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药理题库答案.pdf
《2021年药理题库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药理题库答案.pdf(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参照答案第一章结论一、单项选取题1、D 2、B二、名词解释1、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科学。2、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过程(药物在体内吸取、分布、代谢和排泄)和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科学。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一、单项选取题1、C2、C3、D4、C5、C6、A7、E8、D 9、C 10、C 11、D 12、B 13、A 14、A 15、C二、多项选取题 1、ABD 2、ACD 3、ABCDE三、填空题1、药物分布差别;组织生化功能差别;细胞构造差别2、干扰或参加代谢过程;影响生物膜功能;影响体内活性物质;影响递质释放或激素分泌;影响受体功能3、变态反映;遗传缺陷4、高度特异性
2、;高度敏感性;受体占领饱和性;药物与受体是可逆性结合5、兴奋性变化;新陈代谢变化;适应性变化6、变态反映;特异质反映7、LD1;ED99;最小有效量;最小中毒量8、浓度效应曲线平行右移;最大效应不变四、名词解释1、阈剂量:刚引起药理效应剂量。2、极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发生中毒剂量。3、惯用量:比阈剂量大,比极量小剂量。4、受体向上调节:激动药浓度低于正常时,受体数目增长。向上调节与长期应用拮抗剂后敏感性增长关于。5、受体向下调节:在激动药浓度过高或长期激动受体时,受体数目减少。向下调节与耐受性关于。6、效能:药物最大效应。7、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能力,其大小与药物受体复合物解离常数负对数成正
3、比。8、后遗效应: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至阈浓度如下时残存药物效应。9、继发反映: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一种不良反映,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二重感染。10、毒性反映:由于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敏感性过高,使机体产生病理变化或有害反映。11、量效关系:药物药理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增长而增长,两者间规律性变化称量效应关系。12、抗代谢药:有些药物化学构造与正常代谢物非常相似,掺入代谢过程后抑制或阻断正常代谢生理效果。13、ED50:引起半数动物阳性反映剂量。14、选取性作用:药物只对某个或某些组织器官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组织作用很小或无作用。15、受体拮抗剂: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
4、活性药物。16、受体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和较强内在活性药物。17、受体某些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和较弱内在活性药物。18、兴奋作用: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提高。19、原发(直接)作用:药物与器官组织接触后所产生作用。20、继发(间接)作用:药物通过神经反射和体液联系引起远隔器官机能变化。21、竞争性拮抗药:与激动药互相竞争与受体可逆性结合,从而阻断激动剂作用药物。22、非竞争性拮抗药:此类药物与受体结合非常牢固,分解很慢或是不可逆转,从而阻断激动剂与受体结合。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一、单项选取题1、A 2、A 3、B 4、D 5、B6、A7、B 8、A9、A 10、B 11、E12、D 13
5、、B 14、C 15、B 16、A17、D 18、B 19、A20、A 21、A 22、D二、多项选取题1、ACD 2、CD 3、ABCE 4、ABCD 5、AD三、判断题1、5 2、5 3、5 4、3 5、5 6、3四、填空题1、P450;NADPH(辅酶);苯巴比妥;抗凝血2、碱化;碱化3、5;44、削弱;增强;苯巴比妥诱导肝药酶、加速双香豆素代谢;保泰松与双香豆素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使游离双香豆素增长。5、56、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57、简朴扩散;膜两侧浓度差;药物分子量;脂溶性;解离度和极性;酸五、名词解释1、PKa: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在溶液中50%解离时 PH 值。2、肝药
6、酶:肝药酶又称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由细胞色素 P450、细胞色素 b5和辅酶构成,其功能是增进各种药物和生理代谢物生物转化。3、生物转化第一相反映:涉及氧化、还原和水解反映,是母药中加入极性基团,产物多数是灭活代谢物。4、生物转化第二相反映:为结合反映,是母药或代谢产物与内源性物质如葡萄糖醛酸结合。结合物普通是药理活性削弱或消失。5、肝肠循环:某些药物从肝细胞经胆汁排入肠中,结合型药物在肠中受细菌或酶水解后被重吸取,形成肝肠循环。6、被动转运:药物依赖于膜两侧浓度差,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深度一侧扩散转运过程。7、积极转运:药物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有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8
7、、表观分布容积:药物在体内达到平衡时,按血药浓度推算体内药物总量在理论上应占有体液容积.。9、生物运用度:药物吸取通过肝、肠药物代谢酶首过消除后进入体循环相对份量及速度。10、首过代谢:药物通过肠粘膜和肝脏时经受药物代谢酶灭活代谢后,进入体循环药量减少。11、恒比消除:每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药量,这是由于血药浓度未超过消除能力极限。12、恒量消除:每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数量药物,这是由于血药浓度超过消除能力极限。13、肝药酶诱导剂:能诱导肝药酶活性,加速自身或其他药物代谢,使药物效应削弱。14、肝药酶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活性,减少其他药物代谢,使药物效应增强。六、问答题(1)肝药酶活性对药物作
8、用影响:肝药酶活性提高,可以加速药物代谢,使药物作用削弱或产生耐受性。如苯巴比妥能诱导肝药酶活性,可以加速自身代谢,产生耐受性。诱导肝药酶活性,也可以加速其他药物(如双香豆素)代谢,使后者作用削弱。肝药酶活性减少,可使药物生物转化减慢,血浆药物浓度提高和药理效应增强。(2)药物血浆旦白结合率对药物作用影响:药物与血浆旦白结合率低,游离型药物增多,易跨膜转运到器官组织发挥作用,如SD 易通过血脑屏障发挥抗颅内感染作用。某些药物可在血浆旦白结合部位上发生竞争排挤现象,如保泰松与双香豆素竞争与蛋白结合,使游离型双香豆素增长、抗凝作用增强。第四章合理用药及药物互相作用一、多项选取题1、ABCDE二、名
9、词解释1、耐受性:持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映强度削弱,增长剂量才可保持药效不减。2、成瘾性:病人对麻醉药物产生了生理依赖性,一旦停药后,浮现严重生理机能紊乱,如停用吗啡后病人浮现严重戒断症状。3、配伍禁忌: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物理性或化学性互相作用而影响药物疗效或发生毒性反映。第五章第五章抗生素抗生素一、单项选取题1、B 2、D 3、B 4、D 5、E 6、A 7、A 8、A 9、D 10、C11、A 12、A 13、A 14、C 15、C 16、B 17、D 18、B 19、A 20、D21、C 22、B 23、D 24、D 25、A 26、C 27、C 28、D 29、C 30、D31、C
10、 32、C 33、B 34、D 35、A 36、D 37、B 38、E 39、D 40、D41、D 42、D 43、E 44、B 45、A 46、A 47、B 48、B 49、E 50、B51、D 52、A 53、D 54、E 55、D 56、A 57、E 58、B 59、E 60、B61、E 62、A 63、A 64、B 65、B 66、A 67、D 68、A 69、E 70、E71、C 72、B 73、C 74、E 75、B 76、A 77、B 78、D 79、D 80、D81、C 81、C 82、C 83、A 84、C 85、A 86、D 87、E 88、B二、多项选取题1、ABCD2、
11、AC3、CDE4、AB5、AB6、ABC7、ABDE8、AB9、AB10、ADE11、ADE12、AB13、ABCD14、BCE15、ABDE16、AD17、ABCE18、BCDE19、BCE20、ABE21、ABCDE22、ACDE 23、ABCE24、BCE25、ABC26、AB27、ACD28、AD三、判断题1.3 2.3.4.3 5.3 6.7.3 8.9.10.311.12.3 13.14.3 15.16.17.3 18.四、填空题 1、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病 2、对伤寒、副伤寒杆菌作用较强 3、苯唑青霉素;头孢唑啉;红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诺氟沙星 4、红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氯
12、霉素 5、钝化酶;链霉素;卡那霉素 6、大环内酯;氯霉素;转肽酶;尿路感染以及危及生命败血症、脑膜炎、肺炎等严重感 7、苯唑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 8、两者混合可使庆大霉素效价下降 9、肌注;静脉滴注;不易吸取 10、菌;静注反映;耳毒;肾毒+11、内酰胺环;青霉素结合蛋白;内酰胺酶 12、氨基甙类;多粘菌素类;红霉素 13、需氧;无效;耐药 14、灰婴综合征;机体肝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局限性;肾排泄能力低弱五、名词解释 1、灰婴综合征:早产儿新生儿氯霉素用量每日超过100mg/kg 时,常因肝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局限性及肾排泄能力低弱而引起蓄积中毒。2、二重感染:长
13、期大剂量应用四环素,敏感菌被抑制,破坏了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致使某些抗药菌和真菌乘机繁殖,导致再次感染,称之。又称为菌群交替症。3、化疗指数: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和治疗感染动物半数有效量(ED50)之比。4、抗药性: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疗效减少或无效。六、问答题 1、军团病、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婴儿肺炎及结肠炎、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白喉带菌者等。2、(1)胃肠道反映。(2)二重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常体现为白色念珠菌引起鹅口疮、葡萄球菌引起伪膜性肠炎。(3)对骨及牙生长影响,体现牙釉质发育不全、黄色沉积,引起畸形或生长抑制。(4
14、)长期大量口服或静脉注射可引起严重肝损害。偶见过敏反映。3、(1)掌握适应症避免局部用药。(2)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3)注射前必要作皮试。(4)青霉素 G性质不稳定,必要临用前配制,防止溶液久置分解增长致敏原。(5)避免在病人饥饿时用药,注射后宜观测半小时.(6)备好急救药物和器材。一旦发生,应及时予以肾上腺素,必要时加用氢化可松等药物及其她急救办法。4、作用机制:(1)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全过程。在起始阶段,抑制70S 始动复合物形成;在肽链延伸阶段,导致密码错译;在终结阶段,制止核蛋白体与释放因子结合,使已合成肽链无法脱落。(2)抑制细菌细胞膜蛋白质合成,增长胞膜通透性,导致细胞内营养物质
15、外漏。重要不良反映:(1)肾毒性。(2)耳毒性,损害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功能。(3)过敏反映。(4)阻断神经肌接头 5、链霉素抗菌谱抗药性用途不良反映耳毒性过敏反映神经肌接头阻断结核杆菌快结核病、布氏杆菌病鼠疫和兔热病感染性心内膜炎(草绿色链球菌球感染)庆大霉素绿脓杆菌慢G 杆菌感染-绿脓杆菌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肠球菌感染)局部应用 6.长处:高效、速效、低毒肾毒性缺陷:抗菌谱窄;不耐酸,不可口服应用;不耐酶,细菌容易产生抗药性;过敏反映发生率较高。7、分三代第一代对 G 性菌作用较第二、三代强;对内酰胺酶稳定性较第二、三代差;对+肾脏有一定毒性。第二代对多数 G 性菌作用较强;对内酰胺酶较稳定
16、;对肾脏毒性小第三代对 G 性菌(含绿脓杆菌、肠杆菌属)及厌氧菌有强大作用;能透过血脑屏障,达有效浓度;对内酰胺酶稳定;对肾脏基本无毒性。8、(1)抗菌谱:(1)G 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2)G 球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炭疸杆菌+(3)G 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 (4)螺旋体: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 (5)放线菌 (2)抗菌机制:青霉素 G 竞争性地与转肽酶结合,使转肽酶活性减少,粘肽合成发生障碍,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导致菌体死亡。(3)抗菌特点:(1)繁殖期杀菌剂。(2)对 G 杆菌作用弱。(3)对人体毒性小。(4)不受脓血及坏死组织影响。9、(1)
17、药动学方面:脑膜炎时脑背液中可达有效浓度,与丙磺舒合用可延长半衰期。半合成青霉素某些耐酸,口服吸取良好。(2)抗菌作用方面:对革兰阳性菌均有效,半合成苯唑青霉素类耐酶,对耐药金葡萄有效,氨苄青霉素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羧苄青霉素对绿脓杆菌有效。(3)毒性方面:毒性低,均可产生过敏反映,且有完全交叉过敏反映。10、(1)抗菌作用:对 G 和 G 菌均有作用,对 G 杆菌有强大杀灭作用。+(2)作用机制: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各种环节。(3)体内过程:口服难吸取,分布细胞外液。(4)不良反映:第八对脑神经损害、肾损害、过敏反映、阻断神经肌接头。11、(1)可逆性各类血细胞减少,其中粒细胞一方面下降,这一
18、反映与剂量及疗程关于,及时停药可以恢复。(2)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与反映与剂量疗程无关,属于变态反映。也许与氯霉素抑制骨髓造血细胞内线粒体与细菌相似70S 核蛋白体关于。12、氨基甙类共同不良反映涉及耳毒、肾毒、神经肌肉阻断作用及过敏反映等。用药期间注意观测不良反映初期症状,避免与具备耳毒、肾毒和致肌松药物合用,孕妇及婴幼儿避免较长时间持续应用,以免导致听力损害及永久性耳聋而致残。用药剂量不适当过大,肾功能减退时应调节用药量或禁用。第六章喹诺酮类、磺胺类及硝基呋喃类合成抗菌药一、单项选取题 1.C 2.B 3.D 4.A 5.D 6.E 7.D 8.B 9.D 10.E 11.E 12.B
19、 13.E 14.C 15.B 16.A 17.E 18.C 19.C 20.C 21.B二、多项选取题 1.AC 2.ABCD 3.ABE 4.AE 5.BCD 6.BC 7.ABCDE 8.D三、判断题 1.2.3 3.4.四、填空题 1、粒细胞减少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甲酰四氢叶酸 2、肝药酶;增强 3、肠炎、菌痢 4、口服抗凝药;口服降糖药;磺胺药可与其竞争血浆蛋白结合点,从而置换出抗凝药、降糖药。5、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与细菌核蛋白体 30S 亚基结合抑制肽链形成;与细菌核蛋白体50S 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6、胃肠道反映:软骨
20、组织损害;过敏反映;对软骨组织有不良影响 7、酸性强 8、细菌变化代谢途径 9、SA、SD-Ag、SML五、问答题 1、TMP 重要机制是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断叶酸合成,从而影响细菌生长繁殖,而磺胺药能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故两者合用,分别阻断叶酸代谢不同环节,呈双重阻断作用。作用增强数倍致数十倍,且减少抗药性并减少用药剂量。SMZ 与 TMP 两药动学特点相似,便于保持血浓高峰一致,发挥协同抗菌作用。故常两者合用。2、(1)肾脏损害;防治:大量饮水,必要时同服NaHCO3采用联合用药,避免长期用药,定期查尿常规老年、肾功能不全、少尿、休克病人慎用。(2)过敏反映;防治:轻者停药或用抗组胺药,
21、重者宜用糖皮质激素。(3)造血系统反映;防治:G-6-PD 缺少者、孕妇新生儿、早产儿不适当用,用药过程应定期检查血象。(4)恶心、呕吐、眩晕、头痛等。防治:驾驶员、高空作用及精细工种操作者慎用。3.磺胺类药基本化学构造是对氨基苯磺酰胺,此构造与对氨苯甲酸相似,而后者是细菌合成二氢叶酸重要底物,故磺胺类药能与对氨苯甲酸竞争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阻碍二氢叶酸合成,继而使核蛋白合成受阻,从而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4.(1)抗菌谱广,特别对 G 杆菌有强大杀菌作用;(2)与其他抗菌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3)口服吸取好,体内分布广;(4)合用于呼吸道、尿路及骨、关节、皮肤等感染;(5)不良反映少。5.药物
22、特点短效磺胺药、排泄快,乙酰化率低,溶解度较高,不易析出结晶。中效磺胺药,乙酰化率较高,溶解度低,较易析出结晶,须注意防止肾损害。常与 TMP 合用。长效磺胺药,作用维持时间久,抗菌力较弱,合用于轻症感染。-SIZSD、SMZSMM、SMD第七章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一、单项选取题 1.A 2.B 3.A 4.A 5.B 6.B 7.B 8.D二、多项选取题 1.ACD 2.ABCD 3.ACDE三、填空题 1、外周神经炎;导致体内VitB6缺少;慢;同服 VitB6 2、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 3、细胞内外;全杀菌 4、人种;人体 5、PAS;空腹 6、抑制结核杆
23、菌细胞壁分枝菌酸生物合成;抑制依赖DNARNA 多聚酶,阻碍 mRNA 合成。四、问答题 1、第一线: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第二线:对氨基水杨酸、吡嗪酰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 PAS抗菌力最强次于异弱广仅抑制结核杆菌抗菌谱仅杀灭结核杆菌穿透力强较强弱弱耐药性易易易慢次于异、利广 2、(1)口服吸取快而完全,穿透力强,对细胞内外结核杆菌有同等杀灭作用,属全杀菌药。(2)仅对结核杆菌有强大杀灭作用 (3)单独用药易致抗药性,故宜联合用药。(4)是治疗各种类型结核病首选药 3、(1)初期用药;(2)联合用药;(3)用量、疗程用足;(4)规律用药。4、(1)初期病灶内结
24、核菌生长旺盛,对药物敏感;(2)同步病灶血液供应丰富、药物易于渗入病灶内,故初期用药疗效较好。5、利福平抗菌范畴广,对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特别是耐药金葡萄有很强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某些病毒和沙眼衣原体也有抑制作用。第八章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一、单项选取题 1、D 2、C 3、D 4、B二、多项选取题 1、DE 2、ACDE 3、ABCD 4、ACDE第十章抗寄生虫药一、单项选取题 1.E 2.C 3.E 4.A 5.B 6.B 7.B 8.A 9.C 10.D 11.B 12.D 13.E 14.A 15.B 16.C 17.C 18.A 19.C 20.D二、多项选取题 1
25、.BDE 2.ABCDE 3.ABCD 4.ABC 5.ACE 6.ABCE 7.BDE 8.ACD 9.ABCE 10.ABD 11.BCE 12.ACE 13.CDE 14.BE三、填空题:1、急性阿米巴痢疾;肠外阿米巴病;排包囊者。2、高效;速效;低毒;复发率高;间日疟;抗氯喹恶性疟;急救脑型疟。3、杀灭良性疟继发性红外期裂殖子;杀灭各型疟原虫配子体;胃肠道反映;急性溶血或高铁血红蛋白症。4、甲硝唑;巴龙霉素 5、金鸡钠反映;特异质反映(急性溶血);兴奋子宫致流产。6、鞭虫;美洲钩虫。7、吡喹酮;硫双二氯酚。8、结合或摄取氯喹能力明显减少。四、问答题 1、(1)抗阿米巴原虫:治疗各种阿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药理 题库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