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课件-黄帝内经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基课件-黄帝内经二.ppt(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基课件三基课件-黄帝内经二黄帝内经二 七情内伤一、基本概念(一)七情生理含义 1.七情:是怒、喜、思、忧、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或变化。2.五志:将七情归属于五脏,以怒、喜、思、悲(忧)、恐(惊)分别归属 肝、心、脾、肺、肾,故称五志,是五种正常的情志活动。3.正常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所作出的七种不同的情志反应。4.七情与脏腑气血关系: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五脏的精气血。“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内经)情志活动与五脏有相对应的规律:肝主怒、脾主思、心主喜、肺主悲忧、肾主惊恐;七情太过导致脏腑精气阴阳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失调,尤其损伤相对应内脏引起七情致病。(二)七情病理含
2、义 七情内伤:精神致病因素,指有突然/强烈/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 本身的生理活动调节范围,引起怒、喜、思、忧、悲、恐、惊七种异常情 志变化,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产生 疾病,病由内生,亦称之为内伤七情。附(三)药物含义 药物七情:即相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反、相恶七种应用形式。二、二、七情的致病特点七情的致病特点 基本病机:直接损伤内脏基本病机:直接损伤内脏,使气机紊乱使气机紊乱,血行失常血行失常,阴阳怪气失调。阴阳怪气失调。七情皆从心而发七情皆从心而发:七情太过七情太过,首先影响心神首先影响心神,然后影响其他脏腑而发病;然后影响其他脏腑而发病;直接伤及内脏直接伤及内脏:喜伤心
3、喜伤心,怒伤肝怒伤肝,悲伤肺悲伤肺,思伤脾思伤脾,恐伤肾恐伤肾,其中又以伤及心肝脾为多见;其中又以伤及心肝脾为多见;影响脏腑气机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致肝气上逆,血随气逆于上;怒则气上,致肝气上逆,血随气逆于上;喜则气缓,致心气涣散,精神不集中,神志狂乱;喜则气缓,致心气涣散,精神不集中,神志狂乱;思则气结,致脾气郁结,纳呆,脘腹胀满、便溏;思则气结,致脾气郁结,纳呆,脘腹胀满、便溏;悲则气消,致伤肺气,气短乏力,萎靡不振;悲则气消,致伤肺气,气短乏力,萎靡不振;恐则气下,致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二便失禁,遗精;恐则气下,致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二便失禁,遗精;惊则气乱,致心气紊乱,心悸惊恐不安
4、;惊则气乱,致心气紊乱,心悸惊恐不安;多发为情志病多发为情志病:导致癫狂、惊悸、不寐等病症;导致癫狂、惊悸、不寐等病症;病势变化与情志关系密切病势变化与情志关系密切:许多病症,往往因不良情志刺激而使病势加重许多病症,往往因不良情志刺激而使病势加重 饮食失宜 注注:饮食与健康饮食与健康:合理膳食合理膳食 水谷精微水谷精微 气血气血 脏腑脏腑 健康健康 饮食失宜饮食失宜: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 1.1.饮食不节饮食不节病病 因因致病特点致病特点主要病证主要病证饥饱失常饥饱失常过饥过饥伤胃伤胃嘈杂泛酸嘈杂泛酸化源不足,正气虚弱化源不足,正气虚弱“谷不入谷不入,半日则
5、气衰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一日则气少矣”气血亏虚,易感外邪气血亏虚,易感外邪过饱过饱损伤脾胃损伤脾胃“饮食自备饮食自备,肠胃乃伤肠胃乃伤”嗳腐吞酸,胃疼腹泻嗳腐吞酸,胃疼腹泻痰湿内生痰湿内生痰饮,疳积痰饮,疳积饮食无时饮食无时进食无规律进食无规律损伤脾胃损伤脾胃变生诸病变生诸病2.饮食不洁病因致病特点主要病证食物污染生冷不洁腐败变质有毒食物损伤脾胃脘腹疼痛,吐泻,下利寄生虫病腹痛,形瘦,嗜食异物食物中毒腹痛,吐泻,昏迷,死亡3.饮食偏嗜病因致病特点主要病证五味偏嗜脏腑功能紊乱水饮积聚,肿满泻利寒热偏嗜损伤脾胃阳气胃肠积热腹痛泄泻腹痛便秘,消谷善饥种类偏嗜偏嗜饮酒肥甘厚味,生痰生热内生湿热“高
6、梁之变,足生大丁”眩晕,胸痹,肥胖,中风脘腹胀满,纳呆,口苦口腻苔腻劳逸失度劳逸失度病 因致病特点主要病证过劳过劳劳力过度“劳则气耗”素问举痛论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劳神过度损伤心脾心悸失眠,纳呆便溏房劳过度耗伤肾中精气遗精,早泄,阳萎;月经不调,不育不孕过逸过逸气滞血瘀,脾胃呆滞“逸则气滞”“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体弱,神疲,肥胖 痰饮(一)痰饮的概念 (湿 水 饮 痰)(二)痰饮的形成 肺不行水 脾失运化 外感六淫疫疠 肝失疏泄 七情内伤 肾不主水 饮食不节劳逸 心阳不振 五脏亏虚 三焦气化失司 膀胱气化失常脏腑气化失司脏腑气化失司肺脾肾为要肺脾肾为要(三)痰饮的致病特点 1.阻碍经络气血经络
7、阻滞 .阻滞脏腑气机脏腑升降失常 .影响水液代谢水湿停聚 2.易于蒙蔽神明痰湿蒙蔽清窍、痰迷心窍、痰火扰心 3.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4.症状复杂,变幻多端表现各异 5.多见滑腻舌苔 “百病多由痰作崇”“怪病多痰”咳、喘、悸、眩、呕、满、肿、痛脏腑功能失调,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代谢障碍,聚湿,聚湿,生水、饮、痰生水、饮、痰痰饮病证特点痰饮病证特点 肺咳喘,痰多 心心悸,神昏,失眠,癫狂 肝面青,眩晕,动风 脾腹胀,身重,肢倦 肾腰膝痹痛,足冷 痰 胃脘痞,呕恶 头眩晕,昏不知人 咽喉喉中梗阻(梅核气)胸胁胸胁胀满疼痛 四肢麻木,疼痛,甚 经脉、筋骨瘰疠、痰核、阴疽
8、、流注、半身不遂、瘫痪 肌肤(溢饮)肢体水肿,身重无汗 饮四饮 胸胁(悬饮)咳嗽引胁疼痛,胸胁胀满 胸膈(支饮)胸闷,咳喘不得平卧,其形如肿 肠间(痰饮)肠鸣,腹满,口干,食少痰饮的病证特点(四)常见痰饮病证 1.痰证 症状随气升降,变幻多端 体征因人而异。如呆滞、色暗、形胖 2.饮证风痰因痰而动风者热痰痰热互结者寒痰阴寒津凝者燥痰燥伤肺津者湿痰脾虚湿聚者分类名称饮停部位主 要 表 现溢饮悬饮支饮痰饮肌肤胸胁胸膈胃肠身重无汗,尿少水肿咳嗽引胁疼痛,胸胁胀满胸闷,喘不得卧,其形如肿肠鸣,腹满,口干,食少瘀血一、瘀血:指体内血液停滞,不能正常循行而形成的病理产物,既指积于体内的离经之血,又包括阻滞
9、于血脉及脏腑 内运行不畅的务液,属继发性致病因素。二、瘀血的形成 外伤络伤血液 气虚气不摄血 血热迫血妄行 气虚血行无力 气滞血行受阻 血寒寒凝血滞 血热煎熬粘滞 津亏津亏血涩 痰浊因痰而瘀损伤机体损伤机体外邪七情饮食劳逸外伤久病必瘀津亏痰浊血离脉道血离脉道停聚于内停聚于内血运迟滞血运迟滞流于脏腑流于脏腑瘀血瘀血三、瘀血的致病特点三、瘀血的致病特点 1.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病证特点病证特点)疼痛疼痛多为刺痛,痛处不移,拒按多为刺痛,痛处不移,拒按 体表体表青紫肿胀青紫肿胀 体内体内癥积癥积 血色紫暗血色紫暗 夹有血块夹有血块 面唇爪甲青紫紫暗面唇爪甲青紫紫暗 舌质紫暗或瘀血、
10、瘀斑舌质紫暗或瘀血、瘀斑*皮下紫斑,肌肤甲错,面色黧黑皮下紫斑,肌肤甲错,面色黧黑 脉诊脉诊脉涩或结、代脉涩或结、代(迟、弦)(迟、弦)2.病机特征病机特征 阻滞气机阻滞气机 瘀塞经脉瘀塞经脉,(影响血脉运行影响血脉运行)伤及脏腑伤及脏腑,(病位固定病位固定,病证繁多病证繁多)“瘀血不去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新血不生”(影响新血生成影响新血生成)肿块肿块固定不移固定不移出血出血望诊望诊青紫瘀斑青紫瘀斑瘀血内停部位特点瘀血内停部位特点瘀血内停部位特点瘀阻部位主 要 表 现心心悸、胸闷、胸痛,神识不清、发狂肺胸痛、咳血色暗或夹瘀块肝脾胁痛、痞块、疼痛拒按子宫小腹疼痛,月经不调,闭经,恶露不净四肢局部冷
11、痛,青紫皮内皮下青紫、血肿结石一、结石: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 产物或结块。一般以泌尿系统和胆道系统结石为多见。二、结石的形成三、结石的致病特点 1.多发于六腑等脏器,以肝、胆、肾、膀胱、胃多见 2.病程较长,轻重不一,症状不定。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4.梗阻通道,导致疼痛,甚则发生绞痛。其他病因一、胎传(一)胎传:是指禀赋与疾病由亲代经母体而传及子代的过程。禀赋与疾病经胎传,使胎儿出生后易生某些疾病,胎传便成为一种致病因素。(二)胎传的致病特点 1.胎弱:又称胎怯、胎瘦。为小儿先天不足,气血虚弱的泛称。2.胎毒:婴儿在胎妊期间禀受母体的毒火,出生后发生疮疹和遗毒等病变。胎
12、毒:胎寒、胎热、胎黄、疮疹 遗毒:先天性梅毒。二、环境因素(一)环境因素:在病因学上,环境因素是指环境中对人体有害,甚至引起多种疾病的各种异常环境因子的总称。包括所有环境污染物。环境因素与环境污染有密切关系。(二)环境因素的致病特点 1.广泛性:病证范畴广泛。2.复杂性:病变的复杂性。3.多样性:污染因子不同,致病各异。4.隐蔽性和强力性:致病隐袭,损伤强烈。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三、毒(一)毒的概念 1.毒的病因学含义:对机体毒害作用凶险的一类致病因子。外毒疠毒、水毒、虫毒等 内毒丹毒、胎毒、疮毒等 2.毒的病证学含义:外毒感受时毒瘴毒 内毒疔疮痈疡(二)毒的形成 外毒天时不正
13、之气,与时令、环境、气候有关。先天遗传 后天由内而生,毒邪郁积毒毒(毒邪、毒气)(毒邪、毒气)(三)毒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三)毒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1.1.毒性暴戾,其气秽浊:病势凶险,易成危证。毒性暴戾,其气秽浊:病势凶险,易成危证。2.2.起病急骤,病情危重:发病急,传变快,病情危笃。起病急骤,病情危重:发病急,传变快,病情危笃。3.3.一毒一病,症状相似:毒邪为患,具有致病专一性和症状相似性特征。一毒一病,症状相似:毒邪为患,具有致病专一性和症状相似性特征。4.4.毒邪深痼,殃及脏腑:其病较深,易生痼疾。毒邪深痼,殃及脏腑:其病较深,易生痼疾。5.5.易化火热,败血伤阴:火热炽盛,灼伤阴
14、血;甚则肉腐。易化火热,败血伤阴:火热炽盛,灼伤阴血;甚则肉腐。6.6.病情缠绵,易成遗患:病程长,难治愈或形成后遗症。病情缠绵,易成遗患:病程长,难治愈或形成后遗症。7.7.季节性和地域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特征;季节性和地域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特征;疫毒与时令有关,瘴毒仅限于岭南地区。疫毒与时令有关,瘴毒仅限于岭南地区。8.8.传染性和流行性:疫毒。传染性和流行性:疫毒。二、病机与病机学说二、病机与病机学说1.1.病机病机: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的机理。: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的机理。2.2.病机学说病机学说:是研究和探讨病机变化规律的学说,包括疾:是研究和探讨病机变化规律的学说
15、,包括疾病发生的机理、病变的机理、病程演变的机理三个部分。病发生的机理、病变的机理、病程演变的机理三个部分。3.3.中医病机学说特点中医病机学说特点:注重整体联系的病理整体观;注重整体联系的病理整体观;注重疾病发展变化的病理辩证观。注重疾病发展变化的病理辩证观。4.4.病机学说具体内容病机学说具体内容:疾病发生的机理疾病发生的机理(发病原理发病原理)病变的机理病变的机理病程演变的机理病程演变的机理(传变机理传变机理)病病机机内生五邪病机内生五邪病机外感外感(热病热病)病机病机症状发生机理症状发生机理精精气气血血津液失常津液失常阴阳失调阴阳失调邪正盛衰邪正盛衰基本病机基本病机卫气营血病机卫气营血病机系统病机系统病机邪邪气气三焦病机三焦病机六经病机六经病机经络病机经络病机脏腑病机脏腑病机形体病机形体病机官窍病机官窍病机全身症状发生机理全身症状发生机理各系统疾病症状发生机理各系统疾病症状发生机理五五气气过过盛盛结束结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