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光学显微技术精品文稿.ppt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光学显微技术精品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光学显微技术精品文稿.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光学显微技术第1页,本讲稿共34页l12世纪初,阿尔海真磨制透镜。l1590年,詹森父子就制造出第一台放大倍数约为20倍的显微镜。l161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制造了具有物镜、目镜及镜筒的复式显微镜。l1611年开普勒阐明了显微镜的基本原理。l1625年,法布尔首先提出“显微镜”一词。l1628年前后舒纳在开普勒设计的基础上制造出近代显微镜。2.1 光学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光学显微镜的发展历程2第2页,本讲稿共34页l1665年,罗伯特胡克制造复式显微镜,140倍,观察细胞。l1684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设计并制造出结构简单的双透镜目镜-惠更斯目镜,是现代多种目镜的原型。已初具
2、现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3第3页,本讲稿共34页l19世纪70年代,德国的物理学家、数学家恩恩斯斯特特 阿阿贝贝提出了完善的显微镜理论,阐明了成像原理、数值孔径等问题,对显微镜发展的贡献最为卓著。*l20世纪中叶,人们采用短波长的光线作光源制造出荧光显微镜和紫外光显微镜,由于光源波长的缩短而提高了显微镜的分辨本领。4第4页,本讲稿共34页2.2 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2.2.1 衍射的形成-光波相互之间的干涉作用 如如果果照照明明光光线线为为平平行行光光,在在狭狭缝缝中中间间连连线线上上的的每每一一点点可可以以看看作作是是一一个个光光源源,发发射射子子波波,由由于于这这些些子子
3、波波相相互互之之间间的的干干涉涉作作用用,光光的的能能量量分分布变得不再均匀。布变得不再均匀。5第5页,本讲稿共34页 屏幕上的P1点到狭缝上边缘的距离和它到狭缝下边缘的距离之差为一个波长。连线b上发出其他任意两列光波到达点的波程差均小于一个波长。狭缝上缘处发出的一个子波,和狭缝中央下方且紧邻着的点发出的第二个子波,二者波程差为半个波长,此时发生相干抵消。造成P1 点位于光强的谷底。6叠加效果叠加效果 第6页,本讲稿共34页 屏幕上的P2 点到狭缝上边缘的距离和它到狭 缝下边缘的距离之差为3/2波长。此点位于相干增强中心,为第一级衍射放大值。第二、第三和更高级的衍射极大值发生在波程差为半波长的
4、奇数倍处,而相干极小值发生在波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处。7第7页,本讲稿共34页 由于衍衍射射效效应应,一个点光源在像平面上将形成一个具具有有一一定定尺尺寸寸的中央亮斑及其周围明暗相间的圆环的中央亮斑及其周围明暗相间的圆环所组成的所谓埃利斑埃利斑。通常以埃利斑第第一一暗暗环环的的半半径径来来衡衡量量其其大大小小。埃利斑约84%的强度集中在中央亮斑,其余则分散在第一亮环、第二亮环。由于周围亮环光强度比较低,一般情况肉眼不易分辨,只能看到中央亮斑。8第8页,本讲稿共34页点光源通过透镜产生的埃利斑第一暗环半径埃利斑第一暗环半径R R0 0为埃利斑半径与照明光源波长成正比,与透镜 nsin值(数值孔径
5、)成反比。9n:透镜物方介质折射率;:为照明光波长;:为透射孔径半角;M:为透镜放大倍数第9页,本讲稿共34页2.2.2 阿贝衍射成像原理阿贝衍射成像原理 l当物质小至可与光波的波长相比较时,不能把光线看当物质小至可与光波的波长相比较时,不能把光线看成是直线传播,而要考虑衍射效应;成是直线传播,而要考虑衍射效应;l显微镜中的光线总是部分相干的,因此显微镜的成像过程是显微镜中的光线总是部分相干的,因此显微镜的成像过程是个衍射相干过程。个衍射相干过程。10第10页,本讲稿共34页 德国物理学家阿贝最先用光的衍射相干涉理论解释了透射光显微镜的成像过程,与点光源衍射的区别在于成像的过程包括很多点光源的
6、干涉效应。衍射(散射)光干涉条件:衍射(散射)光干涉条件:11第11页,本讲稿共34页 平行衍射光束经透镜后会在物镜后焦面上会聚,产生衍射花样-夫夫琅琅和和费费衍衍射射花样花样。k=0,光程差为0,为直射光,聚焦在主轴上,为0级衍射斑-焦点。衍衍射射斑斑点点是由不不同同物物点点的的散散射射光光相相干干加加强强形形成成的的;从同一物点发出的散射光,在产生相应的衍射斑点后继续传播,在像平面上又相互干涉,形成图像,这个图像就是物像。12样品样品 物镜物镜 后焦面后焦面 像平面像平面 埃利斑埃利斑 第12页,本讲稿共34页阿贝成像原理分为两次干涉过程:阿贝成像原理分为两次干涉过程:1、平行光束遭到物的
7、散射作用而分裂成为各级衍射谱-由物变换到衍射谱的过程;2、各级衍射谱经过干涉重新在像平面上会聚成像点-由衍射重新变换到像(像是放大了的物)的过程。13第13页,本讲稿共34页物与像之间的相似性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物与像之间的相似性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物像是由直射光和衍射光互相干涉形成的,不让衍射物像是由直射光和衍射光互相干涉形成的,不让衍射光通过就不能成像,参与成像的衍射斑点越多,则物像与光通过就不能成像,参与成像的衍射斑点越多,则物像与物体的相似性越好。物体的相似性越好。遮蔽方法:最终图像:(a)(b)(c)(d)14(遮蔽夫琅和费衍射花(遮蔽夫琅和费衍射花样的一部分)样的一部分)第14页,本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分析 测试 技术 光学 显微 精品 文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