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隐形“造车”局|深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华为隐形“造车”局|深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为隐形“造车”局|深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华为隐形“造车”局深度作者|万喆 来源|零态LT(ID:LingTai_LT)华为要放弃智能汽车了?距离推出最新款华为智选汽车不过月余,近日有消息称大众汽车集团拟以数十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华为自动驾驶团队。截至发稿前,大众中国与华为方面都没有回应。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所谓收购最多是人才引进,若要将华为自动驾驶遍及全球的的7300多项专利全盘吞下,无异于天方夜谭。而造车领域华为的“川剧变脸”也并非首次。就在华为智选汽车品牌AITO的亮相发布会上,华为智能汽车方案总裁余承东花了70分钟,激情洋溢宣传旗下新款智能汽车车型问界M5。“目标年销30万”可媲美百万豪车”等豪言频出,但发布会结尾余承东话锋一转,反
2、复强调“只帮车企造好车”。他身后的新车上,几乎所有零部件都印着华为Logo场面实在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宣称“绝不造车”的华为汽车BU短短两年内在编人员翻了五番,2021年投入超过10亿美元。华为当然不会放弃智能造车的大好前景。问题在于,什么时候能真正见到“华为汽车”?01“造车”双面一年前还只销售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华为门店里,容不下两辆汽车。随着华为联合小康汽车集团的新品牌AITO推出新车问界M5(下文简称M5),此前合作的首发车款塞力斯SF5(下文简称SF5)行销不过半年,却已然成为绝唱。这样的绝版让许多刚刚喜提新车的车主们从“惊喜”变成“惊吓”。在华为线下门里,M5上市前已全面撤销了SF5展
3、台,甚至有消息称其将不再接受订单。后续的维修保养如何保证?作为智能汽车核心系统升级服务怎么保障?面对种种质疑,塞力斯品牌官方在1月5日发布了给赛力斯SF5用户的一封信,声称将安排专人进行协助维护,并有继续接受订单的安排。图:塞力斯官微这样的回复给了SF5迄今共6997位车主一些慰藉,但却让更多业内人士产生了新的担忧。毕竟,复函落款方重庆塞力斯仅能表明车企小康集团的态度,华为悄然“隐形”了。SF5黯然离场的原因,归根结底是销量过低。虽然发售前期,各路大佬纷纷力挺背书、华为门店人潮涌动,余承东甚至喊出了年销500万的豪言壮语,但实际销售情况实在令人大跌眼镜。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410月,SF
4、5销量分别为129辆、204辆、1097辆、507辆、715辆、1117辆、1926辆,共计不足6000辆。投资市场对于SF5的关注,焦点始终落在华为在智能汽车行业将如何布局。话题讨论度虽高却并不关心汽车本身,这对于车辆的购买几乎没有参考意义。而真正有购车需求的消费者,虽一时会被华为的品牌效应所吸引,但当客观考察了SF5性能后,往往对其硬件设计和车机质量感到失望,转而投入同价位其他实力车企的怀抱。“劳斯莱斯的引擎放到拖拉机上,肯定还是拖拉机,不是劳斯莱斯。”这段话出自一位离职不久的华为管理层人士,完全表明了SF5销量失败的原因。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业内对于华为造车窘境的慨叹。汽车行业的考量维度
5、,对于技术的要求理性且严格。遗憾的是,纵然华为拥有尖端智能技术,仍并不足以弥补合作方小康集团机械技术方面的短板。在与华为合作之前,小康集团在智能汽车方面的探索收效甚微。2018年成立金康塞力斯后,2019年4月发布了首款SF5车型,2020全年销量只有区区732辆。随着与华为达成合作,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汽车品牌吸引了多方关注,股价一路飙涨,从原来的8元上下高歌猛进到最高点82元,翻了将近10倍。但当与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塞力斯SF5推出后,像是一盆冷水无情浇灭了市场热情。无论从设计理念、技术积累,还是产能产效、质量品控等多个方面,塞力斯和其他造车新势力相比几乎没有任何优势。上市短短半年间,塞力
6、斯品控备受争议。仅黑猫投诉平台上SF5投诉量就达135条,其中数量不少的车机卡顿、死机、方向盘跑偏等问题颇为瞩目。不仅如此,产能也同样难以为继。小康汽车主要工厂位于重庆两江,预估年产量为18万辆左右。而华为所定的目标限度为30万辆,现有产能难以满足。更大的问题是,金康工厂在整车质量核验方面远远达不到华为的要求。据有关方面报道,华为耐久测试要求在105摄氏度环境下跑2500个小时,而金康工厂以前只能保证在室温下达到500小时。如此悬殊的差距一时难以弥补,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金康工厂被勒令停工技改,又大幅降低了产量效率。虽然华为联合小康追加投入了生产线,已有位于沙坪坝的整车智能工厂正在加紧建设。但是
7、就目前情况而言,小康远不具备其在新车发布会宣称“问鼎世界TOP3”的实力。更进一步来说,小康现有技术水平远不能支持华为在智能整车领域大展拳脚。但另一个情况同样明确,华为不会放弃与小康的合作因为实在难有更好的选择,大型实力车企早早就将华为参与整车制造拒之门外。开放意愿最高的北汽虽然合作了北汽极狐这一车型,但华为掌握的实际话语权,基本还是局限在搭载的自动驾驶系统内。诚如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灵魂论”所言,国内没有愿意甘当“傀儡”的大型车企。智能整车制造如火如荼,华为却只能望而兴叹。02押注造车生态链“华为汽车”近期或将没有出现的可能,但在造车领域,华为的身影却频频出现。2021年一年时间,华为与几十
8、家新能源造车势力达成合作,无论是与二三线车企如北汽、小康,还是与一线龙头奔驰、沃尔沃等都有合作立项。甚至在2021年11月15日,华为还与长安、宁德时代联合官宣了搭载华为HI(Huawei Inside)这一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首款车型“阿维塔11”,并称将在五年内带来四款新车。所有这些合作,除了师出华为,项目间特点共性好像不大。因此曾有业内人士认为,华为在智能造车方面还处于迷茫期。但随着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一个ICT五大智能系统总架构日渐浮出水面,所有这些合作昭示了华为想在汽车智能升级大浪潮中引领时代的野心。图:华为官微PC将至时,英特尔喊出“Intel Inside”的口号,带来了计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华为 隐形 造车 深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