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石门专项防突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运输石门专项防突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输石门专项防突设计.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石门揭煤专项防突设计工作面名称:1601回风石门矿 长: 技术负责人: 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编 制 人: 编 制 日期:2012年4月5日1601回风石门防突专项设计会审会审时间会审地点主持人记录人参加部门及人员签名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调度室跟班矿长通防科安全科会审意见:矿长批示:目 录前言-3一、工作面概况-4二、通风系统等-10三、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及方法-14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方法-19五、安全防护措施-24六、加强揭过煤支护等措施-25七、组织管理措施-26八、组织管理制度-351601回风石门揭煤专项防突设计前言1
2、601回风石门掘进工作面,是顺着岩层进行穿层掘进的巷道,必须做好揭开K17、K16煤层及其它薄煤层的准备工作,同时掘进期间,有可能穿过部分的薄煤层线,所以必须严格按照突出威胁进行管理,为确保安全,在具有突出危险性的煤层中掘进时,必须采取“先抽后掘”和“四位一体”的防治突出措施。掘进工作面的防突一般采用下列程序:一、工作面概况1、工程位置:1601回风石门开口于回风斜井160米处,按90方位,按+3的坡度掘进进入K16煤层,其中掘进过程中要揭过K16、K17两层煤层。巷道开口坐标及高程为: X:、 Y:、 Z:+1748.192m,穿层布置在K16煤层底板中。巷道掘进总长度预计为160m。2、巷
3、道周围开采情况:工作面对应上覆煤层K13、K14、K15、K16、K17煤层和下覆煤层K29为可采煤层,上覆煤层K13、K14、K15煤层大部已经开采,K16煤层局部开采。K17 、K29煤层除浅部被小窑开采外,未开采。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做好探放水工作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工作。3、地面建筑及地形情况:对应地表无建筑物,无公路等公共设施,地形为高山陡坡,沟壑纵横,属高山山地地貌。4、巷道围岩情况:巷道穿层布置在K16煤层底板内,最后掘进进入K16煤层布置1601运输巷。属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第二段中,该段岩性由灰、灰绿色、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夹钙质粉砂岩、煤层组成。含煤10
4、-20层,单层厚0.10m-1.99m,可采煤层五层(K13、K14、K15、K16、K17)。层厚229m。5、地质构造:矿区位于比德向斜的西南翼北段的比德井田西端,以单斜构造为主。地层走向北西向,倾向50-85,倾角在10-20之间。断裂构造不发育,仅局部具挠曲现象。因此,矿区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6、水文地质:水文地质单元主要依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条件共同确定,将拥有相对完整的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区,且与相邻区域地下水无直接水力联系的范围确定为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经调查,三岔沟煤矿区水文地质单元边界为:北面以北丁向大扁坡山脊为界,东边以凹河为界,南面以下马场、洛水大洞冲沟为
5、排水边界;西端以近南北向断层为界,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面积约为32.0Km2。该区位于贵州省中西部,属云贵高原斜坡地带,区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势起伏较大,一般标高1500-1700m,相对高差200m左右,最高1923.10m,以中低岩溶地貌为主,下三叠统飞仙组、长兴组灰岩在区内常形成悬崖陡壁,东侧凹河切割较深,为区域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1300m。该区溪流属长江水系,乌江支流。溪流从矿区东部流过,多年平均流量为154.5 m3/s,最大洪峰流量4660 m3/s(1968.7.13),最小流量4.84 m3/s(1966.5.12),年水位变幅10-14.55m,多年平均12.45m
6、,为煤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1300m)。矿区水文地质类型可判定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顶板直接进水的裂隙充水矿床,在掘进过程中无大的突水现象,但在构造裂隙段有小流水或滴水现象,如出现较大的流水或突水出现,应立即停止作业,同时向调度室汇报,待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后方能继续掘进,以保安全生产。8、煤层赋存情况该石门位于K16煤层底板,上距K16煤层约75米,将穿过K16及不明赋存情况的煤线。煤层倾角110-150,平均130,属于缓倾斜煤层。9、瓦斯情况(1)矿界范围内原有煤矿瓦斯涌出情况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产字20081504号对六盘水市煤矿2008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六盘水市水
7、城县比德三岔沟煤矿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98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9.41 m3/t,鉴定等级为低瓦斯。根据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ZK23钻孔煤层瓦斯含量13.4213.61 m3/t。(2)煤矿整合后瓦斯预测分析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时生产规模较小,随着矿井生产规模扩大和开采深度增加,矿井的瓦斯涌出会增大,因此,其鉴定结果的瓦斯数据不能作为整合后矿井瓦斯预测的数据。因此,本矿根据经验公式和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标准,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经计算,矿井的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2.66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5.9m3/t。在生产中应加强矿井的通风和瓦斯抽放,满足矿井排
8、放瓦斯的要求。矿井需重视矿井通风及瓦斯管理,加强矿井通风管理工作,保证通风系统的可靠,有效,加强瓦斯含量的测定工作,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2006)的相关规定。本巷虽在岩层中掘进,但也必须加强通风和瓦斯管理,必须按突出矿井和突出煤层进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10、煤尘爆炸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供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K14、K15煤层的煤尘有爆炸性。K16、K17、K29煤层无鉴定资料,因此, K14、K15、K16、K17、K29煤层的煤尘按有爆炸性设计管理。矿井按有爆炸性管理。应及时对K16、K17、K29煤层的煤尘爆炸性进行鉴定。掘进中必须加强防尘管理。11、煤层自燃发火倾向
9、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供的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K14煤层为一类容易自燃煤层,K15煤层为三类不易自燃煤层。K16、K17、K29煤层无鉴定资料,因此, K14、K16、K17、K29煤层按一类容易自燃煤层设计,K15煤层按三类不易自燃煤层设计。矿井按容易自燃矿井设计管理。应及时对K16、K17、K29煤层进行自燃倾向性鉴定。本巷掘进虽在岩层中掘进,但可能会穿过薄煤层或煤线,因此必须做好煤层自然的管理工作。12、煤与瓦斯突出根据2007年10月17日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
10、作的意见:对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和突出危险矿区的煤矿建设项目,凡未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的,一律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水城县所在水城矿区被划定为突出矿区,三岔沟煤矿矿区范围内的可采煤层未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因此,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设计和管理。本矿将及时请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对矿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提供科学的依据;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后,按鉴定结论进行管理。本巷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加强瓦斯防治工作的管理,把防突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来抓,确保施工的安全。13、地温情况及冲击地压本井田属地温正常区,无热害影响。14、冲击地压:地质资料中未提供冲击地压的相关资料,本矿井及
11、周围矿井尚未有冲击地压情况的发生,本规程按没有冲击地压危险考虑。15、地质钻孔综合柱状图示及巷道布置平面示意图如下:附一、地质钻孔综合柱状图示见下:附二、巷道布置平面示意图:二、建立可靠独立的通风系统、抽放系统、监控系统及加强控制通风风流设施的措施1、矿井通风系统我矿为整合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的在建矿井,设计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即主副平硐进风,回风斜井回风,通风方法为抽出式。目前井巷工程主体未完工,各系统尚未构成。本工作面通风采用局部通风机从地面向工作面供风。2、工作面通风系统1)工作面采用从地面局部通风机供风,实现独立通风。2)实现“双风机、双电源”通风安全保障。当1台风机故障或停电时
12、,另1台风机的电源能自动切换,并能在10min内正常启动。3)风机必须安装在距回风斜井井口侧面大于20m的位置。4)局部通风机选用215Kw,风量在100-370m3/min之间。5)工作面回风流巷道内严禁设置调风设施和巷道堆积物超规定,确保通风畅通无阻。6)工作面通风路线为:地面局部通风机(经风筒)1601回风石门工作面1601回风石门回风斜井地面。3、工作面通风安全保障措施1)风量分配本工作面采用从地面局部通风机供风,暂未考虑风量分配,如果局部通风机不能满足工作面供风需求,将及时给予更换能满足供风需求的局部通风机。2)工作面实现独立通风。3)实现“双风机、双电源”通风安全保障。当1台风机故
13、障或停电时,另1台风机的电源能自动切换,并能在10min内正常启动。4)工作面回风流巷道内严禁设置调风设施,确保畅通无阻。5)通风系统图示如下:2、抽放系统情况:在距回风斜井井口东部60米处建设了瓦斯抽放泵站,抽放泵站内安装了型号为2BEA-303型低负压抽放泵两台(一用一备),配套电机功率280kw,选用325mm型焊缝钢管作为主管路,支管路管径219mm。安装了型号为2BEA-253型高负压抽放泵两台(一用一备),配套电机功率315kw,选用425mm型焊缝钢管作为主管路,支管路管径273mm。经过试运转,瓦斯抽放系统运行正常。井下采用PVC管路进行抽放,管路支管已经接到1601回风石门掘
14、进工作面,进行1601回风石门掘进工作面前方揭煤区域煤层的瓦斯预抽,根据抽放情况,只要吨煤瓦斯含量小于8m3/t或者瓦斯压力降至0.74MPa以下,方可进行。3、监控系统情况:因我矿开采的煤层属于高瓦斯煤层,根据煤矿安全第158条规定,高瓦斯矿井,煤(岩)与瓦斯矿井,必须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我矿现已安装的监控系统为KJ90NA型煤矿监控系统,该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维护均符合规程要求。并且我矿安装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已经与相关上级部门安全监测监控中心联网,使得我矿对瓦斯等灾害的监控实行全天候实时监控,确保我矿的生产安全。而且监控系统分别对矿井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瓦斯抽放泵站的开停状态,一旦矿井
15、系统完成,将对井下各个掘进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温度、烟雾、风门开闭、断电、馈电等进行实时监控。(1)T1瓦斯传感器安设在1601回风石门内距工作面煤壁5米处,监测工作面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当T11.0%时报警、断电,当T11.5%时切断1601回风石门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动力电源,当T11.0%时复电。(2)T2瓦斯传感器安设在1601回风石门内与回风斜井交叉口往掘进方向1015m处,监测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当T21.0%时报警、断电,当T21.5%时切断1601回风石门掘进工作面用进回风流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动力电源,当T21.0%时复电。(3)当1601回风石门掘进长度达到100
16、0m时,必须在1601回风石门中部增设T3瓦斯传感器,监测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当T31.0%时报警、断电,当T31.5%时切断1601回风石门掘进工作面用进回风流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动力电源,当T31.0%时复电。1601回风石门监测监控布置图示如下。4、加强控制通风风流设施的措施:加强通风管理,1601回风石门施工前,必须把所有影响范围内的通风设施作全面的检查,如有损坏,必须立即进行修复加固,确保完好。所有通风设施必须保证牢靠、完好,风筒必须吊挂平直,风筒出口必须距工作面5米。接头严实不漏风,确保有足够的风量。严禁无风和微风作业。建立健全矿井的“四位一体”管理体系;加强防突相关人员的知识
17、培训。加强通风瓦斯管理,防止瓦斯超限作业和局部瓦斯积聚。加强放炮管理;严格按充许掘进进度进行作业,严禁超掘。加强瓦斯检查工作,确保无瓦斯超限作业和其它违章指挥。三、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防突措施、防突措施效果检验、验证的指标、方法及检验孔布置1、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之要求,区域预测主要依据是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井下实测数据。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之要求,在巷道施工至距离煤层法向距离10米处至少施工2个地质钻孔准确掌握K17(或K16)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等地质资料;再在适当位置施工1个钻孔至K17(或K16)煤层顶板0.5米处。所有钻孔施工完毕之后,立即封孔测压,
18、测定K17(或K16)煤层综合煤层的瓦斯压力,抽采单位每班观测一次煤层瓦斯压力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汇报调度室。最终压力稳定24小时为止。将测定结果及时报通防科。地质、测压钻孔布置如下图示:测压结束后:当瓦斯压力0.74MPa时,说明没有突出危险性;当瓦斯压力0.74MPa时,说明有突出危险性。本设计以此作为预测掘进区域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方法。2、区域防突措施根据矿井建设实际,当区域预抽为突出危险区域时,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相关要求,必须采取区域防突措施,由于K17(或K16)煤层为缓倾斜煤层,本设计分区段(5次)采用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的方法作为区域性防突措施。钻孔控制范围要求为巷道
19、轮廓线外至少各12m,同时在适当位置选择三个钻孔封孔测压。抽放期间,通风科必须收集资料,以便进行抽放效果评价(区域防突措施设计见下图)。区域防突措施设计图示如下:侧视图1601回风石门揭K17、K16煤抽放钻孔设计参数表序号倾角夹角孔深序号倾角夹角孔深序号倾角夹角孔深序号倾角夹角孔深152-7421.61021-1413.019109242851641.4252-5413.41121012.720101925.1291-1261.5352-347.212211413.021102927.1301-860.745205.913213214.9225-1641.4311-360.2552347.2
20、14215618.3235-1240.2321060.16525413.41510-2927.1245-539.5331360.27527421.61610-1925.1255039.3341860.7821-5618.31710-924265539.53511261.5921-3214.91810023.22751240.2合计1076说明:1、设计参数来源于现场收集。2、钻孔个数为35个,总钻尺为1076米,控制前方60米,控制两帮各12米。3、巷道方位90,以巷道方位为零度,向左偏为负,向右偏为正。4、钻孔采用封孔胶和膨胀水泥进行封孔,封孔必须封严实,必须保证封孔段长度不小于5米。5、施
21、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喷孔、岩(煤)层赋存状况发生异常等情况,必须立即汇报到矿调度室。6、图中单位为米。区域防突措施实施完毕后,根据抽放钻孔实际施工情况具体分析,首先确定钻孔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即就是预抽钻孔的控制范围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钻孔施工是否符合设计均匀分布的原则等。上述条件满足后,即对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效果检验。3、区域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的指标、方法和检验孔布置当测定煤层瓦斯压力0.74MPa时,9#煤层回风石门必须采取区域性防突措施(详见区域防突措施),采取防突措施后,必须进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本设计在巷道未穿过煤层时采用测压法作为区域防突效果检验指标,具体方法,停止钻孔抽放,由工作面向煤层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输 石门 专项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