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耳鼻喉科疾病的中医辨证要点讲义.pdf
《(1.1.4)--耳鼻喉科疾病的中医辨证要点讲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4)--耳鼻喉科疾病的中医辨证要点讲义.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耳病的中医辨证要点耳病的中医辨证要点 耳病辨证,要以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将全身和局部症候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外感病多从肝胆辨证,内伤虚损多从脾肾辨证。本节将耳病主要辨证分述如下:一、耳的局部四诊一、耳的局部四诊(一)望诊 望诊包括耳郭、外耳道、鼓膜的检查视诊。1.耳郭检查:主要观察耳郭的大小是否正常,皮肤色泽有无变化、是否光滑。2.外耳检查:观察外耳道的宽窄、弯曲程度是否正常,皮肤色泽有无变化、是否光滑,有无脓性分泌物或结痂停留或红肿或肿物或异物存在。3.鼓膜检查:观察鼓膜是否完整、穿孔位置和穿孔大小,有无内陷、增厚、生理标志是否清晰。(二)闻诊 嗅闻耳郭或外耳道和中耳分泌物的气味,是否有腥
2、臭或是恶臭难闻气味。(三)问诊 问诊主要是询问耳部局部症状和有关的全身症状情况。耳病问诊主要有:1.问疼痛:疼痛的轻重、时间、部位;疼痛的性质是刺痛、钝痛、痒痛、灼热痛,是持续性痛或是间歇痛;是新痛还是久痛;疼痛的范围多大。2.问耳鸣:耳鸣的响声与音调,发作时间。3.问耳流脓:流脓发生的时间,脓的量是多还是少、脓的性质是黏稀还是黄稠,是否有血性,是否有豆腐渣样分泌物等。4.问眩晕:眩晕发作的病史,持续时间,自我感觉,是旋转性还是摇晃不稳感,发作时是否伴有耳鸣耳聋或呕吐等。(四)切诊 切诊包括耳部触诊和切脉象。触摸耳郭部硬度和厚度,耳前耳后是否有肿物、有无压痛,局部肿物的软硬度,有无波动感。切脉
3、是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之一,诊察脉象的变化,以辨别疾病的寒热虚实、病情的变化和预后。二、耳病症状辨证要点二、耳病症状辨证要点 耳病常见的证候有耳红肿痛、痒、流脓、眩晕、耳鸣耳聋等,本节将耳病主要症候辨证分述如下:(一)辨耳痛 耳病初起,耳痛较轻,耳内轻微阻塞感,检查见耳膜微红,听力减退多为风热之邪在表。耳病已久,耳内微痛或胀塞感,或兼耳鸣重听,无流脓病史者,多为肝肾不足或脾气虚弱,邪留耳窍之证;若耳痛轻,有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多为脾气虚、兼有湿浊停聚。耳内深部疼痛剧烈,跳痛或钻痛,甚则反射到同侧头面部疼痛,并有发热,多为肝胆火炽,湿热壅盛酿脓之证。耳痛加剧,耳脓骤然增多或减少,头痛剧烈,壮
4、热,呕吐,甚或神昏谵语,此为火毒内攻,邪犯心包之重证。耳部疼痛,牵引耳郭或压迫耳屏时疼痛更甚,多为火热邪毒,上攻耳道作肿成脓。(二)辨耳脓 新病耳脓稠黄,多为肝胆火热上蒸耳窍,灼腐肌膜;黄而量多者,多为湿热熏蒸;脓中带血,多为肝经火热,热伤血分。久病脓液清稀而量多,或牵丝如胶者,多为脾虚湿困。如脓液清稀而量不多者,多为肾虚,虚火上炎。脓液中有豆腐渣样物,带有臭味,多为肾元亏虚,湿热邪毒滞留,蒸灼肌膜,蚀及骨质,属正虚邪实之证。(三)辨耳鸣、耳聋 耳鸣暴发,声音大,听力下降,多为肝胆之火上逆,或痰火郁结上扰清窍。耳鸣渐发,声音细,听力逐渐下降,多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或气血亏耗,耳失濡养。耳鸣如
5、蝉鸣者,多属肝肾或心肾虚损,气血不足之证;耳鸣如潮声、风声者,多属肝胆热盛,邪气壅阻耳窍之证。暴聋多以风、热、湿邪壅塞耳窍或有耵聍、异物堵塞;渐聋多以肝、肾、脾等脏腑虚损为主。年老听力不灵,无流脓史,多为肝肾两亏,气血不足,不能上荣所致。因耳内流脓而致耳鸣、耳聋者,以脓液的辨证为主。(四)辨眩晕 眩晕的病因很多,这里只略述由耳病引起的眩晕的辨证。耳病眩晕发作时,患者多首先一侧耳鸣或耳聋,继而感天旋地转,身体有向一侧倾倒的感觉,并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等症状。眩晕伴有头痛,耳痛胀闷感,口苦咽干,多属肝阳上亢之证。眩晕伴有头重、头胀、低音调耳鸣、胸闷、倦怠,多属痰湿壅阻之证。经常头晕耳鸣,听力差,
6、遇劳或体位改变突发眩晕,或有心悸少气者,多属气血不足、脾气虚损之证。时有眩晕,眼前黑花,并有高音调耳鸣,听力下降,记忆力差,腰酸膝软,属肾精亏损之证。伴有耳流脓,如为新病,多为肝胆火热蒸灼清窍;如为旧病,多为脾肾虚弱、湿邪内困。(孔喆)鼻病的中医辨证要点鼻病的中医辨证要点 通过望、闻、问、切、检查等方法,将所收集的有关病因、病理、症状、体征的资料,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辨明病症的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属何脏腑经络病变,及何邪所犯,以此作为治疗的依据。下面主要从脏腑辨证及症状辨证两方面加以阐述。一、鼻的局部四诊一、鼻的局部四诊 (一)望诊 望诊包括外鼻和鼻腔鼻窦的检查。首先观察
7、外鼻的形状有无红肿、畸形,鼻前庭有无红肿、糜烂,溃疡、结痂。然后检查鼻腔,观察顺序是由底向上、由前向后、由中隔至鼻腔外侧壁,鼻腔的检查需要使用鼻镜,必要时可使用鼻内镜或纤维(电子)鼻咽镜检查。重点观察鼻黏膜的颜色及有无充血肿胀、萎缩的改变;鼻甲有无肿大、息肉样变;鼻道有无引流、息肉及新生物;鼻中隔有无偏曲、糜烂、出血、穿孔。鼻窦的检查主要检查相应的鼻窦开口有无分泌物的积留。(二)闻诊 闻诊包括嗅闻呼吸时鼻的气味和分泌物的气味,听闻讲话或呼吸时发出的鼻音。注意鼻呼吸时的气味有无腥臭味。听鼻呼吸时的声音,有无闭塞性鼻音、开放性鼻音以及鼾声和喷嚏的情况。(三)问诊 问诊主要询问鼻的局部症候,包括鼻塞
8、、鼻涕、嗅觉、鼻痛、喷嚏和涕血等。问鼻塞要了解鼻塞出现的时间、是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的特点,是单侧或双侧或交替性;鼻塞的诱发因素等。问鼻涕要了解鼻涕的多少、色泽,有无带血。问嗅觉要了解嗅觉障碍出现的时间长短、伴随症状。问鼻痛要了解鼻痛的时间、部位、性质,疼痛的时间,是在上午、下午、还是晚上,有无伴随症状,如有无伴有鼻塞,鼻涕。疼痛是闷痛还是阵发性痛。(四)切诊 切诊包括外鼻和鼻窦的触诊。触压鼻背,鼻翼处有无压痛,骨质是否连续,有无肿块、囊肿或硬结。鼻窦处的触压了解有无压痛和肿块。二、二、鼻病症状辨证要点鼻病症状辨证要点(一)辨鼻塞 鼻塞初起,鼻黏膜红肿,并有恶寒发热,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数,多
9、属风热邪毒侵犯,邪热壅肺,上犯鼻窍之表证。若鼻塞,黏膜肿胀色淡红,并有恶寒热轻,喷嚏频,舌质淡,苔白薄,脉浮紧,多属风寒侵犯。鼻塞较甚,或间歇堵塞,鼻黏膜红肿亦甚,涕稠黄,并有发热头痛,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多为胆经火热上犯,蒸灼鼻窍所致。鼻塞日久,时重时轻,或左右交替堵塞,或卧下时塞重,涕少,鼻黏膜肿胀而色淡,气短声音低,食少纳呆,舌质淡,苔白,脉缓弱,多为肺气虚或脾气虚。长期持续性鼻塞,鼻甲肥大色暗红,表面凹凸不平,质较坚硬,嗅觉迟钝,舌质暗,脉涩,多为邪毒久滞鼻窍,经络瘀阻,气血凝结之证。鼻有堵塞感,肌膜干燥萎缩,涕稠黄绿,痂皮多,嗅觉障碍,多为肺脾气虚,邪蚀肌膜之证。鼻塞严重
10、,鼻黏膜红肿胀甚,涕多而黏黄,并有头胀重,怠倦,胃纳呆,小便黄,脉滑数,多为脾热湿困,湿热壅滞鼻窍之证。(二)辨鼻涕 初起者,鼻涕清稀量多,并有鼻塞,喷嚏,恶寒,舌质淡,苔白,脉浮紧,多属风寒之邪侵袭;若涕多而色黄,喷嚏,发热恶风,舌质红,苔黄,脉浮数,多属风热之邪侵袭。阵发性大量流清稀涕,如水样,伴有鼻痒,喷嚏频频,或有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多为肾气虚,气不摄津之证。鼻涕稠黄而量多,涓涓而出,鼻塞重而持续,或有头胀头晕,鼻腔黏膜红肿,以肿为甚,脉濡或数,多为胆脾二经湿热熏蒸,湿浊停滞鼻窍。若涕黄稠量不多,鼻腔肌膜红肿,以红为甚,头痛目眩,寐少多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多为胆经火热
11、上炎,蒸灼鼻窍肌膜之证。涕黄绿稠,胶结成痂块,带有臭味,鼻腔黏膜萎缩,少气乏力,舌质淡红或淡白,苔白,脉细弱,此为肺脾气虚,邪毒久灼肌膜,耗伤阴津之证。涕多而色白黏稠,鼻腔黏膜肿胀色淡白,胃纳差,口淡,头重身重,舌胖苔白,脉濡缓,此为脾虚湿困,湿浊上泛鼻窍之证。(三)辨鼻衄 鼻衄是多种疾病常见的症状,其原因较多,临证时,应仔细辨证。其辨证主要依据病情的缓急、出血量的多少、色泽的红淡以及全身其他症状。血色红,量不多,点滴而出,舌质红,苔白,脉数,多为风热邪毒或秋燥之邪侵犯,伤及鼻窍脉络,以致血液外溢而出。血色鲜红而量多,突然发作,如水流出,舌质红绛,苔黄,脉数有力,多为胃腑热盛或肝胆火盛。血色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耳鼻喉科 疾病 中医 辨证 要点 讲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