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筝-观评记录(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想的风筝-观评记录(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尚武寨小学“一师一优课”材料观评记录 评课教师李海芳学科语文年级6年级时间2016.4.22课题理想的风筝第2课时课型精读课文观评记录评理想的风筝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阅读课文。作者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一位年过五十的残疾老师,赞扬了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和蔼可亲,对生活无比热爱的精神,表现了作者对老师尊敬、爱戴之情。全文以第一人称叙述,采用倒叙的写法,回忆了自己的亲眼所见,文章语言生动,饱含深情。李老师的课教学处理精略得当,张弛有度。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刘老师三件事。(笑谈残腿、跳写板书、乐放风筝。)李老师在这堂课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三件事,这节课目标明确,环节清楚。李老师紧紧
2、抓住了重点句,以它为主线,围绕重点句进行提问、训练的,可以说主线非常明晰,训练也很集中很有效。李老师引导学生对话主要是和文本的对话,不离文本,紧抠词语,咬文嚼字,使得课堂教学更精炼、更精彩。保证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了学习的过程,学生的思维火花得以绽放,激情得以飞扬。这节课的成功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师生之间平等对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节课中我们看到了平等、民主、宽松的对话过程,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老师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亲切的态度、询问式的语言,情感式的赞赏,处处体现出了对学习主体的尊重与赏识。如:“这样说才
3、合适呢?”“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看到大家读得这么认真,老师都不忍心让大家停下来”“你看这样行吗等等,这种宽松的课堂环境带来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效的交流和碰撞,带来了课堂对话活动的顺利开展,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对话。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这节课中的自主感悟环节让我们看到了老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这堂课中,学生紧紧围绕着“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来展开阅读,围绕“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请你抓住一个镜头,给它提一个名字,再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你拍摄的镜头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需要,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以及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
4、了课堂真正的主人。三、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节课正是以读为本教学理念的成功诠释。课堂上,在学生默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方式的读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升华。这种个性化的阅读,有助于“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他们自己”。四、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结合。教材作为一个例子,这篇课文通过取材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方法是值得学生学习的,所以教者在教学中不只把视角投向人文性,而更多地关注工具性,读写结合,如设计了“为什么作者不仅描写了刘老师,还写了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要写刘老师?”“为什么要写这三件事?”“怎样写好?”,布置课后作业“尝试用学到的方法写一个人物”。等这样的
5、教学相信更加符合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总之,我认为,这堂课是对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新理念的一次比较成功的实践。值得商榷的是:一、课标指出: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我们要多角度的利用教材、动态的处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要对教材有创造性的理解、处理和使用。理想的风筝这一课,主体部分选取了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这两个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并充分注意了人物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之间的联系。如果在整体感知这一环节,老师先引导学生梳理出“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来写刘老师的”,再来感悟一下刘老师是怎样一个人,就能使这两方面的典型事例互为例证,相映生辉,更好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二、在本节课后半部分的教学中,老师牵引的痕迹比较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如果能引出这样的问题:“刘老师如果来给你当老师,你会喜欢他吗?”如果给学生这样一个机会,就会为学生凸显自我、张扬个性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刘老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也会更加丰满。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