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勾股定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勾股定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1.数形结合,让学生每做一道题都画图形,并写出应用公式的过程或公式的推倒过程,在做题过程中熟记公式,灵活运用。2.分类讨论,让学生画好图后标图,从不同角度考虑条件和图形,考虑问题要全面,在讨论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培养思维意识,发展数学理念,体会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勾股定理的简单计算。难点: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三、教学准备多媒体,作图工具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复习勾股定理的文字叙述;勾股定理的符号语言及变形。学
2、习勾股定理重在应用。预习新知(阅读教材第66至67页,并完成预习内容。)1.在解决问题时,每个直角三角形需知道几个条件?直角三角形中哪条边最长?2.在长方形ABCD中,宽AB为1m,长BC为2m ,求AC的长问题:(1)在长方形ABCD中,AB、BC、AC的大小关系?(2)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1所示若有一块长3米,宽0.8米的薄木板,问怎样从门框通过?若薄木板长3米,宽1.5米呢?BC1m 2mA若薄木板长3米,宽2.2米呢?为什么? (二)新课教授例1、在RtABC中,C=90已知a=b=5,求c;已知a=1,c=2, 求b;已知c=17,b=8, 求a;已知a:b=1:2,c=5, 求a;已
3、知b=15,A=30,求a,c。分析:刚开始使用定理,让学生画好图形,并标好图形,理清边之间的关系。已知两直角边,求斜边直接用勾股定理。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求另一直角边,用勾股定理的便形式。已知一边和两边比,求未知边。通过前三题让学生明确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边都可以求出第三边。后两题让学生明确已知一边和两边关系,也可以求出未知边,学会见比设参的数学方法,体会由角转化为边的关系的转化思想。例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2,求第三边。分析:已知两边中较大边12可能是直角边,也可能是斜边,因此应分两种情况分别进形计算。让学生知道考虑问题要全面,体会分类讨论思想。例3、已知:如图,等边
4、ABC的边长是6cm。求等边ABC的高。 求SABC。分析:勾股定理的使用范围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因此注意要创造直角三角形,作高是常用的创造直角三角形的辅助线做法。欲求高CD,可将其置身于RtADC或RtBDC中,但只有一边已知,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可求AD=BD=AB=3cm,则此题可解。例4:如图2,一个3米长的梯子AB,斜着靠在竖直的墙AO上,这时AO的距离为2.5米(1)求梯子的底端B距墙角O多少米?(2)如果梯的顶端A沿墙下滑0.5米至C. OBDCACAOBOD算一算,底端滑动的距离近似值(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三)例题讲解例1填空题在RtABC,C=90,a=8,b=15,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勾股定理 第二 课时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