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3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3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3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初三化学教材第六单元课题三的内容,是我们继学习氧气后第二次系统学习物质的性质。选取我们身边最熟悉的物质二氧化碳作为学习素材,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二氧化碳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从中学生能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又因为二氧化碳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小学自然和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它参与光合作用、温室效应、可以充入饮料、可以灭火、用石灰水检验等,但对二氧化碳的化学知识却知之甚少,本节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
2、合素质。2、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教学难点: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原理的探究。二、教学策略二、教学策略1、教法:目标导学法、引导探究法、情景创设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2、学法: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应用。3、设计思路:(1)亲手实验与认真观察是学习化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本节课我设计了4 个实验,列举了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在兴趣中启发思维、探求规律。(2)在学习“倾倒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的实验时,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讨论、实验、探究、反思”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提出问题形成假说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为主线的思维程序,让学生自己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3、力和归纳总结能力。(3)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进一步升华,在课后调查环节中,让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实验设计三、实验设计1、演示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如果有以下原因:塑料瓶太硬,漏气,二氧化碳未收集满,倒液体时二氧化碳扩散,倒入瓶中的水太少或者太多都会导致实验失败,我对实验进行了再设计首先选用一个软质塑料瓶收集二氧化碳,然后验满,用玻璃片挡住一部分瓶口倒入塑料瓶体积 1/2的水,迅速盖上瓶盖,振荡,这样操作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2、把集气瓶中的 CO2倒入有两支蜡烛的烧杯,使蜡烛火焰熄灭。有些同学把握不好,倾倒时速度过快或集气瓶拿不稳,二氧化碳刚倒出就散开了,结果造成上面的蜡烛先
4、熄灭,下面的后熄灭,对二氧化碳的密度做出了错误的结论。我对这个实验做了改进,在倾倒二氧化碳时,在烧杯内壁用玻璃片挡住使二氧化碳不会散开,这样就会顺利地完成实验。四、教学程序四、教学程序创设情景-实验分析-实验探究-挑战自我-课外练习-课堂反馈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教 师 活 动播播放放视视频频:“死狗 洞之谜”。通过动画提出问题?过渡引出课题。学 生 活 动讨论回答媒体使用意图创设真实的探究情境,激发兴趣。演示演示: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观察联系制二氧化碳固体。回答:请同学注实引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干冰升华。际意观察固体二氧化碳形态,二氧化碳能熄灭燃着的放到瓶中有什么变化?然木条。后将燃着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3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案 新人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6.3 二氧化碳 性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