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 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球的运动 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的运动 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地球的运动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之后安排的。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场所。“谈天”是为了“说地”,所以地球运动(特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学习运动意义的基础,在该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教材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一是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其二是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教材重点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地球的自转(特点)、地球的公转(特点)、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地理意义。自转和公转(特点)分别从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运动的规律,它们是地球运动的本质属性。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产生的基础。课标要点: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
2、义。目标指向: “分析”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初中课标是“用事实说明”)因此,不仅要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还要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所具有的意义省学科指导意见内容:基本要求(会考要求)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2、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3、能分析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4、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5、理解四季变化的规律和五带的分布特征。发展要求用数学图解法归纳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学计算公式。课标三维定向: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方向、周期、速度)和地球自转的地理
3、意义2、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方向、周期、速度)、黄赤交角及公转的地理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提高用科学语言表达地理现象、概括地理规律的能力;2、通过绘制太阳直射回归运动示意图、昼夜半球图(光照图)等,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培养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学习重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与速度; 2、昼夜交替及四季的形成原因;3、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规律; 4、全球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5、区时的计算。学习难点1、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2、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
4、3、全球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4、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规律。教时、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学习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将从概念、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比较两种运动的特点,体现一个“比”字;第二课学习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侧重说明地球运动的综合效应,通过讲述黄赤交角而引出太阳直射点的有规律运动,这部分内容体现了一个“变”字。第一教时新课引入:日月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永不停息;同一时刻,有的地方艳阳高照,有的地方夜幕笼罩;冬去秋来,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有时昼长夜短,有时昼短夜长;赤道地区终年炎热,极地常年严寒诸如此类的地理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地球的运动,本来是很复杂的。我们
5、将要研究的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地球运动形式板书:1.3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今天的内容是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学习中学会运用比较法(五步)。探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完成地球运动的特点比较表。运动特点:比 表1:地球运动特点的比较表地球运动自 转 运 动公 转 运 动绕转中心地轴太阳方 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 期恒星日:真正周期太阳日:昼夜更替周期恒星年:地球绕日公转周期回归年:太阳直射回归运动周期速来源:度来源:WWW.JTYWX.COM角速度来源:极点为0,其他地方都相等平均10/天,近日点最快来源:学+科+网Z+X+X+K线速度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为0平均30千米/秒,近日点最快图
6、示侧视图 北极点图 南极点图点拨:1、自转和公转都是“转”,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运动:自转是旋转,公转是绕转。2、关于方向:长期以来,人们根据“日出东方”的规律,把地球自转方向说成“自西向东”,严格地说,应该表述为:从地轴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地轴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强调:在同一幅图上的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必须是相同的。在不同的地图上,运动方向的标注位置是有差别的。说明:判断地球自转方向时,如在图上只标明经线经度,则要牢记在东经度范围内随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而在西经度范围内随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数则减小。 3、关于周期:生活启示:学校的跑道有多长?(首先选择参照点即起点
7、,进行量算)自转周期:笼统地说是1天,有恒星日和太阳日等(真正周期:恒星日)之分。恒星日在天文研究上意义重大,太阳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公转周期:笼统地说是1年,有恒星年和回归年等(真正周期:恒星年)。 4、关于速度:一切运动都有线速度,作为一种圆运动,地球运动还有角速度。明确: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含义?怎么计算的?是多少? 注意:自转线速度随纬度而变化,要学会推算任一纬度处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由于地球的公转是“绕转”。其公转的线路,我们称之为公转轨道,形状为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 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有关,并认识远、近日点及时间(非冬至点、夏至日点)。强调记忆:特殊点上的速
8、度特点(自转的极地、公转的远近日点)讨论:春分日和秋分日把一年分为冬夏两个半年。每年北半球夏半年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的日数是179天。请从地球公转运动的速度方面去解释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课堂巩固题:1、牛郎星晚19时位于天空某一位置,次日再次位于同一位置是什么时间?2、当地球自转时,地表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等于零的地点是_。3、哈尔滨、北京、杭州、海口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慢的是_。4、“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方是地球的 (填纬线)上。5、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时在公转轨道的(远、近)日点上,出现在什么时间?本节课板书内容:地球运动特点的比较表(略)。第二教时 引入:今天研究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
9、系黄赤交角。我们知道,地球的运动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围绕太阳公转。并且,自转和公转又各自形成了一个平面赤道面和黄道面。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即: 板书:二、黄赤交角 图1-15反映的就是黄赤交角示意图。 读该图时,一定要搞清楚图中各线、面、角的关系。图中有两个面,即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是通过地球中心的一个平面。从地球上看,好像太阳终年在这个平面上运动,这就是太阳的视运动。太阳视运动的路线叫做黄道(即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大圆),黄道所在平面就是黄道面。实际上黄道面和地球公转轨道面是重合的。赤道面是通过地球中心并与地轴垂直的
10、平面。赤道面与地轴(线)成90角,赤道面与黄道面成2326夹角,这就是黄赤交角。黄道面又与地轴(线)之间构成6634的角,说明地轴在公转过程中,其空间指向始终不变,黄赤交角始终保持不变,这两个始终保持不变,意味着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平行移动的(图1-14),因此,太阳光只能直射在地球上南、北纬2326之间的地方,太阳光直射范围的周期性变动,就形成了四季的更替。板书:1、概念:赤道面和黄道面之间的夹角2、大小:23263、影响(意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影响”的学习要求:理解太阳直射点的概念(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掌握不同节气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二分二至的日期及位置)知道太阳直射点
11、移动的最南最北界限(移动范围)画图总结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并学会运用。点拨:1、图解直射的概念 方法:第一步,画两个弧形,在弧上各找 P1 P2一点表示观测者的位置P1 P2; 第二步,画出此人所在的地平线(过P点画 切线),明确直射即太阳光线与地平线呈900角;第三步,把弧补充为完整的圆,并画上地轴、赤道,回答此时直射点在哪条纬线?P1 P2第四步,把图旋转一个角度,观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太阳直射点在太阳中心与地球中心的连线上)最后,总结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表现: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南、北界即南、北回归线) P1 NS N P2 S 移动周期:1回归年
12、(365日5时48分46秒) 强调: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与黄赤交角的大小有关(回归线的纬度数等于黄赤交角的度数)观察: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在一年中有几次太阳直射现象?图表转换:记住四个特殊位置(二分二至)课堂思考:1、我国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向南、北哪个方向运动? 2、如果黄赤交角变为250时,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将如何变化?课堂讨论:夏至日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冬至日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但为什么夏至日时我们感到气温比冬至日时还高呢?点拨:日地距离的远近,对地球四季的变化并不重要,因为一中日地距离最远是1.521亿千米,最近是1.471亿千米,这个变化引起一年中全球太阳热能的极小值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的运动 教案 地球 运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