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灾害防范建筑火灾中的人员安全疏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常识-灾害防范建筑火灾中的人员安全疏散.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平安常识-灾害防范建筑火灾中的人员平安疏散 当火灾发生时,保护生命、迅速逃离危险是人的第一需要,时间确实是生命,必须争分夺秒,准确地把握逃生时机。平安疏散同意时间,确实是在建筑物发生火灾后能保证处于火灾危险区域的人员全部撤离并抵达平安区域所需要的时间。按照美国GSA1985标准:暴露在火灾环境下的所有人员必须在接警后90秒内疏散到平安区域。有关部门通过综合分析和火场实测,并考虑一定的平安系数后确定:高层民用建筑的同意疏散时间为57分钟;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为6分钟;三、四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为24分钟,其中三级耐火等级的影剧院、礼堂建筑撤离观众厅的操纵疏散时间为1.5分钟。 建筑物的平安
2、疏散设备有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疏散通道、平安出口、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急广播及辅助救生设备等,对超高层建筑还有避难层和直升飞机停机坪等。 大凡死伤人数较多的火灾,不管其起因如何,其出口不畅是通病,国内国外莫不如此。每个人对本人工作、学习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的构造及逃生途径都应该做到了然于胸,必要时可集中组织应急逃生演练,使大家熟悉建筑物内的消防设备及自救逃生的方法。 为保证最短时间内平安撤离,在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等陌生的环境时,应留心疏散通道、平安出口及楼梯方位等消防设备,发生火灾后,按照火势情况,选择最简便、最平安的逃生道路等显得特别重要。关于多层建筑,疏散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
3、段:房间内的疏散即从室内最不利点向房间门的疏散;走向内的疏散即从房间门外侧到楼梯间入口处的疏散;楼梯间内的垂直疏散;从楼梯间出口至室外平安区域的疏散。 假设以上通道被烟火封堵,可考虑利用阳台、屋顶、落水管、避雷线等脱险。但应留意查看是否足够结实,防止攀队上去以后断裂脱落,造成意外伤亡。 一旦火灾降临,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多掌握一些火场逃生自救的要决,也许在险境中能获得第二次生命。 1、 当火灾袭来时,应不断保持平复、清醒的头脑,细心审视所处的环境,尽可能地调集、寻找所处位置的信息,在大脑中寻找到并制定出最正确逃生道路,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 2、 逃生时通过充满烟雾的道路,为防止火场浓烟呛
4、入,可采纳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匍匐撤离,必要时可爬行。由于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防止烟气吸入的最正确方法。应特别留意的是,在穿越烟雾区时,即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否则,有可能立即中毒。在逃生烟雾区时,要朝亮堂处或外面空旷地点跑,尽量往楼层下面跑,由于火主要是向上蔓延的,人是不管如何也跑不过烟的。假设楼梯被烧断或被烈火封闭。另寻他法逃生。 3、 在火场中,不要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携带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 4、 发生火灾时,要按照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平安的楼梯通道,在高层建筑中,电梯的供电系统随时可瘫痪。同时,由于电梯井犹
5、如贯穿的烟囱般直通各楼层,有毒的烟气直截了当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因此,千万不要乘一般电梯逃生。 5、 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可以通过这些设备平安地离开。假设在没有这些专门设备,而平安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可以迅速利用四周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平安逃生。 6、 逃生通道被火焰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时,被困人员首先应关紧迎火面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或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湿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间等待救援人员到达。 7、 被烟火围困临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撤离到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觉察和能防止烟火侵袭的地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艳丽衣物,或外抛轻型明显的物品;在晚上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留意,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 火灾是残酷无情的,但人们假设能将平安疏散征询题不断提到日程上来,即便灾难降临,也可以成功把握短暂的逃生时机,化险为夷。 (曲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