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疟疾考试题库.pdf
《消除疟疾考试题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除疟疾考试题库.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判断题(判断为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A”涂黑,判断为错误的请将相应题号的“B”涂黑)1.疟疾俗称为“打摆子”。(A)2.能感染人的有 5 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B)3.疟疾是一种丙类传染病,不需要十分重视的。(B)4.当发现疟疾病例时,应依法进行网络报告或其他方式上报。(A)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是传染病的义务报告人,发现疟疾或疑似疟疾病例,均应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A)6.疟疾在中国的流行历史很短。(B)7.疟疾只在非洲流行。(B)8.间日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全年流行。(B)9.目前我国输入性的疟疾病例有明显
2、的季节性。(B)10.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A)11.各种蚊子都能传播疟疾。(B)12.在我国只有中华按蚊一种蚊子传播疟疾。(B)13.疟原虫的裂殖子通过蚊子传播给人。(B)14.疟原虫只寄生人体的红细胞。(B)15.疟原虫先寄生在肝细胞内,然后再寄生于红细胞内。(A)16.疟原虫只寄生在人体的肝细胞内。(B)17.疟原虫还寄生在人体的肌肉内。(B)18.疟疾的发作是由于疟原虫破坏红细胞后释放出大量的代谢产物所起。(A)19.各种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B)20.间日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48 小时。(A)21.三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
3、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72 小时。(A)22.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3648 小时。(A)23.卵形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48 小时。(A)24.中华按蚊的孳生地是那些小的臭水沟。(B)趋室内25.微小按蚊主要传播恶性疟。(A)26.疟疾的流行与环境的温度没有关系。(B)27.输血也可传播疟疾。(A)28.正常情况下,感染疟疾的孕妇能通过胎盘将疟原虫传播给胎儿。(B)29.发冷.发热和出汗的周期性发作是间日疟病人的典型症状。(A)30.进入间歇期,疟疾患者还会有发热。(B)31.间日疟的发作周期一般为48 小时。(A)32.恶性疟的发作周期一般为3648 小时。(
4、A)33.三日疟的发作周期一般48 小时。(B)34.恶性疟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常可发展为重症疟疾。(A)35.间日疟能引起患者死亡。(B)36.各种人体疟原虫都会出现再燃。(A)37.疟疾的复发是指初发患者经治疗后,血中疟原虫已彻底肃清,但是肝脏中的迟发型子孢子复苏后,并发育释放裂殖子再进入红细胞内,经繁殖而引起临床症状。(A)38.各种人体疟原虫都有复发现象。(B)39.脑型疟多见于儿童。(A)40.免疫力低下者也常常引发脑型疟等重症疟疾。(A)41.患者一旦发展成了脑型疟,就治不好了。(B)42.在对脑型疟患者救治过程中,只要关注病原体就可以了。(B)43.在对脑型疟的救治过程中,对症
5、治疗也非常重要。(A)44.输血性的疟疾治疗后也有复发。(B)45.疟疾的诊断依据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等三个方面。(A)46.疟疾的流行病学史是指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A)47.疟疾的实验室检查包括显微镜下血涂片检查疟原虫.疟原虫抗原检测和疟原虫抗体检测。(B)48.在疟疾发作后数小时采血进行镜检是最好的时机。(A)49.血片中查到疟原虫还不能确定患者就是疟疾病例。(B)50.对疟疾病例的隔离要求与其他传染病的隔离要求一样。(B)51.疟疾病例经治疗后,一般不会留有后遗症。(A)52.及早规范治疗可以防止恶性疟发展为凶险型发作。(A)5
6、3.ACT是氯喹和伯氨喹的简称。(B)54.治疗间日疟最常用的是氯喹和伯氨喹。(A)55.非重症恶性疟病例的首选抗疟药物剂型为注射剂。(B)56.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首选氯喹/伯氨喹九日疗法治疗方案。(B)57.一般的疟疾病例用口服给药就可以了。(A)58.在使用伯氨喹治疗疟疾患者时,需注意患者是否同时患有G6PD 缺乏症。(A)59.疟疾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后,就可以不用继续治疗了。(B)60.疟疾休止期抗复发治疗针对的是红细胞内的疟原虫。(B)61疟疾休止期抗复发治疗常用的药物是氯喹。(B)62.各种疟疾都需要休止期抗复发治疗的。(B)63.到疟疾流行区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让蚊子叮咬。(A)
7、64.氯喹是一种预防疟疾的药品,口服2 片有效预防时间 719 天。(A)65.RDT 是疟疾快速诊断试验的简称。(A)66.RDT 主要检测待检样本中的疟原虫抗体。(B)67.对发热病人开展外周血的疟原虫检测或RDT 检测是发现病人的主要途径。(A)68.当前,对来自疟疾流行区伴有发热的病人,一定要采血进行疟原虫的筛查。(A)69.疟疾病例的疫点处置是为了保护病例。(B)70.疟疾防治的重点人群是在流行区内的常住人群。(A)71.由于人群对疟疾没有有效的免疫,所以出国旅游到高疟区活动的人是高危人群。(A)72.疟疾预防服药只是到了流行区开始服用,离开流行区后就不用服了。(B)73.中国到 2
8、015 年消除疟疾。(B)744 月 25 日是全国疟疾日。(B)75恶性疟不及时治疗也不会死人。(B)76得了疟疾应及时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A)77.全球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区包括非洲、中南美洲、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A)78.东南亚主要流行的是间日疟。(A)79.非洲主要流行的是间日疟。(B)80.疟原虫的生活史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个阶段,无性生殖在人体内进行,有性生殖在按蚊体内进行。(A)81.疟原虫一般寄生在人体的胃肠道。(B)82.治疗间日疟首选磷酸氯喹片加磷酸伯氨喹片八日疗法进行治疗。(A)83.制作疟原虫血片时最佳采血部位为耳垂.手指.足趾或足跟。(A)
9、84.血清学调查使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是查疟原虫的抗原。(B)85.可以治疗疟疾药物包括伯喹.氯喹和青蒿素类等药物。(A)86.疟疾发热期所见的疟原虫以大滋养体为主。(B)87.预防疟疾的关键是防止被蚊子叮咬。(A)88.间日疟原虫既可引起再燃又可引起复发。(A)89.间歇期镜检疟原虫时,除恶性疟外,以大滋养体为主。(A)90.在厚血膜中,只有疟原虫环状体和大滋养体的形态有较大改变,而裂殖体和配子体的形态则无明显变化。(A)91.带虫者就是肝细胞中有疟原虫而无临床症状者。(B)92.除了厚血膜外,在薄血膜中也可以进行疟原虫计数。(A)93.疟原虫检测中,瑞氏染色法进行染色前,需先对
10、薄血膜进行固定。(B)94.带虫者就是红细胞中有疟原虫而无临床症状者。(A)95.只有厚血膜可以进行疟原虫计数,薄血膜不可以。(B)96.吉氏染色法进行染色前,需先对薄血膜进行固定。(A)97.疟疾属于乙类传染病。(A)98.疟疾病原学诊断时薄血膜的检出率高于厚血膜。(B)99.各种疟疾都需要休止期抗复发治疗。(B)100.休止期抗复发治疗针对的是红细胞内的疟原虫。(B)101.一般情况下恶性疟病人外周血中,仅见小滋养体和配子体,一般不见大滋养体和裂殖体。(A)102.预防疟疾服药的方案成人剂量为磷酸哌喹每月服2 次,每次 600mg,饭前服。(B)103.国内常用疟原虫半定量计数方法将密度分
11、为6 级,其中规定 200 个视野中查见的疟原虫数平均每个视野1-5 个,记录“+”。(B)104.我国主要传疟媒介大劣按蚊(海南岛)主要孳生于水流缓慢.水质清晰的溪沟里。(B)105.微小按蚊为野栖蚊种,是我国南部山林地区主要传疟媒介。(B)106.大劣按蚊的数量高峰出现于9-10 月份。(A)107.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称为疟疾的再燃。(A)108.疟原虫的再燃是指疟疾初发患者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经过数周至年余,又出现疟疾发作。(B)109.疟原虫的寄生部位为红细胞和肝脏。(A
12、)110.目前认为间日疟原虫子孢子在遗传上均有两种类型,即速发型和迟发型子孢子。(A)111.嗜人按蚊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是山区的主要传疟媒介。(B)112.恶性疟原虫引起的疟疾发作既有再燃,又有复发。(B)113.疟疾是以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和脾大.贫血等体征为特点的寄生虫病。(A)114.间日疟发作多见于中午前后,少有夜间发作,且下一次发作时间往往比上一次提前12 小时。(A)115.第一次使用的玻片应浸入有液态洗涤剂的清水中1020 分钟,然后用干净棉巾擦拭,再放入清水中34 次,晾干,最后用干净棉巾擦干。(A)116.疟原虫检测时,新配制的染液,一般染色能力较弱,且常呈酸性。(
13、B)117.疟疾病人血片染色偏蓝可用pH 值较高的缓冲液冲洗,若染色偏红,则用pH 值较低的缓冲液冲洗。(B)118.评价血片制作质量好坏,主要依靠薄血膜.厚血膜.染色质量和清洁度等内容来判定。(A)119.疟原虫的主要致病阶段是红内期。(A)120.杀灭疟原虫配子体的主要药物是青蒿素。(B)121.重症疟疾治疗首选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的口服剂型(简称ACT)进行治疗。(B)122.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发现的疑似.临床诊断和确诊疟疾病例,应在2 日内组织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B)123.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及时收集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并在完成调查后的2 日内将病例个案调查资
14、料录入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A)124.主动病例侦查发现 2 例及以上病例或带虫者的具备传播条件的疫点,应对病家及四邻的人房和畜舍进行滞留喷洒。(B)125.发病率较低地区(以县为单位报告发病率在 1/10 万以下),以乡(镇)为单位在一个月内出现 5 例以上(含 5 例)当地新感染病例为疟疾暴发疫情。(B)126.流行区每年传播季节前,在上一年疟疾发病率大于 1%的自然村或居民点,对间日疟病人的家属,采用氯喹加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传播休止期扩大治疗。(B)127.疟疾的传染源为外周血中有配子体的人。(A)128.疟原虫为多细胞生物,属原生动物门、孢子纲、疟原虫科疟原虫属。(B)129.疟
15、原虫配子体进入蚊胃后的生长发育顺序是:动合子合子卵囊子孢子。(B)130.目前我国间日疟分布广泛,恶性疟次之,三日疟偶尔发现,卵形疟无本地病例报告。(A)131.制作疟原虫标准血片的操作步骤是先涂制薄血膜,后涂制厚血膜。(B)132.输入性疟疾病例是指在外地感染到当地发病,对当地而言为输入性疟疾病例。(A)133.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无迟发型子孢子,因而只有再燃而无复发。(A)134.疟疾病例治疗原则,对所有临床诊断和确诊的疟疾病例及带虫者均应进行规范的抗疟疾药物治疗。(A)135.疟原虫在各期均可查见疟色素。(B)136.制作疟原虫血涂片时,单张血膜染色可取蒸馏水或PBS 缓冲液 2ml
16、加入吉氏染液 5 滴,混匀后滴在厚、薄血膜上,20min30min 后,水洗、晾干。(B)137.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发现的疑似、临床诊断和确诊疟疾病例,应在3 日内组织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A)138.孕妇患间日疟可采用氯喹和伯氨喹治疗。(B)139.在每年传播季节前,对上一年内本辖区内登记、报告的所有间日疟病例,采用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1 次传播休止期根治。(A)140.我国政府提出,到 2015 年,全国除云南部分边境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到2020 年,全国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A)141.疟疾流行的主要区域是热带和亚热带。(A)142.疟疾的发作具有周期性,其间歇期
17、的长短取决于子孢子在肝细胞内发育的时间。(B)二、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疟疾俗称(B)A.感冒 B.打摆子 C.发烧 D.腹泻2.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几种(C)A.2 种 B.3 种 C.4 种 D.5 种3.下列哪种疟原虫不在人体内寄生(A)A.弯曲疟原虫 B.间日疟原虫 C.恶性疟原虫 D.卵形疟原虫4.疟疾是一种传染病,对疟疾的管理被列入为(C)A.甲类传染病管理 B.乙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管理 C.乙类传染病管理 D.丙类传染病管理5.发现疟疾病例后,应该在多少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C)A.6 小时 B.12 小时 C.24 小时 D.48 小时6.以
18、下各个地区中,有疟疾流行的地区性是(D)A.欧洲 B.北美洲 C.日本 D.东南亚7.疟疾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传播的(A)A.蚊子叮咬 B.吸入飞沫 C.苍蝇污染食物 D.性交8.疟疾传播给人,其感染人体的阶段是(B)A.配子体 B.子孢子 C.合子 D.裂殖子9.蚊子吸人血时,通过疟原虫生活史的哪个阶段被感染(A)A.配子体 B.子孢子 C.合子 D.裂殖子10.疟原虫生活史中有几类增殖(C)A1B.2C.3D.411.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的细胞或组织是(D)A 肌肉细胞 B.消化道内 C.脑细胞内 D.红细胞内12.间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为(C)A.12 小时 B.36-48
19、 小时 C.48 小时 D.72 小时13.三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D)A.12 小时 B.36-48 小时 C.48 小时 D.72 小时14.卵形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C)A.12 小时 B.36-48 小时C.48 小时 D.72 小时15.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B)A.12 小时 B.36-48 小时 C.48 小时 D.72 小时16.我国平原地区传播疟疾的主要蚊种是(A)A.中华按蚊 B.微小按蚊 C.嗜人按蚊 D.大劣按蚊17.最简单、直观地鉴别中华按蚊成蚊是看其在物体表面停留时的姿态,以下描述中属于中华按蚊典型停留姿态
20、是(A)A.腹部翘起,喙与身体成一直线 B.腹部翘起,喙与身体成一角度C.腹部不翘起,喙与身体成一直线 D.腹部不翘起,喙与身体成一角度18.以下各个因素中,不属于影响疟疾流行的因素是(D)A.温度 B.雨水 C.战争 D.饮食习惯19.下列关于经输血感染疟原虫的叙述中,属于不正确的是(C)A.没有复发 B.不通过红外期 C.不会增殖 D.可以有再燃20.以下哪个症状不是疟疾的典型临床表现(B)A.发冷 B.腹痛 C.发热 D.出汗21.间日疟的发作周期一般是(C)A.12 小时 B.24 小时 C.48 小时 D.72 小时22.三日疟是发作周期一般是(D)A.12 小时 B.24 小时 C
21、.48 小时 D.72 小时23.恶性疟发热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B)A.多起病急,无寒战 B.常伴有咳嗽 C.热型不规则 D.可伴有腹痛及腹泻24.下列有关脑型疟预后说法中,属于正确的是(B)A.能治好,但是常留有后遗症 B.能治好,常不留后遗症 C.不能治好,很容易死亡 D.很不容易完全治疗好的。25.能引起脑型疟的疟原虫主要种类是(C)A.间日疟 B.三日疟 C.恶性疟 D.卵形疟26.疟疾对孕妇的危害是(B)A.引发难产 B.流产.早产和死胎 C.高血压 D.水肿27.疟疾的诊断依据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A.家族史 B.流行病学史 C.临床表现 D.实验室检查28.以下实验室检查项
22、目中,哪一项检查结果不可作为疟疾的实验室确诊依据(D)A.血片检查 B.RDT 检测 C.PCR 检测 D.抗体检测29.采血检测疟原虫的最佳时期是(A)A 发作前或后数小时 B 间歇期 C 没有最佳时间 D 无所谓,什么时候都可以30.疟疾确诊的依据是(D)A.患者有独特的临床表现 B.患者体内有抗疟原虫抗体 C.患者有流行病学史 D.患者体内有疟原虫抗原或虫体31.疟疾病人的隔离治疗要求是(B)A.没有要求 B.需注意防蚊措施 C.需带口罩,防治呼吸传播 D.要穿戴隔离衣,防治接触传播32.下列有关疟疾治疗的说法中,属于错误的是(C)A.及时治疗 B.规范治疗C.治疗后常有后遗症 D.目前
23、的治疗疟疾药物都很高效33.对疟疾病人早治疗的目的不包括(B)A.减轻临床症状 B.增加阳性检出率 C.减少发作次数 D.降低传播的可能34.以下各个药物组合中,属于治疗间日疟首选药物的(A)A.氯喹片加伯氨喹 B.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 C.双氢青蒿素哌喹片 D.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35.疟疾治疗药物,伯氨喹八日疗程治疗间日疟时每天的剂量是多少片(C)A.1 片 B.2 片 C.3 片 D.4 片36.下面各选项中,是使用氯喹治疗间日疟常规用法的是(A)A.第 1 日 4 片,第 2.3 日各 2 片B.每日 1 片,连服 8 日 C.8 片顿服 D.每日 2 片,连服 4 日37.以下各
24、组药物中,不可作为治疗恶性疟常规药物的是(A)A.氯喹片加伯氨喹 B.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 C.双氢青蒿素哌喹片 D.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38.治疗重症恶性疟时,应注意(C)A.患者的饮食 B.患者的氧分压 C.患者的综合状况 D.患者的谈吐39.预防疟疾常用药物是(A)A.氯喹片 B.青蒿琥酯片片 C.双氢青蒿素片 D.萘酚喹片40.使用青蒿琥酯注射剂治疗重症恶性疟时的常用首次剂量为多少mg(B)A.60B.60 或 120C.120D.18041.使用蒿甲醚治疗重症恶性疟时,常用的给药方式是(B)A.口服 B.肌肉注射 C.静脉点滴 D.静脉推注42.氯喹是预防疟疾常用的药品,每710
25、 日口服一次,每次服用片数为(B)A.1 片 B.2 片 C.3 片 D.4 片43.治疗以下各类疟疾患者时,不应使用伯氨喹啉的疟疾种类是(B)A.恶性疟 B.G6PD 缺乏症患者 C.孕妇患者 D.儿童患者44.在疟疾治疗或预防性给药时,儿童的剂量应该是(C)A.与成人剂量相同 B.超过成人剂量 C.按不同的年龄折量给药 D.无所谓,随便给45.在治疗从国外感染疟疾病人的同时,还因注意事项是(B)A.让家人一起来检查 B.让一同回国的人来检查 C.让同村的人也来检查 D.不要注意什么46.预防疟疾最有效的措施是(C)A.口服预防药物 B.打疫苗 C.避免蚊虫叮咬 D.了解疟疾的预防知识4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除 疟疾 考试 题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