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设计.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设计.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内容是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主要介绍了口腔的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过程。在探究竟中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的过程。通过这两个实验的探究,学生可以掌握食物在口腔中的化学消化淀粉转化为麦芽糖。并对口腔中的物理消化过程有一定认识。其后总结出了两种消化的方式,其中化学消化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缺乏足够的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知识。因此,在介绍时应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课件等。最后总结了健康的饮食方式以及牙齿的保健知识。引入:教师课前准备好馒头,课上分给学生每人两小块,进行咀嚼馒头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食用馒头的方式产生的结果
2、不同引起认知冲突,设置疑问,引起学生兴趣。新课组织:首先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完成“探究竟”的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唾液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的作用。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结合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不同消化方式的概念和特点。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2.说出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3.说出消化的类别和过程。过程与方法1.提高预防龋齿,保护自身健康的能力。2.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提高分析推理和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3、。三、重点难点三、重点难点重点:1.探究实验的设计。2.消化系统的组成和消化方式。难点:不同的消化方式及原理。四、教学媒体四、教学媒体小烧杯、试管、稀碘液、滴管、含淀粉物质(如淀粉、馒头等)、温度计、酒精灯、大小相等的馒头块等五、课时建议五、课时建议1 课时六、导学案:六、导学案:(一)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唾液中的什么成分让馒头的主要成分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3、如何鉴别淀粉?4、麦芽糖与碘液变化么?(二)、1、探究的实验问题是什么?2、做出假设:3、设计实验:4、预期结果是什么?(三)、1、如何模拟牙齿和舌头的作用。?2、预期的实验结果是什么?3、结论是什么?七、教学过程设计七、教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生物 实验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