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与个性倾向性.doc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性与个性倾向性.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本章要点:1、个性的概念以及组成2、需要的概念以及需要层次理论3、动机的概念及其动机的功能 4、动机与需要的关系5、动机与活动效率6、学习兴趣的培养个性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教师学习个性理论,掌握学生个性心理的特点,有助于因材实施,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一节 个性的概述一、个性的概念个性一词是从英文“personality”翻译过来的,亦可译为人格。最初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是指古希腊戏剧中演员所戴的面具。所谓面具就是演戏时应剧情需要所戴的或化妆的脸谱,用来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就如我国京剧有大花脸、小花脸等各种脸谱一样,用
2、来表现各种性格和角色。心理学沿用面具的含义,转意为个性。其中包括了两个意思:一是引申为一个人在生命舞台上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时表现出来的种种言行,是个性所具有的“外壳”,它表现出一个人外在的个性品质。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心理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这是个性的内在特征。在心理学中,一般认为,个性是个人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各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体现了一个人独特的精神风貌。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不是作为“人”的概念而抽象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个有自己的思想情趣和行为风格的活生生的人具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
3、别,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是不存在的。每一个具体的人,由于他从先天遗传所获得的天赋素质和生理条件的不同,以及他在后天环境中所具有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就会在他所进行的心理活动中表现出种种显著不同的个人倾向和特点。这些稳定而不同于他人的特点模式,使人的行为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它表现了一个人由表及里的,包括身心在内的真实特性,这就是个性。个性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人类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而且还是人们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源泉。可以说,人的绝大部分的心理活动都是由个性决定和支配的。一个人做什么,不做什么;怎么做,这是个性决定的。二 个性的基本特
4、征 (一)整体性。个性的整体性是指构成个性的各种心理成份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情感、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在一个现实的个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正常人的行动并不是某一特定成分(如能力或情感)运作的结果,而是各个成分密切联系、协调一致所进行的活动。正像汽车那样,它要顺利运行,各部分必须协调一致朝着一定的目标,作为一个整体而运作。心理的完整性是心理健康的表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如果一个人得了精神分裂症,他就丧失了心理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患者的感觉、记忆、思维和心理机能虽没有丧失,但已经乱七八糟的了。由此可见,正常人的心理是多样性的统
5、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独特性与共同性的辨证统一。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由于个性组合结构的多样性,使每个人的个性都有其自己的特点。比如同是沉默寡言的特征,有的人冷眼看世界,不是知音不与谈;有的是胸无点墨,故作高深。强调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个性的共同性。个性的共同性是指由于受共同的社会文化影响,同一民族、同一地区、同一阶层、同一群体的个体之间具有的共同的典型心理特点。例如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全世界的华人都有不少相同的个性特征。因此,个性是差异性和共同性的统一。(三)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辨证统一。个性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个性特征经常地、一贯地表现在心理和行为之中,例如,
6、一个人经常地、一贯地表现得冷静、理智、处事有分寸,我们才能说这个人具有“自制”的性格特征。至于他偶尔表现出的冒失、轻率,则不是他的人格特征。由于个性的稳定性,因而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儿童时期的个性特征推测其成人的人格特征。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即形象的说明了个性的稳定性。个性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改变,个性也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如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重大改变、丧偶、迁居异地等,往往会使一个人的个性发生较大的甚至彻底的改变。 (四)社会性和生物性的辨证统一 。个性从其形成和表现的形式上看,既受社会历史的制约,又受个人生理特征的影响。如需要、
7、理想、信念、价值观、性格都受社会影响而形成的,使个性带有明显的社会性。例如,在一定的社会中,同一民族、同一阶级的人们在某些共同的生活条件下生活,逐渐掌握了这个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就会形成某些共同的人格特点。但是人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个体的遗传和生物特性是个性形成的自然基础,影响着个性发展的道路和方式,也决定个性特点形成的难易。例如,一个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强而不平衡型的人,就比较容易形成勇敢、刚毅的人格特点;而要形成细致、体贴的人格特点就比较困难。相反,一个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弱型的人,就比较形成细致、体贴的人格特点;而要形成勇敢、刚毅的人格特点就比较困难。所以个性是在先天自然素质和社会环境
8、的相互选择、相互渗透的积淀物。 三、个性的基本心理结构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个性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的整体结构,其主要成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一) 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心理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和对客观事物的稳定态度。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其中世界观在个性倾向性的诸成分中居于最高层次,决定着人的总意识倾向。个性倾向性体现了一个人需要什么、追求什么,信仰什么,故又称个性倾向。个性倾向是人从事各项活动的基本动力,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态度、行为的积极性与选择性,它对个性的变化和发展起推动与定向的作用,是整个个性结构的核心。 个性倾向性的各个成分是
9、互相联系,彼此影响的,但其中总有一个成分居于主导地位,并随一个人的成熟与发展的阶段而不同。在儿童期,支配心理活动与行动的主要是兴趣;在青少年期,理想上升到主导地位;到青年晚期和成年期时,人生观和世界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与行动,成为其主导的心理倾向。 (二)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这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性心理倾向性稳固化和概括化的结果。个性心理特征的每种特性都和其他特性处于不可分割的有规律的联系之中。能力、气质、性格各有特点,但又相互关联。例如,性格可以改变气质类型;气质又可以使性格带有特殊色彩并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10、。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倾向性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一个人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一个人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特殊经历。当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倾向成为一种稳定而概括的倾向时,就成为自己对他人、对自我、对某事的一贯态度并采取相应的行为方式,从而构成一个人具有独特特点的性格特征。因此,个性特征与个性倾向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四 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从先天与后天,主观与客观诸方面分析,不外乎遗传素质、社会生活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努力。(一) 遗传素质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遗传素质是指个体的那些生来俱有的解剖生理特点。例如,个体的身体构造、形
11、态以及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结构和机能特点。遗传素质在个性形成发展中的作用,一是它为个性的形成发展提供了物质的生理基础。一个人不具有相应的物质生理基础,有关的个性特点就不能形成。天生的盲人不能成为画家,生来聋哑的人绝不能成为歌唱家。二是它为个性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因而在一定条件下,凡是生理发育正常的人都可以成为具有某种才能、某种品德行为的人。另外,人与人的遗传素质存在一定差异性。例如,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是各不相同的,这些差异特点,正是他们的个性的不同心理因素的物质生理基础。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个性模式,而只是个性形成的潜在可能性,并没有规定个性的现实性。要想使这种可
12、能性转变为现实性,还要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凭借社会环境的作用才能实现。所以,在个性形成的问题上,否认遗传素质作用的理论是不对的,但过分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主张“遗传决定论”也是错误的。(二)社会生活条件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遗传素质在个性形成中仅仅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是否能转变为现实性,主要决定于后天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社会生活条件,主要指社会经济、国家制度、生产关系以及由它决定的生活方式等。在个性形成发展中,社会生活条件的作用有两层含义,从广义说,整个社会生活环境对个性形成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任何个性都打着社会的烙印,任何个性发展都受着社会的制约。例如,封
13、建社会几千年,很多人的聪明才智被埋没。“四人帮”横行时,不少人个性被压抑。从狭义说,局部的社会生活环境包括家庭、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影响等等,对个性的形成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会物质生活条件,首先通过家庭去影响儿童的个性,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是儿童最早的老师,他们的教育观点、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等等对儿童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儿童在家庭的地位也会在他的个性中打下深刻的烙印。儿童由于受家庭的溺爱,会养成任性、娇气、执拗等不良性格。若家庭民主和睦,管理得法,则儿童易形成独立、坚强、乐观助人、有创造精神的性格。所以不能忽视局部环境对个性形成发展的
14、作用。但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环境的作用,过分了则是“环境决定论”。我们不能脱离先天素质这个自然前提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个内因条件,孤立地谈社会生活条件的决定作用,否则就无法理解这样的事实。高尔基生活在俄国沙皇时代,从小经受磨难,后来竟成了世界文学巨人;鲁迅先生生活在黑暗的旧中国,却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所以,在个性形成问题上,对社会生活条件的作用,我们必须有个正确的辩证看法。(三)学校教育在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个性影响,是自发的和多向的,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相向的。这就可能产生合力或分力,甚至阻力。所以,社会生活条件对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还得由教育把握其方
15、向。学校教育虽然也是环境条件,但它与一般环境条件不同,它是由一定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组成一定的教育内容,并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有系统的影响,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自觉环境影响。能对人的个性的发展给予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教育能排除和控制环境中的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正面的引导,从而使人的个性发展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所以,教育在个性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例如,一个人发音器官再好,如果没有音乐教师的培养训练,不学声乐技巧,不认识音乐旋律,就不可能成为优秀歌手。(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个性形成和发
16、展的外因,这种影响只有通过“内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起到作用。应当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其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在相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由于人们对待环境教育的态度不同,形成的个性也不一样。14岁的钢琴手毛坤裴,其父母是有名的击剑运动员,从小他的父母就很想培养他继承自己的事业,但毛净裴对击剑丝毫不感兴趣,而却喜欢跳舞唱歌,后来在一个钢琴教师的指导下,成了著名的钢琴手。所以,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必须激起他们的主观需要,使合理的要求变成他们自己的兴趣和求知欲,并以此为动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才干,陶冶情趣,发展个性。总之,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多因素错综复杂影响的结
17、果。其中遗传素质是自然前提,是可能性,社会生活条件是决定性因素,教育起主导作用,个体社会实践活动和个人主观能动性是内因。个性正是在遗传素质的前提下,在主体参加社会实践的活动过程中被塑造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在于协调、引导、促进和规范各因素对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小栏目81西方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人格理论的种类很多。这些理论在研究上各有特色,从各种角度揭示了人格的基本规律。下面我们只简要地介绍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个性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结构。本我(id)是个性结构的基础。它是由与生俱来的本能或欲望(如,饥、渴、性等)组
18、成的。本我是个性结构中能量的供应源,它追求最大限度的快乐,满足其欲望,而不管其欲望在现实中实现有无可能。自我(ego)是在出生以后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自我的基本任务是协调本我的非理性需要与现实之间关系。为了使本我的需要在以后适当的时候得到更大的满足,它往往推迟满足某些需要,表现为对本我需要的控制和压抑。超我(superego)是社会教化的结果。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获得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这些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就内化为个体的超我。超我代表了个性结构中的良知、理性的一面。它随时监视着本我的需要,当发现不符合理性或不符合行为规范的需要时,就警告自我,迅速地加以抑制。自我是本我、超我、
19、现实世界三者的“仆人”,经常地处在三者的包围中,并极力地协调三者的关系。当三者相互矛盾时,就会产生焦虑。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根据人格特质的层次性,将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能够从个体外部行为中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是个体的行为表现。根源特质是不能直接观察到,但对个体的行为起制约作用的特质。他从表面特质中抽出16种根源特质是: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每个人的人格特点就是由这16种人格因素在个人身上的组合决定的。测量一个人的十六种人格特质,就可以了解该人的人格特点
20、,从而为人格测验提供了可能和依据。 第二节 需 要一 、 需要的概念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它是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在主观上能感受或体验到的不足之感和求足之感。(一)需要形成的基本条件1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对某些必需因素的缺失或不足当个体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对某些必需因素的缺失或不足时,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从而产生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如人饥饿时,人的味觉、胃的收缩、血液中的血糖及神经活动等发生变化,于是产生了进食的需要。2指向一定的对象需要是有机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个体对客观要求的主观反映,它总是指向能满
21、足要求的对象。如学生为了实现老师和家长的期待,而产生学习的需要。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二) 需要的特点1对象性。需要总是对一定事物的需求或追求。如口渴了就有解渴的需求,其对象就是水;感到知识技能的贫乏就会有学习的需要,其对象就是书本、教师或其它学习活动。2 紧张性。导致这种紧张状态的原因是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当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对某些必需因素的缺失或不足时,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从而产生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譬如,血液中的水分不足,就会感到口渴,从而产生喝水的需要;社会治安状况不好,就会感到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从而产生安全的需要。如果需要得到满足,这种紧张状态就会消除
22、,出现新的平衡状态。当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新的缺失或不足,又会产生新需要。3驱动性。需要一旦出现,就会成为一种支配行为去寻求满足的力量,推动人去从事各种活动。正是从这意义上,我们也说需要是推动人去从事各种活动的源泉或动因。由于需要是现实要求的反映,所以个人活动的最终原因与动力是社会实践。4 起伏性。已经形成的需要一般不会立即消失,然而它作为一种实际上起作用的力量总是断断续续的,时而呈活跃动态,时而转入潜伏的静态。一般性的需要表现最为明显,如人饿了就会到处找食物吃,而一旦饱了,即使在诱人的食物也往往引不起食欲。5社会历史性。需要具有社会制约性,它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随满足需要的对象范围及方
23、式的改变而改变。如古人衣、食的对象不同于今人,他们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和手段也不同于今人。6年龄特征。在各年龄阶段,人的主导需要是不同的。幼儿需要是游戏,少年儿童需要学习;青年需要成家立业等。二 、 需要的作用需要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内部动力,它在人的活动、心理过程和个性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需要是保证人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了一定的合理而基本的需要,如衣、食等日常需要和学习交往的需要,也就如同“植物人”而无法正常的生活和活动。其次,需要永远带有动力性,从而使人不会因暂时的满足而终止。人们在某些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会推动人们去从事新的活动。在活动中需要得到不断的
24、满足,又不断滋生新的需要。再次,需要对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意志影响很大。为了满足需要,个人必须对有关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需要调节和控制人的认识倾向。情绪情感是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与人的需要毫无关系的事物,则不能引起人的情绪和情感。需要推动意志的发展,人为了满足需要,从事一定的活动,在克服困难中锻炼了意志。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个性倾向性的其他方面,如动机、信念等等,都是需要的变形。三 、 需要的种类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将需要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自然性需要与维持个体的生存与种族繁衍相联系的,是一种本能的需要。如人对空气、水分、食物、睡眠、性生活、安全、运动等的需要。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个性 倾向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