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docx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设计记录主备人: 审核人: 年级高一年级学科语文课题归园田居课型新授本册第 教时总第 教时年 月 日课时安排1教具安排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的田园情怀,感知作者在诗中流露出的对官场的厌恶及对田园的喜爱;2.通过诵读、领会、分析和鉴赏,赏析词中的意象美,理解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3.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的方法,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重点多角度写景,情景交融的特色难点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的方法,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教学方法诵读法,反复诵读,感受田园生活的恬淡旷达;移情法,多媒体播放田园的图画,感受诗意的田园生活;设疑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合作探究。教 学 过 程教学设计备课组二
2、次备课根据学情三次备课一、连类钩沉,迁移导入大家还记得桃花源记吗?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梦幻的精神家园,这样的理想栖息之所历来是古今中外知识分子的心灵归宿,西方有梭罗的瓦尔登湖,我们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人类应该诗意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陶渊明的田园牧歌生活吧!二、自我研学(一)作者简介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最杰出的诗人,开创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陶渊明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
3、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代表作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2) 认识田园诗(三)解读文题归园田居共五首,主要描绘了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袁行霈先生经过考证,认为:“园田居”乃渊明之一处居舍,其少时所居,地近南山,即庐山。因此,题目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归/园田居”。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齐读文章,初步感受。学生自我评价,注意部分字的读音(羁、拙、暧、墟、樊)2.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比较并评价)3.学生自读课文,试着翻译一下这首诗。要求:分组讨论、交流自读情况。理清思路。(1)重点词语点拨(2)翻译课文
4、四、释疑讲学,品读课文,探究文本(一)品读赏析题目归园田居中,“归”为诗眼,围绕诗眼“归”,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后如何?点拨:1.“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尘网”“樊笼”均为比喻手法,都指官场。2.“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由于本性使然,更由于官场的黑暗,无法实现抱负,作者守拙归隐田园,独善其身。3.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幽静恬淡4.“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心情宁静、闲适、喜悦、怡然自得。(
5、二)品味语言苏轼评价本诗:“陶渊明诗熟看有奇句。”你认为哪句是奇句,奇在哪里?点拨:(1)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两次使用了约数,而不是确数,这是乡村人生活的一种习惯。饱读诗书的陶渊明也在用乡村人的习惯说话、写诗,说明他真正融入了这份生活,他对田园生活有认同感、归属感。(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从对色彩的捕捉上,榆和柳青翠的绿色,桃花鲜艳的红色,李花柔和的白色很多颜色扑入眼帘,带着盎然的生命的气息。 从炼字上,荫和罗。荫:树木高大,枝叶繁茂,树荫浓密,遮住了烈烈的阳光。风吹过来,绿叶婆娑,带给主人一室的清凉。 罗:花开得很繁盛,层层叠叠的,竞相绽放。 这两句诗准确地写出了陶渊明房前屋后的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