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期末复习资料.pdf
《微生物期末复习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期末复习资料.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注:重点看加粗或者注:重点看加粗或者的题目的题目,因为那是老师给的复习资料,其他的稍看下就可以)因为那是老师给的复习资料,其他的稍看下就可以)微生物: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清楚的一类微小的生物的总称。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分类进化、生命活动基本规律以及微生物与人类、动植物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并将其应用于农牧渔业、工业、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学。水产微生物学:水产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应用于水产养殖业后逐渐发展而成的一个分支学科。菌落
2、:菌落:某个细菌在适合生长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一定培养时间,多数为 1824h,可生长繁殖大量的菌体,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的独立群体,称为菌落(colony),又称克隆(clone)。菌苔:菌苔:若长出的菌落连成一片,称为菌苔。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机制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机制(4 种运输方式)细菌生长曲线细菌生长曲线(见 ppt)第六章微生物的控制1 1、列表比较灭菌、消毒、防腐和化疗的异同。、列表比较灭菌、消毒、防腐和化疗的异同。比较项目处理因素处理对象微生物类型对微生物作用灭菌消毒强理化因素理化因素任何物体内生物体表,酒、乳等外一切微生物有关病原菌彻底杀灭杀死或
3、抑制防腐理化因素有机质物体内外一切微生物抑制或杀死化疗化学治疗剂宿主体内有关病原菌抑制或杀死2 2、常用的高温灭菌方法有哪些?、常用的高温灭菌方法有哪些?3 3、影响加压蒸气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加压蒸气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灭菌物体的含菌量灭菌锅内空气排除程度1灭菌对象的 pH 值灭菌对象的体积加热与散热速度4、什么叫表面消毒剂?试举 5 例并说明其作用机制。表面消毒剂是指对一切细胞都有毒性,不能用作活细胞或机体内治疗用的化学药剂。包括酸 和碱,重金属及其盐类,有机化合物,氧化剂,卤素及化合物,染色剂,表面活性剂。(1)酸和碱微生物细胞中的 DNA,RNA,Pr,E 只有在中性条件下才
4、能体现活性,因此酸碱具杀菌作用。酸类主要有乳酸、醋酸、硼酸、水杨酸、山梨酸、苯甲酸、柠檬酸等。碱类主要是生石灰和氢氧化钠。5-10mL/m3醋酸(熏蒸)。(2)重金属及其盐类:所有的重金属盐对微生物和动物机体都有毒性,作用最强的是 Hg、Ag、Cu。作用机理:与SH 结合使蛋白质变性,使酶失活。(3)有机化合物:醇、醛、酚是常用的杀菌剂。杀菌机制:损伤细胞膜、蛋白质变性,抑制脱氢酶、氧化酶活性。(4)氧化剂K2MnO4使菌体蛋白质氧化,使酶失活。0.13浓度可用于皮肤、果品、餐具消毒。H2O2可清洗伤口。臭氧(O3)是很强的氧化剂,有可能取代氯气用作饮水消毒。(5)卤素及化合物:氯,碘是常用的
5、消毒剂。碘杀菌力强,碘酒又名碘酊,是常用的外科消毒杀菌剂,常用的是含碘 2%3的酒精溶液。氯及氯化物常用于水及食品消毒,其作用机制是产生次氯酸和原子氧而具有杀菌作用。(6)染色剂作用机制:干扰菌体氧化还原电位,阻碍芽孢的形成。亚甲蓝、丫啶黄、利凡诺已应用在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中。(7)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表面张力效应的物质叫表面活性剂。常用的有新洁尔灭、去污剂、肥皂等。作用机制:蛋白质变性,破坏细胞膜。5 5、水产禁用药有哪些?、水产禁用药有哪些?1.磺胺类:磺胺噻唑、磺胺脒2.呋喃类: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痢特灵)、呋喃那斯、呋喃丹3.喹诺酮类:环丙沙星4.抗生素类:氯霉素、红霉素、杆菌肽锌、泰乐
6、菌素、阿伏霉素6 6、抗生素对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分几类,各举一例。、抗生素对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分几类,各举一例。2作用机制:(1)抑制细胞壁的形成如天然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多肽类(2)干扰蛋白质合成如红霉素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3)抑制核酸复制如抑制 DNA 合成的抗生素(溶肉瘤素,新生霉素)和蛋白质结合影响膜屏蔽作用多粘菌素(4)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和固醇结合影响细胞膜透性两性霉素 B作用于呼吸链影响能量利用7、什么叫抗菌谱?试举 5 例。各种抗生素有其不同的制菌范围,此即抗菌谱。1.青霉素和红霉素主要抗 G 细菌;2.链霉素和新霉素以抗 G细菌为主,也抗结核分枝杆菌;3.庆大霉素
7、、万古霉素和头孢霉素兼抗 G和 G细菌;4.氯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和土霉素同时抗 G、G细菌以及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称广谱型抗生素;5.放线菌酮、两性霉素 B、灰黄霉素和制霉菌素对真菌有抑制作用;6.对于病毒性感染,至今还未找到特效抗生素。8 8、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的机制有哪些?、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的机制有哪些?(1)结构发生改变导致某类药物作用的结构缺失(2)细胞膜对药物的通透性和吸收能力降低(3)激活膜上抗药泵蛋白将进入到胞内的药物泵出胞外(4)合成某种酶将化学治疗剂变为无活性的形式(5)药物受体的亲和性或数量下降(6)被药物阻断的代谢途径发生遗传改变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一名词解释1.遗传:
8、指的是发生在亲子间即上下代间的关系,即指上一代生物如何将自身的一整套遗传基因稳定地传递给下一代的行为或功能。具有极其稳定(保守)的特性。2.遗传型:又称基因型,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遗传因子即基因组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是一种内在的可能性或潜力,其实质是遗传物质上所负载的特定遗传信息。3.表型:指某一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和内在特征的总和,是其遗传型在合适环境3条件下通过代谢和发育而得到的具体体现。是一种现实性(具体性状)。4.变异: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5.饰变:是指外表的修饰性改变,指一种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
9、变化。6.基因重组:两个独立基因组内的遗传基因,通过一定的途径转移到一起,形成新的稳定基因组的过程,称为基因重组或遗传重组,简称重组。主要包括转化、转导、接合、原生质体融合。7.转化:受体菌直接吸收供体菌的 DNA 片段而获得后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通过转化方式而形成的杂种后代,称转化子。8.转导:通过缺陷噬菌体的媒介,把供体细胞的小片段 DNA 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由转导作用而获得部分新性状的重组细胞,称为转导子。9.接合:供体菌(“雄性”)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雌性”)直接接触,把 F 质粒或其携带的不同长度的核基因组片段传递给后者,使后者获
10、得若干新遗传性状的现象。通过接合而获得新遗传性状的受体细胞,称为接合子。10.10.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融合:通过人为的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个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借以获得兼有双亲遗传性状的稳定重组子的过程。由此法获得的重组子,称为融合子。11.11.衰退:衰退:是指由于自发突变的结果,而使某物种原有一系列生物学性状发生量变或质变的现象。12.12.复壮复壮:使衰退的菌种恢复原来优良性状。分为狭义的复壮和广义的复壮。13.质粒:凡游离于原核生物核基因组以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的dsDNA 分子,即 cccDNA。二核酸存在的七个水平为哪些?1.细胞水平2.细胞核水平3.染
11、色体水平4.核酸水平5.基因水平6.密码子水平7.核苷酸水平三典型质粒的种类1.F 质粒、F 因子、致育因子、性因子2.R 质粒、R 因子、抗药性质粒3.Col 质粒、大肠杆菌素质粒、大肠杆菌素因子4.Ti 质粒、诱癌质粒、冠瘿质粒5.Ri 质粒6.mega 质粒、巨大质粒7.降解性质粒四基因突变的机制有哪些?(一)诱发突变简称诱变,是指通过人为的方法,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显著提高基因自发突变频4率的手段。凡具有诱变效应的任何因素,都称诱变剂。1.碱基置换:是染色体的微小损伤,它只涉及一对碱基被另一对碱基所置换,属典型的点突变。(1)转换:即 DNA 链中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嘌呤或是一个嘧啶被
12、另一个嘧啶所置换;(2)颠换:即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嘧啶或是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嘌呤所置换。2.移码突变:指诱变剂会使 DNA 序列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发生增添(插入)或缺失,从而使该处后面的全部遗传密码的阅读框架发生改变,并进一步引起转录和转译错误的一类突变。3.染色体畸变: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即某段染色体改变了基因的位置和顺序和使个别或全套染色体数目发生的变化。根据变异情况可分为缺失、重复、插入、倒位、易位。(1)缺失:指一个正常染色体上某一区段的丢失。(2)重复:指一个正常染色体增加了与本身相同的某区段。(3)插入:由于一段 DNA 序列插入某个基因中,而破坏该基因正常结构和功能。(4
13、)倒位:一个染色体上某区段正常排列的顺序发生 180 度的颠倒。(5)易位:指两对非同源染色体间某区段的转移。(二)自发突变:生物体在无人工干预下自然发生的低频率突变。由背景辐射和环境因素引起;由微生物自身有害代谢产物引起;由 DNA 复制过程中碱基配对错误引起。五五7 7 种常用菌种保藏方法的比较。种常用菌种保藏方法的比较。(六种就可以)(六种就可以)方法斜面保藏法半固体保藏法石蜡油封藏法主要措施低温(4)低温(4),避氧低温(4),阻氧低温(-70),甘油悬液保藏法保护剂(15%-50%甘油)砂土保藏法冷冻干燥保藏法干燥,无营养干燥,低温,无氧,有保护剂超低温液氮保藏法(-196),有保护
14、剂各大类15 年繁而高效产孢子的微生物各大类约 1-10 年5-15 年简便有效繁而高效细菌,酵母菌约 10 年较简便适宜菌种各大类细菌,酵母菌各大类保藏期约 1-6 月约 6-12 月约 1-2 年评价简便简便简便5第八章水生微生态学一名词解释1.1.互生:互生:又称代谢共栖,两种可单独生活的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特点:可分可合,合比分好。“和睦相处”2.2.共生:共生: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甚至达到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的极其紧密的一种相互关系。特点: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相依为命”3.3.寄生:寄生:一种小型生物
15、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夺取营养并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特点:“损人利己”4.4.拮抗:拮抗: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抑制他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关系。特点:“排除异己”5.5.捕食:捕食:一种较大型的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种小型生物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的相互关系。6.BOD:即生化需氧量,在特定的时间及温度条件下,微生物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单位 mg/L。7.COD:即化学需氧量,水中有机物被强氧化剂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单位mg/L。常用氧化剂为重铬酸钾或高锰酸钾,分别记做 CODCr和 CODMn,不标明时则指
16、 CODCr;8.生物圈: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部分。9.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群落与它们的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10.群落:指生活在特定空间或区域的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11.种群:指生活在特定空间或区域的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的集合体。12.P/H12.P/H指数:指数:水体中光合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数量之比。13.BIP13.BIP指数:指数:水体中不含叶绿素的微生物和全部微生物数量之比。14.14.大肠菌群: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一群好氧和兼性厌氧的,能在 3724h 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的总称。包括大肠埃希氏菌
17、属、柠檬酸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阴沟肠杆菌属。二简述环境因素对水生微生物的影响水体环境因素可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三大类。1.物理因素:光照,温度,压力,浑浊度2.化学因素:(1)PH 值:水中细菌最适 PH 为 6.5 7.5。(2)氧化还原电位(Eh):影响酶的活性和细胞的呼吸作用。(3)无机物:主要是无机氮和无机磷化合物;重金属也严重影响水体中的生命活动。(4)有机物:水中溶解或悬浮的有机物作为异养微生物的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生长的限制因素。(5)溶解气体:主要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3.生物因素(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生物间的相互关系是既多样又复杂的:互生,共生,6寄
18、生,拮抗,捕食三氮、硫、磷循环包括哪些?(一).氮循环氮素循环包括八类反应:1.生物固氮;2.硝化作用;3.同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4.氨化作用;5.铵盐同化作用;6.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7.反硝化作用;8.亚硝酸氨化作用(二).硫循环:包括同化性硫酸盐还原作用、脱硫作用、硫化作用、异化性硫酸盐还原作用、异化性硫还原作用。(三).磷循环包括三个基本过程:1.有机磷转化成溶解性无机磷(有机磷矿化)2.不溶性无机磷变成溶解性无机磷(磷的有效化)3.溶解性无机磷变成有机磷(磷的同化)四简述污水处理的方法四简述污水处理的方法1.活性污泥法:由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与污(废)水中的有机、无机固体物混凝交织在一
19、起构成的絮状物,有很强的吸附和降解能力。细菌有生枝动胶菌、假单胞菌等;原生动物则以独缩虫、盖纤虫、钟虫为主。2.生物膜法:主要原理是附着在滤料表面的生物膜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与氧化分解作用。包括生物滤池法、生物转盘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生物膜重要微生物:以菌胶团细菌为主,还有球衣细菌、藻类、原生动物等。分上、中、下三层。上层营养浓度髙,有细菌,少数鞭毛虫等;中下层多为低分子物质,有细菌,藻类与原生动物等。3.厌氧生物处理法: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利用厌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分解污水中有机物的方法,也称厌氧消化或厌氧发酵法。其中沼气发酵最为常用。五根据水体中的腐生菌数量,将水体划分为什么五根据水体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 期末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