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直流恒流源(共1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数控直流恒流源(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直流恒流源(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数控直流恒流源2005年电子大赛二等奖文章来源:凌阳科技教育推广中心 作者:浙江大学 陈智德 徐进 陶晶 发布时间:2006-6-28 17:56:34 摘要:本设计采用凌阳十六位单片机SPCE061A作为直流恒流源的控制、显示和输出电流检测核心,实现了-2A到2A数控可调直流恒流源。系统的显示部分采用128×64点阵式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设定电流值和实测电流值;输出电流控制采用SPCE061A单片机的D/A口输出模拟量;电流测量采用基本没有温度漂移的康锰铜电阻丝作为精密取样电阻,利用SPCE061A的A/D输入口进行电流检测和监控。硬件电路恒流部分的控制端采
2、用多个精密运算放大器OP07接成闭环反馈控制形式,受控部分采用达林顿管进行扩流、精确输出设定电流。电源部分采用大功率变压器供电,多级电容滤除纹波干扰;电源输出采用三端稳压芯片进行稳压,并且利用大功率达林顿管进行扩流以满足后级功率需求。关键字:SPCE061A 恒流源一、方案论证如题目要求,系统主要由控制器模块、电源模块、电流源模块、负载模块及键盘显示模块构成,下面分别论证这几个模块的选择。1、控制模块的选择方案方案一:采用AT89C51单片机进行控制。本设计需要使用的软件资源比较简单,只需要完成数控部分、键盘输入以及显示输出功能。采用AT89C51进行控制比较简单,但是51单片机资源
3、有限,控制输入输出,需要外接8279之类的芯片进行I/O扩展。方案二:采用SPCE061A单片机进行控制。SPCE061A凌阳单片机具有强大功能的16位微控制器,它内部集成7路10位ADC和2通道10位DAC,可以直接用于电流测量时的数据采集,以及数字控制输出;I/O口资源丰富,可以直接完成对键盘输入和显示输出的控制;存储空间大,能配合LCD液晶显示的字模数据存储。采用SPCE061A单片机,能将相当一部分外围器件结合到一起,使用方便,抗干扰性能提高。鉴于上面分析,本设计采用方案二。2、电源模块的选择方案由于该题要求输出最大电流达2A,输出最大电压达到10V,且纹波电流要求很小,因此对电源的要
4、求比较高,尤其体现在电源的功率和纹波电压的要求。方案一:采用全桥整流加电容滤波电路该电源为正负对称输出,实际输出电压为正负20V左右,100nF、1.0uF用于滤除电源中的高频交流成分。为了满足大电流要求,后级滤波电容选用了10000uF。这种电路广泛应用于一些要求不太高的电流直流电源中,其驱动能力和后级的滤波电容有关,该电路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比较好的满足电流的瞬态相应,而如果负载要求持续的大电流输出,该电路将无能为力。方案二:采用三端稳压集成电路一般的三端稳压集成块稳压效果较好,但难以达到2A以上的大电流输出,为了满足本题需要可以采用多块稳压集成块并联的方式来扩流。这种电路理论上输出电流能力
5、为各块集成块输出最大电流的和。要达到比较好的稳压效果,要求并联的各稳压块参数尽量接近。在应用中发现,当电流接近理论值时,稳压效果急剧变差,这是由于器件的不一致性所造成的。因此,要取得好的稳压效果,理论输出最大电流值要大于所需电流值,这必然造成器件的浪费,且器件的选择还必须参数尽量接近。方案三:采用三端稳压集成电路外接扩流管这种电路既利用了稳压集成块优秀的稳压性能,又能够有一定的电流输出,在一些高精度的线性稳压电源中被广泛采用,其基本电路图如图1.1所示。采用三端稳压集成电路LM7812驱动达林顿管TIP127,该管最大集电极电流为8A,仿真时当电流为3A左右时,纹波电压仅为几十uV,有着非常优
6、异的性能。鉴于上面分析,本设计采用方案三。图 1.1 加入三端稳压电路和扩流管的电源电路3、电流源模块的选择方案方案一:由晶体管构成镜像恒流源该电路的缺点之一在于电流的测量精度受到两个晶体管的匹配程度影响,其中涉及到比较复杂的工艺参数。另一缺点在于,集电极最大输出电流约为几百毫安,而题目要求输出电流为2002000mA,因此由晶体管构成的恒流源不适合采用。 方案二:由运算放大器构成恒流电路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恒流电路摆脱了晶体管恒流电路受限于工艺参数的缺点。但是只由运放构成的恒流电路,输出电流同样只能达到几十毫安,远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必须加上扩流电路。方案三
7、:由运算放大器加上扩流管构成恒流电路采用运算放大器加上扩流管构成恒流电路,既能利用运算放大器准确的特性,输出又能达到要求。采用高精度运算放大器OP07,更能增加其准确的性能;采用达林顿管TP127进行扩流,具有很大的扩流能力,两者结合,可以实现比较精确的恒流电路。鉴于上面分析,本设计采用方案三。4、电流取样电阻的选择方案产生电流可以采用在电阻两端加电压的方法,测量电流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测量电流流经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间接计算得到的。因此在产生电流或者测量电流值时,取样电阻的选择非常重要。方案一:采用普通电阻。在电流比较小的情况下,普通的1/4W或者1/8W的电阻可以被用作电流测量,但是本题需要测量
8、的是电流源的输出电流,最大需要达到2A。因此即使是比较小的电阻,如1电阻,通过2A电流时功率也已经达到4W,大大超过普通电阻的额定功率,电阻将被烧断。因此在本系统中,测量电流的取样电阻不能使用普通电阻。方案二:采用大功率电阻。为了满足流过大电流的要求,可以采用大功率电阻,如1/10W的电阻,通过2A电流时一定不会被烧断。但是此时流过的大电流将会使电阻大量发热,导致电阻温度急剧上升。一般的大功率电阻在温度很高时,将产生比较严重的阻值温度漂移。在产生电流的情况下,由于电压值与实际的电流值并非一一对应,将产生错误的电流;在测量电流的情况下,测量电流也会随着阻值的温度漂移而产生严重的变化,将产生很大的
9、测量误差。因此用于这些情况下的取样电阻也不能使用温度漂移严重的普通大功率电阻。方案三:采用康锰铜电阻丝。康锰铜电阻丝是电流测量中很常用取样电阻,其特点在于温度漂移量非常小。经过测试,在1的康锰铜电阻丝上通过约2A电流,由于产生的热量引起的升温,只会引起0.02左右的阻值变化,对电流的稳定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1的康锰铜电阻丝约长1m,由于和外界接触面积大,即使通过大电流也能很快的散热,进一步的减小温度漂移带来的影响。鉴于上面分析,本设计采用方案三。5、显示模块的选择方案方案一:采用LED数码管显示。由于要求显示设定值和测量值,需要显示的值比较多。采用LED数码管需要用动态扫描,占用资源比
10、较多。整个显示界面显得不太友好。方案二:采用LCD液晶显示器显示。采用128×64点阵LCD液晶显示,可视面积大,画面效果好,抗干扰能力强,调用方便简单,而且可以节省了软件中断资源。其缺点在于显示内容需要存储字模信息,需要一定存储空间。由于作为控制器的单片机SPCE061A有32K字的Flash,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存储字模数据绰绰有余。鉴于上面分析,本设计采用方案三。二、详细软硬件设计根据题目要求和以上论证,本设计的系统框图如图2.1所示,主控制器与各外围模块的硬件连接图如图2.2所示。系统工作过程如下:自制电源为电源电路,提供给各模块;SPCE061A单片机通过检测键盘输入,经过运
11、算相应改变10位DAC的输出值,控制电流源电路输出的电流值;电流源输出经过负载取出电压值,由SPCE061A单片机的10位ADC进行采样测量;最后通过LCD液晶显示出设定值和测量值。图 2.1 系统总体框图图 2.2 系统硬件连接图1、硬件设计本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恒流源电路、电流测量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电路。恒流源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恒流源电路以及SPCE061A单片机10位DAC的输出电路。电流测量电路包括电压采样电路和SPCE061A单片机10位ADC输入前的电平转换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包括SPCE061A单片机、键盘电路和显示电路。
12、下面详细介绍各个单元电路的设计。 (1)电源电路的硬件设计在本系统中,要求输出2A的大电流,而且对纹波的要求很高,电源部分的电路图如图2.3所示。50Hz交流220V电压经过变压器,输出约±20V交流电压,经过全桥进行整流,通过电容滤波,100nF、1.0uF用于滤除电源中的高频交流成分。采用三端稳压集成电路LM7812驱动达林顿管TIP127,使电源输出电流能达到2A以上,以满足电流源的需要。图 2.3 电源部分电路利用Multisim 8对图2.1电源电路进行仿真。当正负两路电源输出负载为5时,分别用虚拟万用表测量正负两路电源的输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控 直流 恒流源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