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21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及答案.pdf
《郑州市2021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市2021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及答案.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郑州市郑州市 20212021 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语文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一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理性,是人所具有的一种自觉意识与能力。探究自然,把握世界,追求“真
2、”,是一种理性能力;研究社会,认识自己,崇尚“善”与“美”,也是一种理性能力。前者为“科技理性”,后者为“价值理性”。两种理性共同构成了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能力。追本溯源,在人类古代的朴素思想中,无论是古希腊哲学还是东方儒学,都暗含了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初始合一的样态。在古希腊哲学中,理性作为重要范畴与核心概念,有两个来源: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与阿那克萨哥拉的“努斯”。“逻各斯”对自然界本质规律的探究与“努斯”对心灵自由的导引,构成了理性认识外部世界与追求心灵超越的双重意义与功能。虽然古希腊文化尚未对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作出明确界定,但这两种理性在先哲的论述中是合一的。对于东方儒学,有人认为它过
3、度注重价值理性,造成了科技理性的缺失。其实不然,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在东方儒学传统中从未分离。当然不可否认,儒学文化系统中的科技理性是以价值理性为目的的,但这并不代表对科技理性的排斥。实际上,儒学在求“善”与“美”的同时包容了求“真”的成分。比如,易传在“天人合一”价值基础上,究万物之理,就内嵌着自然观、科学观与方法论。然而,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对自然界征服能力的增强,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开始出现某种失衡,表现为科技理性的片面凸显与价值理性的日渐式微。科技理性主要回答世界“是什么”等问题,探究自然规律这一“真”的领域,表达的是一种客观必然性,并通过主观能动性对其加以运用,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
4、供更多的物质财富。而在现代社会,由于市场经济与资本1逻辑的主导,科学技术几乎成为人类文明的代名词。正如美国科技哲学家普特南所言:“科学的成功把哲学家们催眠到如此程度,以致我们认为,在我们愿意称之为科学的东西之外,根本无法设想知识和理性的可能性。”与科技理性相对,价值理性主要回答的是世界“应当是什么”“怎样才更好”等问题,赋予世界以“善”与“美”,表达的是一种主观价值合理性。科技与价值是理性天平的两端,科技理性的过度凸显带来了价值理性的式微。科学技术并非万能,它在给人类带来便利、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惑、苦恼。比如,由于缺少价值理性的规导,科技会成为盲目的力量,不顾自然生态,肆意征服、掠夺,破坏
5、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运用科学技术过分追求物质财富,容易造成精神家园的荒芜与意义世界的干瘪。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只有彼此平衡,相互融合,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与功能。脱离科技理性支撑的价值理性犹如“空中楼阁”,会因地基不牢而坍塌;缺少价值理性引领的科技理性犹如“没有罗盘的舵手”,会因方向不清而迷失。为避免“坍塌”与“迷失”,我们应秉持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合一的理念,推动物质世界的创造与精神家园的构建。人们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科技理性精神,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可以窄化为科技化,并不意味着人文价值理性就没有现代价值,现代化要建立在科技理性“动力工具”与价值理性“方向指南”合一的完整理性基础上。我们应以完整
6、的理性文化把握实存的与应然的人类社会,以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互济共缔“真善美”的新时代。(摘编自牛绍娜推动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都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后者能够引领前者,显得更为重要。B.“逻各斯”“努斯”为古希腊哲学重视,二者可分别被视为“价值理性”和“科技理性”。C.东方儒学对价值理性的重视超过科技理性,但后者也内蕴于儒学对价值理性的追求中。D.价值理性衰微,会削弱其规导作用,从而使科技理性过度膨胀,使科技成为盲目的力量。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先阐释核心概念,再以时间为序
7、展开论述,揭示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策。B.文章用“其实不然”“当然不可否认”等词语,表明价值判断,彰显论述的严谨性。2C.文章引用普特南的话语,突出了科技理性在创造物质财富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D.文章在阐述两种理性的关系时,综合运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说理透彻形象。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儒家认为“德才皆具者,圣人也”,这种观点表明儒学蕴含着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思想。B.科技理性重视客观必然性,价值理性关心主观价值合理性,二者相互融合才能“真善美”兼得。C.尽管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彼此之间都不可缺少,但在当下社会,应该更加重视价值理性的弘扬。D.若要改变科技
8、理性与价值理性失衡的局面,使二者相互融合,就需要复兴东西方的某些源头文化。(二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材料一:材料一:2 月 25 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经过 8年持续努力,我国现行标准下近1 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这个过程中,中国积累了一系列精准扶贫的经验做法,包括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制度,凸显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优势,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为全球减贫脱贫事业贡献
9、了中国经验。展望未来,中国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适时组织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的评估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城发展差距,把推进共同富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摘编自脱贫攻坚中国说:消除绝对贫困目标达成,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腾讯网 2021 年 2 月 25 日)材料二:材料二: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脱贫攻坚改变了教育,而教育又以在脱贫攻坚之战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改变着奔腾的中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有学上”是起点公平。全国义务教
10、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60 多万人降至682 人,20 多万建档立卡服学学生动态清零,是“一人一策”精准关照每3一个个体的突出成果。“上好学”指向教育提质。乡村教师“特岗计划”“银龄讲学计划”以及万名救师援藏援疆等一系列好政策,让一批批好校长好老师跨越山海,扎根乡村,倾情教育。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教育在脱贫攻坚路上为贫困群众文化素质、就业能力的提高打下了扎实基础,也为精准扶贫贡献出无穷的教育智慧。“扶贫必扶智”“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扶知、扶智、扶志,教育脱贫攻坚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输血”重要,“造血”更
11、重要,扶贫既要扶智又要扶志,既要送温暖又要送信心,既要扶教育之贫又要通过教育扶贫。扶贫不再是简简单单投入资金、改造硬件、升级配套,而是从人开始,在“志”上帮助贫困户转变思想,从内心树立起摆脱贫困的坚定信念;在“智”上帮助人们提高致富能力。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探索了教育与乡村治理相结合的有效路径,为今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给予了重要保障。(摘编自钟曜平教育脱贫攻坚筑基伟大复兴,中国教育报2021 年 2月 25 日)材料三:美国彭博通讯社报道称,过去8 年来,中国在扶贫方面投入了近1.6万亿元。在 2 月 21 日发布的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中国表示要坚
12、持扶贫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时实现与“乡村振兴”政策的有效衔接。“在过去 40 年里,中国的经济增长使 8亿多中国人摆脱了极端贫困这是一项非凡的成就。”世界银行中国区主管马丁雷泽对法新社表示。法新社称,根据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数据,中国的极端贫困率从 1990 年的 66.3%下降到 2018 年的 0.3%。现在,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完成了义务教育,达到了全球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印度最大的通讯社印度报业托拉斯(PTI)报道称,中国提前 10 年实现了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摘编自外媒:中国吹响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号角,中国青年报
13、2021年 2 月 25 日)4.下列对脱贫攻坚战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脱贫攻坚战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近 1 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这得益于精准扶贫的做法,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4B.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并不意味着战斗的结束,还要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衔接、开展评估等工作,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C.脱贫攻坚战包含了教育脱贫,脱贫攻坚与教育发展相互作用,一方面脱贫攻坚促进了教育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又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D.脱贫攻坚战使中国提前10 年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全球脱贫事业提供了中国经验,获得多家外媒
14、的高度评价。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制度的实施,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但这些精准扶贫的经验不能够生搬硬套。B.摆脱贫困包括摆脱物质的贫困和摆脱意识、思路的贫困,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更重要,更值得重视,因为“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C.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与人民群众的正确实践相结合,使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这会为打赢乡村振兴战役提供宝贵的经验。D.从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数据得知,中国的极端贫困率在28 年间下降了 66%,取得这一成效的根本原因在于义务教育的普及。6.我国在教育脱贫攻坚方面采
15、取了哪些有效措施?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6分)(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北方,北方北方,北方王开岭1992 年夏,大学毕业的次年,单位组织去北戴河。幕色中,大客车沉重地发动了。从鲁西南向东,向北,车灯像雪白的刺刀,一头扎进华北平原的苍茫里。一路上,我偎着末排车窗,将玻璃拉开一条缝,让风扑打着脸。夜色迷离,脑海里飞舞着群蝗般的念头:政治的、文学的、电影的、古今的、现实的与虚构的似乎并非在旅行,倒像是一个化了装的逃亡者,一个隐私超重或携带理想的人,一个穿越历史江湖的游侠,一个投奔信仰或爱情的左翼青年渐渐,鼾
16、声四起,整辆车成了我一个人的马匹,脱缰的感觉,千里走单骑的感觉,浩荡而幸福。伴着满天繁星,我看见了蝌蚪般的村庄,看见了泰山,看见了黄河,夜色中,它们恢复了古老的威仪看见了灯火未凉的京津城郭,影影绰绰,像遥远的宫阙,像刚经历了一场辉煌或浩劫。再向东,向北,我看见了山海关和玄铁般的山体,它像牢房,关押着狼嗥声、剑戟声、喊杀声黎明时,我闻见了礁石的气息、海带的腥味,我听见了巨大的澎湃声,像播放了几十万年的老唱片。5兴奋,睡不着,都因为太青春了。青春,内心有汹涌和迷幻,血液里流淌着可燃物。那是我第一次去看海,第一次醒着穿越那么完整的夜,第一次把陆地走到了消失为止。这样的经历再未有过,但它常帮我忆起一些
17、涉夜的细节,比如:几时滂沱雨夜里的钟摆声、丁香花开和窗台上的猫叫;夜行的驿车中安徒生那火柴般倏然明灭的恋情;托尔斯泰午夜出走的马车和弥留的小站;作家师友刘烨园曾用过的网名“夜驿车”我生活中重要的人和事,皆是在深夜入场的。十年后,给央视社会记录做策划时,我说,一档深夜节目,它要有深夜气质和深夜属性,你要知道此刻哪些人醒着,他们是谁,为什么醒着。你要重视在深夜和你发生联系的人,那是灵魂纷纷出动之际,那是一天中生命最诚实、最接近真相之时。那场千里夜行,还奠定了我对“北方”整体的精神印象:无论于地理还是人文,它都让我想到了“辽阔”“严酷”“苍凉”“豪迈”“忱愤”“决绝”这些词,想到了朔凤凛冽中的苏武牧
18、羊、昭君出塞,想到了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作为历史器皿和时间剧场,它适于上演飞沙走石、铁马冰河、刀光剑影,适于排练政治、史诗、烽火、苦难和牺牲;较之南方的橙色和诗意,它是灰色和理性的,有着天然的冷调气质和悲剧氛围。就像五岳之首的泰山,少灵秀,但巍巍然、磐重巨制,方位、形貌、质地、褶皱,尽显“王者”“社稷”之象,是权力录取了它。北方,北方。随着年龄增长,我越来越确信,自己的血脉里住着它的基因。我性格成分中的忱郁、澈烈、锋芒、刚性、爆发力都源于它。是它,在意志、秉性.上给了我某种冷峻、坚硬、深沉和笔直的东西,尤其是对家国、信仰、英雄、正义等高大事物的热忱。我向日葵般高扬的青春,我野狼般呼啸的青春
19、,我麦芒般嘹亮的青春,我裹在立领大衣里桀骜不驯的青春,是北方给的。我的良知,我的血性,是北方的疾风唤醒的。我是它的孩子,我是它的人。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标题“北方,北方”点明写作对象,以两次使用同一词语的方式产生了反复咏叹之效,增强了情感抒发的力度。B.第三段对自己身份的多重想象凸显了“我”夜行北方时的兴奋,也与后文的“内心有汹涌和迷幻 照应。6C.本文从深夜车行北方写起,归于“北方”精神特质及其对我的影响,由抽象到具体,多角度展现了“北方”特点。D.本文熔叙事、描写、议论于-炉,叙事使文章脉络清晰,对北方夜景的描写营造意境、烘托主题,议论画
20、龙点睛。8.请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子。(6分)(1)我生活中重要的人和事,皆是在深夜人场的。(2)我是它的孩子,我是它的人。9.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34(34 分分)(一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91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 题。陈希亮,字公弼。希亮幼孤好学,业成,乃召兄子庸、谕使学,遂俱中天圣八年进士第,里人表其闾曰“三俊”。初为大理评事、知长沙县。有僧海印国师,出入章献皇后家,与诸贵人交通,恃势据民地,人莫敢正视,希亮捕治置诸法。再迁殿中丞,徙知鄂县。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
21、。希亮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及罢去,父老送之出境。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钱三万希亮言陕西用兵愿以此馈军诏罢之外戚沈元吉以奸盗杀人,希亮一问得实,自惊仆死,沈氏诉之,诏御史劾希亮及诸椽吏。希亮曰:“杀此贼者独我耳。”遂引罪坐废。期年,盗起京西,杀守令,富弼荐希亮可用,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希亮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代还,乃以为宿州。州跨汴为桥,水与桥争,常坏舟。希亮始作飞桥,无柱,以便往来。诏赐缣以褒之,仍下其法,自畿邑至于泗州,皆为飞桥。是岁,盗起宛句,昼劫张郭镇,执濮州通判井渊。乃以
22、希亮为曹州。不逾月,悉擒其党。迁京东转运使。除州守暴苛,以细过籍民产数十家,获小盗,使必自诬抵死。希亮言其状,卒以废去。数上章请老,不允,移知凤翔。仓粟支十二年,主者以腐败为忧。岁饥,希亮发十二万石贷民。有司惧为擅发,希亮身任之。是秋大熟,以新易旧,官民皆便。英宗即位,迁太常少卿。未几致仕,卒,年六十四。(节选自宋史陈希亮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钱三万/希亮言/陕西用兵/愿以此馈军/诏罢之/7B.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钱三万/希亮言/陕西用兵/愿以此馈军/诏罢之/C.母
23、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钱三万/希亮言/陕西用兵/愿以此馈军/诏罢之/D.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钱三万/希亮言/陕西用兵/愿以此馈军/诏罢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阊,本义指古代里巷的门,后泛指人们聚居的地方,并常以“闾左”代称富豪望族。B.淫祠,指民间私自滥建的不合礼制的祠庙。古代对祭祀对象和礼仪均有官方规定。C.外戚,指帝王母.妻家的亲戚。历史上,不少外戚位高权重,常导致外威干政之祸。D.畿,指古代王都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后泛指邻近京城的广大地区,如“京畿”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
24、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陈希亮禁巫毁祠,受民爱戴。他任职鄂县时,当地巫师装神弄鬼,恐吓百姓,聚敛钱财,他严令禁止,并拆毁淫祠,勒令巫师从事农业生产,深受百姓爱戴。B.陈希亮巧架飞桥,政绩卓著。宿州任上,他设计了无柱的飞桥,解决了水桥相争的问题,便利了行船,朝廷下诏赏赐褒奖,让他沿汴河直到泗州修建这种飞桥。C.陈希亮守城保境,捕盗安民。房州盗匪猖獗官府却没有军队,他组织数百人日夜守卫,声势大振,民心安定;宛句贼势嚣张,他到曹州不足一月,就擒获了贼党。D.陈希亮敢于担当,便官利民。在凤翔时,他开仓借粮给遭遇饥荒的百姓,并一个人承担责任,秋天丰收后百姓用新粮偿还陈谷,既利了民又解除
25、了储粮霉变之忧。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与诸贵人交通,恃势据民地,人莫敢正视,希亮捕治置诸法。(2)除州守暴苛,以细过籍民产数十家,获小盗,使必自诬抵死。(二二)古代诗歌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 题。谪官后却归故村,将过虎丘,怅然有作谪官后却归故村,将过虎丘,怅然有作刘长卿万事依然在,无如岁月何。8邑人怜白发,庭树长新柯。故老相逢少,同官不见多。唯余旧山路,惆怅枉帆过。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以万事依然如旧,反衬岁月流逝之多,蕴含着强烈的伤感与无奈。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郑州市 2021 年高 毕业 年级 第二次 质量 预测 语文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