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含答案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专题11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含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1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含答案解析).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11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教材实验回顾.实验原理(1)土壤条件: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2)取样方法: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 方法进行采集、调查。(3)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1.研究步骤【答案】C步骤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实施不同区域土壤中,物种丰富度相同吗?包括步骤、时间、地点、内容、方法、备注等。准备及用取样器取样(如用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的方法进行取样采集、调查诱虫器采集简易采集法:用解剖针拨找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小动物 后采集小进行采集实施计划动物采集到的小动物可放入酒精中,也可将活着的小动
2、物放入试 管中观察和 可借助放大镜、实体镜进行观察分类可借助动物图鉴查清小动物名称,并进行分类统计和丰富度的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分析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 同的。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解析】【分析】调查土壤中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实验结论取样法,样方法用于调查植物的丰富度;土壤中动物的种间关系,除了互利共生之外,还有 捕食、寄生、竞争;不同的时间,动物的活动习性不同,故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 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详解】A、甲装置的花盆壁a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可以增加空气流通,A正
3、确;B、乙装置为吸虫器,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B正确;C、图中甲装置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避高温、趋湿的习性进行采集,C错误;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防止腐烂,D正确。应选C。10.以下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 富度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答案】B【
4、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作为对照试验,A正确:B、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校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B错误;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C正确;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保证实验结果 可靠性,D正确.应选B.H.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该研究过程是:提出问题一制订计划一实施计划一分析实验结果一得出结论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
5、调查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D.取样时尽量不要破坏环境,并应事先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许多土壤小动物虽有较强的活动能 力,但运动范围不大,而又由于它们的体积小,亿以不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故B不正确。考点:种群点评:此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种群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种群密度调查方 法的理解。12.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B.不同地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C.调查蚯蚓的数量可采用标志重捕法D.应设计表格,统
6、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动物种类【答案】C【解析】【分析】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由于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而采用取 样器取样法,样方法用于调查植物的丰富度;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使用放大镜;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取样调查。【详解】A、不同季节,不同的土壤中小动物的适应能力不同,丰富度一般不同,A正确;B、不同地点,环境资源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B正确;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蚯蚓)由于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c错误;D、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动物种类,D正确。应选Co13.科研人员对某
7、一地区甲、乙、丙 3 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样地甲乙丙类群数252423个体数278300226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的动物类群数B.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的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C.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的数量没有明显的差异I).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答案】B【解析】【分析】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常见的小动物有蜘蛛、鼠妇、蝶蚣、马陆、蚯 蚓以及多种多样得昆虫等.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 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
8、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详解】A、土壤中的小动物身体小,一般不用标志重捕法,A错误;B、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多少,分析表格中各类群数,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 度没有明显的差异,B正确;C、分析表格中个体数量局部,发现丙地动物个体数量明显减少,C错误;D、表中数据看不出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情况,D错误。应选B。14.以下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利用小动物的避
9、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分别在白天和 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作为对照试验,A正确;B、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校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丰富 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B错误;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C正确;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保证实验结果 可靠性,D正确.应选B.15.在开展“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活动中,要对土壤中
10、小动物进行取样调查,适宜采用的方法是A.随机观察法B.取样器取样法C.标志重捕法D.目测估计法【答案】B【解析】【详解】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研究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B正确。【考点定位】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名师点睛】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 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的是种群密度;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研究小 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上壤小动物对土壤中动植物遗体的分解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实 验彻底结束后,还存活的小动物最好放1可原地。16.下表的群落中,以数字15代表物种,每个物
11、种的密度不同。其中丰富度最大的群落是()群落物种1物种2物种3A30200B400200C003521D02825物利 43物种5005A.AB.BC.CD.D12【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旨在考查物种丰富度;每个物种的密度表示的是相应的种群数量;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异,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详解】由图表可知,群落A由物种1、2、4组成,物种丰富度为3;群落B由物 种1、3组成,物种丰富度为2;群落C由物种3、4、5组成,物种丰富度为3;群 落D由物种2、3、4、5组成,物种丰富度为4;丰富度最大的群落是D。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活动
12、,以下 有关做法正确的选项是()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B.同一时间分别采集落叶量不同地域的表层土样C.只统计肉眼可见的小动物D.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忽略不计【答案】B【解析】【分析】标志重捕法一般用于活动能力强的较大的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 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详解】A、标志重捕法一般用于活动能力强的较大的动物,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A错误;B、本实验自变量是不同土壤,取样时间属于无关变量,所以需要在同一时间分别 采集落叶量不同地域的表层土样,比拟不同地域的动物类群丰富度,B正确;C、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时,肉眼
13、看见与看不见的动物都可以调 查,只是方法不同而已,肉眼看不见的可以用实体镜观察进行调查,C错误;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用需要记为“待鉴定XX”,D错误。应选B。18.跳虫、甲蛾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1)由于跳虫和甲螭活动能力,身体,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 吸虫器等进行采集。(2)先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以下图中的吸虫器,理由 是o假设要采集大量的甲蜻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理由是(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蛾和线虫三个种群,假设他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那么跳虫与甲蛾之间的关系是,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
14、系是【答案】.较强.微小.B.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D.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提供的甲蛾及时固定,防止腐烂.竞争.捕食【解析】【详解】(1)土壤中跳虫和甲蛾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2)跳虫多栖息于潮湿隐蔽的场所,属于好氧型,湿棉花模拟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所以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时,最好选择图中吸虫器B;70%酒精可渗透进入使细胞死亡,但基本不破坏细胞结构,从而固定细胞(生 物),同时酒精有消毒作用,能杀死大局部生活状态的细菌,防止腐烂,因此要采 集大量的甲蜻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D.(3)跳虫、甲蛾和
15、线虫三个种群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可见,线虫与醉母菌之间使捕食关系,而跳虫与甲蛾具有共同的食物,因此两者之间具有竞争关 系.19.根据课本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回答有关问题:(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 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而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具有,而且。(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利一是;二是o前者是指在一定的样地中,直接,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的群落。(3)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 中,也可放入中。(4)观察时最好用。如用普通显微镜,可在 的物镜和的目镜下观察。(5)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样地土壤动物的抽样调查数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11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含答案解析 专题 11 土壤 中小 物类 丰富 研究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