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二课时).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二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二课时).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材分析:本节是初一生物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第三节内容。生物的生活离不开水,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正常进行是万物赖于生存的前提。本章的内容是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是在学习了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之后编排的,是对前面内容的延伸和深化,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此外,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知道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从而理解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这些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甚至在环境保护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学习目标:1.找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收
2、集资料的能力。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3.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重点和难点 1.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2.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教学准备:学生:1. 课前调查:四人小组合作,利用干湿计测量裸地、林地的空气湿度,并进行比较。2. 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一些有关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水循环、保持水土方面的资料。教师:1. 准备课本P61进一步探究的第二个实验和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的永久装片实验。2. 查询书籍、网站
3、、录像,搜集一些有关绿色植物促进水循环、保持水土方面的资料。3. 用flash制作有关气孔开闭机制的动画课件。教学过程:学习内容教师导学学生主体探究意图点评一、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制1探究叶片气孔情况。组织实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指导学生实验,点拨、引导学生。二人小组实验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 以上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并讨论问题:“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如果有,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那一面气泡数目较多?为什么?”,相互交流,得出结论:一般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而且下表皮气孔数目多于上表皮。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实验结果得出气孔的分布情况。2、探究气孔开闭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植物 参与 生物圈 水循环 第二 课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