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1)--18.1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及发生机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1.1)--18.1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及发生机制.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清除“非己”物质发挥免疫防御功能。这种功能是不是越强越好呢?1913年诺贝尔奖得主法国科学家查尔斯里歇(Charles Richet)发现过敏现象外来抗原免疫防御正常可清除外来抗原保护机体过敏过强出现超敏反应损伤机体 又称为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allergy)。是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hypersensitivityhypersensitivity I型超敏反应 型超敏反应 型超敏反应 型超敏反应由抗体介导由T细胞介导Gell和Coombs根据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将其分为四型:发生快,常在第二次接触相同抗原后数
2、分钟即出现临床症状,故称速发型超敏反应(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type I hypersensitivity 反应发生快,消退也快。由IgE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产生组织胺、白三烯、缓激肽等生物活性介质。病变以生理功能紊乱为主,无明显的组织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特点type I hypersensitivity 受某些变应原刺激后容易产生特异性IgE,引发I型超敏反应的机体。过敏体质个体。与遗传因素有关。特应性个体type I hypersensitivity1.1.变应原变应原 allergen 指能诱导机体产生IgE,引起型超
3、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包括蛋白质和与蛋白质结合的小分子的半抗原物质。临床常见的变应原 药物或化学性变应原:如药物等。吸入性变应原:如花粉、尘螨、昆虫毒液等。食物变应原:如鱼、虾、蟹、花生等。动物免疫血清:如白喉、破伤风抗毒素等。其他:如枯草菌溶素、金属等1.1.变应原变应原 allergen2.IgE及其受体变应原诱导特异性IgE产生是I型超敏反应的先决条件2.IgE及其受体IgE由鼻咽、扁桃体、气管及胃肠道等处的B细胞产生。具有亲细胞性。IgE受体FcR:高亲和力受体,主要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FcR:低亲和力受体,分布广泛。FcRFcR2.IgE及其受体 IgE的产生受IL-4等细胞因
4、子的控制2.IgE及其受体3.参与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两种细胞均高水平表达FcR,可形成变应原-IgE-FcR,引起FcR发生交联,细胞活化。胞浆内含大量膜结合颗粒及脂质小体,可合成和释放多种生物活性介质。3.参与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活化后可释放多种生物活性介质,参与超敏反应。可直接吞噬肥大细胞所释放的颗粒,并能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等。因此,在 I型超敏反应中可起负反馈调节作用。3.参与细胞1.致敏阶段2.激发阶段3.效应阶段1.致敏阶段指变应原初次进入特应性个体,诱发机体产生IgE并结合到靶细胞上的过程。1.致敏阶段变应原IgE产生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致敏细胞
5、静止的肥大细胞致敏的肥大细胞2.激发阶段指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致敏机体,变应原与致敏靶细胞表面的IgE特异性结合,激发致敏靶细胞活化,使之脱颗粒,并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的过程。2.激发阶段变应原结合IgE使FcR交联活化细胞示意图IgEFcR生物活性介质抗原3.效应阶段生物活性介质介导的效应3.效应阶段活化的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生物活性介质3.效应阶段储存介质如组胺、激肽原酶等。新合成介质如LTs、PGD2、PAF、细胞因子等。根据其合成的先后分类:3.效应阶段生物活性介质的主要生物学效应: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 平滑肌收缩 黏膜腺体分泌增加3.效应阶段速发相反应 immediate reaction 数秒钟或数分钟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预先储备的介质参与早期反应;主要表现为生理功能改变。迟发相反应 late-phase reaction 46小时发生,可持续数天或更长时间;新合成介质参与晚期反应;伴有炎性改变。根据反应发生的快慢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分类: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示意图变应原B细胞Th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变应原特异性IgE致敏肥大细胞IgE Fc受体变应原变应原脱颗粒生物活性介质平滑肌细胞小血管粘液腺体血小板敏感神经末梢嗜酸性粒细胞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