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灾害防范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常识-灾害防范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平安常识-灾害防范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 大量服化学制品、农药等会使人中毒而致死。常是误服,也有自杀而服者。不管何种中毒缘故均应立即急救。觉察有人服毒后,要迅速做以下工作。 征询病人:立即询征询病人服的何种药,服多少。病人认识不明晰或拒不答复时立即查线索。 查线索:迅速询查看病人四周,如床上、地上、桌上等处,有否遗留药瓶、药袋,缺了多少。病人有服毒迹象,就应毫不迟疑地急救。 一、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 急性中毒者病情急,损害严峻,需要紧急处理。因此,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应突出以下四个字,即“快”、“稳”、“准”、“动”。“快”即迅速,分秒必争;“稳”即沉着、平复、胆大、果断:“准”即推断准确,不要采纳错
2、误方法急救;“动”即动态出现的病症,措施是否对症。 二、急性中毒的急救技术 可分除毒、解毒和对症三步急救。 (一)除毒方法 1.去除皮肤毒物:迅速使中毒者离开中毒场地,脱去被污染衣物,用微温水反复冲洗身体,去除沾污的毒性物质。如为碱性物中毒,可用醋酸或1%2%稀盐酸、酸性果汗冲洗;如为酸性物中毒,可用石灰水、小苏打水、肥皂水冲洗。敌百虫中毒忌用碱性溶液冲洗。 2.去除眼内毒物:迅速0.9%盐水或清水冲洗510分钟。酸性毒物用2%碳酸溶液冲洗,碱性中毒用3%硼酸溶液冲洗。然后可点0.25%氯霉素眼药水,或0.5%金霉素眼药膏以防止感染。无药液时,只用微温清水冲洗亦可。 3.吸入毒物的急救:应立立
3、即病人脱离中毒现场,搬至空气新鲜的地点,同时可吸和氧气。 4.食入毒物的急救:催吐,用手指、羽毛、筷子、压舌板触摸咽部,将毒物呕吐出来。不清醒者忌用。有条件的还可服用1%硫酸锌溶液50100ml。必要时用去水吗啡(阿朴吗啡)5mg皮下注射。 (1)催吐禁忌:服强酸、强碱中毒者。已发生昏迷、抽搐、惊厥者。患有严峻心脏、食道静脉曲张和溃疡病者。孕妇应慎用。 (2)洗胃:清醒者,越快越好,但神志不清、惊厥抽动、休克、昏迷者忌用。洗胃只有在丈夫指导下进展。 (3)灌肠:清洗肠内毒物,防止吸收。腐蚀性毒物中毒可灌入蛋、稠米汤、淀粉糊、牛奶等,可保护胃肠粘膜,延缓毒物的吸收;口服炭末、白陶土有吸附毒物的功
4、能;如由皮下、肌肉注射引起的中毒,时间还不长,可在原针处四周肌肉注射1%肾上腺素0.5mg以延缓吸收。 (4)排除毒物;用以下方法可促使已到体内的毒物排除。利尿排毒:大量饮水、喝茶水都有利尿排毒作用;亦可口服速尿2040m g/日。静脉注射排毒:用5%葡萄糖4060ml,加维生素C500mg静脉点滴。换血排毒:常用于毒性极大的氰化物、砷化物中毒时,可将病人的血液换成同型健康人的血。透析排毒:在医院可作血液腹膜、结肠透析以去除毒物。 (二)解毒和对症急救关于解毒和对症急救需在医院进展。 急性中毒,是指短时间内大量毒性较剧的毒物,突然进入人体内,迅速出现中毒病症。急性中毒多为违犯操作规程及设备缺点
5、或误服、误吸等引起。其特点是发病快、变化速、对生命危害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遇见的是煤气(CO)中毒和食物中毒 (一)急性CO中毒 俗称煤气中毒:煤、煤气或其他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都会产生CO,当空气中CO浓度增加时,所吸CO与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构成碳氧血红蛋白,造成机体的严峻缺氧而死亡。 其中毒环境常见于: (1)北方冬季用煤炉取暖,由于无烟筒或烟筒堵塞、漏气及使用木碳火锅、煤气淋浴器或用碳火取暖等,门窗紧闭,通风不好而发生CO中毒。 (2)火灾现场产生大量CO,火灾区域内人员吸入后,因浓度过大,短时引起急性CO中毒。 (3)工业消费过程大量CO,因缺乏平安设备或由机械失检漏气,引
6、起急性中毒。 (4)严冬关闭紧密的单车库内,连续较长时间发动汽车或废气取暖漏气,亦可发生中毒。 (5)冬季用石灰水刷室内墙壁,用煤炉烘房时,门窗紧闭发生中毒。 CO中毒后,最初感头痛、头昏,全身无力,恶心、呕吐、随中毒的加深而昏倒或昏迷、大小便失禁、面呈樱桃红色、发绀、呼吸困难,重者因呼吸循环中枢衰竭而死亡。 现场急救 1、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使中毒者离开中毒环境,移到通风好的房间或院内,吸入新鲜空气、留意保暖。 2、对清醒者给喝热糖茶水,有条件时尽可能吸入氧气。 3、对呼吸困难或呼吸停顿者,应进展口对口人工呼吸,且坚持在两小时以上,清理呕吐物,并保持呼吸道畅通。对心跳停顿者,进展心肺复苏。同时
7、呼叫急救中心救治。 4、早送高压氧舱治疗。是CO中毒的特效疗法。 (二)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吃了腐变食物、含毒食物,乱用工业品代替食品和烹调技术不当,投毒等造成。 细菌性食物中毒:夏秋季较多,食物被细菌(多为沙门氏菌属、嗜盐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污染,繁衍产生大量毒素,多见于肉类食品,剩饭菜,乳制品等,以火腿、腊肠、罐头等食品引起食物中毒最为严峻,是因缺氧环境中大量繁衍肉毒杆菌所致。除引起呕吐腹泻外,主要损害神经系统,表现说话发声,吞咽动作发生困难,视物不清、失语、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在食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病,其病症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同食者多在同一时间内先后发病。呕吐、腹泻严峻者,可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休克等。 现场急救 1、即时补充丧失的水及电解质,鼓舞多饮含盐饮料或糖盐水。 2、轻者口服黄连素,氟哌酸或庆大霉素,重者送医院救治。 3、群体中毒者,应向防疫部门和卫生治理部门报告。对投毒者还应向公安机关报告。并搜集残留食物,病人呕吐物,大便等标本,以备作毒物分析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