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课教案例文075538.pdf
《高三数学课教案例文07553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数学课教案例文075538.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高三数学课教案例文 最新高三数学课教案例文 1 教学目标(1)掌握向量的有关概念:向量及其表示法、向量的模、向量的相等、零向量;(2)理解并掌握复数集、复平面内的点的集合、复平面内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3)掌握复数的模的定义及其几何意义;(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5)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方法.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本节内容首先从物理中所遇到的一些矢量出发引出向量的概念,介绍了向量及其表示法、
2、向量的模、向量的相等、零向量的概念,接着介绍了复数集与复平面内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指出了复数的模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复数与复平面的向量的一一对应关系的理解;难点是复数模的概念.复数可以用向量表示,二者的对应关系为什么只能说复数集与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的集合一一对应关系,而不能说与复平面内的向量一一对应,对这一点的理解要加以重视.在复数向量的表示中,从复数集与复平面内的点以及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复数模的概念是一个难点,首先要理解复数的绝对值与实数绝对值定义的一致性质,其次要理解它的几何意义是表示向量的长度,也就
3、是复平面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三、教学建议 1.在学习新课之前一定要复习旧知识,包括实数的绝对值及几何意义,复数的有关概念、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中的有关矢量知识等,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这一环节不可忽视.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2.理解并掌握复数集、复平面内的点集、复平面内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集合三者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建立复平面以后,复数 与复平面内的点 形成一对应关系,而点 又与复平面的向量 构成一对应关系.因此,复数集 与复平面的以 为起点,以 为终点的向量集 形成一对应关系.因此,我们常把复数 说成点 Z 或说成向
4、量.点、向量 是复数 的另外两种表示形式,它们都是复数 的几何表示.相等的向量对应的是同一个复数,复平面内与向量 相等的向量有无穷多个,所以复数集不能与复平面上所有的向量相成一对应关系.复数集只能与复平面上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集合构成一对应关系.2.这种对应关系的建立,为我们用解析几何方法解决复数问题,或用复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创造了条件.3.向量的模,又叫向量的绝对值,也就是其有向线段的长度.它的计算公式是,当实部为零时,根据上面复数的模的公式与以前关于实数绝对值及算术平方根的规定一致.这些内容必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4.讲解教材第 182 页上例 2 的第(1)小题建议.在讲解教材
5、第 182 页上例 2 的第(1)小题时.如果结合提问 的图形,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中的“圆”是指曲线而不是指圆面(曲线所包围的平面部分).对于倒 2 的第(2)小题的图形,画图时周界(两个同心圆)都应画成虚线.5.讲解复数的模.讲复数的模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时,要注意与向量的有关知识联系,结合复数与复平面内以原点为起点,以复数所对应的点为终点的向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向量 的模,又叫做向量 的绝对值,也就是有向线段 OZ 的长度.它也叫做复数 的模或绝对值.最新高三数学课教案例文 2 教学目标(1)掌握复数加法与减法运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加、减法运算;(2)理解并掌
6、握复数加法与减法的几何意义,会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能初步运用复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决有关问题;(4)通过学习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5)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灵活性等).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复数加法法则。难点是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复数加法法则是教材首先规定的法则,它是复数加减法运算的基础,对于这个规定的合理性,在教学过程 中要加以重视。复数加减法的几
7、何意义的难点在于复数加减法转化为向量加减法,以它为根据来解决某些平面图形的问题,学生对这一点不容易接受。三、教学建议(1)在中,重点是加法.教材首先规定了复数的加法法则.对于这个规定,应通过下面几个方面,使学生逐步理解这个规定的合理性:当 时,与实数加法法则一致;验证实数加法运算律在复数集中仍然成立;符合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2)复数加法的向量运算讲解设,画出向量,后,提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并让学生自己画出和向量(即合向量),画出向量 后,问与它对应的复数是什么,即求点 Z 的坐标 OR 与 RZ(证法如教材所示).(3)向学生介绍复数加法的三角形法则.讲过复数加法可按向量加法的
8、平行四边形法则来进行后,可以指出向量加法还可按三角形法则来进行:如教材中图 8-5(2)所示,求 与 的和,可以看作是求 与 的和.这时先画出第一个向量,再以 的终点为起点画出第二个向量,那么,由第一个向量起点 O 指向第二个向量终点 Z 的向量,就是这两个向量的和向量.(4)向学生指出复数加法的三角形法则的好处.向学生介绍一下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是有好处的:例如讲到当 与 在同一直线上时,求它们的和,用三角形法则来解释,可能比“画一个压扁的平行四边形”来解释容易理解一些;讲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时,用三角形法则也较平行四边形法则更为方便.(5)讲解了教材例 2 后,应强调(注意:这里 是起点,是
9、终点)就是同复数-对应的向量.点,之间的距离 就是向量 的模,也就是复数-的模,即.例如,起点对应复数-1、终点对应复数 的那个向量(如图),可用 来表示.因而点 与()点间的距离就是复数 的模,它等于。教学设计示例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复数的减法及其几何意义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复数减法法则和它的几何意义.2.渗透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灵活性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复数减法法则.难点:对复数减法几何意义理解和应用.教学过程 设
10、计(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数加法法则及其几何意义,今天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复数减法及其几何意义.(板书课题:复数减法及其几何意义)(二)复数减法 复数减法是加法逆运算,那么复数减法法则为(+i)-(+i)=(-)+(-)i,1.复数减法法则(1)规定:复数减法是加法逆运算;(2)法则:(+i)-(+i)=(-)+(-)i(,R).把(+i)-(+i)看成(+i)+(-1)(+i)如何推导这个法则.(+i)-(+i)=(+i)+(-1)(+i)=(+i)+(-i)=(-)+(-)i.推导的想法和依据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推导:设(+i)-(+i)=+i(,R).即复数+i 为复数+i
11、减去复数+i 的差.由规定,得(+i)+(+i)=+i,依据加法法则,得(+)+(+)i=+i,依据复数相等定义,得 故(+i)-(+i)=(-)+(-)i.这样推导每一步都有合理依据.我们得到了复数减法法则,两个复数的差仍是复数.是确定的复数.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复数的加(减)法与多项式加(减)法是类似的.就是把复数的实部与实部,虚部与虚部分别相加(减),即(+i)(+i)=()+()i.(三)复数减法几何意义 我们有了做复数减法的依据复数减法法则,那么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是什么?设 z=+i(,R),z1=+i(,
12、R),对应向量分别为,如图 由于复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设 z=(-)+(-)i,所以 z-z1=z2,z2+z1=z,由复数加法几何意义,以 为一条对角线,1 为一条边画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另一边 2 所表示的向量 OZ2 就与复数 z-z1 的差(-)+(-)i 对应,如图.在这个平行四边形中与 z-z1 差对应的向量是只有向量 2 吗?还有.因为 OZ2 Z1Z,所以向量,也与 z-z1 差对应.向量 是以 Z1 为起点,Z 为终点的向量.能概括一下复数减法几何意义是:两个复数的差 z-z1 与连接这两个向量终点并指向被减数的向量对应.(四)应用举例 在直角坐标系中标 Z1(
13、-2,5),连接 OZ1,向量 1 与多数 z1 对应,标点Z2(3,2),Z2 关于 x 轴对称点 Z2(3,-2),向量 2 与复数对应,连接,向量与的差对应(如图).例 2 根据复数的几何意义及向量表示,求复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设复平面内的任意两点 Z1,Z2 分别表示复数 z1,z2,那么 Z1Z2 就是复数对应的向量,点之间的距离就是向量的模,即复数 z2-z1 的模.如果用 d 表示点Z1,Z2 之间的距离,那么 d=|z2-z1|.例 3 在复平面内,满足下列复数形式方程的动点 Z 的轨迹是什么.(1)|z-1-i|=|z+2+i|;方程左式可以看成|z-(1+i)|,是
14、复数 Z 与复数 1+i 差的模.几何意义是是动点 Z 与定点(1,1)间的距离.方程右式也可以写成|z-(-2-i)|,是复数 z 与复数-2-i 差的模,也就是动点 Z 与定点(-2,-1)间距离.这个方程表示的是到两点(+1,1),(-2,-1)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这个动点轨迹是以点(+1,1),(-2,-1)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2)|z+i|+|z-i|=4;方程可以看成|z-(-i)|+|z-i|=4,表示的是到两个定点(0,-1)和(0,1)距离和等于 4 的动点轨迹.满足
15、方程的动点轨迹是椭圆.(3)|z+2|-|z-2|=1.这个方程可以写成|z-(-2)|-|z-2|=1,所以表示到两个定点(-2,0),(2,0)距离差等于 1 的点的轨迹,这个轨迹是双曲线.是双曲线右支.由 z1-z2 几何意义,将 z1-z2 取模得到复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 d=|z1-z2|,由此得到线段垂直平分线,椭圆、双曲线等复数方程.使有些曲线方程形式变得更为简捷.且反映曲线的本质特征.例 4 设动点 Z 与复数 z=+i 对应,定点 P 与复数 p=+i 对应.求(1)复平面内圆的方程;解:设定点 P 为圆心,r 为半径,如图 由圆的定义,得复平面内圆的方程|z-p|=r.(2
16、)复平面内满足不等式|z-p|r(rr+)的点 z 的集合是什么图形?解:复平面内满足不等式|z-p|r(rr+)的点的集合是以 p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面部分(不包括周界).利用复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可以用复数解决解析几何中某些曲线方程.不等式等问题.(五)小结 我们通过推导得到复数减法法则,并进一步得到了复数减法几何意义,应用复数减法几何意义和复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可以用复数研究解析几何问题,不等式以及最值问题.(六)布置作业 P193 习题二十七:2,3,8,9.探究活动 复数等式的几何意义 复数等式 在复平面上表示以 为圆心,以 1 为半径的圆。请再举三个复数等式并说明它们在复平
17、面上的几何意义。分析与解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复数等式 在复平面上表示线段 的中垂线。2.复数等式 在复平面上表示一个椭圆。3.复数等式 在复平面上表示一条线段。4.复数等式 在复平面上表示双曲线的一支。5.复数等式 在复平面上表示原点为 O、构成一个矩形。说明 复数与复平面上的点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果我们对复数的代数形式工(几何意义)之 间的关系比较熟悉的话,必然会强化对复数知识的掌握。最新高三数学课教案例文 3 教学目标(1)掌握向量的有关概念:向量及其表示法、向量的模、向量的相等、零向量;(2)理解并掌握复
18、数集、复平面内的点的集合、复平面内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3)掌握复数的模的定义及其几何意义;(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5)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方法.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本节内容首先从物理中所遇到的一些矢量出发引出向量的概念,介绍了向量及其表示法、向量的模、向量的相等、零向量的概念,接着介绍了复数集与复平面内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指出了复数的模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复数与复平面的向量的一一对应关系的理解;难点是复数模的概念.复数可以用向量
19、表示,二者的对应关系为什么只能说复数集与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的集合一一对应关系,而不能说与复平面内的向量一一对应,对这一点的理解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要加以重视.在复数向量的表示中,从复数集与复平面内的点以及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复数模的概念是一个难点,首先要理解复数的绝对值与实数绝对值定义的一致性质,其次要理解它的几何意义是表示向量的长度,也就是复平面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三、教学建议 1.在学习新课之前一定要复习旧知识,包括实数的绝对值及几何意义,复数的有关概念、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中的有关
20、矢量知识等,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这一环节不可忽视.2.理解并掌握复数集、复平面内的点集、复平面内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集合三者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建立复平面以后,复数 与复平面内的点 形成一对应关系,而点 又与复平面的向量 构成一对应关系.因此,复数集 与复平面的以 为起点,以 为终点的向量集 形成一对应关系.因此,我们常把复数 说成点 Z 或说成向量.点、向量 是复数 的另外两种表示形式,它们都是复数 的几何表示.相等的向量对应的是同一个复数,复平面内与向量 相等的向量有无穷多个,所以复数集不能与复平面上所有的向量相成一对应关系.复数集只能与复平面上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集合构成一对应关系.
21、2.这种对应关系的建立,为我们用解析几何方法解决复数问题,或用复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创造了条件.3.向量的模,又叫向量的绝对值,也就是其有向线段的长度.它的计算公式是,当实部为零时,根据上面复数的模的公式与以前关于实数绝对值及算术平方根的规定一致.这些内容必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4.讲解教材第 182 页上例 2 的第(1)小题建议.在讲解教材第 182 页上例 2 的第(1)小题时.如果结合提问 的图形,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中的“圆”是指曲线而不是指圆面(曲线所包围的平面部分).对于倒 2 的第(2)小题的图形,画图时周界(两个同心圆)都应画成虚线.5.讲解复数的模.讲复数的模
22、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时,要注意与向量的有关知识联系,结合复数与复平面内以原点为起点,以复数所对应的点为终点的向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向量 的模,又叫做向量 的绝对值,也就是有向线段 OZ 的长度.它也叫做复数 的模或绝对值.它的计算公式是.教学设计示例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教学目的 1 掌握,复数模的概念及求法,复数模的几何意义.2 通过数形结合研究复数.3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重点难点 复数向量的表示及复数模的概念.教学学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1 复习提问:向量的概念;模;复平面.2 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课 教案 例文 07553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