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教案(共70页).doc
《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教案(共7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教案(共70页).doc(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教案系 部: 护理系 任课教师: 卢军霞 教师职称: 授课对象: 13护理 课程学时: 50学时 学年学期: 20132014年第二学期 第 1 次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第一、十三、三十五章 医学免疫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概述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的重要地位,明确学习基本观点和目的,掌握本学科学习和研究方法。教学方法、手段: 板书、多媒体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免疫、微生物、寄生虫的概念和功能2、免疫的现代概念,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寄生虫、
2、宿主及生活史的概念和类别;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教学难点:免疫的现代概念。固有性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概念及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新课导入绪论一、组织教学二、从生活知识引入新课: (一) 微生物的概念、种类及特点: 1 概念: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用肉眼看不见必须用光镜或电镜放大几千倍或几万倍才能看得见微小生物。2 特点:生长繁殖、遗传变异、体积小、结构简单、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3 种类非细胞型微生物:体积最小,无细胞结构,如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结构简单,三无(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如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3、细胞结构复杂,三有(具核膜、核仁、细胞器),如真菌。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有利:(1)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的作用 (2)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作用 (3)构成人体中的正常菌群2、有害:病原微生物少数微生物可引起人或动植物的病害,这 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四、医学微生物的概念 (3分钟)五、微生物学发展简史(6分钟、完成练习:请列出微生物学发展史上起重要作用的几位学者。)二、讲授新课一、非特异性免疫 (天然免疫 )(一)概念 是人类在长期的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天然防御功能。(二)特点 1天然性 2无特异性 3稳定性 4作用方式单一(三)结构 屏障结构 吞噬
4、细胞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1、屏障结构 (1)皮肤与粘膜机械性阻挡与排除作用分泌杀菌物质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2)血脑屏障 (3)胎盘屏障 2、吞噬细胞 (1)概念:机体内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2)种类:小吞噬细胞 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大吞噬细胞 血中的单核细胞和各种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3)吞噬杀菌过程接触吞入杀灭(4)吞噬后果完全吞噬不完全吞噬引起组织细胞损伤提呈抗原3、体液因素:补体、溶菌酶等二、特异性免疫(后天免疫、获得性免疫)(一)概念 是人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与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等抗原性物质接触后产生的免疫。(二)特点 1后天性 2特异性 3不稳定性 4作用方式多
5、样三结构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三、从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性阐明人体寄生虫学的内容、学科地位、学习的目的意义。四、寄生现象:强调寄生虫与宿主概念;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五、寄生虫的生物学:强调寄生虫的生活史及类型;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一般讲述寄生虫的分类、寄生虫的营养代谢(自学)。4.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讲明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5.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讲述先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及免疫逃避。六、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讲清楚带虫者、慢性感染和隐性感染的不同点及何谓多寄生现象、幼虫移行症、异位寄生。七、寄生虫病的流行和防治讲明寄生虫病传播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
6、途径、易感者;突出寄生虫侵入人体的方式。简述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需阐明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概念;依据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简述寄生虫病的相应防治措施,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结合资料简述我国寄生虫病的防治成就和现状,注意着重提出当今尚存在的问题和在寄生虫病防治方面的任务,以激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小结: (5分钟)新课导入(30分钟)微生物基本概念(30分钟)免疫基本概念(20分钟)寄生虫基本概念(5分钟)课程小结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思考题:1、简述非特异性免疫。 课后总结分析: 第 2 次课
7、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 抗原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教学目的:1、掌握抗原的概念、抗原的两种基本特性(免疫原性和抗原性) 。抗原的特异性:抗原决定基(表位)的概念、T细胞决定基和B细胞决定基。2、熟悉完全抗原和半抗原的概念、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抗原的分类(胸腺依赖性抗原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异嗜性抗原、肿瘤抗原、超抗原、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3、了解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构象决定基和顺序决定基、功能性决定基和隐蔽性决定基。教学方法、手段: 多媒体技术和板书理论为主多媒体为辅。教学重点、难点:抗原的概念,抗原物质的基
8、本特性(免疫原性和抗原性)。抗原的特异性:抗原决定基的概念,T细胞决定基和B细胞决定基。胸腺依赖性抗原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异嗜性抗原。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课程回顾:免疫、微生物、寄生虫 基本概念。二、讲授新课教学内容一、免疫:指机体识别和清除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功能稳定 的机能。正常-保护机体;异常-破坏机体二、功能:(一)免疫防御1、生理性作用: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如:完整皮肤可以阻止任何细菌的入侵。2、病理性作用:破坏机体细胞正常功能。如:机体对花粉清除中引起的过敏反应。(二)免疫稳定1、生理性作用:维持机体自身细胞数量及功能的稳定。例:衰老的红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体外。2、病
9、理性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例:由于自身白细胞发生变异,被吞噬细胞清除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 (三)免疫监视1、生理性作用:监视癌变细胞的繁殖、增生。换句话讲:癌细胞常有而癌症不常有。2、病理性作用:癌细胞大量繁殖。例:机体免疫力下降时肿瘤即会出现。(四)免疫调节三、抗原的概念:抗原是指能与TCR/BCR或抗体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 抗原的两重特性: 1 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或效应T淋巴细胞的能力。 2 抗原性:能与抗体或效应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3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决定簇 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四、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一)异物性1、异种物质 2、同种异体
10、物质 3、自身物质(二)理化性质1、相对分子量2、化学成分与分子结构 3、物理状态(三)宿主因素(四)免疫方法。课程小结:(20分钟)课堂提问(20分钟)免疫概念(20分钟)上抗原概念(20分钟)免疫原性(5分钟)课程小结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1 .抗原的特异性不是抗原本身而是抗原决定簇2.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3.医学上重要的抗原有哪些?课后总结分析:专心-专注-专业第 3 次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教学目的:1、掌握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免疫球蛋白的生
11、物学特性。2、熟悉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与功能。3、了解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及其重排和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教学方法、手段: 多媒体技术与板书并用。教学重点、难点: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单克隆抗体。超变区、CDR和独特型表位三者的含意。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同种型、同种异型和独特型)。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及其重排和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新课导入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
12、性。 二、讲授新课1Ig和Ab的概念 10分钟2Ig的结构与类型 20分钟3. 各类Ig的特性与功能 30分钟4.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20分钟5、免疫球蛋白的抗原特异性与人工制备抗体 10分钟教具:教材、教案、PPT课件一、概念1、抗体 2、免疫球蛋白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这种四链结构为Ig分子的单体,是构成Ig分子的基本单位。重链和轻链 可变区和恒定区 铰链区2、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3、分类:IgG、IgM、IgA、IgE、IgD(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1、特异性结合抗原 2、激活补
13、体 3、与Fc受体结合(结合细胞)4、穿过胎盘和粘膜三、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一) IgG1、存在形式:单体,占血清Ig总量的3/4。2、合成时期:婴儿出生后三个月开始合成。3、半衰期:23天,是所有抗体中半衰期最长的。生物活性:1、是主要的抗感染抗体:如抗细菌、抗病毒、中和毒素等。2、是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参与者。3、是唯一可以穿过胎盘的抗体,是新生儿抗感染重要因素。4、具有调理吞噬作用和介导ADCC效应的功能。(二)IgM1、存在形式:五聚体,占血清Ig总量的10%,是分子量最大抗体。2、合成时期:胎儿晚期已能合成。3、半衰期:5天,所以若血清中特异性IgM类抗体含量增加,表明有近期感染。生物
14、活性:1、是高效能的抗菌抗体,是B细胞SmIg成分之一。2、激活补体传统途径,只需一个IgM分子。3、中和毒素或病毒,但不能介导ADCC效应。4、ABO血型天然抗体。(三)IgA:1、存在形式:单聚体(血清型)和双聚体(分泌型);其中分泌型主要分布于呼吸道、消化道及初乳等分泌液中。2、合成时期:婴儿在出生46个月才能合成IgA。 生物活性1、是机体局部粘膜防御感染的重要因素(分泌型IgA)。2、具有中和毒素作用(血清型IgA)。3、辅助婴儿抵抗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初乳中含分泌型IgA)。(四)IgD 1、存在形式:单聚体,仅占血清Ig总量的1%。2、合成时期:较晚。生物活性:1、成熟B细胞的重
15、要表面标志。2、血清中IgD的功能尚不清楚。(五)IgE1、存在形式:单聚体,仅占血清Ig总量的0.002%。2、合成时期:最晚合成的抗体。 生物活性:1、引发型过敏反应。2、抗寄生虫的主要抗体。 课堂总结:(5分钟)关于新课导入(40分钟)免疫球蛋白结构(40分钟)免疫球蛋白功能(5分钟)课程总结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思考题1.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生物学功能。2.简述免疫球蛋白分类和分类的依据。课后总结分析:第 4 次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第四、六章 补体系统、细胞因子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教学目的: 1、掌握补体和补体系统的概念,补体系
16、统的组成,补体系统的主要生物学作用。2、熟悉补体系统的激活(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和MBL途径)。3、了解补体系统的命名,补体系统的理化性质。补体系统激活的调控。4、细胞因子的概念、种类教学方法、手段: 板书、多媒体技术教学重点、难点:补体和补体系统的概念,补体系统的组成,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补体系统的激活(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和MBL途径)。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课程回顾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及五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二、新课讲授一、补体的概述:补体的概念,补体系统的组成,命名 二、补体的激活 与调节 1、经典途径激活 2、MB
17、L途径 3、替代途径激活 4、补体的自身调控,补体调节因子的调控。 三、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第一节 细胞因子概述一、细胞因子的分类二、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三、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第二节 细胞因子各论一、白细胞介素的主要来源和生物学功能二、干扰素及其主要生物学功能三、肿瘤坏死因子及其主要生物学功能四、集落刺激因子的主要来源和生物学功能五、趋化性细胞因子亚族及其生物学功能第三节 细胞因子与疾病的关系和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课程小结(20分钟)上次课程内容回顾(20分钟补体)(40分钟)细胞因子(5分钟)本次课程小结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1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2比较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3细胞因
18、子(CK)、IL、IFN、TNF、CSF及趋化性细胞因子的概念4细胞因子有哪些共同特点?课后总结分析:第 5 次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第五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的抗原系统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教学目的:1、掌握MHC和HLA的概念、HLA复合体及其产物、HLA类和类抗原分子的结构和分布、HLA的生物学功能。2、熟悉HLA的遗传特征(单倍型遗传、多态性现象)。3、了解HLA在医学上的意义。教学方法、手段: 多媒体技术和板书理论为主多媒体为辅。教学重点、难点:HLA和MHC的概念,HLA复合体及其产物,HLA的结构和分布。HLA的生物学功能。HLA
19、和MHC的概念,HLA的分子结构。HLA的生物学功能。HLA的遗传特点。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 课程回顾:以提问的方式和学生互动,共同回忆上次课程所学内容二、讲授新课第一节 HLA复合体及其产物第二节 HLA类和类抗原分子的结构第三节 HLA类和类抗原的分布和主要功能第四节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第五节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课程小结:(20分钟)课堂提问(20分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产物(40分钟)主要功能(5分钟)课程总结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1MHC、HLA概念?2经典HLA-I、II类分子的结构、组织分布和功能特点?3MHC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哪些?4简述HLA与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原 微生物学 免疫 教案 7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