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至蒙自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玉溪至蒙自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溪至蒙自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1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1工程概况11.1工程范围11.2技术标准11.3主要工程数量11.4自然特征21.5工程地质特征31.6施工条件41.7工程特点和重点、难点及对策4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52.1施工组织总体方案52.1.1编制依据52.1.2项目管理目标62.1.3施工组织机构72.1.4施工组织安排总体72.1.5各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102.1.5.1路基施工方案102.1.5.2桥梁施工方案112.1.5.3隧道施工方案122.1.5.3.1隧道施工总体方案122.1.5.3.2控制工程通海隧道施工方案132.1.5.3.3磨石村隧道施工方案132.1.5.4 站场工程施工方案142.1.5.4.
2、1站场工程施工总体方案142.1.5.4.2既有线施工方案142.1.5.4.3玉溪南接轨站施工方案152.1.5.4.4站场土石方施工方案152.2施工场地布置152.2.1布置原则152.2.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52.2.3临时工程152.3主要施工工艺等要求192.3.1施工工艺总体要求192.3.1.1路基工程192.3.1.2桥涵工程202.3.1.3隧道工程212.3.2路基工程施工工艺212.3.2.1一般路基地基处理工艺212.3.2.2软土路基处理及工后沉降动态观测施工工艺212.3.2.3路堤填筑272.3.2.4普通路堑施工工艺292.3.2.5石质路堑施工工艺292.3
3、.2.6半填半堑路基施工工艺292.3.2.7基床施工工艺302.3.2.8路基过渡段施工工艺312.3.2.9路基防护施工工艺322.3.3桥梁工程施工工艺322.3.3.1挖孔桩施工工艺332.3.3.2钻孔桩施工工艺352.3.3.3明挖扩大基础施工工艺372.3.3.4承台施工工艺382.3.3.5墩(台)身施工工艺392.3.3.5.1一般墩台身施工402.3.3.5.2空心墩爬模施工工艺412.3.3.5.3矩形墩滑模施工工艺452.3.3.6梁体及桥面系施工工艺462.3.4涵洞工程施工工艺462.3.5隧道施工工艺492.3.5.1隧道洞身开挖施工工艺492.3.5.2隧道初期
4、支护施工工艺502.3.5.2.1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512.3.5.2.2钢架施工工艺522.3.5.2.3钢筋网铺设532.3.5.2.4小导管施工工艺542.3.5.2.5大管棚施工工艺552.3.5.3仰拱及铺底施工工艺582.3.5.4防水板施工工艺592.3.5.5隧道防排水系统施工工艺612.3.5.5.1结构自防水612.3.5.5.2施工缝防水612.3.5.5.3变形缝防水612.3.5.5.4排水盲管施工622.3.5.5.5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工艺622.3.5.6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工艺622.3.6站场工程施工工艺652.3.6.1既有线施工工艺652.3.6.2站场土方填
5、筑施工工艺662.4施工方法662.4.1路基工程施工方法662.4.2桥梁工程732.4.2.1一般桥梁施工方法732.4.2.2关箐一号大桥施工772.4.2.3公跨铁立交桥施工772.4.3涵洞工程782.4.4隧道工程782.4.4.1施工原则782.4.4.2一般隧道施工方法792.4.4.3通海隧道施工方法792.4.4.3.1工程概况792.4.4.3.2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812.4.4.3.3地质构造812.4.4.3.4主要临时工程812.4.4.3.5钻爆设计812.4.4.3.6通海隧道总体施工方法882.4.4.3.7正洞施工方法892.4.4.3.8平导施工方法972
6、.4.4.3.9隧道附属洞室施工972.4.4.3.10运输方式982.4.4.3.11超前地质预报982.4.4.3.12隧道监控量测1032.4.4.3.13隧道特殊地段的施工1052.4.4.3.14施工排水1132.4.4.3.15通海隧道施工通风及管线布置1142.4.4.3.16工期安排及分阶段开挖计划1182.4.4.3.17工作循环时间计算及主要项目施工进度指标1202.4.4.4磨石村隧道施工方法1232.4.4.4.1工程概况1232.4.4.4.2进出口场地平面布置1232.4.4.4.3隧道开挖及运输1232.4.4.4.4隧道通风及排水1252.4.4.4.5施工任务
7、安排1252.4.4.4.6其它施工方法1252.5劳动力组织措施及计划1262.5.1劳动力组织措施1262.5.2劳动力计划1262.5.3重点隧道通海隧道劳动力组织及计划1262.6物资供应计划1262.7冬、雨、夜施工措施1262.7.1冬季施工措施1302.7.2雨季施工措施1302.7.3夜间施工措施1312.8对施工组织的合理化建议1312.9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试验、检验仪器配备1322.10工程进度网络计划图和进度横道图1402.10.1总体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图1402.10.2施工总体进度横道图1402.10.3控制工程通海隧道施工进度横道图1402.10.4磨石村隧道施工进度
8、横道图1402.10.5关箐一号大桥施工进度横道图1402.11工程进度计划安排和各分项工程施工作业安排1402.11.1工期目标1402.11.2各专业工程施工工期安排1402.11.3主要单项工程工期安排1462.11.3.1隧道工程工期安排1462.11.3.2桥梁工程工期安排1462.11.3.3区间路基和站场土石方工程1462.11.3.4通海隧道主要工序工期安排1462.12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1472.12.1路基工程1472.12.2桥梁工程1482.12.3涵洞工程1482.12.4隧道工程1482.12.5站场工程1493工程质量1493.1质量目标1493.1.1质量目标1
9、493.1.2主要要求1493.1.3创优规划1503.2质量保证体系1503.2.1质量管理机构1503.2.2质量保证体系1503.2.3质量管理制度1513.3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1533.3.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保证措施1533.3.2施工过程质量保证措施1533.3.3成品保护措施1573.4控制和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1573.4.1路基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1583.4.2桥涵质量通病的防治1593.4.3隧道质量通病的防治1613.5有接受质量监督及施工监理的承诺1613.6有因施工原因发生工程质量事故的受罚条款1623.7有达不到工程质量目标要求的受罚条款1623.8有专职质检人员不能兑
10、现的受罚条款1624施工安全1624.1安全目标1624.2安全保证体系1624.2.1安全管理机构、管理职责及安全保证体系1624.2.2安全保证措施1634.2.2.1路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634.2.2.2桥涵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644.2.2.3隧道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654.2.2.4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1694.2.2.5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1694.2.2.6防洪、防火安全保证措施1694.2.2.7确保公路交通安全保证措施1704.2.2.8既有线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714.2.3安全应急救援预案1724.2.3.1安全生产重点部位危险源辨识1724.2.3.2施工风险安全应急救援预
11、案1724.3有达不到安全目标要求的受罚条款1754.4有专职安全上岗人员不能兑现的受罚条款1765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措施和方案1765.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方案1765.1.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体系1765.1.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1765.2文物保护措施和方案1806创建文明工地规划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816.1创建文明工地规划1816.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817劳动卫生保障措施1827.1劳动卫生保障目标1827.2劳动卫生保障体系1827.3识别职业健康危险源1827.4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1827.5预防放射性物质危害措施1841工程概况1.1工程范围新建云南国际铁路通
12、道昆明至河口线玉溪至蒙自段铁路是建设云南国际铁路通道的重要标志和具体行动。是加快云南经济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玉溪至蒙自铁路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区,北起玉溪南站,经通海、建水等县至蒙自,初期经米轨昆河铁路至边境口岸河口与越南铁路网相连,形成云南出境的国际铁路通道。该线北接昆玉地方铁路,通过昆玉铁路与全国准轨铁路网连通,新建线路长约141.5公里。本标段设计起点为昆玉铁路哨坡隧道出口端DK0+000,终点为玉蒙铁路DK37+450,全长37.45km,其中K54+300至K55+389为昆玉铁路改建,长1.089km。线路自玉溪南站引出后,经黑龙潭隧道、关箐大桥、杜家营隧道,于DK11
13、+600设置甸苴坝站,后经磨石村隧道进入通海坝子,于DK24+900设置通海车站,最后经全线控制性重点工程通海隧道到达本标段终点柿花树车站。本次投标范围为该段线下路基、桥涵(不含砼梁的购置、运输及架设)、隧道及明洞、改移道路等。1.2技术标准铁路等级:级;正线数目:单线;限制坡度:12,双机24;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Vmax=120km;最小曲线半径:一般1200m,特殊困难800m;牵引种类:电力牵引;机车类型:货机SS3b型、客机SS7c型;牵引质量:2000t;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预留850m。1.3主要工程数量本工程主要数量见表1.3-1主要工程数量表;表1.3-1 主要工程数
14、量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路基区间路基土石方断面方1198201站场路基土石方断面方1242766圬工立方米167898.1水泥搅拌桩米91487锚固桩米1904CFG桩米27602碎石桩米116531塑料排水板米1779622土工格栅平方米759923土工布平方米1335292桥涵特大桥座/延长米0大桥座/延长米6/1548.75中桥座/延长米2/127.92小桥座/延长米5/102.31桥梁合计座/延长米13/1778.98涵洞座/延长米84/2438.083隧道L1000m座/延长米7/36191000mL2000m座/延长米1/10902000mL3000m座/延长米1/2655L30
15、00m座/延长米2/16670隧道合计座/延长米11/24034主要桥梁隧道见“表1.3-2主要隧道桥梁工程一览表”。 1.4自然特征1.4.1地形地貌本标段线路位于云南高原中南部的构造侵蚀、剥蚀低中山、中山区,沿线山峦纵横,地形错综复杂,山地、峡谷、高原、盆地交错分布,地面高程多在16602000m。1.4.2气象及水文本标段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垂直变化显著,干、湿分明。年平均气温16.7,极端最高气温33.4,极端最低气温4.8,相对湿度72,年平均降雨量997mm,月最大降雨量414.2mm,日最大降表1.3-2 主要隧道桥梁工程一览表序号工程名称施 工 里 程长度、孔跨或式样
16、备 注1玉溪南牵出线隧道210m双线2黑龙潭隧道CK0+840CK1+220380m双 线3清水河一号隧道CK2+415CK3+365950m4清水河二号隧道CK3+614DK4+454840m5清水河三号隧道DK4+638DK4+892254m6小兴寨隧道DK7+280DK7+650370m7杜家营隧道DK8+105DK10+7602655m8甸苴坝隧道DK12+420CK13+5201090m9磨石村隧道CK14+105CK20+4856380m10河西隧道CK20+585CK21+200615m11通海隧道DK27+060DK37+35010290m12大栗园大桥CK3+4805-32m
17、13大果园大桥DK4+5651-24m+4-32m14关箐一号大桥DK5+98518-32m15关箐二号大桥DK7+1822-24m+1-32m+2-24m16关箐三号大桥DK7+8227-32m17磨石村大桥CK13+7109-32m+2-24m雨量105.6mm,年平均降雨146天,无霜期306天。10月下旬至次年的5月中旬前后,为一年少雨时期;7、8月间为雨季,集中了全年的8090%的降雨。线路跨越的河流属南盘江水系支流,多属季节性山区河流,河水暴涨暴落。1.5工程地质特征1.5.1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本标段地质问题主要为活动断裂与地震;其次为岩溶、滑坡、危岩落石、岩堆、泥石流、砂土液化、
18、人为坑洞、有害气体、放射性、高地应力与高地温等。本标段经过地段存在软土、膨胀土、红黏土等特殊岩土。1.5.2地质构造本工程位于川滇菱形断块的东南端,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是我国大陆现今地壳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以活动断层规模大,分布密集,地震活动频繁,震级大,地震破裂带长,位错量大为主要特征。本标段线路主要穿越关箐河向斜、九街向斜、五里箐向斜、里山背斜和关上断层、关箐河断层、关营断层和乌龙塘断层等。1.6施工条件1.6.1交通运输本线交通运输便利,铁路运输可利用昆玉线至玉溪南站。材料厂可设置在玉溪南站的综合性货场;公路运输可利用现有的304、214省道和玉溪至通海的准一级公路。1.6
19、.2建筑材料本标段范围内地材均可就近采购,且供给量较为充足。工程用砂采用机制砂,但含泥量偏大,采用改进工艺方法减小含泥量,可以满足施工需要。主材和其他构成工程主体的钢材、水泥由甲方采购招标选定的合格供方供应,通过铁路运输至玉溪南站或通过公路运输至现场。1.6.3施工用水、用电等可利用条件施工用水:沿线水源丰富,水质较好,可利用水库水、山间溪水或挖浅水井解决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问题,采用高位蓄水池解决用水问题。施工用电:工程开工前期采用自备发电机,在业主提供的高压电力干线安装完毕后,采用接变压器及施工用电支线解决施工、生活用电,同时自备部分发电机作备用。1.6.4通讯电信线路在线路沿途经过,沿线通
20、讯网络已覆盖,通讯情况良好,可采用安装固定电话及移动通讯解决工程施工与外界的联系。1.7工程特点和重点、难点及对策1.7.1工程特点1.7.1.1工程地质复杂本标段工程地质复杂,褶皱与断层均比较发育,岩体受构造影响极严重,岩体破碎,风化强烈,隧道围岩自稳性差,隧道围岩以、级围岩为主。隧道内将遇到岩溶、涌水、突泥和煤层瓦斯等地质问题,通海隧道最大涌水量预计可达142500m3/d,施工中必须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通海隧道和磨石村隧道均存在品位及放射性不详的透镜状、囊状铀矿,施工中应加强放射性监测,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1.7.1.2工程跨度大,桥隧相连,施工难度大、工期紧
21、本标段线路长37.45km,工程项目多,包括路基、桥梁、隧道、涵洞、既有线改造、站场及附属工程等,其中隧道全长24034m,桥梁全长1778.98m,路基及站场土石方2441387断面方,工程量大,桥隧占标段线路全长的比例达67%。正线大部分地段桥隧相连,场地窄,施工难度大;全线总工期3年,但本标段有长10.29km的全线控制工程通海隧道和6.38km的重点工程磨石村隧道,其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发育,施工难度大,工期相对较紧。1.7.1.3 工后沉降指标要求严格为满足轨道的高平顺性要求,必须严格控制路基工后沉降量。路基的工后沉降要求正线路基的工后沉降不大于20cm,沉降速率5cm/年;路桥过渡
22、段的工后沉降10cm,工后沉降控制是本工程的主要控制指标。1.7.2工程重点、难点1.7.2.1隧道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本标段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详见表1.7.2-1本工程重、难点及主要对策一览表。1.7.2.2桥梁工程关箐一号大桥为预应力简支梁桥,墩身高度约64m,为本标段重点桥梁工程。拟采用爬模施工,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控、量测,控制墩身的线型和坡度。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1施工组织总体方案2.1.1编制依据表1.7.2-1 本工程重、难点及主要对策一览表序号重点、难点主 要 施 工 对 策1通海隧道工程地质复杂通海隧道全长10290 m,工程地质复杂,围岩差、可能含有有害气体(氡),施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玉溪 蒙自 铁路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