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挖区间施工方案(共10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暗挖区间施工方案(共103页).doc(10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莞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GZH-2标项目经理部隧道暗挖区间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莞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GZH-2标项目部二一三年六月目 录 专心-专注-专业隧道暗挖区间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与原则1.1国家、广东省、东莞市现行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相关法规、政策,特别是环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面的法规和政策;1.2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工程施工图;1.3我单位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套能力等定额;1.4我单位现场踏勘和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和信息;1.5我单位基于设计图纸和现场调查而做出的初步风险预测;1.6我单位从事暗挖法施工及其它市政工程
2、的施工经验、科研技术储备。1.7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公司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工程设计及相关资料。1.8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有关文件及管理办法。2.暗挖区间概况2.1工程范围暗挖区间DK14+817(车站与暗挖分界里程)DK15+100(暗挖与三标分界里程),总长283m。该段隧道内设置1个施工竖井(DK14+891.5DK14+907.5,长16m),则该暗挖区间共长267m。2.2工程概况暗挖区间DK14+817DK15+100,总长283m,埋深约25m,该段区间隧道下穿东莞大道,自西向东沿西平二路东向前行,在GDK15+100处与GZH-3标暗挖段暗挖隧道相接,本暗挖段均
3、处于2.0的纵坡上,隧道主要下穿越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混合片麻岩,局部穿越粉砂层和淤泥质粉质粘土。根据地质详勘报告,修正后围岩分类主要为级围岩,采用矿山法施工。2.3工程地质2.3.1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场地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残积层(Qel)、震旦系混合片麻岩(Pzl)。(1)不良地质本段不良地质主要为可液化的粉砂;泥质粉砂可能有膨胀性。(2)特殊岩土特殊岩土主要是软土。软土多为淤泥、淤泥质土及淤泥质粉细砂,局部为泥炭土。其中夹有粉细砂透镜体,多含贝壳、有机质,软流塑状。2.3.2 水文地质特征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空隙潜水
4、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水位埋深在0.35.0m,勘测期间地下水水位埋深0.502.60米,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和影响。地下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弱侵蚀性。(1)气象本区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无严寒,夏季湿热多雨。年平均气温21.8-22.0,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3-28.1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3.1-14.0,极端最高气温38.2,极端最低气温-1.90.5,年平均降雨量1788.6-1989.4mm,年平均蒸发量1731-1752.3mm,年平均风速1.9-3.0m/s 。雷暴较多,主要集中在雨季的4-9月份,主要灾害性天气为台风及暴雨。(2)地震本标段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
5、10g,对应于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3.施工总体部署3.1建设总体目标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创建城际轨道交优质工程。3.1.1质量目标工程施工质量必须符合国家、铁道部现行有关标准、规定及设计文件的要求,其施工过程及实体质量目标:按照验收标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检验率、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实现无施工缺陷,消灭质量事故。3.1.2安全目标工程实施过程中坚决实施“五杜绝”,既杜绝施工死亡事故、杜绝多人重伤事故、杜绝重大机械事故、杜绝重大交通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在整个施工监测项目
6、中,各种变形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确保施工和周边建筑、管线、交通的安全。3.1.3工期目标根据本标段总体施工组织安排,暗挖区间总工期为2013年7月1日2014年7月1日,共计12个月。其中各里程段暗挖区间工期如下:DK14+817DK14+891.5:2013年10月1日2014年3月1日,共计5个月;DK14+907.5DK15+100:2013年7月1日2014年7月1日,共计12个月;3.1.4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目标:预防和消除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控制排污、控制扬尘、降低噪音、减少大气污染、保护植被、塑造绿色工地,施工排污达标率100%,保护文物,创环境保护达标工地。3.1.5文明施工目标
7、按铁道部标准化工地建设标准的要求进行工地现场规划,建设绿色施工场地,确保达到省级“安全文明工地”。3.2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根据标准化建设要求,本标暗挖区间采用架子队管理模式。项目部直接负责架子队的管理和建设,主要负责架子队的技术、质量、安全、环保、材料供应等施工管理工作,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架子队在项目部的领导下直接参与日常施工管理,其组织机构及职责如下:架子队管理组织机构架子队主要人员管理职责如下:队长:负责架子队的施工组织、生产协调、日常管理等全面工作;负责编制上报现场施工需要的劳动力、材料、机具设备配置,并对进入工队的施工资源管理使用负责;负责抓好质量安全管理控制,抓好质量安
8、全教育。技术负责人:负责架子队的全面技术管理工作;监督班组作业人员在领工员和工班长的带领下进行作业,确保每个工序和作业面有领工员、技术员、安全员跟班作业,规范施工;建立和实行技术交底制度,监督技术人员就工程作业工序和环节向领工员、工班长进行书面技术交底,监督领工员、工班长在实施作业前对班组人员进行书面技术和安全交底。检查各项技术管理细则、技术文件的贯彻执行情况。技术人员:按职责分工,做好技术测量、放样、定位、技术交底、内业资料等技术管理工作。质量人员:负责架子队施工质量监督、检查、监控等全面工作;对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有权停工并采取措施进行改正。安全员:负责架子队施工安全管理与监督,对违章作业
9、有权进行警告和经济处罚。试验员:负责架子队施工过程中的部分检验试验和取样工作,并及时与负责试验工作的试验室联系以便按规定的频次和要求进行试验工作。材料员:负责架子队的材料进场验收、保管、标识、使用管理等,确保架子队使用的材料规格型号、数量、质量等符合要求。领工员:负责协助队长做好架子队施工生产计划安排,各种资源调整与配备,作业班组间的生产协调等项工作。工班长:负责按技术交底组织班组施工生产作业,对班组施工进度、安全、质量等全面负责。3.3劳动力机械计划表本标暗挖区间拟投入劳动力如下表(按使用劳力峰值考虑)工种人数工种人数工长4司机10钢筋工40电工10模板工20维修工6混凝土工20机械工10电
10、焊工20架子工20防水工10普工20喷砼工20合计210本标暗挖区间拟投入主要机械设备如下表:名称型号数量管棚钻机KR804212台多功能地质钻机MEDIAN2台风镐G1060把空压机20方3台炮泥机PNJ-12台挖掘装载机ITC312-H32台挖掘机PC1201台装载机ZL5001台自卸汽车8台提升井架自制2台砼湿喷机YSP-104台锚杆钻机YMG-1504台锚杆注浆机MZ-12台全自动注浆泵PH152台浆液搅拌机MIXOR2台运输罐车3.5方2台全断面模板台车9米2台仰拱栈桥10米4台通风机2DT-1252台离心水泵50m扬程20台污水泵50m扬程20台发电机250KW1台4.暗挖区间总体
11、施工方案4.1暗挖区间总体施工筹划该区间跨越级围岩,级围岩采用台阶加临时仰拱法开挖。开挖时,原则上相对的各工序均先施工左洞,待其进入30m后,再开右洞,以求安全。考虑区间围岩地质较差,岩体破碎,采用小型挖掘机、人工辅以风镐、铁锹等工具开挖,开挖0.51m/环,单次连续开挖不得超过1米。及时支护,防止掌子面裸露时间过长,造成塌方或隧道拱顶下沉或水平收敛,引起上方道路不同程度变形。采用无轨运输出渣。4.2施工降排水4.2.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本标段暗挖处于东莞市南城区西平二路下方穿行,施工范围内无地表水系。地层条件沿线露出地面的地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下第三系、侏罗系下统、前震旦系下统
12、及加里东侵入岩地层,隧道范围内主要为硬塑粘土和若风化风化片麻岩层。地下水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埋深0.26m。地下水及土体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4.2.2降排水要求隧道开挖应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快封闭”的原则,除进行超前与加固外,还应及时对锁脚锚管及初支背后进行注浆,减少洞内渗漏水。区间范围内一般采取洞内引排的方法进行排水,必要时可从地面施做管井进行降水。5.隧道超前地质预报5.1 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1)地层岩性、软弱层及岩体完整程度;(2)断层及断层影响带的位置、宽度、规模、富水性及其他性质;(3)软弱夹层
13、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4)含水构造的位置及性质、地下水压力、水量;天然气、水的侵蚀性;(5)地应力情况,不同岩性、围岩级别变化界面的位置;(6)工程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位置和规模。5.2 超前地质预报组织机构为了对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进行超前预报并对初期支护和围岩变形状况进行有效监测,委托专门的单位进行第三方检测。5.3 超前地质预报设备配备表超前地质预报资源配备表序号资源名称单位数量1地质罗盘套12SIR-10B型地质雷达台13数码相机、光学相机部14地质及物探工程师名15.4超前地质预报计划地质预报计划表预测预报手段仪器预报内容预报频率及计划地质雷达周边及前方探测SIR-10B型地质雷达重点
14、进行隧道周边的地质体探测,查找地层岩性、软弱层及岩体完整程度,不同岩性、围岩级别变化界面的位置。查找隧道周边隐伏的地质破碎带及其它不良地质体,防止开挖通过后,隧道顶板、底板及侧壁出现灾害性的突水突泥。每隔30m地质素描罗盘仪、地质锤、放大镜、皮尺等简单工具主要对开挖面围岩类别、岩性、围岩风化变质情况、地下水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测定后,绘制地质素描图,通过对洞内围岩地质特征变化分析,来推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地质素描在每次开挖后进行本隧道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因此超前地质预报应贯穿整个隧道的施工过程,一般每隔520m用SIR-10B型地质雷达探测隧道周边及前方地质段。在物探异常地带以及其它不良地质地段
15、,应加强超前地质预报。根据地质预报结果,经专家顾问组进行分析研究后,拟定相应对策以指导施工。5.5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5.5.1地质素描5.5.1.1工作内容地质素描应在开挖后立即进行、并在全隧不间断实施,其进行的内容主要为:(1) 地质年代、岩性、岩层产状、软弱夹层、岩脉穿插等情况;(2) 断层及破碎带的形状、产状、宽度及充填物特征;(3) 主要节理裂隙的形状、产状、规模及相互切割关系;(4) 标记地下水的出水点、出露情况(湿、渗、涌、流),并注明水量大小;(5) 岩溶位置、形状、大小;(6) 围岩内鼓变形部位、位置;(7) 不稳定块体的位置、形状、范围、坍塌掉块部位和地段、范围;(8) 围岩
16、的工程地质分段(岩组划分)、岩体结构类型、岩体完整性、围岩物理力学和变形等;(9) 观测的内容尽可能地标记在地质展示图上,不能标明者可在说明表中说明。5.5.1.2工作要求(1)按照地质素描的内容和现场记录格式,坚持每次(简单地段可以放宽)循环开挖后对掌子面和左右边墙进行素描、数码摄像。(2)素描图、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不得回忆编制或室内制作。(3)素描一律“写实”,不做任何换算。(4)素描图式、图例、比例、用语言统一。(5)按要求采取标本(包括定向标本)。5.5.1.3素描资料整理要求(1)资料整理是综合分析和预报的基础,必须认真进行。(2)素描原始记录、图、表须当天整理(绘制),如发现错误
17、,及时在现场核正。 (3)施工一定距离后,隧道地质素描图,应分段完善、总结,并作出相应的隧道纵断面图、表。(4)及时整理标本。5.5.2地质雷达对隧道前方、隧底、边墙、隧顶外围岩的不良地质探测,需进行短距离(520m)的精细岩性结构变化情况的预报时采用地质雷达。采用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时,预测预报距离控制在20m以内,每两次预报位置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m,。5.5.2.1地质雷达仪器性能要求(1)信号增益控制应具有指数增益功能;(2)A/D转换位数:16bit;(3)点测时有多次叠加功能,且叠加次数:8次;(4)连续测量时扫描速率:128线/s;(5)天线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地面探
18、测时宜选择频率为8MHz300MHz的天线,当多个频率的天线均能符合探测深度的要求时,应选择频率相对较高的天线; 支护质量检测时宜选用与探测精度要求相对应的高频天线,频率范围宜为400MHz900MHz:; 检测混凝土内钢筋时宜选用900MHz1500MHz的天线; 孔中探测应根据探测任务要求选用自发自收的单孔天线或一发一收的跨孔天线,天线频率应根据探测范围、探测精度要求选用; 移动较快的车载观测方式检测支护厚度及背后空洞时,宜选用空气耦合天线。5.5.2.2地质雷达测网布置要求(1)当进行一般性点测时,点距宜为0.2m1.0m,在异常区域应有三个以上的测点表现异常;(2)进行短距离探测时应以
19、掌子面为中心,在掌子面上布置多条剖面,点测时点距应小于0.5m;(3)侧线时宜采用十字形式布线。5.5.2.3地质雷达现场工作要求(1)现场观测时应清除或避开测线附近的金属物;(2)支撑天线的器材应选用绝缘材料,天线操作人员不应佩带含有金属成分的物件,并应与工作天线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3)观测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天线的平面与探测面基本平行,距离相对一致;(4)点测试,点距离应小于尼奎斯特采样间隔,当探测目的体形态、产状变化不大时,点距可适当放宽,并应在天线相对静止时采集数据;(5)连续测量时,应先进行点测与连续测量对比试验,并选定连续测量效果与点测效果相近的天线移动速率。天线的移动速率应均匀,
20、并与仪器的扫描率相匹配;(6)使用分体天线进行点测时,应通过调整天线距使来自目的体的反射信号最强。可采取二倍临界角为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相对探测目的体的张角,也可选取探测对象最大深度的1/5作为天线间距;(7)使用偶极天线时,天线的取向宜使电场的极化方向与探测目的体的长轴或走向平行;当探测目的体的长轴方向不明确时,宜使用两组正交方向的天线分别进行观测;(8)记录标注应与测线桩号一致,采用自动标注时,应避免标注信号线的干扰;采用测量轮标注时,应每10m校对一次。5.5.2.4数据处理要求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可根据需要选取删除无用道,水平比例归一化、增益调整、地形校正、频率滤波、f-k倾角
21、滤波、反褶积、偏移归位、空间滤波、点平均等处理方法。(2)选择处理方法和处理步骤应根据外业记录数据质量及解释要求进行。当反射信号弱、数据信噪比低时不宜进行反褶积、偏移归位处理,在进行f-k倾角滤波和偏移归位处理前应删除无用道,并进行水平比例归一化和地形校正。(3)在数据处理各阶段均可选择频率滤波,消除某一频段的干扰波。(4)可用f-k倾角滤波消除倾斜层的干扰波,但应事先确保无同样倾角的有效层状的反射波。(5)可用反褶积来压制多次反射波,用于反褶积的反射子波应是最小相位字波。(6)可采用时间偏移或深度偏移方法将倾斜层反射波界面归位,将绕射波收敛,在进行深度偏移处理时应选择可靠的介质波速。(7)可
22、选用空间滤波的有效叠加和道间差两种方法,使异常具有更好的连续性或独立性,提高数据图像的可解释性,改变反射信号的振幅特征应在其它方法处理完成后进行。(8)可用平滑数据的点平均法消除信号中的高频干扰,参与计算的点数宜为奇数,最大值宜小于采样率与低通频率之比。5.5.2.5资料解释要求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通过班报和现场复核、筛选干扰异常。(2)应先在原始图像上通过反射波波形及能量强度等特征判断、识别和筛选异常。(3)通过数据处理对强反射波和强吸收波同相轴进行追踪,或利用异常的宽度及反射旅行时等参数,计算异常体的平面伸延范围和埋深。(4)透射法可根据透射图像有无能量阴影、有无二次波叠加等特
23、征判断异常,也可采用阴影交汇、二次波形态及发射和接收的相对位置进行定量解释。5.5.2.6成果绘制要求成果图表应符合下列要求:(1)图件应包括雷达剖面图像、雷达地质成果解释剖面图;(2)布置在隧洞、陡壁、边墙等处的剖面,应绘制测线分布的断面图;(3)雷达剖面图像可只选择摘录有异常的部分,连续测量时可绘制灰度或色谱图像,点测时可绘制波形图像,雷达图像应标注测线号、桩号、深度时间标注;(4)地质成果解释剖面图应绘制分层界线、异常中心、范围、延伸方向等;(5)可采用表格汇总说明异常情况。5.6 超前地质预报报告样式超前地质预报报告样式参考业主或铁路客专规范用表。5.7 施工安全(1)在做预报前应检查
24、工作环境的安全状态,检查掌子面是否有危险松动石块。(2)停止掌子面上的开挖、支护等作业,以免对预报形成干扰,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围岩的扰动。(3)应指定专业人员进行机械的保管和保养。(4)操作人员应熟悉机械的性能及操作方法,并具有在机械发生事故时采取措施的能力。(5)操作人员应按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作用,不得超出规定的使用范围或超负荷运转。(6)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严禁疲劳作业,严禁机械带故障作业。(7)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地点,并将带负荷的部件全部放松,并设有制动、防滑措施。6.暗挖隧道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6.1暗挖区间施工方案简述风井开挖到底后, DK14+899.5风井分别
25、向大、小里程方向开挖;区间正线隧道采用台阶法加临时仰拱法施工,辅助措施主要由全断面注浆加固及上半断面注浆加固,具体开挖方法详见区间纵断面图纸。超前加固:采用风钻引孔并顶入小导管或长管棚。开挖支护:正线隧道采用矿山+台阶加临时仰拱法施工,上部开挖采用人工开挖,下部用小型反铲挖掘机挖土并装碴,人工修整,初喷砼封闭开挖面及掌子面,及时架设格栅钢架或型钢钢架,复喷砼;特殊地段可采用CD法施工,总体原则是及时支护、快速封闭。防水施工:采用全包自粘性防水卷材,无钉铺设;加强两缝防水处理。混凝土:喷砼采用湿喷技术,仰拱及二次衬砌采用泵送砼。正线暗挖隧道拱墙衬砌采用衬砌台车。风井提升与洞内运输:暗挖段施工采用
26、龙门吊;洞内运输采用农用运输车。洞内通风:采用隧道专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在区间设置集水坑,洞内污水集中抽排到地面。6.2施工顺序安排施工准备完成后, DK14+899.5处风井分左右线四个工作面分别向大、小里程开挖,水平运输采用农用车,在风井处设一台龙门吊出土。首先进行DK14+907.5DK15+100段大里程方向暗挖工作,待进洞3050m后,同时进行DK14+817DK14+891.5段小里程暗挖施工,进入暗挖隧道施工高峰时段,。6.3隧道开挖支护方法和技术措施区间正线隧道均采用台阶法加临时仰拱进行,施工辅助措施主要由全断面注浆加固及上半断面注浆加固,具体开挖方法及里程详见区间图纸。遵循
27、“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快封闭”的原则。隧道开挖采用人工开挖配合机械开挖,具体开挖方法根据现场岩层情况选择。6.3.1台阶法加临时仰拱施工工艺台阶法加临时仰拱开挖施工适用于区间、级围岩,每循环进尺控制在0.60.8m。施工工序如下图所示。1、开挖支护施工工艺1)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拱部180°范围内42超前小导管,进行超前注浆支护;开挖 部,预留核心土;施作 部周边的初期支护及临时仰拱,即初喷4cm厚混凝土,安设钢筋网,钻孔设置系统锚杆,架立初支钢架,打设锁脚锚杆,然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并于核心土已开挖位置架设临时仰拱型钢横撑、上下布置连接筋、安设单层
28、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封底,使主洞初支与临时仰拱及时封闭成环。 2)开挖 部,预留核心土;施作 部周边的初期支护,即已开挖主洞边墙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并安设钢筋网,接长洞周边墙钢架,钻孔设置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下台阶核心土(包括仰拱)已开挖仰拱部位初喷4cm厚混凝土,安设钢筋网,架立初支钢架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3)根据监测情况,分段拆除临时横撑,每段拆除长度不超过15m,待监测稳定后先铺设隧道仰拱底部细石混凝土防水保护层及自粘防水卷材,并及时施做 部边墙基础与仰拱。仰拱要求整幅灌筑。 4)待仰拱砼初凝后,灌筑仰拱填充 部至设计高度。 5) 清理初期支护基面,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
29、间拱墙铺设自粘防水卷材。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筑 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并于拱顶预埋42注浆管。 6)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充填注浆。 7)施作侧沟及电缆槽,敷设沟槽盖板。2、施工注意事项: 1)隧道施工应坚持"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2)台阶高度及长度可根据施工机具、人员等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3)钢架施工应按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及铁路隧道施工规范办理,且钢架间应及时施作纵向连接钢筋,钢架接头应连接牢固,且各部开挖底部之钢架(或临时钢架)应设锁脚锚杆,当钢架拱脚下沉或
30、内移较明显时,可采取在拱脚增设斜撑、加设横撑等措施以确保钢架体系的整体稳定。 4)复合式衬砌段在施工时,应按有关规范的要求,开展拱顶下沉、支护体系变形及受力状态等内容的监控量测,并对监测信息及时分析,以确定临时支护拆除和灌筑二次衬砌的时机,必要时调整施工工序及支护参数。 5)二次衬砌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2)二次衬砌在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前施工时,底模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在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后施工的,底模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8MPa。 (3)特殊情况下,应根据试验及监控量测结
31、果确定拆模时间。6.3.2全断面注浆法施工工艺辅助全断面注浆法适用于V级围岩,施工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退后式或前进式注浆。注浆止水加固设计图如下:主要工艺流程如下:1、施作止浆墙,隧道开挖至全断面注浆段后采用C25喷射混凝土全封闭掌子面,喷射厚度为20cm。2、测量布孔,注浆加固范围为隧道开挖轮廓线外1m,注浆沿隧道掘进方向10m一循环。一个注浆段完成后留1m不开挖作为下一循环的止浆岩盘。钻孔前先根据注浆孔起终点坐标计算出其钻进竖直角和水平角,注浆孔布置由工作面向开挖方向呈辐射状,钻孔均匀布置成圆形圈,保证注浆充分,不留死角,浆液扩散1.5m,开孔直径不小于110mm,终孔直径不小于91mm
32、,孔口采用108mm,壁厚5mm的热轧无缝钢管,管长1.5m,孔口管应埋设牢固,并有良好的止浆措施。 6、注浆结束标准:单孔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并继续注浆10min以上,可结束本孔注浆;单孔注浆量大致与设计注浆量相同,结束时的进浆量2030L/min以下可以结束本次注浆。7、注浆效果检查,一个注浆段的注浆孔全部注完后,钻23个孔对注浆效果进行检验,并取岩芯观察浆液充填情况,同时检查孔内涌水量不应大于0.2L/min,且某一处的漏水量不大于10L/min,或者进行压水实验,在1.0MPa压力下检查孔进水应小于10L/min。注浆后土体渗透系数应小于10-5cm/s,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大于0.8MP
33、a,否则加密钻孔注浆。8、注浆相关参数,注浆材料为水泥浆-水玻璃双浆液,浆液浓度应根据隧道围岩条件加以调整;初始为C:S=1:(0.61)(体积比),水泥浆液水灰比0.8:11:1,水玻璃模数2.62.8,水玻璃浓度30%40%。注浆压力:采用0.32.0MPa,注浆应根据实际注浆止水效果调整。6.4开洞进洞施工6.4.1测量放线在隧道施工前,由测量组将高程和中线控制点引至洞门处,并放出洞口的开挖轮廓线。6.4.2管棚施工及洞门破除在破除洞口钢筋混凝土围护桩前,结合管线布置及洞门地质视情况采取地表深孔高压旋喷双液浆,深度至隧道拱顶,后由拱部凿槽,施作密排108管棚,壁厚6mm,L=10m,拱部
34、150°范围,环向管距0.35m,距隧道初支为轮廓线0.3m单线隧道每个断面37根。并依据上下导坑法的开挖步序分步破除侧墙钢筋砼进洞施工,隧道开挖过围护桩时,开挖隧道拱部位置前,在隧道拱顶、围护桩上用风镐开凿一宽20cm、高50cm的水平凹槽横跨隧道,在凹槽内设置一I40工字钢,并用砼补平形成一水平横梁。在截除围护桩时对上部围护桩起支撑作用;在上台阶施工至距围护桩3-5m时,停止上台阶施工,在拱部支护结构外布置42超前小导管,长4-5m,采用风枪钻孔,直接插打入围护桩内,支撑土体;隧道全断面施工至围护结构处,完成支护结构,紧贴围护桩架设三榀格栅钢架。之后截除围护桩,进入洞内。6.4.
35、3开槽根据测量放线位置,分步凿除围护结构钢筋砼端墙,破出一个格栅架立槽,围护结构钢筋破出长度要保证有150mm,与隧道洞门钢架通过“L”型钢筋焊接相连。洞门处格栅连接见图。施工准备施作止浆墙测量布孔选择注浆方案钻试验孔压水试验前进式注浆第一次钻孔35m后退式注浆安装孔口管第一段注浆按段距3m深钻孔 第n段注浆安装孔口管钻孔至设计深度孔壁止浆管阀止浆安装注浆管第一段注浆35m距孔底610m安装止浆塞第二段注浆复钻孔至设计深度安装止浆塞及配套装置第一段注浆0.61m后退止浆塞及配套装置注浆加固孔壁距孔底35m安装止浆塞按段距5m安装止浆塞 第n段注浆按段距1m安装止浆塞 第n段孔口注浆钻孔至设计深
36、度安装孔口管安装注浆系统注浆注浆效果检查结束处理全孔一次性注浆 不符合要求满足设计要求前进式、后退式注浆工艺流程图 洞门处格栅连接详图6.4.4架立钢架钢架架立槽开凿完成后,割断围护结构钢筋,安装隧道钢架,并通过“L”型钢筋相互连接牢固,钢架架立时严格控制中线、标高、垂直度,格栅预留沉降100mm。6.4.5喷射砼钢架架立完成后,施作连接筋、钢筋网,经检查合格后及时喷射砼,使侧墙与钢架共同受力。6.4.6管棚注浆参数管棚注浆参数: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W:C=0.8:11.5:1,注浆压力初始值0.51MPa,终压1.52Mpa.开洞长管棚设计图6.5 初期支护区间隧道施工采用浅埋
37、暗挖法,遵照“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快封闭”的原则进行施工。区间初支支护参数:钢架间距0.5m,8钢筋网150mm×150mm,250mm厚C25湿喷砼;。主要辅助施工措施:42×3.0超前小导管注浆,根据地层注浆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水泥浆等;拱脚(墙脚)均设2根锁脚锚管,锁脚锚管采用42mm钢管;初支背后注浆;部分断面设置有管棚超前支护。6.5.1格架安装钢架制作钢架采联冷弯分段制作,运至现场安装。钢架加工尺寸准确,弧形圆顺。钢筋焊接满足规范要求,钢架两侧对称进行焊接成型,钢架中心与轴线重合。钢架加工后先试拼,检查有无扭曲现象,接头连接每榀可以互换,沿
38、隧道周边轮廓误差为±3cm,平面翘曲应小于2cm。钢架安装工艺流程施工工艺见下图。施工准备断面检查测量定位洞内钢架拼装钢架架立钢架位置检查调整挂网纵向连接筋焊接拱部钢架安装前应清除拱脚下的虚碴及其它杂物,超挖部分用砼块垫实。钢架施工工艺流程图钢架在开挖作业面组装,各节钢架间以螺栓连接。钢架与土层之间用砼块楔紧,然后在钢架和土层间用喷砼喷密实。钢架精确定位,注意标高、中线,防止出现“前倾后仰、左高右低、左前右后”等各个方位的位置偏差。质量标准:钢架安装允许误差如下表所示。格栅钢架安装允许误差方位中线高程倾斜度左、右拱脚标高左右钢架里程同步允许误差2cm+2cm、-02°
39、77;2cm±5cm6.5.2喷射混凝土湿喷砼施工工艺湿喷混凝土是将粗细骨料、水泥和适量水按设计比例拌合均匀,用湿喷射机压送到喷头处,再在喷头上添加速凝剂及部分水后喷出。其工艺流程见下图。外加剂细骨料粗骨料水泥水混凝土湿机喷射口受喷面混凝土搅拌机空压机高压风速凝剂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湿喷砼施工方法喷射机安装好后,先注水、通风、清洁管道内杂物。同时用高压风吹扫受喷面,清除受喷面上的尘埃。严格按以下顺序进行操作:送风-开机-给料-待料喷完后方可停风。有条件时,将喷头固定在机械手上进行喷射作业;条件不许可,需采用人工撑握喷头时,应由两人共同操作喷头。喷射砼的喷射路线应自下而上,呈“S”
40、形运动;喷射时,喷头作连续不断的圆周运动,并形成螺旋状前进,后一圈压前一圈三分之一。喷射机要求风压为0.30.5Mpa,喷头距受喷面的距离控制在1.52.5m时较好。喷头与受喷面保持垂直,如遇受喷面被钢筋网片、钢架覆盖时,可将喷头稍微偏斜10O20Omm。边墙一次喷射厚度不超过10cm,喷射拱部时,一次喷射厚度不超过7cm。喷砼技术要求喷射砼作业在满足锚杆喷射砼支护规范有关规定的基础上,遵守以下几点:初喷砼紧跟掌子面,复喷前先按设计要求完成超前小导管,钢筋网、钢架的安装工作。喷射砼分层喷射,一次喷射厚度根据喷射部位确定,拱部为56cm,边墙为710cm。后一层喷射在前一层砼终凝后进行,若终凝后
41、1h以上再次喷射砼时,受喷面应用风、水清洗。试验室负责优选喷射砼的配合比与现场控制,喷射施工前先进行试喷,试喷合格后再投入喷射施工,制作检验试件。每次喷砼完毕后,即时检查厚度,若厚度不够需进行补喷达到设计厚度。坚决禁止将回弹料做为喷射料使用。坚决实行“四不”制度,即:喷砼工序不完,掌子面不前进;喷砼厚度不够不前进;砼喷射后发现问题未解决不前进;监测结果表明不安全不前进。以上制度由现场技术员负责执行,责任到人,并在工程施工日志中做好记录以备检查,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监督。6.5.3回填注浆隧道进行背后回填注浆,对于控制地层沉降、防渗堵水都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背后注浆管的安设初支背后注浆管42普通焊接
42、钢管,管长约为0.5m。注浆管沿拱顶布置,每断面不少于3根,纵向间距35m,必要时也可在仰拱下布管,一般均采用预埋方式布管。根据实际情况布设在位移变化较大处或渗漏水处,也可针对性的对某位置用风钻钻孔布管注浆。注浆工艺背后回填注浆工艺流程如回填注浆工艺流程图所示。1)注浆浆液选择及配合比背后注浆常采用水泥砂浆,其配比为:水灰比=0.51.0,灰砂比=121:2.5。注浆材料配合比拌和储浆桶压 浆拆管封口管路连接回填注浆工艺流程图2)注浆设备及压力初支回填注浆采用砂浆泵,回填注浆压力不宜过高,只要能克服管道阻力、初期支护间空隙阻力即可,压力过高易引起初期支护变形。水泥砂浆注浆压力为0.20.6MP
43、a。3)注浆施工注浆之前,清理注浆孔,安装好注浆管,保证其畅通。注浆连续作业,不任意停泵,以防浆液沉淀,堵塞管路,影响注浆效果。注浆顺序:注浆由高处向低处,由无水处向有水处依次压注,以利于充填密实,避免浆液被水稀释离析。注浆时,严格控制注浆压力,以防大量跑浆和使结构产生裂缝。注浆结束标准:当注浆压力稳定上升,达到设计压力并持续稳定10分钟,不进浆或进浆量很少时,即可停止注浆,进行封孔作业。停浆后,立即关闭孔口阀门,然后拆除和清洗管路,待浆液初凝后,再拆卸注浆管。为了确实地获取注入浆液质量和数量,要保管好全部证明书及测量数据等,并根据注浆情况,及时跟踪、变更施工参数。6.6防水施工6.6.1防水设计原则及标准暗挖区间的防水设计为全包防水,遵循"以砼自防水为主、刚柔相济、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首先应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保证防水砼达到规范规定的密实性、抗渗性、抗裂性、防腐性和耐久性。加强变形缝、施工缝、预埋件、预留孔洞、各型接头、各种结构断面接口等细部结构的防水措施。采用结构自防水和外包柔性防水层相结合的防水方式。适应结构变形,隔离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增加结构防水性、耐久性。防水标准地下区间主题隧道、辅助隧道、风道(包括风井)防水等级为一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