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本科统考复习资料(答案核对版本).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法理学)本科统考复习资料(答案核对版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理学)本科统考复习资料(答案核对版本).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韶 关 学 院 成 人 高 等 本 科 学 历 教 育(法理) 复习练习题(答案由高添涵个人修改和核对,不一定完全正确,希望能给同学们考试带来帮助)(经过查书和其他资料,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复习资料上的基本内容都差不多,没有什么修改,可以直接用。)一、填空题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法律现象。2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4-制定-法是当代中国法的主要形式。5法的效力是指-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对象效力-。6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法律部门-。 8基本权利和义务一般是由-宪-法规定。9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权利义务)-三个要素构成的10从法学
2、上讲,自由是指权利主体的行为与-法律规范-的统一。11法治是一种与-人治-相对立的治国方略。12根据与当事人的意志有无关系,法律事实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13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14法是阶级-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15根据与当事人的意志有无关系,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事件- 。16按照二要素说,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由-假定- 和 处理-构成。17法律制度的形成经历了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发展为-制定(成文)- 法的长期过程。18法的作用有两大类,一是法的社会作用,二是法的-规范作用-。19在各种正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正义是-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20法律是 _阶级_ 社会所特
3、有的社会现象。21在中国古代,“法”与“ _刑_ ”是通用的22法律是以 _国家强制力 保证实施的。23主观过错包括故意和 过失 24行政法规是由国家依法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25刑事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_刑法_法律而产生的不利性法律后果。26按照二要素说,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由 _假定_ 和 _处理_ 构成。27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的 _全部现行_ 法律构成的有机整体。28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共同指向的 对象。29在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狭义的“法律”是指_国家(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_ 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30根据责任自负原则,除法律特别规定外,行为人 应对违法行为或违约
4、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1民事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_民法_法律而产生的不利性法律后果。32根据与当事人意志的关系,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 _行为_。33法律制度的形成经历了由习惯到 _习惯 法再发展为 _制定(成文)_ 法的长期过程。34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主张“_援法而 治”。35法律是以 _权利_ 和义务为内容。36法律行为是人们实施的 发生法律效果的_ 行为37基本权利和义务一般是由 宪_ 法规定。38法律关系是由主体、 _客体_ 和 内容(权利义务) 三个要素构成的39从法学上讲,自由是指权利主体的行为与 40成文法是以法律规则形式表现的法律。41行政法规是由_国家依法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
5、件。42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由行为模式和处理构成的。43法律行为是人们实施的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44权利能力是法律规定的法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 资格。45刑事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刑法法律而产生的不利性法律后果。46在民主政治国家,法治的主体是人民群众47法律制度的形成经历了由习惯到 _习惯_ 法再发展为_制定法(成文法) 法的长期过程。48法的作用有两大类,一是法的_社会_作用,二是法的_规范_作用。49在各种正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正义是社会基本结构的_正义。50根据责任自负原则,除法律特别规定外,_行为人_ 应对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51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
6、担的义务共同指向的 _对象_ 。52在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狭义的“法律”是指 国家(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53新中国的法是_社会主义 性质的法。 54法是由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所决定的,是_统治阶级 意志的体现。55成文法是以法律规则形式表现的法律。56法律责任是由 法律 明确规定的一种责任。57按照二要素说,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由 假定 和 处理 构成58权利能力是法律规定的法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_资格59法律渊源是指 法的外在表现形式 。二、名词解释题1法律2法律行为3法律责任 4故意 5行为能力6义务7法律部门8法学9法律规范10法律效力 11法律部门12过失13
7、法律体系 14法律关系的主体 15法律行为16权利 17法18法律渊源19权利20守法21法律关系主体 22法律解释23法学体系 24法律关系25故意26权利能力 27法律责任 28法律事实29法 30行为能力31法律程序32法律关系客体 33秩序 34法律关系内容35法系36法律责任 37义务 38法律程序 39违法行为三、判断正误1法是随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2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3法律决定于经济基础,但不决定于生产力(X)4人权象任何权利一样,可以放弃、转让(X) 5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物并非须是有体物()6善法之治才构成法治()7绝大多数义务性规则属于强行性规则()8各种天然物都可
8、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X)9合法必合理(X)10“法”与“法律”没有任何区别,含义完全一致(X)11经济决定法律(X)12只要是法律的统治就构成法治(X)13合法行为才是法律行为(X)14电力法不具有阶级性(X)。15法律与道德有着紧密的关系()16任何人既具有权利能力也具有行为能力(X)17法律是神意的体现(X)18有权利能力就必有行为能力(X)19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 ()20法的价值是由一系列的价值所组成的价值系统(X)21法律是万能的(X)22在法治社会里,人的行为都是法律行为(X)23法律原则上无溯及既往的效力()24法律与道德有着紧密的关系()25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并无本质区
9、别(X)26在法治社会中,一切社会主体都是守法的主体(X) 27任何社会都必须有法律这种行为规范(X)28我国的法律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29法的作用是无限的(X)30任何法律责任须以过错为构成要件之一(X)31法律渊源就是指法律的历史来源(X)32对于自然人,有某种权利能力并非就有相应的行为能力()33法律原则上无朔及既往的效力() 34各种天然物都可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X)35任何事实都可以使法律关系产生或变更或消灭(X)36根据责任自负原则,任何法律责任只能由行为人承担(X)37在我国,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才是法(X)38有的法律责任不以过错为必要构成要件()39法律
10、渊源就是法律的历史来源(X)40一般而言,法律需通过发挥它的强制性才能得到实施()41对于自然人,有某种权利能力并非就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42法律和政策有着重大区别() 43绝大多数义务性规则属于强行性规则()44一切社会主体都是守法的主体(X)45法学主要研究一国现行的法律规范(X)46在一个人治的国家中是不存在法律的(X)47森林法也具有阶级性()。48根据责任自负原则,任何法律责任只能由行为人本人承担(X)49在法治社会里,人的各种行为都是法律行为()50在我国,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才是法(X)51有权利能力就必有行为能力( X)52凡属与法有关的问题和现象都在法学研
11、究的范围之内()53一切的天然物都可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X) 54任何事实都可以使法律关系产生或变更或消灭(X)55法律渊源就是法律的历史来源(X)56绝大多数义务性规则属于强行性规则()57有的法律责任不以过错为必要构成要件( )58在法治社会里,人的行为都是法律行为(X)四、单项选择1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属于(B)A实体法 B 程序法 C 根本法 D 特别法2关于法律汇编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立法活动 B 执法活动 C 非立法活动 D 国家行为3法律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B)法律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A各种 B 全部现行 C 所有 D 存在过的4以下各种行为中,哪一种行为是要式法律
12、行为:(A)A结婚 B 买早点 C 违章行为 D 犯罪5 12 岁的古立坤是著名的少年作家,已发表了 5 本小说,在法律上古立坤是(D)人A完全行为能力 B 限制行为能力C 无行为能力 D 可视为完全行为能力6关于法与国家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法先于国家 B 国家是法律产生的政治前提C 法律决定国家 D 二者没有必然的关系7在各种正义中,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正义是(A)A社会基本制度的正义 B 分配正义 C 实体正义 D 个人正义8最先出现的法律形式是(A)A习惯 B 习惯法 C 成文法 D 判例法9在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狭义的“法律”是指(B)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A国务院 B 全
13、国人大及其常委会C 中国共产党政治局 D 最高人民法院10关于法的溯及力,正确说法的是(A)A法律原则上不溯及既往 B 法律应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11行政处罚法第 9 条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该处的“法律”属于( B)A 法 B 狭义的法律 C 广义的法律 D 各种法律法规12新中国的法是(C)法A共产主义 B 封建社会 C 社会主义 D 资本主义13陈某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同李某签订了一份合同,在此过程中法律发挥的作 用是(D)A教育作用 B阶级统治作用 C指引作用 D执行社会公共职能14最先出现的法律渊源是(B)A习惯 B 习惯法 C 成文法 D 判例法15法所体现的意
14、志是(A)A统治阶级的意志 B神意 C 理性 D 全民意志16法治与人治的分界线是:AA治理国家是靠法还是靠人 B 治理国家要不要法律 C 当法同人发生冲突时,是人依法还是法依人 D 治理国家有无法律17下列事物中,属于法律的是(C)A韶关学院学生守册 B 武江镇乡规民约C 义务教育法 D 中国共产党党章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属于( B )A特别法 B程序法 C根本法 D实体法19法律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B)法律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A各种 B全部现行 C 所有 D 存在过的20以下事实属于法律行为的是(C )A火山喷发 B 洪水 C 签约 D 罢工21根据说文解字,汉字的“律”是指BA
15、规律B均布C纪律D礼律22在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狭义的“法律”是指(A )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C省级人大 D最高人民法院23下列事物,属于法律的是(C)A韶关学院学生守册B武江镇乡规民约C义务教育法D中国共产党党章24下列(B)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属于地方性法规A国务院B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C教育部D广东省人民政府25下列人员中,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是(C )A 3岁的张某 B11岁的李某 C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年满16岁的陈某D 正在精神病医院治疗的、年满35岁的王某26法治与人治的分界线是:AA治理国家是靠法还是靠人 B治理国家要不要法律 C当法同人发生冲突时,是
16、人依法还是法依人 D治理国家有无法律27正义是法的(C)价值A形式B目的C评判标准D外在28关于道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B是整个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C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D随阶级的消灭而消灭29关于法的溯及力,正确说法的是( A )A法律原则上不溯及既往 B法律应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C法律完全不应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D无规律可循30最先出现的法律渊源是( B )最先出现的法律形式才是习惯A习惯 B习惯法 C成文法 D判例法31甲因交通违章被罚款200元,甲承担的这种责任属于(C)责任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宪法责任32根据责任自负原则,除法
17、律特别规定外,(D)应对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有责任能力的人 B有法律关系的人C有血缘关系的人 D行为人33法律体系是由(C )所组成的有机整体。A各种法律 B一国所有的法律C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 D各国的法律34国家工作人员属于法治的(A)A主体B客体C标准D内容35正义是法的(C)价值A形式B目的C评判标准D外在36关于道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B是整个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C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D随阶级的消灭而消灭37以下各种行为中,哪一种行为是要式行为:( A )A结婚 B买早点 C违章行为 D犯罪3812岁的古立坤是著名的少年作家,
18、已发表了5本小说,在法律上古立坤是( D )人A完全行为能力 B限制行为能力C无行为能力 D可视为完全行为能力39关于自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不受法律限制的 B受法律限制的C绝对的 D与法律相对立的40关于法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无限的 B有限的 C万能的 D没有作用41下列事物能成为私法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C )A太阳 B鸦片 C睡衣 D装甲车4210岁的李某打伤的2岁的王某,李某的父母为此赔偿了1000元医疗费。李某的父母所承担的这种法律责任是否符合责任自负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符合 B不符合 C没有关联 D可能有关联43陈某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同李某签订了一
19、份合同,在此过程中法律发挥的作用是(D )A教育作用 B阶级统治作用 C指引作用 D执行社会公共职能44关于法与国家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法先于国家B国家是法律产生的政治前提C法律决定国家D二者没有必然的关系45关于法律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会产生某种法律结果B法律行为不会产生任何某种法律结果C有的法律行为不会产生某种法律结果D有的法律行为会产生某种法律结果46岁的张某自幼肢残,张某属于(B)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D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47甲代表乙同丙签定一份合同,丁和戊是场作证。在该合同关系中,除丙之外,( B )是该合同关系的主
20、体。A甲 B乙 C丁 D 戊48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标准是( D )A法的历史传统 B法调整的社会关系 C法的调整方法D法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及体现的国家意志的性质49行政处罚法第9条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该处的“法律”属于( B )A法 B狭义的法律 C广义的法律 D各种法律法规50下列人员中,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是( C )A 3岁的张某 B11岁的李某 C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年满16岁的陈某D 正在精神病医院治疗的、年满35岁的王某51国家干部是法治的(A )A主体 B对象 C局外人 D决策者52下列各种行为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B )A王某在梦中将张某杀死 B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理学 本科 统考 复习资料 答案 核对 版本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