、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五、思考与讨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工作逻辑和核心思想是什么?第七章 审计报告 一、基本要求 掌握审计报告的历史沿革、出具条件。二、授课方法讲授、研讨。三、教学内容(一)审计报告的历史沿革1.审计报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审计 理论 实务 课程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