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第六章 社会互动精品文稿.ppt
《社会学 第六章 社会互动精品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 第六章 社会互动精品文稿.ppt(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社会学 第六章 社会互动第1页,本讲稿共50页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互动定义互动定义第二节第二节 日常生活中的互动(情境定义)日常生活中的互动(情境定义)第三节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社会互动的理论第四节第四节 社会互动的维度社会互动的维度第五节第五节 社会互动的类型(形式)社会互动的类型(形式)第六节第六节 集体行为的定义及特征集体行为的定义及特征第2页,本讲稿共50页一、社会互动的含义 一个男生日常的眨眼睛一个男生对迎面走来的漂亮女生眨眼睛以引起对方的注意,但女生可能因正在想问题,而没注意到男生的挤眉弄眼一个男生对迎面起来的漂亮女生眨眼睛以引起对方的注意,女生反感地盯了男生一眼,
2、然后加快步伐行为互动行动第3页,本讲稿共50页社会互动: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社会互动的三个因素:社会互动的三个因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一人无法互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一人无法互动互动双方考虑到对行为意义的理解。如微笑、点头、摇互动双方考虑到对行为意义的理解。如微笑、点头、摇头等头等必须是双方采取相互配合的共同行动:语言的、非语言的、必须是双方采取相互配合的共同行动:语言的、非语言的、直接面对面的和非面对面的直接面对面的和非面对面的第4页,本讲稿共50页二、社会互动的情境和过程二、社会互动的情境和过程(一)社会
3、互动中的情境(一)社会互动中的情境情境定义:人类的行为与动物不同,他对外界的刺激情境定义:人类的行为与动物不同,他对外界的刺激不能做出本能的反应,而是在行动之前通常经历一不能做出本能的反应,而是在行动之前通常经历一个思考的阶段。通过思考人们可以了解自己所处环个思考的阶段。通过思考人们可以了解自己所处环境状况、理解别人行为背后的意义,从而确定自己境状况、理解别人行为背后的意义,从而确定自己所应采取的行动。所应采取的行动。-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称为情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称为情境定义境定义如:动作-一个耳光第5页,本讲稿共50页情况(情境)两个打架的人剧中的演员父亲因孩子说谎而打他一耳光一岁的孩子打父亲
4、一耳光解释(定义)侮辱戏剧表演 惩罚情绪饱满挨打人的反应愤怒和怨恨无感情或假装的感情懊悔或羞耻乐趣第6页,本讲稿共50页1.1.按参与互动的人数按参与互动的人数二人关系:二人关系:能充分地考虑对方具体的需要、愿望和个人特点,可以获得其他任何社会形式中不可能存在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具有排他性。冲突更强烈。第7页,本讲稿共50页三人关系:三人关系:每一方都面对着两个人,需要考虑两个人的个性特征。不可能达到二人关系中可能具有的亲密性。当有两人发生冲突时,第三者可扮演多种角色:中间人、仲裁人、从中渔利者、分裂者和征服者。第8页,本讲稿共50页多人关系:多人关系:产生社会网络,互动形式更为复杂,还可能存
5、在亚群体。第9页,本讲稿共50页2.按互动目的熟悉情境熟悉情境:主要指与熟人之间的日常交往的场合。互动双方没有特定的目的,行为方式上可以较为随便,不必严守工作规则或社交礼貌,按社会习俗行事。工作情境:工作情境:互动双方有特定的目标,明确的分工,言谈举止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很少感情交流。社交情境:社交情境:人们是为了互动而互动,并无其他目的。谈话可能并没有实际意义,具有重要的沟通功能,是双方增进了解的工具。可轻松展示自己的个性,有一些感情投入。第10页,本讲稿共50页3.3.按互动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的性质分按互动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的性质分情感关系:家庭、亲密朋友等初级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可以满足
6、个人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需求法则工具关系:个体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这种关系只是他人达成目的的工具,并不预期亲密的情感关系和长期交往公平法则第11页,本讲稿共50页混合关系混合关系:界于情感关系与工具性关系之:界于情感关系与工具性关系之间,是个人在家庭之外建立的各种人际关间,是个人在家庭之外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系。如亲戚、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同乡等。建立如亲戚、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同乡等。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人情原则,彼此预期将来还会继续交往,而且有一定的情感联系,交情的深浅和面子的大小对互动方式和互动结果有重要影响。第12页,本讲稿共50页
7、(二)社会互动的过程1 1、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20世纪40到50年代,提出了小群体研究方法互动过程分析,认为在小群体互动过程,互动分为三个阶段:定向阶段定向阶段:主要解决情境的辨识问题,确定互动的情境:要干什么?联欢还是开严肃会议评价阶段评价阶段:态度确定问题,在此情境中持何态度:积极主动参与?冷眼旁观?控制阶段控制阶段:主要解决行为选择问题,此情景中能做什么?注意:各阶段并不是直线发展:互动中情绪因素、互动中注意:各阶段并不是直线发展:互动中情绪因素、互动中的选择性的选择性第13页,本讲稿共50页2 2、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帕克和伯
8、吉斯等人主张把社会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竞争竞争:互动双方争夺同一目标冲突冲突:由于激烈的竞争,双方可能产生对立情绪,出现以攻击对方为目的的行为顺应顺应:冲突在少数情况下会一方消灭另一方:多数情况下一方或双方会改变其思想、态度和习惯顺应对方,避免冲突同化同化:顺应的结果使双方在很多方面日益接近、融合,趋于一致,实现同化第14页,本讲稿共50页(三)互动的维度向度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的: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的关系的性质。情感关系;地位关系;利益关系关系的性质。情感关系;地位关系;利益关系深度深度: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
9、赖的大小。可以从互动双方利益关联大小、互依赖的大小。可以从互动双方利益关联大小、情感投入大小、互动延续时间长短和互动规范情感投入大小、互动延续时间长短和互动规范的复杂程度等几方面来分析。的复杂程度等几方面来分析。广度广度:反映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反映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域的大小。频度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少。: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少。第15页,本讲稿共50页三、社会互动的符号1、语言符号的使用2、非语言的交流肢体语言:面部表情(通过正常社会化的个人都能理解,六种基本表情:高兴、悲伤、愤怒、厌恶、恐惧、惊奇)姿势(与文化有关)第16页,本讲
10、稿共50页第17页,本讲稿共50页3 3、个人空间:、个人空间:指的是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指的是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人总是有意识地、无意识接的物理区域。人总是有意识地、无意识地运用个人空间来表达某种意义,来控制地运用个人空间来表达某种意义,来控制相互交往。相互交往。(英国爱德华赫尔):亲密距离:45cm以内。在亲密的个人接触中保持的距离 私人空间:45122cm。与朋友和熟人交往时保持的距离 社会距离区:122365cm。用于正式场合,如会见 公共距离区:365cm以上。用于演讲、表演等公共场合 第18页,本讲稿共50页第一,距离与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有关。人际关系越是密切,相互间的距
11、离越是接近。第二,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相互间的人际距离是不同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交往的社会距离差异很大。第三,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具有不同的人际距离。地位大致相当的人,人际距离较随便:地位越高的人有着繁的礼仪和等级观念,交往十分讲究规矩,因而人际距离较大。第四,人的性别影响交往的距离。同性方面,男性与男性的交往距离比女性与女性交往的距离大:异性方面,男性比女性更愿意接近对方。第19页,本讲稿共50页四、社会互动理论四、社会互动理论(一)形式主义互动论:乔治(一)形式主义互动论:乔治齐美尔齐美尔社会是人们行为的组合,是人们的互动模式。人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就是社会产生的过程,既
12、不同意唯名论也不同意唯实论。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以经常发生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为基础社会学的任务不是研究一切社会现象,而是研究人们之间的互动形式。第20页,本讲稿共50页1 1、符号互动论的渊源与发展、符号互动论的渊源与发展1.乔治米德的贡献 理论基础:关于“心智(mind)的论述。他认为心智有以下能力:(1)运用符号确定环境中客体的能力;(2)内在地考虑对这些客体所能采取的行动途径的能力;(3)避免不适当的行为以及选择一种合适的行动途径。2.现代互动论:共同点与分歧 A 关于人的本质:人类具有自我反省和评价的能力,并在许多情境能将自己作为客体看待。B 关于互动的本质(有三点)C 社会组织
13、的本质:符号互动创造、维持和变革社会结构;社会组织是符号互动固定化的产物。D 社会学理论的本质:理论必须解释互动过程,并且应该努力分离出一般类型的行为与互动所发生的条件。第21页,本讲稿共50页(二)符号互动论:米德(二)符号互动论:米德人的思维和意识是在行动中产生的,这些行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人对外部坏境的适应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沟通实现的,不是对外部环境的简单的条件反射思维也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结果,因此,人的自我发展离不开社会互动人高于其他动物之处,除了身体的姿态外,还以语言为交际工具。符号的使用超出了即时的直接互动,扩展了人们活动的范围人的思维也依赖于符号的使用,它使人们能按照预期的结果和他
14、人可能的反应制定自己的行动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符号使用的过程构成我们的主观意识。第22页,本讲稿共50页符号互动论内部的分歧:主要是两个学派:芝加哥学派和衣阿华学派之间的分歧。代表人物是:赫伯特布鲁默(芝加哥学派)主张注重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曼福德库恩(衣阿华学派)主张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这一理论受到不少学者的批评。它将社会关系简单地归结为人际关系,忽视了宏观社会结构;忽视了互动的内容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互动形式的重要影响。第23页,本讲稿共50页(三)社会交换论:霍曼斯霍曼斯、布劳、埃默森。从经济学的第一原理发展而来:人理性地算计自己在某一市场中行为的长期结果,并试图在交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学 第六章 社会互动精品文稿 第六 社会 互动 精品 文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