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程教案.pdf
《有机化学课程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课程教案.pdf(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不饱和烃1有机化学有机化学课程教案课程教案编写日期:编写日期:20082008 年年 2 2 月月 1717 日日-3-3 月月 8 8 日日章章、节节名名称称第三章 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授授课课学学时时6目目的的要要求求l、掌握 sp2 和 sp 杂化碳原子的特点、形成键的条件以及键的特性,定性理解乙烯的分子轨道。2、掌握烯烃、炔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系统命名方法以及次序规则的要点,并能用 Z、E 标记法标记顺反异构体的构型。3、掌握烯烃加卤化氢、加硫酸、加水、加次卤酸、加卤素、硼氢化反 应 以 及 亲 电 加 成 反 应 的 历 程;掌 握Markovnikov规 则,运 用Markov
2、nikov规则判断不对称烯烃的加成方向。5、理解根据带电体系的稳定性随着所带电荷的分散而增大的原理来判断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并能够运用烷基的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和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来解释 Markovnikov规则。6、掌握不对称烯烃与溴化氢在过氧化物存在时所表现的过氧化物效应现象即加成产物反 Markovnikov规则,并能用游离基加成反应历程解释其原因。重点:重点:1、乙烯、乙炔的结构、sp2 杂化、sp 杂化;2、烯烃的顺反异构及 Z/E 标记法;3、烯烃及炔烃的亲电加成反应,马氏规则;4、烯烃的自由基加成、自由基取代、硼氢化反应、氧化反应。5、炔氢的弱酸性。难难点点:1、碳原子的 sp 杂
3、化,键的特征;2第三章不饱和烃22、亲电试剂、亲电加成反应的概念,亲电加成反应的机理;3、亲电加成反应的取向与正碳离子的稳定性,Markovnikov规则的理论解释;教教学学组组织织教教学学方方法法: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ppt、三维立体动画相结合。作作业业:P112二、四、六、七、八、十 一、十 二(3、5、6)、十 三(2、3)、十六、十八、二十;参参考考书书目目文文献献:1、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2、汪巩主编,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3、张明哲编,有机化学命名浅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4、高 鸿 宾 主 编,
4、有 机 化 学(第 三 版),北 京: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1999.40825、徐 寿 昌 主 编,有 机 化 学(第 二 版),北 京: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1993.4164,65746、莫里森 RT,博伊德 RN 著,有机化学上册.第 2 版.复旦大学化学系有化学教研室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219328,4704847、Carey F A.Organic Chemistry.4nd ed.New:McGraw-Hill,Inc,2000.167258,3393648、邢其毅等,基础有机化学上册.第 2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65230授授课课小小结
5、结授课情况正常。第三章不饱和烃3第三章第三章 不饱和烃不饱和烃含有碳碳重键(C=C 或 CC)的开链烃称为不饱和烃。例如:名称通式官能团化合物举例烯烃CnH2nC=CCH2=CH2、CH3CH=CH2炔烃CnH2n-2-CC-CHCH、CH3CCCH3烯炔C=C 和 CCCH2=CH-CCH3.13.1 烯烃和炔烃的结构烯烃和炔烃的结构3.1.13.1.1 烯烃的结构烯烃的结构实验事实:仪器测得乙烯中六个原子共平面:H。116.6H121.7。HC0.1330nmCH0.1076nm杂化轨道理论的描述杂化轨道理论的描述C2H4中,C 采取 sp2杂化,形成三个等同的 sp2杂化轨道:激发杂化杂
6、化3个sp2sp2杂化轨道的形状与 sp3杂化轨道大致相同,只是 sp2杂化轨道的 s 成份更大些:(动画)为了减少轨道间的相互斥力,使轨道在空间相距最远,要求平面构型并取最大键角为 120:sp2sp3第三章不饱和烃4120。C(动画,sp2 杂化碳)23个sp 杂化轨道取最大键角为120。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2与3个sp 杂化轨道垂直HCHCHHHCHCHH(动画,乙烯的结构)分子轨道理论的描述分子轨道理论的描述分子轨道理论主要用来处理 p 电子。乙烯分子中有两个未参加杂化的 p 轨道,这两个 p 轨道可通过线性组合(加加减减)而形成两个分子轨道:能量p(+-*+-p(+-+-:有一个节面-
7、节面+:-+-+无节面-分子轨道理论解释的结果与价键理论的结果相同,最后形成的键电子云为第三章不饱和烃5两块冬瓜形,分布在乙烯分子平面的上、下两侧,与分子所在平面对称:HCHCHH其它烯烃分子中的 C=C:HCHCCH3HHCHCC2H5H丙烯的结构丁烯的结构3.1.23.1.2 炔烃的结构炔烃的结构以乙炔为例。仪器测得:C2H2中,四个原子共直线:0.106nm0.120nmHCCH量子化学的计算结果表明,在乙炔分子中的碳原子是 sp 杂化:激发杂化二个 sp 杂化轨道取最大键角为 180,直线构型:杂化2个spp轨道C C乙炔分子的骨架:H HC CC CH H每个碳上还有两个剩余的 p
8、轨道,相互肩并肩形成 2 个键:HCCH(动画,乙炔的结构)第三章不饱和烃6小结:小结:CC中碳原子为 sp 杂化;CC中有一个键、2 个相互的键;共价键参数:837KJ/mol0.120nm611KJ/mol0.134nm0.108nm(3x347=1041)347KJ/mol0.154nm0.110nm0.106nmHCCHH2CCHHH3CCH2Hwhy?原因:CC中有 1 个和 2 个键;sp 杂化轨道中的 S 成份多。(S 电子的特点就是离核近,即 s 电子云更靠近核)3.1.33.1.3 键的特性键的特性键不能自由旋转。键键能小,不如键牢固。碳碳双键键能为 611KJ/mol,碳碳
9、单键键能为 347JK/mol,键键能为 611-347=264K/mol键电子云流动性大,受核束缚小,易极化。键易断裂、起化学反应。键易断裂、起化学反应。3.23.2 烯烃和炔烃的同分异构烯烃和炔烃的同分异构烯烃:C4以上的烯有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顺反异构炔烃:C4以上的炔烃只有碳链异构和官能团位置异构,无顺反异构。例:丁烷只有两种异构体,丁烯有三种异构体:CH2=CH-CH2-CH31-丁烯H3CHC=CCH3HH3CHC=CHCH3CH3CH2=C-CH32甲基丙烯(异丁烯)顺-2-丁烯反-2-丁烯II I(A)C4H6:CH C-CH2CH31-丁炔I I(B)CH3C CCH3
10、2-丁炔I I IC5H8:CH CCH2CH2CH31-戊炔CH3C CCH2CH32-戊炔CH3CH CCHCH33-甲基-1-丁炔第三章不饱和烃7注意注意!形成顺反异构的条件:形成顺反异构的条件:必要条件:有双键充分条件:每个双键碳原子必须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例如,1-丁烯:CH2=CHCH2CH3没有顺反异构3.33.3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烯烃和炔烃的命名3.3.13.3.1 烯基和炔基烯基和炔基烯烃和炔烃分子从形式上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基团分别称为烯基和炔基;不饱和烃去掉两个氢后,形成亚基:CH2=CH-乙烯基HC C-乙炔基CH3-CH=CH-丙烯基CH3-C C-丙炔基
11、CH2=CH-CH2-烯丙基HC C-CH2-炔丙基CH3-C=CH2异丙烯基-CH=CH-1,2-亚乙烯基3.3.23.3.2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烯烃和炔烃的命名(1)(1)衍生物命名法衍生物命名法衍生物命名法只适用于简单的烯烃和炔烃。烯烃以乙烯为母体,炔烃以乙炔为母体。将其它的烯、炔看作乙烯或乙炔的衍生物。例:CH3CH=CH2 (CH3)2C=CH2 CH3CH=CHCH2CH3甲基乙烯不对称二甲基乙烯对称甲基乙基乙烯CH3CCCH3 CH3CH2CCCH3 CH2=CHCCH二甲基乙炔甲基乙基乙炔乙烯基乙炔(2)(2)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烯烃和炔烃与烷烃的系统命名规则类似。要选择含有 C
12、=C 或 CC 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编号从最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开始,并用阿位伯数字表示双键的第三章不饱和烃8位置。例:CH3CH2CH2CH=CH21-戊烯CH3CH2C=CH2CH3CH3C=CHCH3CH32-甲基-2-丁烯CH3CH2C CCH32-戊炔CH3CHC CHCH33-甲基-1-丁炔2-甲基-1-丁烯3-甲基丁炔2-甲基丁烯分子中同时含有双键和参键时,先叫烯后叫炔,编号要使双键和参键的位次和最小。1 2 3 4 5CH C-CH=CHCH3CH C-CH=C-CH=CH2CH2CH36543213-戊烯-1-炔3-乙基-1,3-己二烯-5-炔3.3.33.3.3 烯烃的顺
13、反异构体的命名烯烃的顺反异构体的命名(1)(1)顺反命名法顺反命名法两个双键碳上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在双键的同一侧者,称为顺式,反之称为反式。例:2-丁烯:H3CHC=CCH3HH3CHHC=CCH3。I:()m.p-132 C顺-2-丁烯顺式,两个甲基位于双键的同侧;反式,两个甲基位于双键的异侧。I I:m.p-105 C()反-2-丁烯。(2)(2)Z,E-Z,E-命名法命名法介绍 Z,E-命名法之前,首先介绍次序规则,目的是为了对顺反异构体方便地进行命名。问题:HBrClH3CCH3H3CBrHC=CC=CC=CC=CH CClHCH3H3C3HHH对后两个的化合物进行命名,必须了解次序规
14、则。顺-2-丁烯反-2-丁烯第三章不饱和烃9次序规则:次序规则:把双键碳上的取代基团按原子序数排列,同位素:DH,大的基团在同侧者为 Z,大基团不在同侧者为 E。ZZuasmmen,共同;EEntgengen,相反。大BrC=CH3CClH大大BrH3CC=CHCl小小小小大Z-1-氯2-溴丙烯E-1-氯2-溴丙烯连接在双键碳上都是碳原子时,沿碳链向外延伸。假如有下列基团与双键碳相连:(CH3)3C-(CH3)2CH-CH3CH2-CH3-C(C,C,C)C(C,C,H)C(C,H,H)C(H,H,H)最大次大次小最小当取代基不饱和时,把双键碳或参键碳看成以单键和多个原子相连。(C)(C)-C
15、CH可看作-CC-H(C)(C)(C)(C)-CH=CH2可看作-CHC-HH,-C CH-CH=CH2根据以上规则,常见基团优先次序如 P46 所示:I Br Cl SO3H F OCOR OR举例:举例:(H,H,C)CC(C,C,H)(H,H,C)C,(H,H,C)CC(C,C,C)CH3CH2CH3(H,H,H)CC=CCH(CH3)2CH2CH2CH3C(C,H,H)CH3CH2CH2CH3CH2(H,H,H)C,(H,H,C)CCCHC=CCH=CH2C(C,C,H)Z-3-甲基-4-异丙基-3-庚烯Z-注意:ClHC=CClBr顺-1,2-二氯-1-溴乙烯E-1,2-二氯-1-溴
16、乙烯 Z,E-命名法不能同顺反命名法混淆。第三章不饱和烃103.43.4 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1物态物态:C4以下的烯、炔是气体,C5-C18为液体,C19以上是固体。2沸点:沸点:与同碳数烷烃相比,末端烯烃的沸点同碳数烷烃;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烯烃和炔烃的沸点;碳数相同时,正构烯、炔的沸点异构烯、炔;碳架相同时,末端烯、炔的沸点内烯、炔(不饱和键位于碳链的中间);双键位置相同时,顺式烯烃的沸点反式烯烃;3.熔点熔点:分子的对称性,烯、炔的熔点。例如:内烯、炔的熔点末端烯烃、内炔;反式烯烃的熔点顺式烯烃。4.相对密度相对密度:烯烃和炔烃的相对密度同碳数烷烃。5.折射率折射率
17、:烯烃和炔烃分子中含有键,电子云易极化,它们的折射率同碳数烷烃。3.53.5 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烯烃官能团烯烃官能团:C=C,由一个键和一个键组成由于键键能小,易破裂,烯烃的反应都是围绕着键进行的:键电子云流动,较松散,可作为一电子源,起电子源,起 lewislewis 碱的作用,与亲碱的作用,与亲电试剂发生加成反应电试剂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产物:XC=C+X-YCYC与双键相连的C 上氢,受 C=C 影响,可发生取代反应。炔烃官能团炔烃官能团:CC:1 个、2 个 有键:有类似于烯烃的性质,如加成、氧化、聚合;2 个相互的:有不同于烯烃的性质,如炔氢的酸性。3.5.1
18、3.5.1 加氢加氢(1)(1)催化加氢催化加氢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烯烃或炔烃与氢加成生成烷烃:CH2=CH2 +H2催化剂CH3-CH3RC CH+H2Ni or Pd,PtRCH2CH3第三章不饱和烃11Cat.:Pt、Pd、Rh、Ni 等Ni 须经处理,得 Raney Ni,又叫活性 Ni、骨架 Ni。这种镍特点是具有很大的表面积,便于反应按下列机理进行:H2吸附解吸HHC2H4H H CH2=CH2H-CH2-CH2-H中间形成一个 Ni-H 键(半氢化态)为过渡态。该反应的意义:实验室制备纯烷烃;工业上利用此反应可使粗汽油中的少量烯烃(易氧化、聚合)还原为烷烃,提高油品质量。根据被
19、吸收的氢气的体积,测定分子中双键或三键的数目。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可使炔烃部分加氢,得到烯烃:RCH=CH2lindlar:Pd-CaCO3/HOAc(Pd 沉淀于 CaCO3上,再经 HOAc 处理)其他用于炔烃部分加氢的催化剂还有:Cram 催化剂:Pd/BaSO4-喹啉(Pd/BaSO4中加入喹啉);P-2 催化剂:Ni2B(乙醇溶液中,用硼氢化钠还原硫酸镍得到硼氢化镍)。P-2 催化剂又称为 Brown 催化剂。分子中同时含有双键和三键时,三键首先加氢,因为三键优先被吸附。例:RC CH+H2lindlarCH3HC C-C CHCH2CH2OH+H2lindlarCH3H2C CH-C
20、 CHCH2CH2OH利用此性质可将乙烯中的少量乙炔转化为乙烯,防止在制备低压聚乙烯时,少量的炔烃使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失活。催化加氢反应的立体化学:顺式加成顺式加成!例例 1 1:CH3HHNi+H2CH3H3CCH3例例 2 2:CH3CH2-C C-CH2CH3+H2P-2催化剂CH3CH2HC=CCH2CH3H(2)(2)还原氢化还原氢化在液氨中用金属钠或金属锂还原炔烃,主要得到反式烯烃:第三章不饱和烃12CH3CH2-C C(CH2)3CH3Na-液NH3HC=CCH3CH2(CH2)3CH3H在醚中用乙硼烷还原炔烃,再经醋酸处理,则主要得到顺式烯烃:CH3CH2-C C-CH2CH3
21、B2H6,醚CH3COOH。-33 CCH3CH2H。0 CC=CCH2CH3H(3)(3)氢化热与烯烃的稳定性氢化热与烯烃的稳定性1mol 不饱和烃氢化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为氢化热。氢化热氢化热越高,说明原来的不饱和烃的内能越高,稳定性越差。因此,可以利用氢化热获得不饱和烃的相对稳定性信息。不同结构的烯烃进行催化加氢时反应热数据如下:氢化热氢化热烯烃烯烃/kJmol-1/kJmol-1CH2=CH2137.2(CH3)2C=CH2118.8CH3CH=CH2125.9顺-CH3CH2CH=CHCH3119.7CH3CH2CH=CH2126.8反-CH3CH2CH=CHCH3115.5CH3CH2
22、CH2CH=CH2125.9CH3CH2(CH3)C=CH2119.2(CH3)2CHCH=CH2126.8(CH3)2CH(CH3)C=CH2117.2(CH3)3CCH=CH2126.8(CH3)2C=CHCH3112.5顺-CH3CH=CHCH3119.7(CH3)2C=C(CH3)2111.3反-CH3CH=CHCH3115.5以上的数据表明,不同结构的烯烃进行催化加氢时反应热的大小顺序如下:CH2=CH2RCHCH2RCHCHR,R2CCH2R2CCHRR2CCR2 顺-RCHCHR反-RCHCHR说明烯烃的热力学稳定性次序为:R2CCR2R2CCHRRCHCHR,R2CCH2RCH
23、CH2CH2=CH2 反-RCHCHR顺-RCHCHR第三章不饱和烃133.5.23.5.2 亲电加成亲电加成(1)(1)与卤素加成与卤素加成(a)(a)与溴和氯加成与溴和氯加成烯、炔主要与 Cl2、Br2发生加成反应。(F2太快,I2太慢。)C=C+Br2红棕色CCl4Br BrCC无色炔烃能与两分子卤素加成:RC CHCl2(or Br2)RCCl=CHClCl2(or Br2)RCCl2CHCl2(RCBr2CHBr2)CH2BrCHBrCH2C CH4,5-二溴-1-戊炔反应活性:烯烃炔烃。例:CH2=CH-CH2-C CH+Br2乙醚低温此反应可用来检验 C=C 或 CC 是否存在。
24、例:CH3-CH=CH2 +Br2CCl4CH3-CH-CH2Br Br1,2-二溴丙烷小心控制条件,可得一分子加成产物:CH3C CCH3Br2H3C。BrBrC=CCH3乙醚,-20 C这了使反应顺利进行而不过于猛烈,通常采用既加催化剂又加溶剂稀释的办法。例如:FeCl3,40 C,0.2MPa1,2-二氯乙烷,97%。ClCH2-CH2Cl1,2-二氯乙烷(常用溶剂)CH2=CH2+Cl2CH CHCl2,FeCl3,CCl480-85 C。ClCl2,FeCl3,CCl4CH=CH。Cl1,2-二氯乙烯80-85 CCl ClH-C C-HCl Cl1,1,2,2-四氯乙烷第三章不饱和
25、烃14(b)(b)亲电加成反应机理亲电加成反应机理烯烃加溴历程:C=C烯烃+BrBr慢BrCC+快BrCCBr-Br炔烃加溴历程:BrC2H5C CC2H53-己炔Br2,乙酸-Br,80%-+H5C2CCBr-H5C2BrC=CBrC2H5C2H5角张力更大,内能更高反-3,4-二溴-3-己烯可见,烯、炔与卤素的加成反应是由可见,烯、炔与卤素的加成反应是由 BrBr+首先进攻的,是亲电加成反应。首先进攻的,是亲电加成反应。下列实验可以用来说明烯烃与卤素的加成反应是由亲电试剂首先进攻的分步反应。实验一:CH2=CH2+Br2CCl4红棕色(干燥)CCl4微量水X(不裉色)CH2=CH2+Br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化学 课程教案 课程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