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大题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大题汇总.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一、简述血栓形成的条件简述血栓形成的条件1 1、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内皮下胶原纤维暴露血小板+凝血因子 XII 激活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内皮细胞损伤释放组织因子凝血因子 VII 激活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2 2、血流状态改变血流状态改变血流减慢+涡流产生 有利血栓形成3 3、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液凝固性增高A 血液中血小板、凝血因子增多B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二、二、简述栓子运行途径简述栓子运行途径栓子运行的途径一般与血流方向一致。栓子运行的途径一般与血流方向一致。1、体静脉系统+右心随血流栓塞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2、体循环系统+左心随动脉血流阻塞于各器官中相应大小口径的动脉分支
2、3、门静脉系统来自肠系膜静脉,栓塞肝内门静脉分支4、心腔(有房室间隔缺损)偶可由压力高的一侧通过缺损进入另一侧心腔,再随动脉血流栓塞相应分支,称【交叉性栓塞交叉性栓塞】5、下腔静脉(胸腹腔压力突然升高)可由较大静脉逆行至较小静脉,称【逆行性栓塞逆行性栓塞】三、三、简述肺动脉栓塞栓子来源、好发部位、后果简述肺动脉栓塞栓子来源、好发部位、后果来源来源:右心及静脉系统的血栓(下肢深静脉+盆腔静脉+右心附壁)好发部位好发部位:肺动脉主干或小分支后果后果:1、栓子较小栓塞肺动脉小分支无严重后果(因有肺支气管动脉双重血液供应)2、肺严重淤血栓子较小栓塞肺动脉小分支肺出血性梗死3、栓子较大栓塞肺动脉主干或大
3、分支呼吸困难、发绀、休克至死亡栓子较小但数量多广泛栓塞小分支四、四、简述出血简述出血/贫血性梗死的形成条件、好发器官、肉眼形态特点贫血性梗死的形成条件、好发器官、肉眼形态特点形成条件形成条件贫血性梗死(白色梗死)贫血性梗死(白色梗死)动脉因血栓形成栓塞出血性梗死(红色梗死)出血性梗死(红色梗死)1、动脉栓塞或血管受压闭塞2、梗死前器官已有严重淤血3、梗死器官组织结构疏松组织结构疏松的器官(肺、肠)梗死灶红色,大量出血肺梗死灶呈三角形,红色,尖朝肺门,底靠肺膜,肺膜面有纤维渗出物。肠梗死灶呈节段性,暗红色,肠浆膜面有纤维渗出物好发器官好发器官肉眼形态特点肉眼形态特点组织结构比较致密、侧枝循环不充
4、分的器官(脾、肾、心)梗死灶灰白色,质实脾肾梗死灶呈椎体形、切面为三角形,边缘可见充血出血带心肌梗死呈不规则形五、五、简述静脉性充血(淤血)简述静脉性充血(淤血)定定器官或组织因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义义淤血是一被动过程。原原静脉受压因因静脉腔阻塞心衰左心衰肺淤血右心衰体循环淤血病病肿胀、呈暗紫红色、温度低、局部细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变变后后短期淤血后果轻微果果慢性淤血组织水肿和漏出性出血实质细胞发生萎缩、变性、坏死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和淤血性硬化举举肺淤血多见于左心衰。慢性肺淤血(可见心力衰竭细胞、肺褐色硬化)例例肝淤血多见于右心衰。六、六、试比较创伤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试比较
5、创伤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特点组织破坏创缘创口对合感染愈合时间形成瘢痕一期愈合主见于无菌性手术创口,其中仅有少量血凝块破坏少整齐容易对合无感染短时间瘢痕小二期愈合需清除异物、吸收机化大量坏死组织和血凝块、再生多量肉芽组织破坏大不整齐不易对合有感染长时间瘢痕大七、七、简述肉芽组织的组成和病理过程中的生物学意义简述肉芽组织的组成和病理过程中的生物学意义组成:组成:新生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功能:功能:1、抗感染、去异物、保护创面2、填补连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3、机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结局:结局:肉芽组织纤维结缔组织瘢痕组织八、八、简述骨折愈合基本过程简述骨折愈合基本
6、过程1、血肿期血肿期骨断端及其周围出血,形成血肿2、纤维性骨痂期纤维性骨痂期局部增生的纤维性肉芽组织(临时性/纤维性骨痂)使血肿机化,填充连接断端,局部形成梭形膨大3、骨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纤维性骨痂类骨组织骨性骨痂4、骨痂改建骨痂改建骨性骨痂板层骨重新恢复皮质骨和骨髓腔的正常关系九、九、试比较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特点试比较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特点时间时间病变特点病变特点炎细胞浸润特点炎细胞浸润特点急性炎症急性炎症短(几分钟几天)变质,渗出为主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炎症慢性炎症长(几周半年)增生为主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十、十、简述化脓性炎症主要类型及特点简述化脓性炎症主要类型及特点特点特点:中
7、性粒细胞渗出为主+不同程度组织坏死+脓液形成(脓细胞=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脓液及成分脓液及成分:中性粒细胞+坏死组织+细菌+浆液常见病原常见病原:葡萄球菌、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大肠杆菌好发部位:好发部位:阑尾、皮肤、皮下、肌肉、内脏、浆膜等处结局:结局:吸收,排出概念及特点概念及特点表面化脓和积脓表面化脓和积脓蜂窝织性炎蜂窝织性炎粘膜或浆膜表面的化脓性炎疏松结缔组织的化脓性炎脓肿脓肿出血性炎出血性炎局限性化脓性炎1、血管损伤严重2、渗出物含大量红细胞3、多与其他类型炎症合并存在疖(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组织的脓肿)痈(多个疖的融合)葡萄球菌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鼠疫常见病常见病表面化脓:
8、尿道、支气管积脓:浆膜、胆囊炎、化 脓 性 输 卵 管炎、丹毒、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致病菌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十一、简述渗出液在炎症中的意义十一、简述渗出液在炎症中的意义有利的方面:有利的方面:1、稀释毒素、减轻毒素对局部损伤2、为局部组织带来营养物质,带走代谢产物3、渗出物中所含的抗体和补体有利于消灭病原体4、渗出物中的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交织成网限制病原微生物扩散利于白细胞吞噬与修复5、渗出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随淋巴液被带到局部淋巴结,利于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不利的方面:不利的方面:1、渗出液过多压迫阻塞作用A、严重喉头水肿窒息B、心包、胸膜腔积液压迫心脏或肺脏2、纤维素吸收不良发生机化A、
9、肺肉质变B、浆膜粘连C、浆膜腔闭锁十二、简述急性炎症蔓延扩散的方式十二、简述急性炎症蔓延扩散的方式局部蔓延局部蔓延淋巴道蔓延淋巴道蔓延血道蔓延血道蔓延途径途径组织间隙+自然管道周围组织和器官病灶周围毛细淋巴管+小淋巴管扩散淋巴入血淋巴路血循环毒性产物回流入血结局结局糜烂、溃疡、瘘管、窦道、空洞淋巴管炎+所属淋巴结炎血道蔓延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败血症十三、十三、简述慢性肉芽肿性炎、简述慢性肉芽肿性炎、常见病及其病因,常见病及其病因,并以结核结节为例说并以结核结节为例说明肉芽肿组成结构。明肉芽肿组成结构。概念概念:是一种特殊的慢性增生性炎,以肉芽肿形成为特点。肉芽肿:肉芽肿:由渗出的单核细
10、胞和局部增生的巨噬细胞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常见病因:常见病因:细菌感染:结核杆菌结核病;麻风杆菌麻风1、螺旋体感染:梅毒螺旋体梅毒2、真菌和寄生虫感染:组织胞浆菌组织胞浆菌病;血吸虫血吸虫病3、异物:手术缝线、石棉等4、原因不明:结节病结构(以结核结节为例)结构(以结核结节为例):干酪样坏死(中心)+上皮样细胞(周围放射状排列)+朗格汉斯细胞(掺杂其中)+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外周)+纤维结缔组织(包绕)十四、区别肿瘤性增生和非肿瘤性增生十四、区别肿瘤性增生和非肿瘤性增生肿瘤性增生肿瘤性增生与机体不协调,对机体有害不受机体调控,具有相对自主性去除致瘤因素后增殖继续增殖的细胞缺乏分化成熟能力
11、单克隆性增生非肿瘤性增生非肿瘤性增生是机体需要的生物学过程受机体调控,有一定限度去除损伤因素后增殖不继续增殖的组织能分化成熟多克隆性增生十五、区别癌和肉瘤十五、区别癌和肉瘤组织来源组织来源发病率发病率年龄年龄大体特点大体特点镜下特点镜下特点网状纤维网状纤维转移转移癌癌上皮组织高,为肉瘤的 9 倍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纤维组织常有增生见于癌巢周围,癌细胞间多无多经淋巴道转移肉瘤肉瘤间叶组织较低有些类型见于青少年,有些类型见于中老年肉瘤细胞多弥散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肉瘤细胞多有网状纤维多经血道转移质较硬、灰白、较干燥、无包膜质软、灰红
12、、湿润、鱼肉状、假包膜十五、区别良性、恶性肿瘤十五、区别良性、恶性肿瘤分化程度分化程度核分裂象核分裂象生长速度生长速度生长方式生长方式继发改变继发改变转移转移良性肿瘤良性肿瘤分化好,异型性小核分裂像无或少不见病理性核分裂像速度慢外生性、膨胀性生长特例特例:血管瘤浸润性生长少见不转移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分化不好,异型性大核分裂像多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速度快浸润性生长(主要方式)外生性、膨胀性生长(次要方式)常见(出血、坏死、溃疡形成等)常有转移(恶性肿瘤独有的生物学特点)特例特例:基底细胞癌只局部浸润,不转移,低度恶性易发生骨转移的肿瘤:乳腺癌,肾细胞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库肯勃瘤易复发较大,破坏原
13、发部位和转移部位的组织坏死、出血、合并感染复发复发对对 机机 体体 的的影响影响不复发或很少复发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十六、试述恶性肿瘤转移方式十六、试述恶性肿瘤转移方式1、直接蔓延:肿瘤细胞体积增大沿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神经束连续浸润生长破坏邻近组织器官2、淋巴道转移:区域淋巴结转移(大多数)+“跳跃式”转移(少数)肿瘤细胞聚集于边缘窦累及整个淋巴结3、种植转移:肿瘤细胞脱落后在体腔或空腔脏器内的转移胃癌种植到盆腔;胃癌种植到卵巢Krukenberg(库肯勃)瘤Krukenberg瘤也可通过淋巴道和血道转移形成,但少见4、血道转移:A、经门静脉系统转移:腹腔内肿瘤门静脉转移到肝脏B、
14、经体循环系统转移:四肢肿瘤体循环肺C、经动脉系统转移:肺癌动脉系统全身播散骨、脑D、经椎旁静脉系统转移:乳癌椎体转移;甲状腺癌的颅骨转移;前列腺癌的骨盆转移十七、简述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发生发展过程、继发性病变十七、简述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发生发展过程、继发性病变基本病变基本病变:动脉内膜形成粥样斑块。发生于大、中动脉。发生发展过程发生发展过程:1、脂纹;2、纤维斑块;3、粥样斑块;4、继发病变继发病变继发病变:1、斑块内出血2、斑块破裂3、病灶处的内皮损伤和粥瘤性溃疡4、钙化6、动脉瘤形成5、血管腔狭窄十八、试述心肌梗死概念、常见形态变化(大体和镜下)十八、试述心肌梗死概念、常见形态
15、变化(大体和镜下)、并发症、并发症概念概念:指冠状静脉供血中断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药物不能缓解。好发部位好发部位: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室间隔前2/3、前内乳头肌变化变化:为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肉眼肉眼:贫血性梗死。早期:颜色苍白或土黄色晚期:纤维增生镜下镜下:心肌纤维凝固性坏死;核碎裂消失;胞质均质红染或呈不规则粗颗粒状;梗死灶周围有充血出血带;后期出现肉芽组织机化形成瘢痕组织并发症并发症:1、心力衰竭;2、心脏破裂;3、室壁瘤;4、附壁血栓形成;5、心源性休克;6、急性心包炎;7、心律失常十九、十九、试分析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栓塞原因,试分析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栓塞原因
16、,并简述心肝肺脑等重要并简述心肝肺脑等重要脏器主要病变脏器主要病变栓塞原因:栓塞原因:1、伴发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在二尖瓣形成较大的质脆赘生物脱落后脑肾脾栓塞2、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左心房内出现球形血栓脱落后多器官(尤其下肢动脉)栓塞3、伴发右心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后肺动脉栓塞心病变:心病变:瓣膜增厚、狭窄、关闭不全瓣膜溃疡形成;菜花状、息肉状赘生物;乳头肌、肉柱增粗;心房内形成混合血栓肝病变肝病变:伴发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肝细胞变性坏死右心衰肝脏肿大、慢性淤血肺病变肺病变:伴发左心功能不全肺淤血肺动脉栓塞相应病变脑病变:脑病变: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动脉栓塞脑梗死二十、试述二尖瓣狭窄引起的血流
17、动力学改变及主要脏器可能发生的病理变化血流改变: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受阻左心房淤血左心房肥大、扩张肺淤血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室肥大、扩张体循环淤血主要脏器病变:肺淤血体循环淤血:肝脏、脾脏、下肢二十一、试述高血压致肾脏病变原因及特点二十一、试述高血压致肾脏病变原因及特点病变原因病变原因:高血压肾脏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肌型小动脉硬化相应肾小球缺血、纤维化、玻璃样变肾小管萎缩消失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部分肾小球、肾小管代偿性肥大扩张特点:特点:肉眼:肾脏体积缩小、变硬;表面呈细颗粒状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临床:临床:肾功能下降严重至肾功能衰竭二十一、比较高血压引起的脑病变和脑动脉粥样硬化引
18、起的脑病变二十一、比较高血压引起的脑病变和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病变高血压引起的脑病变:高血压引起的脑病变:1、高血压脑病(脑水肿)严重时出现高血压危象2、脑软化(脑梗死)多数微梗死灶3、脑出血(最严重、致命性并发症)常见基底核、内囊(因该处为豆纹动脉供应)颅内压增高并发脑疝对侧肢体瘫痪、失语、昏迷、至死亡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病变: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病变:常见于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Willis环。长期缺血脑萎缩、脑梗死(软化)梗死范围较高血压引起的梗死灶大严重时可致命致命性脑出血部位不一定在基底核或内囊二十二、试述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区别二十二、试述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区别病原菌病
19、原菌病变特点病变特点病变范围病变范围肉眼肉眼镜下镜下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肺炎球菌;毒力较强肺泡纤维素性炎起始于肺泡肺段或整个肺叶单侧肺,左右肺下叶单侧肺受累,典型四期表现,胸膜常受累,支气管不受累1、充血水肿期2、红色肝样变期3、灰色肝样变期4、溶解消散期小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多种化脓菌;毒力弱以细支气管为中心肺组织的化脓性炎起始于细支气管以肺小叶为单位灶性散布双肺下叶和背侧,黄白色病灶,斑片状分布1、化脓性支气管炎2、肺泡腔内渗出物多3、肺泡壁破坏+小脓肿形成并发症并发症少见。多且严重。肺肉质变;胸膜肥厚;肺脓肿及脓胸;心衰、呼吸衰竭、脓毒血症、肺脓肿及败血症;感染性休克脓胸青壮年预后好小儿和
20、年老体弱者,常作为合并症出现预后差好发人群好发人群预后预后二十三、简述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变特点及合并症二十三、简述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变特点及合并症病变:病变:1、呼吸道粘液纤毛排送系统病变:上皮变性坏死、脱落;纤毛倒伏2、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粘液腺增生3、支气管壁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软骨、平滑肌等支撑组织的破坏临床:临床:反复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症状并发症:并发症: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炎二十四、试述肺癌肉眼类型与组织学类型关系二十四、试述肺癌肉眼类型与组织学类型关系1、中央型常为鳞形细胞癌,有的是小细胞肺癌2、周围型多为腺癌3、弥漫型多为细支气管肺泡癌
21、二十五、简述胃溃疡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并发症二十五、简述胃溃疡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并发症发生机制:发生机制:1、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内胆汁、胰液等消化液反流入胃窦部破坏胃粘液层损伤胃粘膜上皮破坏毛细血管造成出血和渗出破坏粘膜组织造成粘膜缺损2、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胃蠕动减弱食物长时间滞留胃内损伤胃粘膜食物长时间滞留胃内刺激胃窦部胃泌素细胞分泌胃泌素血中胃泌素高于正常值持续较久刺激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多消化自身胃粘膜促进溃疡形成病理变化:病理变化:肉眼:溃疡多为单个,呈椭圆形或圆形,边缘整齐状似刀切,深浅不一,底部平坦干净,分为渗出层、坏死层、肉芽层、瘢痕层。好发部位:好发部位
22、:幽门部胃小弯,直径2CM 以内(比较:十二指肠溃疡多发十二指肠球部,直径(比较:十二指肠溃疡多发十二指肠球部,直径 1CM1CM 以内)以内)并发症:并发症:1、出血:溃疡底部肉芽组织内毛细血管破坏经常性微小出血患者大便中查出“潜血”溃疡底部较大血管被腐蚀破裂时大出血2、穿孔:溃疡底部组织不断被侵蚀溃疡不断加深穿透胃肠壁穿孔3、幽门狭窄:病程长久瘢痕组织过多收缩幽门部狭窄4、癌变二十六、比较良性溃疡和恶性溃疡二十六、比较良性溃疡和恶性溃疡外形外形大小大小深度深度边缘边缘底部底部周围粘膜周围粘膜良性溃疡(胃溃疡)良性溃疡(胃溃疡)圆形或椭圆形溃疡直径一般小于 2CM较深整齐、不隆起较平坦粘膜皱
23、襞向溃疡集中恶性溃疡(溃疡型胃癌)恶性溃疡(溃疡型胃癌)不整形、皿状或火山口状溃疡直径常大于 2CM较浅不整齐、隆起凹凸不平、有坏死出血粘膜皱襞中断。呈结节状肥厚二十七、简述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及基本病变二十七、简述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及基本病变传播途径:传播途径:肝炎病毒型肝炎病毒型HAVHBVHCVHDVHEVHGV3 33 3 弥漫弥漫传染途径传染途径肠道(容易爆发流行)血道(输血、注射)、密切接触血道(输血、注射)、密切接触血道(输血、注射)、密切接触肠道(容易爆发流行)血道(输血、注射)1、弥漫性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主要病理变化)2、弥漫性假小叶形成3、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纤维间隔
24、1、细胞水肿2、嗜酸性变1、溶解坏死2、嗜酸性坏死1、点状坏死:单个或数个肝细胞坏死见于急性普通性肝炎2、碎片状坏死:肝小叶周边部界板肝细胞灶性坏死崩解见于慢性肝炎3、桥接坏死: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两个汇管区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的相互链接的坏死带见于中度与重度慢性肝炎4、大片坏死:几乎累及整个肝小叶的大范围肝细胞坏死见于重度肝炎基本病变:基本病变:3-2-2-43-2-2-42 22 24 42 2 种肝细胞变性种肝细胞变性2 2 种肝细胞坏死种肝细胞坏死4 4 种坏死范围种坏死范围二十八、试述慢性病毒性肝炎如何向肝硬化转变二十八、试述慢性病毒性肝炎如何向肝硬化转变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细胞变性坏死碎片
25、状坏死网状纤维塌陷、界板破坏桥接坏死继发胶原纤维增生小叶中央区和汇管区等处纤维间隔由破坏的界板处相互连接分割小叶中央区(伴有干的细胞结节状增生)肝小叶结构+血液循环被改建肝硬化二十九、鉴别反应性淋巴滤泡增生与滤泡性淋巴瘤二十九、鉴别反应性淋巴滤泡增生与滤泡性淋巴瘤反应性淋巴滤泡增生反应性淋巴滤泡增生淋巴结结构存在、有正常生发中心淋巴结大小形状明显不同不同分化期淋巴细胞混杂有明显吞噬现象核分裂像仅位于细胞中心滤泡性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淋巴结结构消失、无正常生发中心滤泡内外均为肿瘤细胞肿瘤细胞由中心(母)细胞样细胞组成Bcl-2 免疫组化阳性核分裂活跃三十、试述肝硬化引起门脉高压症主要机制及临床表现
26、三十、试述肝硬化引起门脉高压症主要机制及临床表现主要机制:主要机制:1、假小叶压迫管壁较薄弱的小叶下静脉肝窦血液流出受阻门静脉压力升高2、肝组织破坏肝内血管网减少肝内血管扭曲阻塞增加门静脉血液流经肝脏阻力3、肝小叶结构破坏肝内血液循环途径被改建小叶间动脉与门静脉小叶间分支形成短路相通门静脉压力升高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脾肿大脾肿大:门静脉压力升高脾静脉回流受阻脾脏淤血肿大脾功能亢进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2、胃肠道淤血胃肠道淤血:门静脉压力升高胃肠道静脉回流受阻淤血胃肠壁组织水肿功能低下食欲不振、消化不良3、腹水腹水:门静脉升高肠壁肠系膜等处毛细血管内压升高液体滤出增多附录:肝硬化形成腹水机
27、制:A、门静脉升高肠壁肠系膜等处毛细血管内压升高液体滤出增多B、肝硬变结节压迫小叶下静脉肝窦内压力升高液体自窦壁漏出Disse 腔淋巴液过多经肝表面漏入腹腔C、肝功能低下白蛋白生成减少低蛋白血症血浆胶渗压降低腹水生成消化吸收不良白蛋白吸收减少D、肝功能低下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灭活减弱钠水潴留腹水生成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反射性使两种激素生成增多4、侧枝循环形成侧枝循环形成:正常血液循环: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门静脉入肝叶间静脉小叶间静脉不断分支进入血窦中央静脉小叶下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肝硬变后:门静脉小叶下静脉门静脉肝动脉门静脉阻塞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吻合呈代偿性扩张门静脉绕过肝脏经吻合支进入右心形成侧枝循
28、环食道下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致死直肠静脉丛曲张脐周及腹壁静脉丛曲张三十一、比较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三十一、比较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发病率发病年龄发病年龄首发部位首发部位扩散方式扩散方式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HDHD)占淋巴瘤比例低青年多见,儿童少见颈或锁骨上淋巴结表现为无痛性肿大一个/组淋巴结邻近淋巴结远处晚期扩散至肝脏、脾脏、骨髓非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NHLNHL)占淋巴瘤比例高各年龄组,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颈或锁骨上淋巴结结外淋巴组织跳跃式扩散更易早期结外及全身扩散可见特殊形态肿瘤性巨细胞:R-S 细胞;与种类多样的非肿瘤性炎症细胞(嗜酸性/嗜碱性细胞、浆细胞
29、、淋巴细胞、吞噬细胞)混合存在组织学特点组织学特点肿瘤细胞多为单克隆性、形态单一、弥漫散在、反应性细胞少三十二、试述霍奇金淋巴瘤的基本病变特点和组织学类型三十二、试述霍奇金淋巴瘤的基本病变特点和组织学类型病变特点:病变特点:1、扩散方式:一个/组淋巴结邻近淋巴结远处2、原发于淋巴结外的霍奇金淋巴瘤极其少见3、瘤组织成分多样组织学分型:组织学分型:结节硬化型结节硬化型1、年轻女性多见,预后第 2 好2、陷窝细胞3、纤维间隔将病变分成结节状1、最多见,预后第 3 好,多见于老年人2、大量典型镜影细胞3、反应性炎症细胞多而杂混合细胞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消减型淋巴细胞消减型1、少见,预后最差,多见于老
30、年人2、进展快淋巴细胞为主型淋巴细胞为主型1、大量反应性淋巴细胞2、爆米花细胞,典型 R-S 细胞很少3、预后最好三十三、试比较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三十三、试比较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病原菌病原菌累及关节累及关节病理改变病理改变后遗症后遗症临床特点临床特点结核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结核杆菌大关节:膝、踝、肩、腕、肘渗出性改变干酪样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关节强直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关节:膝、踝、肩、腕、肘滑膜充血肿胀浆液渗出为主渗出物易被完全吸收不留后遗症游走性、反复发作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慢性增生性
31、滑膜炎关节软骨、关节囊破坏永久性关节强直畸形多发性、对称性三十四、试述三十四、试述 AIDSAIDS 基本病理改变特点基本病理改变特点1 1、全身淋巴组织改变:全身淋巴组织改变:淋巴滤泡增生(早期)淋巴结所有淋巴细胞除巨噬细胞和浆细胞外几乎全部消失+胸腺、脾脏淋巴细胞减少(晚期)2 2、机会感染:机会感染:可表现在全身各器官(尤其中枢神经系统、肺、消化系统)多数并发肺孢子虫感染并因此致死(肺孢子虫感染对AIDS 诊断具一定意义)3 3、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约 1/3 患者发生 Kaposi 肉瘤、淋巴瘤三十五、试述急性肾移植排斥反应基本病理改变特点三十五、试述急性肾移植排斥反应基本病理改变特点
32、1 1、细胞型排斥反应:细胞型排斥反应:A、B、C、2 2、血管型排斥反应:血管型排斥反应:A、B、肾间质 CD4+、CD8+T 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壁可见单个核细胞侵袭局部肾小管坏死。血管损伤、亚急性血管炎血栓形成、相应部位组织梗死三十六、区别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三十六、区别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病变性质病变性质病变部位病变部位病变特点病变特点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炎超敏反应性炎肾小球弥漫性肾小球损伤肾小球肿胀、硬化、基膜损害双肾同时受累系膜/内皮细胞明显增生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反应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急性肾炎综合症肾病综合症慢性肾炎综合症肾盂肾炎肾盂肾炎化脓性炎肾盂、肾间质、肾小管肾盂、肾间质
33、化脓性炎病变可为单侧或双侧性双侧肾脏不对称病变细菌直接作用上行或血行的细菌化脓性感染高热、寒颤、腰痛、尿频、尿急、尿痛、脓尿、蛋白尿、菌尿发病机制发病机制病因病因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三十七、试述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在病理学上的不同三十七、试述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在病理学上的不同发病率发病率肉眼肉眼光镜光镜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较高甲状腺呈多结节状多无完整包膜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腺瘤较低甲状腺呈单发性结节有完整包膜纤维间隔两侧甲状腺组织形态较一致纤维间隔两侧甲状腺组织形态不一致三十八、试述流脑和乙脑区别三十八、试述流脑和乙脑区别病原体病原体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病变性质病变性质发病发病病损部
34、位病损部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脑膜炎双球菌呼吸道直接传染化脓性炎症多见于儿童、青少年1.脑脊髓膜(软膜、蛛网膜)2.很少侵犯脑实质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嗜神经性乙型脑炎病毒通过媒介(蚊)传染变质性炎症多见于 10 岁以下儿童1.脑实质(神经元):大脑皮质+基底核+视丘(最严重)小脑(其次)脊髓(最轻)2.脑膜病变轻微脑实质内散在多数粟粒大小的软化灶1.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筛网状软化灶形成2.脑实质内血管扩张充血+淋巴细胞袖套形成3.胶质细胞增生1.脑膜刺激征不明显2.脑组织水肿时,颅压增高3.神经元损伤症状1.多数病人治疗后痊愈2.少数恢复慢;后遗症:痴呆、语言
35、障碍、肢体瘫痪肉眼肉眼1.脑脊髓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2.蛛网膜下腔灰黄色脓性渗出物3.脓性渗出物集聚脑沟回结构不清1.脑脊膜血管高度充血扩张2.蛛网膜下腔增宽,其中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镜下镜下临床临床1.脑膜刺激征明显2.颅压增高3.脑脊液改变1.抗生素应用后大多治愈2.后遗症:脑积水、颅神经受损、脑梗死暴发性流脑1.暴发性脑膜炎双球菌血症2.暴发性流脑脑膜脑炎预后及后遗症预后及后遗症特例特例三十九、试述结核病病变的转归三十九、试述结核病病变的转归结核病的转归取决于机体抵抗力和结核杆菌致病力之间的矛盾关系结核病的转归取决于机体抵抗力和结核杆菌致病力之间的矛盾关系1、转向愈合:转向愈合:病变的吸收、
36、消散、纤维化、钙化A、吸收、消散:渗出性病变+干酪样坏死灶+增生性病灶B、纤维化、钙化:干酪样坏死灶+结核病灶2、转向恶化:转向恶化:病灶扩大、溶解播散A、浸润进展:渗出性病变扩大继发干酪样坏死B、溶解播散:干酪样坏死物液化经体内自然管道排出形成局部空洞空洞内结核杆菌播散形成新的结核病灶或沿血道淋巴道播散四十、区别肠阿米巴病和细菌性痢疾四十、区别肠阿米巴病和细菌性痢疾病原体病原体好发部位好发部位病变性质病变性质溃疡深度溃疡深度溃疡边缘溃疡边缘溃疡间粘膜溃疡间粘膜症状症状肠道症状肠道症状粪便检查粪便检查肠阿米巴病肠阿米巴病溶组织内阿米巴盲肠、升结肠局限性坏死性炎一般较深、烧瓶状潜行性、挖掘状大致
37、正常轻、发热少右下腹压痛腹泻往往不伴里急后重味腥臭、血色暗红镜检红细胞多、有阿米巴滋养体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痢疾杆菌乙状结肠、直肠弥漫性假膜性炎一般较浅、不规则不呈挖掘状为炎性假膜重、常发热左下腹压痛腹泻常伴里急后重粪质少、粘液脓血便、血色鲜红镜检脓细胞多四十一、鉴别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四十一、鉴别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定义定义好发年龄好发年龄对结核杆菌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力的免疫力病变特征病变特征起始病灶起始病灶病程病程原发性肺结核原发性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初次感染在肺内发生的病变儿童开始时对结核分枝杆菌无免疫力病程中产生免疫力原发综合症继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肺结核复发再次感染肺结核成
38、人有免疫力病变多样、新旧并存(上重下轻、上旧下新)通气好的上叶下部、下叶上部近胸膜处肺尖部(肺尖开始、病程迁延)短,95%自愈长,迁延波动,需治疗少数:粟粒性结核病、肺外器官结核、(时好时坏,波浪前进)继发性肺结核淋巴道、血道95%自愈,仅 5%发展为结核病支气管(自上而下蔓延)可多种表现播散途径播散途径预后预后四十二、试述肠道伤寒概念、传染途径、病变分期、各期特点及并发四十二、试述肠道伤寒概念、传染途径、病变分期、各期特点及并发症症概念:概念: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理特征:病理特征: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肠伤寒以回肠下段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的病变最为常见和明
39、显伤寒细胞=吞噬了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的巨噬细胞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伤寒肉芽肿(伤寒小结)具病理诊断价值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脾肿大、玫瑰疹、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传染途径:传染途径:(了解)(了解)1、伤寒杆菌胃小肠淋巴组织肠系膜淋巴结胸导管血(菌血症)全身单核吞噬系统吞噬繁殖肝脾淋巴结肿大(以上10 天是潜伏期)大量细菌、毒素再次入血败血症、毒血症2、胆囊内伤寒杆菌肠致敏淋巴组织(淋巴小结)强烈的过敏反应坏死和溃疡形成病变分期:病变分期:1、髓样肿胀期: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略肿胀,隆起于粘膜表面,表面形似脑沟回,色灰红,质软,镜下见肠壁淋巴组织中大量巨噬细胞增生,伤寒肉芽肿形成2、坏死期:在髓样肿胀处肠粘膜发生坏死3、溃疡期:坏死肠粘膜脱落后形成溃疡。溃疡边缘隆起、底部不平、深及粘膜下层。溃疡发展肠出血、肠穿孔4、愈合期:溃疡处肉芽组织增生填平溃疡。表面溃疡边缘上皮再生覆盖愈合并发症: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败血症、毒血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