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中考基础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中考基础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中考基础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运动的世界一:课标要求1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以及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 能跟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并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3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能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 知道世界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能举例说明生命在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二:知识点总汇1 物体运动的描述:(1)参照物: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事先必须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标准,人们把这个作为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注意:1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任何物体都可以选做参照物。一般情况下要研究在地面附近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往往选择地面为参照物。2判断一个
2、物体的运动情况,不能选它本身作为参照物。)(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对同一个物体而言,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因此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的。例题:小红坐在一辆由东向西行驶的列车上,则她相对于路边的大树是_的,相对于坐在她身旁的乘客是_的,相对于从她身边走过的乘务员是_的。解析:根据所选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就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如果位置改变了,则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是运动的:如果没改变,则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是静止的。答案:运动、静止、运动 练习题: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
3、边”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和 。 2 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_的,杨利伟相对于返回舱是_的。参考答案:1 船 岸 2 运动 静止2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是中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的两种基本测量工具,特别是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 使用时应该先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2.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刻度尺放正,并使有刻度的一侧靠近被侧物体。3.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4.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例题: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测量值为 cm,其中准确值为 cm,估计值为cm。刻度尺的分度值
4、是_。解析:测量物体时,起点从4cm开始,末端所对刻度为572cm,因此该物体长度为172cm,其中准确值为17cm,估计值为002cm有图可以看出分度值(即最小一个格)为1mm。练习题:1 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 。一张纸的厚度约70微米 米。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612厘米,则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使用拉伸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将 ( ) A、比真实值偏大 B、比真实值偏小 C、不受影响 D、和真实值完全一样 参考答案: 1 分度值 7105 mm 2 B3速度及速度的计算: 1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用v表示)
5、2公式:v=s/t 变形公式: t=s/v S=vt 3单位:米/秒(m/s) 千米/时(km/h) 1m/s=36km/h4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也是理想化的运动模式,现实中快慢是变化的。 5速度计算注意事项: (1)计算时要注意物理量的单位,如果单位不一致,要统一单位再带入公式计算。 (2)求变速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要分清到底是那一段路程的。例题:起重机将一箱货物在5秒内从地面提升到15米高处。在这过程中货物作 运动,这时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合 千米/小时。解析:物体在提升的过程中,有静止开始运
6、动,速度逐渐变大,一次在这一过程中物体的速度是边话的,做的是变速运动。变速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等于全程的路程初一全程所用的时间,即:v=s/t=15m/5s=3m/s答案:变速、3、108练习题:1 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 “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A离弦之箭 B风弛电擎 C一日千里 D姗姗迟2 汽车在长100千米的公路上行驶,前50千米的速度为20米/秒,后50千米的速度为10米/秒,汽车在这100千米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 米/秒。3 2007年4月,中国铁路运行了“D”字头的
7、动车组列车,述度可达250km/h。沈阳到北京的距离约800km,某乘客若乘坐平均速度约为100km/h的普通列车,则需要_h;若乘坐平均速度约为200km/h的动车组列车,则可节省_h 参考答案: 1 C 2 133 3 8 4三基础训练一、填空题 1给下列测量记录补上单位:一根火柴的长度约为40 ;南京长江二桥全长2197 ;一位初二的学生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02 。 2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 。一张纸的厚度约70微米 米。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612厘米,则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3 在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mm。 4 如图,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拖
8、拉机和收割机一起在田野里收割小麦。以 _ 为参照物,拖拉机是运动的;以收割机为参照物,拖拉机是 _ 的。5 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提速,中国铁路开启了“追风时代”。已知芜湖到南京的距离约92km,若火车提速后以2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从芜湖到南京约需 h。以正在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铁路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二选择题1 敦煌曲子词中有词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 ( ) A、满眼风光多闪烁 B、看山恰似走迎 C、仔细看山山不动 D、是船行2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地球的公
9、转 B汽车在行驶中 C冰化成水 D飞机从北京飞到广州3 在长江上,有一人乘船顺水下漂,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以湖岸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B以船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C以人为参照物,江岸是运动的 D以江水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4 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飞机5 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C、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以内的 D、前一段路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中考基础版 第二 运动 世界 中考 基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