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原子和原子核的结构练习题45道(共1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编原子和原子核的结构练习题45道(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原子和原子核的结构练习题45道(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人们在研究原子结构时提出过许多模型,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它们的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粒子散射实验与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无关B.科学家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枣糕模型,建立了核式结构模型C.科学家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核式结构模型,建立了枣糕模型D.科学家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建立了波尔的原子模型2、1.二十世纪初,为了研究物质内部的结构,物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揭示了原子内部的结构,发现了电子、中子和质子,如图是()A.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装置B.卢瑟福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C.汤姆逊发现电子的
2、实验装置D.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实验装置3、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当在粒子最接近原子核时,关于描述粒子的有关物理量符合下列哪种情况()A、动能最小B势能最小C、粒子与金属原子核组成系统能量最小D、粒子所受金原子斥力最大4、图为查德威克实验示意图,由天然放射性元素钋【Po】放出的A射线轰击铍时会产生粒子流A,用粒子流A轰击石蜡时会打出粒子流B,经研究知道()A.A为中子,B为质子B.A为质子,B为中子C.A为射线,B为中子D.A为中子,B为射线5、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到()A.原子具有一定的结构B.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C.原子核中含有质子D.原子核中含有质子中子6、关于粒子散射实验,下
3、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中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很小的区域范围内B.实验结果支持了汤姆生的“枣糕模型”C.依据该实验结果,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该实验结果表明了原子核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结构单元,原子核还可以再分7、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A.a粒子的散射实验B.对阴极射线的研究C.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D.质子的发现8、在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中,有极少数a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9、在卢瑟
4、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中,有极少数a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10、对阴极射线管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阴极射线管是用来观察电子束运动轨迹的装置B.借助阴极射线管我们可以看到每个电子的运动轨迹C.阴极射线管内部抽成真空D.阴极射线管工作时,它的阴极和阳极之间存在强电场11、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判断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如图所示的平面示意图中,、两条实线表示粒子运动的轨迹,则沿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粒子可
5、能的运动轨迹为虚线中的()A.轨迹aB.轨迹bC.轨迹cD.轨迹d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C.质子和中子都带正电D.原子核的质量数一定等于电荷数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不等,但质量数相等B.两个质子间,不管距离如何,核力总是大于库仑力C.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有相同的质量数,但中子数可以不同D.除万有引力外,两个中子之间不存在其它相互作用力14、在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a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6、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15、卢瑟福在研究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运动方向不变,说明原子所带正电是均匀分布的B.极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的偏转,说明这些粒子受到了较大的库仑斥力作用C.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D.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说明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16、卢瑟福通过对a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17、以下物理过程中原子核发生变化而
7、产生新核的有()A.光电效应现象B.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C.伦琴射线的产生过程D.太阳内部发生的剧烈反应18、在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粒子都沿直线运动,但有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A.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D.原子只能处在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19、在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中,当粒子最接近金核时()A.粒子的动能最小B.粒子受到的库仑力最大C.粒子的电势能最小D.粒子与金核间的万有引力最小20.粒子散射实验中,不考虑电子和粒子的碰撞影响,这是因为()A.粒子和电子根本无相互作用B.粒子受电子作用的
8、合力为零,是因为电子是均匀分布的C.粒子和电子碰撞损失能量极少,可忽略不计D.电子体积极小,粒子碰撞不到电子21、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结果()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C.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D.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很小的核上22、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粒子轰击金箱,为了解释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下图中,O表示金原子核的位置,曲线ab和cd表示经过金原子核附近的粒子的运动轨迹,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图是()23、在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所示.图中P、Q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编 原子 原子核 结构 练习题 45 1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