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学设计091538.pdf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09153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脊轩志教学设计091538.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教 学 目 标 1、在预习的基础上落实重点文言词语及特殊文言句式。2、探究并学习本文对日常生活进行细节描写的写作技巧。3、引导学生体会围绕在身边的至爱亲情,感受亲情的可贵与美好。教 学 重 点 1、探究本文对日常生活进行细节描写的写作技巧。2、针对性的提升细节描写的阅读及写作能力。教 学 思 路 导入新课知识探究,层层深入能力提升,实践运用小结本课课后作业 主要 教学 方法 1、自主研读。2、合作探究。3、讲练结合。教 学 资 源 教材 多媒体课件 清平乐村居 教学过程预设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2、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设计意图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能介绍一下自己的房间并说说对它的感受吗?补充古代文人及其书斋。引出归有光、项脊轩及项脊轩志。谈谈自己的房间和感受。激发学生对项脊轩及项脊轩志的兴趣。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二、知识探究 层层 深入 探究一:本文围绕项脊轩写了几位亲人、哪些事件?请找出相关句子并试着翻译。教师引导归纳:三位亲人:祖母、母亲、妻子 事件:修葺项脊轩、诸父分家、母亲叩门扉问饥寒、祖母过余、项脊轩四次遭火、妻子学书等。落实一些重点文言字词及特殊文言句式,
3、并对学生的疑问作出解答。如:乳二世:名作动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名作状 项脊轩,旧南阁也。(判断句)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状语后置)1、自主研读课文,思考问题,在书上做好标记。2、同学之间讨论,交流意见。3、回答问题,并翻译找出的句子,如果不能翻译的,可以质疑。1、学生对课文字词进行疏通,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了解“写了什么”,为后面的深入分析打好基础。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让学生自主研读,按要求进行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完成第一层次的探究。3、在预习的基础上落实重点文言词语及特殊文言句式,完成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字层面教学。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探究二:作者是怎样写三位亲人的?在选材和描写上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归纳:母亲: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祖母: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亡妻: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选材:选取、提炼自己亲身感受过的日常生活小事,表现人物音容笑貌。描写:善于进行细节描写。1、思考问题,找
5、出文中描写三位亲人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2、与同学交流讨论,形成观点。3、学生发言,归纳本文选材和描写的特点。1、在了解“写了什么”的基础上理解“怎样写的”,归纳出本文的写作技巧,体现出单元目标“文无定格,贵在鲜活”。2、归纳出本文的写作技巧,得到写作方法上的学习。3、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和鉴赏,完成第二层次的探究。4、探究写作技巧,完成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学层面教学。探究三:有人说归有光的散文项脊轩志,“睹物怀人,此意境人人所有”,然而,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此妙笔人人所无”,能做到“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也有人认为归有光的散文题材范围狭小,缺乏深
6、广的社会内容。那么,你怎样看待本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谈谈看法。教师引导归纳:归有光善于选取家庭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表现人物音容笑貌,寄托自己的深情。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只要用心感觉,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定能写出有真情实1、学生思考问题,与同学交流讨论。2、学生谈谈生活细节在本文中的作用,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及在平时写作实践中的作用。1、在回答“怎样写的”之后鉴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得到理论上的支持。2、探究要求上升到鉴赏能力和归纳理论的能力。3、由个别到普遍,由他人到自己,让学生对本文的写作技巧深刻理解。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
7、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感的好文章。因为自己亲身感受过的,写起来最真切;自己动过情感的,写起来最美好。三、能力提升 实践运用 1、提供“能力提升一”练习。提问:清平乐村居中有哪些生活细节?有什么作用?2、评价学生发言。3、提供“能力提升二”练习。要求学生感悟生活,体会亲情,以“感动”为话题写一段生活细节,50 字左右。4、组织评析学生作品。1、阅读清平乐村居。思考问题。回答问题。2、自主发言,回答问题。3 感悟生活,按要求进行写作。4、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评析同学发言。1、学生运用本节课知识学会“读”生活细节,巩固知识,达到阅读能力的提升。2、学生运用本节课知识学会“写”生
8、活细节,巩固知识,达到写作能力的提升。3、学生体会围绕在身边的至爱亲情,感受亲情的可贵与美好。完成文化熏陶层面的教学。四、小结本课 教师组织学生从文字、文学、文化层面小结本课学到的知识。小结本课学到的知识。强调本课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五、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将能力提升二写成一篇800 字左右的记叙文,在班上交流。课后完成作业。深化学生对本课重点的理解,并增强学生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学目标:1、理解借、啸歌、亦、往往、牖、归宁、凭几、无聊等词及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的用法。2、体会以细节描写来表达真情的表现手法。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
9、供优质的文档!3、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感人至深的特色。教学重点:体会平淡琐事中作者感人至深的人间大爱和真情。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作者在叙事中营造出来的抒情气氛。一、书斋名为何?师:到今天为止我们的读书分享内容已经收集了四十几篇,这节课王老师也给大家分享一段文字,是最近特别喜欢翻看的书人间草木,作者是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是我们现当代著名的散文家汪曾祺先生。汪先生的人间草木写的是平凡事物,如豆芽、芋头等,但其中包含的情感味道却值得我们一读。而中国古典文学中善于通过平凡琐事写人间真情的,善于抒情的是谁呢?他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
10、一起走进他的散文名篇项脊轩志。?(板书:项脊轩志“轩”大写)展示:我在祖母的首饰盒里找到了一个琥珀扇坠。一滴琥珀里有一只小黄蜂。琥珀是透明的,从外面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黄蜂。触须、翅膀、脚腿,清清楚楚,形态如生,好像它还活着。祖母说,黄蜂正在飞动,一滴松脂滴下来,恰巧把它裹住。松脂埋在地下好多年,就成了琥珀。祖母告诉我,这样的琥珀并非罕见,值不了多少钱。后来我在一个宾馆的小卖部看到好些人造琥珀的首饰。各种形状都有,都琢治得很规整,里面也都压着一个昆虫。有一个项链上的淡黄色的琥珀里竟压着一只蜻蜓。这些昆虫都很完整,不缺腿脚,不缺翅膀,但都是僵直的,却少生气的。显然这些昆虫是弄死了以后,被精心地,端
11、端正正地压在里面的。我不喜欢这种里面压着酷冲的人造琥珀。我的祖母的那个琥珀扇坠之所以美,是因为它的偶然形成的。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考一考大家,谁解释一下课文的题目为何取“项脊轩”?什么是“志”?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明确: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归有光的远祖曾住在江苏太仓项脊泾,自号项脊生,斋名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本文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志乃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情感的一种文体。二、字词句检查 教师整理学生预习提交的字词句的难解之处,并在班上交流谈论。重点讲解:一、顾
12、视、借、啸歌、以当南日等词句。三、珊珊可爱?师: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抒情散文,回忆的内容很多,但文章在结构上有没有一句话是将全文的内容有序地组织起来的呢?那是悲多还是喜多?喜的内容是哪段?悲的内容是哪些段?“亦”此处作不过和加强语气之意,可见作者全文最想表达的不是“可喜”而是“可悲”。这一句也成为了全文的文眼,结构上承上启下。项脊轩原来是怎样的?(板书:破旧、窄小、渗漏、阴暗)修葺后如何?(板书:不漏、明亮、佳木增胜、书香满轩、舒展怀抱、思接天地)作者觉得修葺后怎样?(作者觉得它珊珊可爱)(板书:精神故园)师:归有光是一个心思细腻,是静得下心读书的人,在项脊轩修葺之后,他感受到了作为一个读书人和平
13、常人的情怀和乐趣。这是实在难得的可爱、可喜之处。可是写到这里,作者却笔锋一转。四、多可喜亦多可悲!师:作者全文最想表达的不是“可喜”而是“可悲”。我们一起走进字里行间,读一读哪些地方表露了作者内心深处最想诉说的悲情。师朗读第二段。(配乐)师:请同学来说说刚才王老师的诵读是带着怎样的情感?请用一个形容情感的词来说。可悲:诸父分家 老屋再变(分家后老屋的状态是怎样的?一共变了两次,从篱笆后又砌成了墙,你读出了什么?)母亲祖母离世(作者写妪的话中“呱呱而泣和儿寒乎?欲食乎?”的这两处删掉,行吗?你能补充老婆婆要说却没说完的话吗?我为什么“长号”?)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
14、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遗训未酬(体会祖母的两句话所包含的情感。)师:这样的遭遇,必然使作者时时感到“悲”,写“先大母”,是重在说明对遗教的不忘,把祖母的期望同今天自己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交织起来,以至忍不住放声大哭即“长号不自禁”。师:全班齐读,再来体会琐碎平常的言语中母亲的关心慈爱和祖母的怜爱鼓励期。展示: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展示:人去屋空 理想搁浅 家族没落 人心分离
15、 展示:归有光简介“明代欧阳修”归有光,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今江苏昆山人。归有光自幼苦读,9 岁能文。其散文尤佳,被誉为“明代欧阳修”。但仕途不利,35 岁才中举人,后连续 8 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讲学二十余年。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 60 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五、轩在心深处 师:文章到这里作者基本上把内心里的可喜可悲之事写完了。项脊轩已经成为了作者心中的精神故乡。作者为什么坚持考学,来一起齐读文章第三段。进一步体会一所老屋包含的更深感情。(齐读):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
16、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问:“扃牖”什么意思?“殆有神护者”中“殆”改成“是”可以吗?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明确:“殆”是大概之意,说明“轩”四遭大火焚烧不毁有神明保护是主观意愿,不是客观事实,此刻“轩”已经赋予了象征涵义,它是作者的一种坚定的理想信仰。)师:文章读到这,我想我们的读书已经有了一个层次了,如果从主题的角度总结我们读到这些文字的感受,你觉得这所轩在写关于什么?(板书:理想信仰)展示:这是一所承载着的项脊轩。承载着我的家族兴业的梦 承载着我人生价值的实现 承载着父辈们的爱和期望 承载着我珍贵的年少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脊轩志 教学 设计 09153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