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案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案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案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鉴订一、内容标准 内容要点: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认知提示:义和团及部分清军爱国官兵抗击八国联军,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读: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农民阶级出于朴素的爱国热情和对外来侵略的义愤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面对八国联军的侵略,义和团和部分清军爱国官兵不畏强暴,进行了英勇抵抗,客观上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步骤,但义和团运动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下失败了
2、。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基本史实;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扶清灭洋的口号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培养学生用唯物主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认识该条约的危害性,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实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依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分析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相关史实。并结合教材内容一一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史实,认识其侵略本质。结合辛丑条约内容,逐条分析它对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影响,掌握分析具体史实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
3、义和团战士和清军爱国官兵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史实,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通过了解八国联军的野蛮残暴的罪行,揭露帝国主义的残暴性,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三、教学重点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的签订四、教学难点辛丑条约内容的分析。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不仅支付了巨额的赔款,丧失了大片领土,更重要的是,大片领土的割让,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在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起来进行救亡图存。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义和团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哪具体情况是怎
4、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二新课讲授 义和团运动: 1、教师讲述:近代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中国大门,签订不平等条约。依靠不平等条约的保护,先后向中国派遣传教士。 2、教师问:为什么派传教士呢?传教士在中国干什么呢?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传教士在中国建立教堂,网罗教徒,收集情报,干涉词讼,挑拨民族关系,进行文化侵略,并为本国政府出谋划策,掠夺中国利权,起到了侵略者的大炮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中国人民对此极其痛恨,不断进行反抗。作为较早被传教的山东遭到了外来文化宗教侵略更为严重,因此,山东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首先爆发了义和团运动。3、教师
5、提问:义和团是由哪些组织发展起来的?最初的斗争矛头是谁?学生在看书基础上依据教材回答: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斗争矛头是:腐败的清朝政府。教师依据教材指出: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义和团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为此,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4、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扶清灭洋口号是如何认识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教师总结:扶清灭洋口号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扶清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排斥一切洋人、洋物件,具有盲目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历史精品资料 中考历史精品资料 中考历史课件 中考历史学案 中考历史设计 中考历史专题 中考历史试卷 中考历史指导 中考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