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与控制措施方案.docx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与控制措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与控制措施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质量通病防治及控制措施方案一、工程概况 二 主要参建单位包括: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本工程质量通病控制主要内容包括:地下室防水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工程、楼地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屋面工程。二、质量通病控制引用标准及控制验收程序本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严格安装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求,严格执行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这一强制性验收标准。为确保工程本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要求提出以下要求: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专项控制检查小组。2、制定了质量通病的控制程序,包括:工程控制交底实施检查验收不合格处理。3、制定完善适用本工程施工特点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三、各分项工程控制措施1、地下
2、室防水工程1.1 本工程地下室防水组成包括结构自防水和建筑防水处理二部分组成。结构自防水做法:地下室底板、墙顶板砼强度等级为C30 S6抗渗等级;内掺膨胀剂加阻裂纤维;外墙板施工缝采用30mm50mm遇水膨胀止水条。建筑防水做法:垫层面1:1水泥砂浆压实抹光;2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保护层做法采用40厚C20细石砼保护层。1.2 结构自防水质量控制要点: 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及配合比选择; 2)、混凝土坍落度控制; 3)、混凝土浇筑要求控制; 4)、地下室外墙板施工缝处理控制; 5)、混凝土成品保护(养护)控制;.1.3 建筑防水处理控制要点: 1)、基层处理; 2)、原材料质量控制及
3、配合比选择; 3)、施工工艺的选择及细部处理控制; 4)、成品保护1.4、防治及控制内容1)、防水混凝土中水泥标号不宜低于425号,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kg/m3,参有活性粉细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含砂率宜为35%40%,灰砂比宜为1.2 2.5,水灰比不应大于0.6。施工前应根据设计的要求和现场要求情况,在实验室进行试配,配制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抗渗等级高0.2mpa,并确定其配合比。 2)、防水混凝土中亦掺入外加剂和外掺料,使混凝土的坍落度满足施工要求。当外加剂渗量低于水泥用量1%时,应先行溶解并稀释成浓度较低的溶液使用。 3)、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
4、低于2分钟。(掺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 4)、防水混凝土模板支撑应坚固平整,拼缝严密,不漏浆。固定模板时,宜采取工具式螺栓法。采用工具式螺栓法穿过防水层时,应在螺栓中部设置止水环,当采用钢板止水环时,钢板与螺栓必须满焊,拆模时打去螺栓两端活动拉杆头,清理干净并干燥后,采用密封材料封堵,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或膨胀水泥砂浆堵实抹平。 5)、浇筑混凝土前,应将预埋件、穿过防水层的管道等固定牢固。大口径管在横穿防水混凝土时,应在管底部开设排气孔以利于浇捣排气。 6)、 防水混凝土内部的各种钢筋和绑扎铁丝均不得接触模板,为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制作混凝土或沙浆垫块承垫。 7)、防
5、水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一般为3040cm)但又必须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形成施工缝。混凝土必须采取机械振捣密实,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度,不得漏振,亦不得过分振捣以防造成离析现象。 8)、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应连续浇筑,不得留置施工缝。在墙体上的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地板不小于300mm及顶板底部;竖向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变形缝处。 9)、 当施工缝处继续施工时,应先凿去浮石和浮浆,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再铺上一层2025mm厚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所用的材料和灰砂比应与混凝土的材料和灰砂比相同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并宜采取二次振捣工艺。如地下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时,施工应
6、遵守下列规定: 10)、基层上的浮灰、沙浆疙瘩等应清理干净,凹凸不平、缺棱掉角、蜂窝孔洞、高低错位超过20mm的,应先行修补。抹灰前应湿润,必要时在基层上涂刷一道聚合物水泥浆。 11)、砂浆喷涂(涂刮)时要顺着一个方面一次施工,最后一道应抹平压实。施工完毕后应检查发现表面有孔洞或裂缝应重新喷涂(涂刮)。12)、施工缝处理:对基础底板与墙板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进行凿除,并冲洗干净,在基层处用堵漏王胶浆先进行涂刷一遍,待胶浆干燥后,用堵漏王满堵与墙体刮平,外侧涂刷2厚水乳性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13)、防水层完成24小时后应立即进行覆盖撒水或喷洒养护剂养护。养护时应避免受冻和烈日爆晒,砂浆层应养
7、护不少于7天。2、混凝土结构工程2.1工程概况:本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0.00基础承台、筏板及地下室墙、顶板下采用强度等级30抗渗等级S6并掺加膨胀剂加阻裂纤维。主体结构采用强度等级为C30、C25砼。2.2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现象一: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1)、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5)模板缝隙未
8、堵严,水泥浆流失;(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2)、防治的措施。(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
9、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现象二: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1)、产生的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4)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2)、防治的措施(1)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
10、,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现象三: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1)、产生的原因(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2)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4)混凝土内掉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
11、土被卡住。2)、防治的措施(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现象四: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1)、产生的原因(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
12、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5)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2)、防治的措施(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2)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
13、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现象五: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1)、产生的原因(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3)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2)、防治的措施(1)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
14、度大于2m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一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2)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现象六: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1)、产生的原因(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2)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
15、好,棱角被碰掉;(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2)、防治措施(1)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mm2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2)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现象七: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1)、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租糙不平;(2)模板未支承
16、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3)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2)、防治措施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开防止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3、砌体工程3.1工程概况0.00下墙体:Mu15灰砂砖砌筑;砂浆强度等级M7.5水泥砂浆。外墙做法:墙体围护主材300砂加气砌块(ALC砌块);内墙做法:蒸
17、压加气粉煤灰砼砌块;砌筑砂浆采用M5混合砂浆(顶层M7.5);3.2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现象一:砌体砖粘结不牢,砌体中的砌块和砌筑砂浆粘结不良。1)原因分析(1)砌体灰缝过大,砂浆收缩值也大,引起与砌块分离。(2)砌块在砌筑前未洒水,尤其是在高温干燥季节,砌块吸水率大,吸收砂浆中的水分,造成砂浆过早失水,影响砌体的整体性,导致砌体强度降低。(3)采用不正确的砌法,特别是在砌筑时,习惯采用铺砖灌浆法,造成砂浆极不饱满。2)预防措施:(1)砌筑作业前视砖质量和气候情况,适当洒水润湿,同时要保持灰缝一定的厚度: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且必须
18、控制砌筑砂浆的稠度(实心砖砌体砂浆稠度为710cm),并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整。(2)砌砖体采用铺浆法砌筑,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cm。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应饱满,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竖向灰缝宜采用挤浆法或加浆法砌筑,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砖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实心砖砌体宜采用一顺一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的砌筑形式。现象二:墙体裂缝1、原因分析(1)外墙选材不当,采用了吸水率大的轻质砌块,砌块几何尺寸不标准,砌筑不挂线的一侧凹凸不平,有的块体之间平整度差2040。这样,极易造成抹灰砂浆厚度不一。如厚度大于25,则会形成自坠裂缝,墙体底层灰便会造成漏水隐
19、患。(2)砂浆强度如达不到设计要求,密实度就差,容易渗水。砂浆质量控制不严,用泥砂及建筑粉料代替中砂拌制砂浆,粘性大、和易性差、收缩大、强度低,砂浆的密实度更差。2、预防措施(1)设计时外墙填充墙应优先考虑采用低吸水率的轻质砌块材料。(2)轻质砌块的几何尺寸和质量等级,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外填充墙应采用标准的规格砌块,砌筑前先清除砌块表面污物。(3)砌筑砂浆应选用洁净的中砂,严格按配合比配制砂浆,严禁用泥砂、石粉砌墙。有条件的宜采用防水砂浆,确保砂浆强度,提高砂浆的抗渗性能。现象三: 砌筑质量方面造成渗水1)原因分析(1)施工时贪方便,砌块未经挑选,将缺棱掉角、翘曲变形的砌块用于外填充墙,而且
20、反手砌筑,使外墙平整度差,造成表面凹凸不平,使外粉刷厚薄不匀,产生干缩应力,使外粉刷面开裂,有的起壳,雨水极易渗入砌体。(2)干砖砌墙,砌体质量较差。由于干砖易吸水,砂浆标号降低,造成砂浆与砖体粘结性差,从而在灰缝与砖之间有渗水缝隙,且肉眼看不到,不易修复,造成长期渗水。(3)砌体组砌方法不当,形成通缝。砌体的水平缝,头缝及竖缝中的砂浆不饱满,在砌体中形成许多空隙,渗水机会多,流向复杂,难以查找。(4)抹灰前基层处理不当,砌墙脚手洞、模板挑担洞、穿管洞等未按规定嵌补密实;砼墙体与砌块搭接处没有处理好,造成外墙渗水。2)防治措施(1)应提前做好砌筑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材,喷水湿润,砌块表面清污、
21、盘角挂线工作,砌块应提前浇水,水应浸入块体内1015。(2)应重视砌体质量,把干砖浸水、砂浆强度及砌体灰缝饱满度作为重点来抓。墙体砌好后,应经施工员及质检员检查,发现通缝亮点,应修补后,再进行外墙抹底灰。(3)正确掌握组砌方法,注意砌筑的块型排列,不得产生通缝,以增强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砌体的灰缝砂浆饱满度应达到90%。有条件的可在砂浆中掺入一定的外加剂,以增加砂浆的保水性和和易性,提高抗渗性能。(4)除留设有脚手洞等的砌体外,原则上尺量少留洞。抹灰前提前检查外墙面的空头缝和孔、洞并做好记录,要专人负责清除缝、孔、洞的杂物和灰浆,并冲洗干净,然后按要求嵌缝、补洞、检查,把好外墙防水的第一关。4
22、、楼地面工程4.1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现象一:水泥楼面地面起砂、空鼓、裂缝1)、产生原因:基层清理不到位;材料选用不当或施工养护不到位。2)、防治措施:(1)浇筑面层砼时基层必须清理干净并湿润消除积水,基层处于面干内潮时,应均匀涂刷水泥素浆,随刷随浇水泥砂浆面层。 (2)掌握和控制压光时间,压光次数不少于2遍,分遍压实。 (3)地面面层施工24h后,应进行养护,并加强对成品的保护,连续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d。5、装饰装修工程5.1质量问题分析及防止措施现象一:砖墙、混凝土基层抹灰空鼓、裂缝。墙面抹灰后过一段时间,往往在不同基层墙面交接处,基层平整度偏差较大的部位,墙裙、踢脚板上口,以及线盒周围、砖
23、混结构顶层两山头、圈梁与砖砌体相交等处出现空鼓、裂缝情况。1)、原因分析: (1)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墙面浇水不透,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或底灰吸收,影响粘结力。 (2)配制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好,使用不当。 (3)基层偏差较大,一次抹灰层过厚,干缩率较大。 (4)线盒往往是由电工在墙面抹灰后自己安装,由于没有按抹灰操作规程施工,过一段时间易出现空裂。 (5)拌合后的水泥或水泥混合砂浆不及时使用完,停放时间过长,砂浆逐渐失去流动性而凝结。为了操作方便,重新加水拌合,以达到一定稠度,从而降底了砂浆强度和粘结力产生空鼓、裂缝。 (6)在石灰砂浆及混合砂浆墙面上,后抹水泥踢踢脚板、墙裙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 质量 通病 防治 控制 措施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