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核素》名师教案143456.pdf
《《原子核、核素》名师教案14345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核、核素》名师教案143456.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 原子核核素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新课程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 2 第 1 章第 1 节 原子结构的第 1 课时。在本课时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再来深入探讨原子核结构的特点,有利于从微观角度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这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同时,原子结构也是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在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关于 粒子散射实验的介绍能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家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懈的奋斗与追求,具有非
2、常积极的教育意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但是他们不知道原子核是由什么构成的,学生在化学(必修 1)中学习了许多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但是他们不知道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对学生而言,本课时是研究一种看不见的粒子的构成,而学生缺乏粒子这种微观的想象能力,所以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大的困难,教师需要积极引导。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说出原子核的结构,能说出质量数和的含义,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2 知道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2)学生能说出核电荷数、质子数、中
3、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3)学生能说出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了解核素在生产生活不同领域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构成原子微粒间的关系和“三素”概念的探讨,学生能学会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同时,提升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表演科学家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历史,学生能体会到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意义,同时,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2)通过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质量、电性的认识,学生能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学生能认识到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教学重点:1、原子核
4、的结构构成 2、原子的各微粒间的关系及同位素的判断 教学难点:原子核的结构及构成原子的各微粒间的关系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3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模型展示法、问题推进法、对比归纳法、学以致用法。学习方法:角色扮演法、交流研讨法、归纳总结法、习题测评法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角色扮演 创设情境 建立模型通过初中知识,我们知道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那么,原子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原子结构。(板书)原子结构 水滋养万物生灵,水是由什么构成的 研究表明,一滴水约有 17万亿
5、亿个水分子,因此水分子很小。水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 水分子都那么小,那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与氧原子就更小了。那么,这么小的原子 聆听。水分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 建立模型 三位学生上讲台角色扮 演-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展示原子结构模型发现史。开门见山,引入课题 通过师生的一问一答,学生明白了本节课的研究内容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由学生扮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4 该如何研究呢(板书)一、原子结构模型演变 原子结构模型是如何建立的呢时空穿越,有三位伟大的科学家来到我们的课堂上,与我们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有请!三位学生
6、完成板书 1、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2、汤姆生-葡萄干布丁模型 学生 1:我是人称“原子之父”的英国科学家道尔顿,1803年,我提出原子学说,我认为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学生 2:我是英国科学家汤姆生,1897 年,我通过实验发现原子可以释放出电子,经过研究,我认为原子是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即“葡萄干布丁模型”。演科学家阐述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历史,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氛围,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
7、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5 请结合卢瑟福的实验现象及学案上探究一的问题,探讨他所建立的原子结构模型。教师补充实验-轻的球碰撞重的球,重的球碰撞轻的球。学生 3:我是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1911 年,我做了一个粒子散射实验:用 粒子,也就是带正电的氦原子核轰击金箔,发现绝大多数粒子通过,少数 粒子转向,个别 粒子反弹。所以我认为我老师的“葡萄干布丁模型”不正确,你们能说说为什么吗 分小组讨论,交流,回答。预计学生交流结果:1、绝大 通过模拟实验,讨论交流,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出卢瑟福的核式原子模型。学生能初步体会到假说、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核、核素 原子核 核素 名师 教案 14345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