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8(1)地球公转及其意义(共1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考点8(1)地球公转及其意义(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8(1)地球公转及其意义(共13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9562017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考点8 地球公转及其意义(1)(2017新课标III卷)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据此完成12题。1 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A. 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 丁丙甲乙 D. 甲丙乙丁【解析】根据丁的描述判断,向北望去,小城上空有极光,则可知丁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而甲逐渐由春到
2、夏,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而乙地将由秋季进入冬季,说明乙位于北半球,且较丁纬度低;丙地入秋失败,说明处于由夏至秋的阶段,应位于北半球,且较乙纬度低,所以综合判断从北向南依次为丁乙丙甲,故选B。2当天可能是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解析】 由上题判断,丁地出现极夜现象,且位于北半球,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结合选项,4月28日、6月28日和9月2日太阳直射点都是位于北半球,故选D。【点睛】该题难度较大,关键是找到突破口,根据丁地“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可以判断丁地位于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该日为北半球的冬半年,然后在以丁地的纬
3、度为参照,依此判断其他三地的纬度位置。图1校园局部平面图 (2017天津卷)我国A市某中学(图1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 14:08 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 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34题。 03A 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解析】C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最短时,应该是当地12:00的时候,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4:08,则根据地方时原理和计算方法可得:当地的经度为:120-(14:08-12:00)15/h=88E,天津市经度为117E,则该地位于天津市以西,排除AB;冬至日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日出时间
4、越迟,根据日出时间=12:00-昼长的一半,可得该地昼长为4小时,而天津一年中昼长最短也应该长于4小时,因此该地位于天津以北,所以该市位于天津的西北,故本题选C。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4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C白露到立冬 D立冬到小寒【解析】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说明日落太阳方位由西南方向西北方移动。据二十四节气可知:惊蛰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物体的影子朝北,春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日落时旗杆的影子朝向正东,立夏时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物体的影子朝朝南,因此这段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
5、场逐渐移向篮球场,故本题选A。(2017江苏地理卷)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图2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回答56题。5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A12点B15点C18点D21点【解析】根据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可知起飞时,赤道上75E的地方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时,北京时间则为9时,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则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18时。6该日悉尼和广州A日出同为东南方向 B正午树影朝向相同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昼夜长短状况相同【解析】 读图可知,该日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上,该日悉尼和广州日出同为东南方向。(2016上海卷)
6、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6050407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解析】 由资料可知,在连续3个月,该地太阳高度在递减;由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 - 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第1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3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长变化是选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选D正确。8三次测量
7、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解析】 第1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3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说明第2次测量时是当地的秋分日。选C正确。考点:考查地球运动知识。(2016江苏卷)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9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A. B. C. D.【解析】 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华北地区处于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先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其
8、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为某地的纬度,永远取正值,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与该地在同一半球时取正值,不同半球时取负值),计算得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90-|40+23.5|=26.5,然后算出其余角为63.5,就是热水器最佳安装角度。10(2015浙江卷)下图为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则乙位置太阳高度为 A.47 B.43 C.23.5 D.21.5【解析】 读图可以判断,乙大于0,该地没有极夜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甲与乙位于温带范围,太阳高度角之差是47,可以计算出乙的正午太阳高度是21.5,D对。【
9、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2015江苏卷)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春节假期期间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 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解析】 D 春节假期期间属于2月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看日出南京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答案A错误,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减小,答案B错误,长城站南半球白昼变短,日落时间提前,答案C错误,长城站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故答案选D。考点:本题考查
10、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015重庆卷)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屿。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摧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14题。12中国一架满载饮水用的飞机紧急从广州飞往马累,若北京时间12:00出发,经4小时到达马累,机长身高为1.8m,到达时其在机场地面的身高影长接近于(tan551.43, tan652.14)A.0.6m B.1.2m C.1.8m D.2.4m【解析】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120E地方时,飞机于北京时间12:00出发,4小时后120E的地
11、方时为16:00,此时马累(约75E)的地方时约为13:00。12月4日,太阳约直射20S,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计算出此日马累(约4N)的正午(12: 00)太阳高度角约为66,则该日该地13: 00时的太阳高度角约为55(该地位于赤道附近,昼夜长短变化较小,约18点日落,从正午12点到18点日落,该地太阳高度角从约66减小到0,大约每小时太阳高度角减少11)。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夹角,其正切值等于物体长度和其影长的比值,即tan55 =1.8m/影长,可求出影长约为1.2米。【考点定位】该组题目主要考查降水类型判断、区域环境问题类型以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2015四川卷)
12、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民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图1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3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A、日出东南方向 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C、昼长较广州短 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解析】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是4月5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进入夏半年。青岛日出东北方向,A错。昼长大于,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B对。夏半年,纬度越高,昼越长,昼长较广州长,C错。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所以正午物影较春分日短,D错。【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地球运动基本知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2015
13、上海卷)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14据图推测,乙地位于A.东半球赤道上 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 C.西半球赤道上 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图可知,乙地昼长正好为12小时。根据甲地的昼长可知,该日不是春秋分日,故乙地位于赤道上。甲地正午时刻北京时间为12:00,即甲地位于120E经线上。甲、乙两地正午时刻出现的时间相差12小时,则乙地位于60W经线上,从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据此判断,C项正确。15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A.春分日 B.夏至日 C
14、.秋分日 D.冬至日【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上题结论可知,乙地位于赤道上,赤道上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即直射点位于回归线上。位于北半球的甲地该日的昼长大于12小时,说明该日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该日应为北半球的夏至日。16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A.1万千米 B.2万千米 C.3万千米 D.4万千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表面两点之间距离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第1题结论可知,甲、乙两地正好位于同一个经线圈上,乙地位于赤道上,甲地位于北半球。从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判断,甲地纬度位
15、置接近赤道,故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接近经线圈长度的一半,经线圈的长度与赤道长度大致相等,为4万千米,故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2万千米。 2014江苏卷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34题。图1图217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6月初太阳在黄道的位置是夏至点前、春分点后,距离夏至点更近。18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解析】太阳在甲、乙两位置时,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的位置相同,
16、所以对地球上的同一点来说,日出方位相同。太阳在甲、乙两位置时,地球公转速度乙快于甲,日地距离乙近于甲,同一地点(假设在北半球)甲位置昼长渐短,乙位置昼长渐长。2014福建卷 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图6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读图回答1920题。19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A泰山(36N,117E)旭日东升 B东京(36N,141E)夕阳西斜C纽约(41N,74W)烈日当空 D开普敦(34S,18E)夜色深沉【解析】从图上可以看出,当太阳位于图示F点时,太阳高度最高,说明是正午,地方时为12时,此时东京大
17、约是16时16分,刚好夕阳西斜,故B项正确;泰山约14时40分,已是午后时间,故A项错误;纽约大约是凌晨2时,故C项错误;开普敦大约是早上8时,故D项错误。20次日泰山站()A日出正南 B太阳高度变大 C白昼变短 D极昼即将开始【解析】南极建站时间是2月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此后南极泰山站白昼变短,故C项正确;此时全球非极昼地区都是日出东南,故A项错误;此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故B项错误;从图上可以看出,太阳有一段时间沉没于地平线之下,没有出现极昼现象,次日全球极昼范围变小,泰山站更不会出现极昼现象,故D项错误。2014海南卷某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H90|,其中为太阳直射点
18、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图5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 。据此完成2122题。21该地的经度为A30EB30WC60ED60W【解析】根据题干:北京时间为18时,而该地为12时,利用时差算出该地经度为30E,A项正确。22该地的纬度可能为A10N B10S C50N D50S【解析】应为题干并没有交代图示为具体哪一日正午太阳高度,因此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即可。夏半年太阳直射点纬度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经计算,该地纬度介于21.5和66.5之间,只有C和D项符合。再依据图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确定该地为北半球,只有C项符合。图6(20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点 地球 公转 及其 意义 1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