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PDF
《2015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PDF(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滨州医学院 2015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5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一六年五月 滨州医学院 2015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1 目 录 学校概况 . 2 第一部分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 4 一、办学定位 . 4 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 4 三、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落实情况 . 4 四、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 5 五、在校生情况 . 5 第二部分 师资队伍 . 6 一、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 6 二、教师教学投入 . 7 三、教师发展与服务 . 7 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 7 第三部分 教学条件 . 8 一、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 8 二、教学条件建设 . 8 第四部分 教学建设与改
2、革 . 11 一、专业建设 . 11 二、课程建设 . 12 三、教材建设 . 12 四、教学改革 . 12 五、 实践教学 . 15 六、第二课堂 . 17 七、毕业论文(设计)的落实情况 . 18 八、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 18 第五部分 教学质量保障 . 19 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 19 二、教学日常监控及运行情况 . 20 三、 教学质量信息的反馈和利用情况 . 21 第六部分 学生发展 . 21 一、招生及生源 . 21 二、学生学习满意度情况 . 22 三、学生指导与服务 . 22 四、学风与学习效果 . 23 五、就业与发展 . 24 第七部分 特色发展 . 25 第
3、八部分 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 27 附件 滨州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一览表 . 29 滨州医学院 2015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 滨州医学院 2015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学校概况 滨州医学院是山东省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70 年来,几代滨医人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学校各项事业获得长足进步,已发展成为一所医学学科齐全,办学条件完善,办学特色鲜明,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的省 属本科医学院校。 历史沿革 学校 前身是始建于 1946 年的原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 1956 年 3 月独立建制为青岛医学院, 1970 年 10 月整体搬迁至山东省惠
4、民地区行署驻地北镇办学,1974 年 11 月设立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为省属本科高等院校), 1981 年 9 月改称北镇医学院, 1983 年 3 月随驻地更名为滨州医学院, 2002 年 9 月烟台校区投入使用,2010 年 3 月学校注册地变更为烟台市(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 346 号)。 办学规模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 16700 余人,其中本专科生 16100 余人、硕士研究生 480 人、 留学生 135 人, 面向全国 29 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人才培养 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第一,质量至上”的办学传统,秉承“仁心、妙术”的校训精神, 弘扬 “团结、 严谨、求 实
5、、创新” 的校风,践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敬业奉献” 的 教风和“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的学风,落实“一个战略目标、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和五个战略支点”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科学精 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的育人理念,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独立办学 40 多 年来, 培养了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 、在睡眠呼吸障碍领域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的韩芳,美国微生物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孟祥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及国家癌
6、症研究所资深科学家 席思川等一大批知名专家, 为社会培养了 92000 多名各类医学及医学相关人才,打造了“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毕业生品牌,为 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6 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 ; 2013 年, 在山东省高校中率先 以“ 6 年完全认证”的优异 成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学校是教育部 “ 本科教学工程 ” 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5+3” 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是 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改革
7、试点单位 ,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万名护理人才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科医师临床培养基地 。近 5 年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 32 项 , 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5项、 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 4 项 、省级 优秀教材奖 4 项 。 残疾人高 等教育 1985 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专门招收残疾青年的大学本科专业(医学二系),开创了我国残疾人高等医学教育的先河, 成为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探索形成了残健融合、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被誉为“滨州医学院模式”的残疾人人才培养模式。 2012 年招收首批视障学生, 开展医学类针灸推拿五年制培养, 填补了我国医学院校和山东省开展
8、本科层次视障生教育的空白 。 2015 年,举行创办残疾人高等教育 30 周年庆祝活动,中残联、省残联等上级部门参加纪念活滨州医学院 2015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3 动。 30 多年来, 为社会培养了 1105 名残疾人高素质医学人才, 为促进 国家文明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残联三部委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二期”专项, 我校特殊教育示范园区建设项目获得立项,着力打造集教学、科研、康复服务、生活于一体,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示范作用的残疾人高等教育高端优质平台。 学科专业 现设有 14 个学院和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 27 个本科专业,其中,口腔医学、
9、临床医学、护理学、生物技术等 4 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医学影像学、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麻醉学 等 8 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设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等 3 个硕士学位授 权一级学科,口腔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等 40 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应用心理、药学等 5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现有神经生物学、呼吸病学、临床营养与代谢、分子影像学、口腔临床医学、免疫学、心血管病学等 7 个“泰山学者”设岗学科,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免疫学、口腔科学等 8 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临床营养与代谢、肿瘤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物技术等3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医学人
10、文研究中心 1 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天然药物、生殖免疫、中医证候研究等 8 个省级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中药现代化与新剂型开发 1 个山东省 中医药重点实验室。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 31 门省级精品课程,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3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免疫学为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面向蓝黄经济区生物医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科学研究 近 5 年,承担科研课题 1384 项,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87 项,省部级课题 252 项 ;科技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22 项,其中一等奖 2 项 、
11、二等奖 7 项 ;获厅局级奖励 605 项;出版专著 47 部,出版教材 426 部,发表论文 3000 余篇, 其中被 SCI 等收录和转载 400 余篇,核心期刊 1200 余篇;鉴定成果 67 项,其中鉴定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43 项;获专利 141 项,其中发明专利 48 项。主办中国医院统计 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滨州医学院学报,均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师资队伍 学校始终将人才作为发展的首要战略支点,遵循“立足于培养、着眼于提高、有选择引进”的原则,全面提升人才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 现有教职工 6100余人(包含直属附属医院)。 聘有院士 4 人; 有国家 “
12、 千人计划 ”1 人 、 “ 百千万 ”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1 人、 “ 长江学者 ” 讲座教授 1 人, 全国模范、优秀教师 5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3 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 6 人; “ 泰山学者 ” 特聘专家(教授) 9 人,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4 人、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泰山医学家)和青年重点科技人才 3 人、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2 人 ; 有口腔颌面外科学、临床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医学形态学、儿科学等 5 个省级教学团队和 1 个省级 科研创新团队 , 省级教学名师 8 人、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6 人。 办学
13、 条件 现有滨州、烟台两个校区,占地 1589.5 亩,总建筑面积 63.7 万平方米;资产总值 12 多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2.45 亿元;有直属附属医院 2 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15所、教学医院 14所 、实践教学基地 140余所; 教学实习用床位 28000余张。滨州附属医院是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筑面积 18 万平方米, 开放床位 1930 张,滨州医学院 2015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4 鲁北地区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烟台附属医院建筑面积25.5 万平方米, 规划 床位 2200 张。烟台校区及烟台附属医院的建设发展,填补了烟威地区没有高等医学院校、没有
14、省属大型医疗机构的空白。 第一部分 本科教育 基本情况 一 、 办学定位 学校积极适 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医教协同新形势、医疗健康服务业新动向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要求,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1 2020 年)、山东省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 等规划、文件精神 , 确定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及办学思路。 1.办学方向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为基本职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2.办学定
15、位 目标定位:建设国内知名 康复 医科大学; 类型定位:教学型逐步发展为教学研究型; 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以 医学类学科为主,积极发展医学相关学科,突出特殊教育、医学康复特色 ,逐步形成渗透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 3.办学思路 坚持“一体两翼”的战略布局,以山东半岛为一体,以胶东半岛、黄河三角洲为两翼。 坚持五个战略支点:人才、学科专业、开放办学、社会服务、治理体系。 二 、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 面 向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 的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立足山东,面向全国。 三、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16、的落实情况 学校秉承“教学第一,质量至上”的优良办学传统,始终坚持育人为本,把本科教学作为中心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本科教学质量 。 领导重视教学。 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听取教学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在每年一次的“双代会”和每年两次的领导干部工作会议上,都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提出明确的工作部署和要求。 2015 年,学校召开 13 次党委会、 14 次院长办公会,听取教学及人才培养相关工作汇报,研究部署教学及人才培 养工作。 制度保障教学。 学校 重视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2015 年制定了滨州医学院学位评滨州医学院 2015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5 定
17、委员会章程 、 滨州医学院临床教学基地区域化管理办法 、 滨州医学院学生学业警示办法 、滨州医学院优秀本科新生奖励暂行办法 等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管理,强化质量监控,规范教学行为,并把 职称评聘、 评优评奖、校内津贴分配 等 与教学质量挂钩,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激励教师专心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经费支持教学。遵循医学教育规律,统筹规划学校财力,在预算安排上坚持向教学一线倾斜,每年教学日常运行经费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 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不低于 13%,确保教学运行经费足额到位,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逐步增长。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力度,每年投入专项经费支持本科教学工程建设、教学
18、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与教学团队建设,重点资助新上专业、国家、省级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材建设,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国际、国内访问学者、高层次人才引进,满足教学模式改革、人才队伍和质量工程建设经费需要。 2015 年重点投入特色名校专业建设资金近 2000 万元,加快专业建设步伐,极大改善了各专业基础办学条件。 管理服务教学。学校注重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把 懂教学、会管理、善服务的人员充实到教学管理岗位,加强对教学管理队伍的教育培养,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为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学校把教学中心地位意识是否牢固、是否落实作为对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各部门突出教学中心地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本科 教学质量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