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色谱分析法(共11页).doc
《江苏大学-色谱分析法(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大学-色谱分析法(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色谱习题解答P362-3633.在某气相色谱柱上组分A流出需15.0 min,组分B流出需25.0 min,而不溶于固定相的物质C流出需2.0 min,问:(1)B组分相对于A的相对保留时间是多少?(2)A组分相对于B的相对保留时间是多少?(3)组分A在柱中的容量因子是多少?(4)组分B流出柱子需25.0 min,那么,B分子通过固定相的平均时间是多少?解:由题可知tA = 15.0 min, tB = 25.0 min, t0 = tC = 2.0 mintA= tA - t0 = 13.0 min, tB = tB - t0 =23.0 min1) B组分相对于A
2、的相对保留时间为B, A = tB/ tA = 23.0/13.0 = 1.772) A组分相对于B的相对保留时间为A, B = tA/ tB = 13.0/23.0 = 0.573) 组分A在柱中的容量因子 k = tA/ t0 = 13.0/2.0 = 6.54) 组分B流出柱子需25.0min,那么,B分子通过固定相的平均时间为25.0-2.0=23.0 min.6.在某色谱分析中得到下列数据:保留时间(tR)为5.0 min。死时间(tM)为1.0 min,液相体积(Vs)为2.0 mL,柱出口载气体积流量(F0)为50 mLmin-1 ,试计算:(1)分配比k;(2)死体积Vm;(3
3、)分配系数 K;(4)保留时间VR 解: 由题知 tR = 5.0 min, tM = 1.0 min, Vs=2.0 mL, F0=50 mLmin-1(1) 分配比k= tR/ tM = (tR- tM)/ tM = (5.0-1.0)/1.0 = 4(2) 死体积Vm= F0 tM = 50 mL(3) 分配系数 Kk(Vm/Vs) = 4(50/2)=100(4) 保留体积 VR = F0 tR = 250 mL7.某色谱峰峰底宽为50 s,它的保留时间为50 min,在此情况下,该柱子有多少块理论塔板?解:由题知 Yt= 50s, tR=50 min=3000s, 则 该柱子的理论塔
4、板数为 n=16(tR/ Yt)2=16(3000/50)2=57600块12.已知,设相邻两峰的峰底宽度相等,证明证明:如Y1=Y2即得证。P3836.已知含nC10,nC11和nC12烷烃的混合物,在某色谱分析条件下流出时,nC10和nC12 调整保留时间分别为10和14 min,求nC11的调整保留时间。解:碳数规律:lgtR = A1n + C1n-C10烷烃 n=10,lgtR(n-C10)= lg10 = 1.000n-C12烷烃 n=12,lgtR(n-C12)= lg14 = 1.146根据n-C10烷烃、n-C12烷烃的数据1.000 = 10A1 + C11.146= 12
5、A1 + C1解方程得A1 = 0.073C1=0.27 n-C11烷烃有11个碳 n = 11 lgtR(n-C11) = 110.073+0.27 = 1.073tR(n-C11)=11.8 (min) 即n-C11烷烃的调整保留时间为11.8 min。7.在某一色谱分析条件下,把含A和B以及相邻的两种正构烷烃的混合物注入色谱柱分析。A在相邻的两种正构烷烃之间流出,它们的调整保留时间分别为10 min,11 min和12 min,最先流出的正构烷烃的保留指数为800,而组分B的保留指数为882.3,求组分A的保留指数。试问A和B有可能是同系物吗?解: n=800/100=8IA=852.3
6、IB- IA=30,不是100的整数倍 A和B不是同系物11根据碳数规律,推导下式证明: 根据碳数规律:lgtR(x) = Ax + C (1) lgtR(n) = An + C (2)lgtR(n+1) = A(n+1) + C (3)则(1)-(2)得 lgtR(x)-lgtR(n)=A(x-n) (3)-(2)得lgtR(n+1)- lgtR(n)=A即得证P4067.在硅胶柱上,用甲苯为流动相时,某溶质的保留时间为28 min。若改用四氯甲烷或三氯甲烷为流动相,试指出哪一种溶剂能减小溶质的保留时间?答:该体系为正相色谱体系。在该体系中流动相的极性增大保留值减少。流动相甲苯、四氯化碳及三
7、氯甲烷的溶剂强度参数分别是0.29、0.18、0.40,因此选用溶剂强度参数大于甲苯的三氯甲烷,可缩短该溶质的保留时间。15.在一根正相分配柱上,当用体积比为1:1的氯仿和正己烷为流动相时,某试样的保留时间达29.1 min,不被保留组分的保留时间为1.05 min。试计算:(a)试样物质的容量因子k;(b)当容量因子k降到10时,流动相的组成。解: (a) 试样物质的容量因子k=(tr-t0)/t0=(29.1-1.05)/1.05=26.7(b) 混合溶剂的极性指数PAB=APA+BPB当流动相为1:1的氯仿和正己烷时,PA=P氯仿=4.1; PB=P正己烷=0.1从而 P1=0.54.1
8、+0.50.1=2.1当容量因子降为10时,k2=10对正相分离k2/k1=10(P1-P2)/2则lg(k2/k1)= (P1-P2)/2=lg(10/26.7)=-0426P2=2.95=APA+BPB=A4.1+B0.1 (1)A+B=1 (2)结合(1)和(2)式可得A71B29故当容量因子降为10时,流动相的组成为71氯仿,29正己烷。武汉大学2001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2. 用色谱法对复杂未知物进行定性分析的最有效方法是 ( b ) a. 利用检测器的选择性定性 b. 利用已知物对照法定性 c. 利用文献保留数据定性4在气-液色谱分析中, 当两组分的保留值很接近, 且峰
9、很窄, 但只能部分分离,其原因是 ( d ) a. 柱效能太低 b. 容量因子太大 c. 柱子太长 d. 固定相选择性不好5在GC和LC中, 影响柱的选择性不同的因素是 ( a ) a.固定相的种类 b.柱温 c.流动相的种类 (4)分配比7.分离有机胺时,最好选用的色谱柱为 ( d ) a 非极性固定液柱 b. 低沸点固定液柱 c. 空间排阻色谱柱 d 氢键型固定液柱8.影响谱线变宽的最主要因素是以下哪种? ( b ) a. 自然变宽 b. 热变宽c. 碰撞变宽 d. 自吸变宽10.适合于植物中挥发油成分分析的方法是 ( d ) a. 原子吸收光谱 b. 原子发射光谱c. 离子交换色谱 d.
10、 气相色谱武汉大学2002年8. 应用GC方法来测定痕量硝基化合物, 宜选用的检测器为 ( c ) a.热导池检测器; b.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c.电子捕获检测器; d.火焰光度检测器。9. 用反相液相色谱分离苯、甲苯、乙苯、联苯, 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是 ( c )a.乙苯; b. 甲苯;c. 苯; d. 联苯。武汉大学2005年5. 用反相液相色谱分离苯、甲苯、乙苯、联苯, 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是 ( c )(a)乙苯 (b)甲苯(c)苯 (d)联苯6. 在以下因素中,不属动力学因素的是 ( b ) (a) 液膜厚度 (b)分配系数 (c) 扩散速度 (d) 载体粒度8. 在液相色谱中, 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大学 色谱 分析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