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共1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岳麓版必修2(第三单元)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教师寄语: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是怎样的一个人。恩格斯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
2、(1)教师提供有关统计数据,利用影视作品或图片生动再现当时情景,同时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2)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展开互动式讨论,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角色扮演,体验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培养其合作探究能力,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罗斯福应对危机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关注现实、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影响的讲述,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帮助学生懂得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
3、如何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难点: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三、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与其前后知识之间有直接的因果联系。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实施的,它使美国摆脱了危机,并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二战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学好它,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发
4、展的原因,因而本课内容非常重要,具有承上启下作用。四、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施教的出发点。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高一学生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待养成。因此,我认为应该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教法学法教法: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学过程实质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由于本课理论性较强,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尤其对于世界史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设置情景-激发兴趣-师生交流-落实重点-启发诱导-合作探究-引导分析-突破难点-学
5、以致用”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互动贯穿其中。学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其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理解和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六、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关于经济危机破坏性和罗斯福新政的资料、新闻图片,电影片段等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学生:阅读课本,根据兴趣自愿结合成几个小组广泛查阅、收集有关经济危机资料,了解有关罗斯福应对危机的措施,模拟罗斯福的智囊团,为新政出谋划策。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1929-
6、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2006年,震动传及东南亚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憾及了整个中国的灵魂。然而,就在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之时,07年出现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界的地震,使世界经济进入了天寒地冻的冬天。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被称为“八十年不遇的经济大衰退”。八十年前爆发了一场什么样的经济危机?它又是怎样解决的?它可以为我们现在度过危机提供哪些有利借鉴?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老师要求同学们要边看边思考:这段视频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经济危机对经济生活的打击。【设计思路:以视频播放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
7、学习兴趣,利用心理学无意注意的原理自然将学生带入课堂;本视频对30年代大危机有一个相对完整而形象的介绍,有助于学生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从而为学习新政的内容作铺垫。】(一)、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合作探究(小组课堂讨论问题)】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爆发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展示PPT)材料一: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55%,而工人工资仅增长2%。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到1929年,占美国人口2%的富人的收入相当于美国全部国民收入的3/5,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材料
8、二: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材料三:当时很多人梦想一夜暴富,把本来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的钱疯狂的投入股市,使得股价暴涨,背离了实际价格。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四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美元上升到258美元。危机的原
9、因根本原因:具体原因:直接原因:失业者排长队领取救济金和食品 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人们在排队领取土豆等救挤食品破产的企业家家中一片狼籍籍美国银行前的挤兑人群(1930)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焦虑不安的人们注视着华尔街股票的下跌2、结合教材和下列提供的图片,分析经济大危机的发生及其表现。(展示PPT)危机的发生及表现爆发:表现:3结合教材和下列的材料,分析经济危机的特点。(展示PPT)材料1: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这场危机持续了4年之久。材料2:经济危机从美国迅速波及到了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并影响到所有的经济部门。材料3: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国际贸易总额减少
10、了三分之二。特点4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分析大危机的影响。(展示PPT)材料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它们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实行货币贬值,让本国商品打入别国市场。材料二:“这个伟大、古老、一直是成功的社会的成员们正在自问:西方生命及其成长的长期历程,是不是在他们的时代很可能将到终点?”- 1932年,英国阿诺德汤材料三:日本发动兵变,法西斯上台 大危机的影响【设计思路:第一子目遵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通过展示图片、分析史料等手段,激活学生思维,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15 萧条 罗斯福 新政 教学 设计 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