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共6页).doc
《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一、定义: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二、分类:自传、他传、评传等 三、人物传记阅读材料的特点 1. 所选材料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与官职、法律有关的内容。 2. 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肯定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 3. 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500字左右,文后有一定量的注释。注释往往给阅读提供一定的信息,有时是重要的信息。 4. 涉及到的实词和虚词及考题中的例句越来越贴近教材。 四、建立正确的阅读观整体阅读 1、看整体 文言文阅读不仅要关注一字一词一句,还要关注文章的整体,看文章整体
2、写了什么内容,哪些人、哪些事、什么性格品质,这些是先要把握住的。不要急于做题,不要急于破解哪个词、哪句话,首先要弄清文章整体的内容及行文特点,这是整体阅读的核心内容之一。 2、整体看 不要以为阅读完文本材料,就算整体把握了。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标题、尾注、试题这些内容也绝不可忽视,它们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整体看,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其次,看标题、选文出处、尾注及题目,看这些项目为整体把握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辅助信息。总之,就是要看标题,看正文,看出处,看注释,看试题。全都看完了,才能整体把握文意。 五、根据传记特点去阅读 1.选文特点 高考传记类文本一般包括史传文、各类文人
3、笔记及小说中的人物传记。多为四五百字的浅易文言文,一些疑难生僻的字句都有恰当的处理,或加注释。一般记载几个人,有的人物关系简明,有的人物关系复杂。所选人物不仅有帝王将相,更有普通的清官廉吏、良母孝子、义士隐士、贩夫走卒等。这些人的品格,不外乎“忠、孝、仁、义、礼、智、信、勇”。选文以叙事为主,含有一定的议论和抒情。虽然经过了命题人的删减调整,但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2.行文特点 传记文体结构固定,行文线索明显。古人作传,常在文首介绍人物的籍贯、字号、家世、官职以及主要性格特点等,这些文字对把握全篇内容往往能提供有效的信息。接着,以时间为序,依次介绍传主何时何地做了何事
4、有何结果,这是传记的主体内容。我们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地点、事件起始的词句。这些文字有助于我们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理解全文内容。传记的结尾一般为对传主的逝前身后作一交代,或作“盖棺论定”。有的结尾作者通常以“赞”等形式作出自己对传主的评价。这些文字特别有助于我们把握人物的性格品质。 3. 用语特点 传记的语言通常凝练概括,间有传神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对传主的评价或用“春秋笔法”,或用最概括的几个字词点到为止。这些特点告诉我们要细读,不放过每一个字。 传记中惯常出现的词语有国名、朝代名、人名、地名、官职名、庙名、谥号及重要的典籍名称。对于这些词语,一方面平时要积累一些常用语,尤其是官职方面
5、;另一方面,在阅读时这些文字一般都是“死字”,可以不必去理会,更不必拆开硬译(这种做法很危险)。 还要注意古人的用语习惯,如称人一般只称“名”,如“王祎”称“祎”,“沈通明”称“通明”。 4. 文言传记常见词语 (1)官职变迁类 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拜:授予官职。如: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
6、官职。如: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元史·贾鲁传)除:任命,授职。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授:授给、给予官职。如: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表罢免官职的词语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擢:在原官上提拔
7、。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表降低官职的词语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贬: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放:放逐。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左迁:贬官,降职。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表调动官职的词语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如:迁东郡太守。(汉书·王尊传)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调:变换官职。
8、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转:调动官职。如: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表兼代官职的词语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领:兼任。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权:
9、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2)跟俸禄有关的常见词语:俸、禄、秩、饷(3)表少数民族的常见词语:蛮、夷、戎、狄(4)表人物地位的常见词语:贵、贱、卑、官绅、豪(5)表人物个性的常见词语:埂、鲠、耿、(仁)厚、(仁)矜、耿介、静悫(jìng què 沉静谨慎)、刚毅、周密、宽厚、骨鲠、正直、恺悌、鲠切、聪、慧、敏、木讷、奸、佞、诈、狡猾、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谲(6)表人物品行的常见词语: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7)表受到诬陷的常见词语: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人物传记 阅读 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