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门论ppt优秀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乘百法明门论ppt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乘百法明门论ppt优秀课件.ppt(1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乘百法明门论ppt第1页,本讲稿共148页大乘百法明门论 世亲菩萨造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做。如是次第。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二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三善十一者:一信
2、、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疑、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四烦恼六者:一贪、二嗔、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五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第四心不相应法,略有二十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住、十三老、十四无常
3、、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方、二十一时、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第2页,本讲稿共148页世亲(约公元世亲(约公元380480)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理论的集大乘者。初习小乘说一切有部教义,遍通小乘十八部教义,后随兄无著转入大乘瑜伽行派,共扬唯识论于世。世亲所著甚多,与龙树并称与龙树并称“千部论主千部论主”。主要有:阿毗达磨俱舍论,大乘成业论、三自性论、大乘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佛性论、十地经论等。另外,
4、对大乘诸经典华严经、涅槃经等进行解释,并广释无著的论著,如摄大乘论释等。世亲菩萨第3页,本讲稿共148页玄奘玄奘(600-664年年)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唯识宗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他西行5万里,在印度那烂陀那烂陀寺寺历时5年,前后听戒贤论师戒贤论师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玄奘法师回国后翌年,即贞观二十年(646年)即开始组织翻经译场,先后译出佛典75部,1335卷。他还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玄奘法师第4页,本讲稿共148页原始佛教指释尊在世时代至佛灭后100年左右之佛教。部派佛教佛灭后100年至佛灭后400年大乘佛教三系:性空唯名
5、系中观虚妄唯识系唯识真常唯心系如来藏第5页,本讲稿共148页龙树菩萨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代释迦”的龙树菩萨,又译称龙猛,或龙胜,大约活跃于西元一五西元一五年至年至二五二五年之间年之间,他首先开创空性的中观学说,成为大乘佛教思想的发端。最主要的著作有中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等。第6页,本讲稿共148页无著菩萨 无著菩萨,生于释迦牟尼佛灭后九百年(约公元360460)。他是首先弘扬唯识思想的人,是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珈行派创始者。无著的论著主要有:显扬圣教论颂、大乘庄严经论、摄大乘论、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等。第7页,本讲稿共148页法的基本定义:轨持,任持自性、轨法的基本定义:轨持,任持自性
6、、轨生物解生物解佛的教法佛的教法佛法佛法缘起法缘起法有为法与无为法、有漏法与无漏法、有为法与无为法、有漏法与无漏法、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宇宙万有宇宙万有百法百法第8页,本讲稿共148页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第9页,本讲稿共148页一切最胜故。(心法)与此相应故。(心所法)二所现影故。(色法)三位差别故。(心不相应行法)四所显示故。(无为法)如是次第。第10页,本讲稿共148页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除受想余心所49不相应行法24心王8无为法6(圆成实性)色法11受1想1
7、九十四法(依他起性)五蕴与百法表百法第11页,本讲稿共148页回向文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第12页,本讲稿共148页世亲菩萨造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第二讲第13页,本讲稿共148页八识心王:八识心王:是五位百法中的第一位法,这是精神作用的主体。是五位百法中的第一位法,这是精神作用的主体。八识八识 眼识眼识缘色境缘色境即视觉作用即视觉作用 耳识耳识缘声境缘声境即听觉作用即听觉作用 鼻识鼻识缘香境缘香境即嗅觉作用即嗅觉作用 舌识舌识缘味境缘味境即味觉作用即味觉作用 身识身识缘触境缘触境即触觉作用即触觉作用 意识意识缘法境缘法境是我人心理活动的综合中心是我人心理活动的综合中心末那识末那
8、识执著自我,是自我意识中心执著自我,是自我意识中心 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含藏万法种子,宇宙万法由此变现生起含藏万法种子,宇宙万法由此变现生起 此五者是五感觉器官此五者是五感觉器官第14页,本讲稿共148页心集起意思量识了别第15页,本讲稿共148页前五识前五识眼识:眼识:依于眼根,缘色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依于眼根,缘色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视觉视觉)耳识:耳识:依于耳根,缘声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依于耳根,缘声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听觉)(听觉)鼻识:鼻识:依于鼻根,缘香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依于鼻根,缘香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嗅觉)(嗅觉)舌识:舌识:依于舌根,缘味境所生起的
9、了别认识作用。依于舌根,缘味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味觉)(味觉)身识:身识:依于身根,缘触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依于身根,缘触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触觉)(触觉)第16页,本讲稿共148页前五识的共同特性前五识的共同特性俱依色根俱依色根俱缘色境俱缘色境俱缘现在俱缘现在俱为现量俱为现量俱有间断俱有间断俱通三性俱通三性第17页,本讲稿共148页现量:现量:心识缘境,缘当下性境,没有分别,不带名言。比量:比量:心识缘境,以知识、经验推测比度所获的量果。非量:非量:心识缘境,对所缘境认知谬误所获的量果。第18页,本讲稿共148页第六识种类表意识五俱意识不俱意识五同缘意识不同缘意识独头意识五后
10、意识定中独散梦中附:五心表心缘境时,所起作用,有五位差别.五心一、率尔心二、寻求心三、决定心四、染净心五、等流心第19页,本讲稿共148页前六识三种分别前六识三种分别自性分别(直觉)自性分别(直觉)计度分别(推理)计度分别(推理)随念分别(记忆)随念分别(记忆)第20页,本讲稿共148页意识与前五识的区别意识与前五识的区别1、意识缘虑法境,它能了解分别一切外境。2、意识能了别一切色法的自相与共相。3、意识不仅了别现在的事理,且能了别过去与未来。意识不仅了别现在的事理,且能了别过去与未来。4、意识不仅是刹那了别,还能相续不断的了别。5、意识“思心所”的造作,能造成业果。第21页,本讲稿共148页
11、末那末那末那末那意意思量思量思量思量恒恒恒恒审审具一具一 第八识第八识具二具二 第七识第七识具一具一具一具一 第六识第六识第六识第六识 具缺具缺 前五识前五识第22页,本讲稿共148页阿赖耶识藏识能藏能藏(持种)第八识(所藏种子)所藏(能熏七转识)所藏(受熏)第八识执藏(能执藏第七识)所执藏(我爱执藏)第八识第23页,本讲稿共148页阿赖耶识的作用和特征:阿赖耶识的作用和特征:1、持种、持种2、受熏、受熏3、受报、受报4、执持根身、执持根身5、恒被第七识执为、恒被第七识执为“我我”第24页,本讲稿共148页转识成智前五识成所作智第六识妙观察智第七识平等性智第八识大圆镜智第25页,本讲稿共148
12、页回向文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第26页,本讲稿共148页世亲菩萨造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第三讲第三讲第三讲第三讲第27页,本讲稿共148页心所法三义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第28页,本讲稿共148页心王、心所缘境差别心王、心所缘境差别总相总相别相别相心王心王心所心所缘境缘境第29页,本讲稿共148页遍行心所遍行心所四一切:四一切:一切性(善恶无记三性)一切性(善恶无记三性)一切地(三界九地)一切地(三界九地)一切时(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俱(八识心王)一切俱(八识心王)第30页,本讲稿共148页作 意警觉应起心种为性引心令趣自境为业第31页,本讲稿共148页三种
13、作意:自相作意 共相作意 胜解作意第32页,本讲稿共148页触触令心、心所触境为性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受、想、思等所依为业 第33页,本讲稿共148页受受领领纳纳顺顺、违违、俱俱非非境境相相为为性性,起起欲欲为为业业。第34页,本讲稿共148页受受 的的 分分 类类苦受苦受忧受忧受乐受乐受喜受喜受舍受舍受身受身受心受心受苦受(逼迫受)苦受(逼迫受)乐受(适悦受)乐受(适悦受)舍受(非苦乐受)舍受(非苦乐受)第35页,本讲稿共148页想於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第36页,本讲稿共148页受 贪爱诸欲贪爱诸欲的的原动力原动力想想 邪倒诸见邪倒诸见的的原动力原动力 第37页,本讲
14、稿共148页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第38页,本讲稿共148页思有三种思有三种审虑思审虑思决定思决定思动身发语思动身发语思第39页,本讲稿共148页欲于 所 乐 境希 望 为 性勤 依 为 业 第40页,本讲稿共148页色 声 香 味 触 财 色 名 食 睡五欲第41页,本讲稿共148页胜解於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第42页,本讲稿共148页念念於曾习境於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定依为业第43页,本讲稿共148页三摩地三摩地(定)(定)于所观境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智依为业第44页,本讲稿共148页慧慧于所观境于所观境拣择为性拣择为性断疑
15、为业断疑为业第45页,本讲稿共148页回向文愿愿 以以 此此 功功 德德普普 及及 于于 一一 切切我我 等等 与与 众众 生生皆皆 共共 成成 佛佛 道道第46页,本讲稿共148页世亲菩萨造世亲菩萨造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唐三藏法师玄奘译第四讲第47页,本讲稿共148页善善的的定定义义:随随顺顺法法理理,于于此此世世他他世世顺顺益益于于自自他他者者第48页,本讲稿共148页有漏善与无漏善有漏善与无漏善止善与行善止善与行善定善与散善定善与散善第49页,本讲稿共148页信于于实实、德德、能能、深深忍忍乐乐欲欲,心心净净为为性性,对对治治不不信信,乐乐善善为为业业。第50页,本讲稿共148页于于实实德
16、德能能事事理理(有为法)(有为法)(有为法)(有为法)(无为法)(无为法)(无为法)(无为法)于中深忍于中深忍(信忍)(信忍)(信忍)(信忍)佛佛法法僧僧三宝清净之德三宝清净之德于中深乐于中深乐(信乐)(信乐)(信乐)(信乐)世世出世出世善法善法于中深欲于中深欲(信能成就,而起希望)(信能成就,而起希望)(信能成就,而起希望)(信能成就,而起希望)第51页,本讲稿共148页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第52页,本讲稿共148页正信正信迷信迷信邪信邪信第53页,本讲稿共148页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
17、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精进第54页,本讲稿共148页身身精精进进与与心心精精进进世世间间精精进进与与出出世世间间精精进进披披甲甲精精进进、摄摄善善精精进进、利利乐乐精精进进第55页,本讲稿共148页推延推延畏难畏难急噪急噪精进的障碍第56页,本讲稿共148页 惭惭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第57页,本讲稿共148页愧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第58页,本讲稿共148页无无贪贪于有、有具,无着为性,对治贪于有、有具,无着为性,对治贪着,作善为业。着,作善为业。第59页,本讲稿共148页若执着此生,则非
18、修行者;若执着此生,则非修行者;若执着世间,则无出离心;若执着世间,则无出离心;执着己目的,不具菩提心;执着己目的,不具菩提心;当执着生起,正见已丧失。当执着生起,正见已丧失。远离四种执着远离四种执着第60页,本讲稿共148页 无 嗔于于苦苦、苦苦具具,无无恚恚为为性性,对对治治嗔嗔恚恚,作作善善为为业业。第61页,本讲稿共148页无无痴痴于于诸诸事事理理,明明解解为为性性,对对治治愚愚痴痴,作作善善为为业业。第62页,本讲稿共148页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昏沉,转依为业。对治昏沉,转依为业。轻轻安安第63页,本讲稿共148页身轻安与心轻安身轻安与心轻
19、安有漏轻安与无漏轻安有漏轻安与无漏轻安相似轻安相似轻安第64页,本讲稿共148页不不放放逸逸 精进三根,于所断修,防修为精进三根,于所断修,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善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善事为业。事为业。第65页,本讲稿共148页行舍行舍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第66页,本讲稿共148页不不不不害害害害于诸有情,不为损恼,无于诸有情,不为损恼,无嗔为性,能对治害,悲嗔为性,能对治害,悲悯为业。悯为业。第67页,本讲稿共148页回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第68页,本
20、讲稿共148页第五讲第五讲第五讲第五讲世亲菩萨造世亲菩萨造世亲菩萨造世亲菩萨造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唐三藏法师玄奘译第69页,本讲稿共148页烦恼烦恼的定义的定义烦扰,恼乱烦恼扰乱内心安宁的各种心理因素第70页,本讲稿共148页烦恼的异名烦恼的异名随眠、缠、盖、结、使、随眠、缠、盖、结、使、缚、漏、垢、轭、暴流、缚、漏、垢、轭、暴流、客尘客尘第71页,本讲稿共148页烦恼生起之因烦恼生起之因烦恼生起之因烦恼生起之因随眠随眠境界境界恶友恶友邪说邪说串习串习作意作意第72页,本讲稿共148页贪贪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第73页,本讲稿共148页贪爱的种类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乘 百法明门论 ppt 优秀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