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塔施工作业指导书(DOC51页).doc





《组塔施工作业指导书(DOC5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塔施工作业指导书(DOC51页).doc(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第一部分 说 明11.编制依据12.工程概要2第二部分 组塔方案3一 内悬浮外拉线组塔方案31.组塔准备32.现场布置43.内悬浮抱杆的使用特性54.各系统连接55.抱杆起立和提升86.塔材吊装117.抱杆拆除128.组塔主要设备受力分析139.工器具选择16附表1 内悬浮外拉线组塔工器具表17二 小抱杆组塔方案191.组塔准备192.小抱杆的平面布置193.小抱杆的选择及塔腿安装204.小抱杆提升215.塔材吊装216.抱杆拆除227.现场清理22附表2 小抱杆组塔工具表23三 钢管杆吊装组立方案241.作业流程242.组塔准备243.吊车就位254.地面组装255.构件吊装266.钢
2、管杆检修26附表3 施工所需工具、设备明细表26第三部分 质量标准与工艺要求271.铁塔组装要求272.螺栓穿向要求283.脚钉安装要求294.螺栓防松、防盗305.其他工艺要求31第四部分 质量保证措施341.质量管理制度342.施工中采取技术措施343.质量通病防治措施36第五部分 安全保证措施371.一般安全规定372.施工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403.塔料运输安全规定414.地面组装安全规定425.抱杆起立安全规定426.提升抱杆安全规定437.吊装安全规定438.抱杆拆除安全规定449.工器具、设备使用安全措施4410.感应电防护4611.安全通病防治47第六部分 文明施工49第七部分
3、 环境保护措施4950第一部分 说 明1.编制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工艺标准库2012年版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工2003153号关于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采集与管理的工作要求基建质量2010322号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11146号;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一)施工工艺示范手册2011年版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9号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 248-2008110500kV架空送电线
4、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 5168-200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12年版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1-2010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 5009.2-2004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QGDW 250-2009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3号夏津县高低压电气安装有限公司质量管理手册Q/SLG-ZS-2015)设计技术交底、图纸会审纪要、相关设计变更本工程相关图纸和设计文件2.工程概要2.1 工程概况 本期新建220kV银城站110
5、kV田庄站输电线路,从220kV银城站出线,采用同塔双回路架设。线路全长25.5km,全部采用架空线路,新建钢管杆41基,架设至110kV田庄站进线间隔处。架空线路导线采用JL/G1A-300/40型钢芯铝绞线;根据通信方面要求,地线采用双回架空复合光缆OPGW-100。建设管理:国网德州市供电公司设计单位:德州华德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烟台恒信电力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夏津县高低压电气安装有限公司2.3铁塔类型本线路共需新建铁塔41基,塔型9种。 具体情况见下表:序号杆塔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双回直线钢管杆1A3-ZM2-21基52双回直线钢管杆1A3-ZM2-24基53双回直线
6、钢管杆1A3-ZM2-27基14双回直线钢管杆1A3-ZM2-30基35双回直线钢管杆1A3-ZM3-33基16双回转角钢管杆1A3-ZM3-36基27双回转角钢管杆1A3-ZMK-42基28双回转角钢管杆1A3-J1-18基19双回转角钢管杆1A3-J1-21基12.4 交通情况沿线可利用的公路和乡镇道路较多,交通运输较方便。第二部分 组塔方案一 内悬浮外拉线组塔方案1.组塔准备1.1平整场地 将组立塔位的场地依据现场地形进行平整,以便于堆放、清点、组装、起吊塔材。1.2复核基础1.2.1经中间检查验收合格。1.2.2基础砼强度达到70%以上方可分解组立铁塔。1.2.3对基础顶面进行操平检查
7、,转角塔要求留有预高的应复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1.2.4复核基础的根开、对角线及地脚螺栓规格。1.3施工前,塔材应在现场进行分段、件号清点,排列整齐。1.3.1检查塔料规格、数量及质量情况,检查塔料的型号是否与塔型相符,镀锌有无损坏等。1.3.2对查出的有弯曲或损伤塔料进行矫正或更换。1.3.3检查各种螺栓、脚钉、垫圈的规格、数量及质量情况。1.3.4对所有经检查合格的塔料(包括各种角铁、联板、螺栓、垫圈等)应按顺序分规格堆放于塔位附近适当位置。1.4按要求检查使用的工器具,不合格应做好标记,严禁使用并退出现场。1.5按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塔平面布置现场。2.现场布置2.1地锚埋设2.1.1抱杆
8、拉线的地锚坑,应与塔位中心的水平距离不小于塔全高的1.2倍,拉线方向与线路中心线及横线路成45夹角。2.1.2外拉线地锚采用4只中号地锚(0.51.2m、5t),埋深2m,应各配 15.53m双头钢丝绳套1根及溜放器个。2.1.3牵引地锚坑要尽量避免在起吊方向,牵引地锚与塔位中心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塔全高的1.21.5倍。2.1.4牵引地锚用1只中号地锚(0.51.2m、5t),埋深2m,配15.53m双头钢绳套1根及溜放器个。2.1.5调整绳方向视吊片方向而定。调整大绳固定可以使用2个铁桩(或地钻),或使用小号地锚(0.31m、3t),但地钻可与小号地锚一起使用,调整大绳地锚距离应在塔高1.2
9、倍以上。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塔平面布置图如下: 牵引地锚外拉线地锚调整绳地锚(铁桩或地钻)(视吊塔片方向而定)有关地锚规格、埋设按下表执行: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牵引地锚0.51.2m h=2m 5t只1土质较差时埋深2.2m地锚套15.53m根1双头套M42(6.8T)U型环外拉线地锚0.51.2m h=2m,5t只4土质较差时埋深2.0m地锚套15.53m根4双头套M36(4.9T)U型环调整绳地锚0.31m h=1.5m,3t只4土质较好,可用3T地钻(2个铁桩)地锚套153m根4双头套M30(3.5T)U型环3.内悬浮抱杆的使用特性铝合金抱杆参数抱杆断面: 500500mm最大接续高度:2
10、6m具体分段情况:上杆段(4m)+杆身段(44.5m)+下杆段(4m)=26m最大起吊荷重:1.2t抱杆工作角度:取57,最大不超过104.各系统连接4.1抱杆系统连接抱杆接头采用螺栓连接,螺栓采用8.8级M1645的标准件,螺栓应上下交替穿向,且必须拧紧。抱杆起立后,接头螺栓应复紧一遍。抱杆组装立起后,必须检查抱杆弯曲情况,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抱杆弯曲度不得大于2。4.2外拉线系统连接4.2.1呼称高36米(含36米)以下的直线塔,外拉线采用13.5100m钢丝绳上端加一个13.518m双头套;呼称高39米(含39米)以上的直线塔及转角塔、终端塔,1-拉线 2-溜放器 3-拉线梢头 4-拉线地
11、锚外拉线采用13.5100m钢丝绳上端加两根1318m双头套。4.2.2抱杆拉线对地平面夹角应不大于45,受地形地物限制时应不大于60。4.2.3外拉线上端用4.9T(M36)U型环连接于上拉线联板,下端一般用卡头手板葫芦调整收紧后,用3只马鞍螺丝封固。4.2.4当抱杆在一定高度固定后,吊装不同位置的铁塔构件,需要调节拉线长度。拉线长度的调节一般采用手板葫芦进行拉线长度调节。平面布置及连接图如下: 抱杆外拉线起吊钢绳承托钢绳已组塔身地滑车 起吊构件 调整大绳4.3承托系统连接 正视图 俯视图1-已组塔身主材;2-卡具;3-抱杆;4-钢绳;5-平衡滑车;6-调节器4.3.1承托钢丝绳采用19.5
12、定长钢丝绳,其长度应不小于15m。4.3.2已组塔段上端横线路根开在7.0m以内时,承托绳可采用2根19.515m钢丝绳;根开大于7.5m时,增加2根19.52m加长套用6.8T(M42)U型环连接。4.3.3承托钢丝绳应用绑扎方式固定在塔身主材上,四点应在同一高度点,并宜选在有水平斜材的接点上方;绑点处垫以衬垫或护垫,并用U形环封固,保证其安全稳固。4.3.4承托平衡滑车应布置在吊件方向上。4.3.5当吊件在横线路方向,平衡滑车应在横线路方向上。4.3.6当吊件在顺线路方向,平衡滑车应在顺线路方向上。4.3.7将8T单轮平衡滑车用9t(M48)U型环连接于抱杆下拉线联板上。4.4起吊绳系统连
13、接4.4.1起吊绳和牵引绳用同一钢丝绳,规格为13.5300m。4.4.2起吊绳通过抱杆顶部朝天滑车与起吊滑车组成1-1滑轮组,并提供两套双面布置。每侧5T双轮滑车用U型环(M48)与上拉线联板的圆钢挂环连接,起吊绳通过起吊滑车、腰滑车、地滑车至牵引系统。4.4.3为减少抱杆轴向压力,避免起吊绳与塔身或抱杆相碰,起吊绳须通过腰滑车。3T单轮开口腰滑车应用111.0m的双头钢丝绳套连接于铁塔主材上,且其离抱杆距离以不磨抱杆为宜。4.4.4地滑车应尽量布置在塔位中心上,采用5T单轮开口地滑车,可通过2根15钢丝绳双头套连于塔腿上。4.4.5起吊绳另一端的起吊滑车连于被吊塔件上,起吊件应视其起吊重量
14、大小及尺寸进行补强,以保证吊件安全。4.5牵引系统准备2.2.6.1牵引地锚应布置在平整地带,且牵引绳磨道应清理。2.2.6.2牵引动力采用机动绞磨,也可采用拖拉机绞磨。4.6调整绳连接2.2.7.1调整大绳,应使其与地面夹角不大于45。2.2.7.2调整绳用3或4根2290m的棕绳。2.2.7.3调整绳要绑扎牢固,并不可在吊件上滑动。5.抱杆起立和提升5.1抱杆起立5.1.1竖立抱杆前,将提升抱杆用的腰环套在抱杆上。将朝天滑车、朝地滑车、承托系统平衡滑车等装在抱杆上,将各部连接螺栓上紧。5.1.2抱杆起立可以采用如梢径1208m的人字木抱杆起立大抱杆的方法,将抱杆立起。例:用人字抱杆整立起立
15、抱杆法:采用自动脱落式人字抱杆,起吊过程时应注意监护;抱杆根部位置应放置在铁塔基础中心位置,制动绳应是用三根,当抱杆立至80时,收紧拉线使抱杆立正,然后用腰环及绳套固定抱杆,拆除牵引工具。抱杆起立完后将塔腿的开口面辅材补装齐全并拧紧螺栓。1-抱杆 2-牵引绳 3-人字抱杆 4-地滑车 5-钢绳套 6-制动绳 7-抱杆拉线5.1.3抱杆工作时倾斜角取57,最大不超过10。抱杆立于地面时应采取防沉防滑措施。5.2抱杆的提升5.2.1提升抱杆示意图如右:1-抱杆;2-抱杆拉线(松);3-腰滑车;4-牵引绳;5-朝地滑车;6-上腰环;7-下腰环;8-双钩;9-机动绞磨;10-地滑车5.2.2腰环设置抱
16、杆提升过程中,用上下两付腰环以稳定抱杆,使抱杆始终保持竖直。腰环与抱杆接触处应设置滚轮,以利于抱杆顺利提升。上下腰环距离一般为34米左右,上腰环布置在已组塔身的最上端,下腰环布置在抱杆根部最终提升后的位置。腰环用11的钢丝绳固定在已组塔段的主材上。腰环必须用双钩调紧,以保证抱杆提升时保持正直。5.2.3绑好上、下腰环并用双钩调紧,使抱杆在铁塔结构中心位置直立。5.2.4在抱杆根部的圆钢环上挂一只3t单轮开口滑轮作为提升滑轮,将起吊绳穿过提升滑车,其一端绑扎在已组好塔段上端的主材上,另一端通过提升滑车,腰滑车,地滑车至绞磨;腰滑车在与端部钢丝绳的绑扎点应等高并在对角线位置上。5.2.5解松外拉线
17、,使之呈松弛状态。5.2.6启动牵引设备,缓慢收紧提升绳使抱杆上升一小段高度,使承托绳不受力呈松弛状态,停止牵引。5.2.7解除承托绳。根据下一绑扎点处断面尺寸,选取承托绳长度。5.2.8继续提升抱杆,外拉线系统要与之密切配合,使之能稳定且正直上升,如抱杆体面倾斜大于10,则停止牵引,用四根拉线调整后再次提升,直至要求位置。提升过程中,应随时观察腰环与抱杆接触情况,并调整腰环双钩,禁止抱杆中部受横向推力。5.2.9将承托绳收紧,在规定位置绑牢。5.2.10解松牵引绳,使起吊绳恢复至起吊时的工作状态。5.2.11拆除上下腰环和提升抱杆的工器具,为起吊塔片做好准备。5.2.12重新调整外拉线,使抱
18、杆正直,封固拉线以待吊装。5.2.13抱杆提升过程中应注意事项:应注意抱杆与腰绳的摩擦,须专人监视,防止卡阻。应随抱杆提升,指挥四方拉线慢慢松出,力求同步,使抱杆始终保持竖直状态,防止拉线松紧不一。6.塔材吊装6.1吊件组塔操作6.1.1地面组装组装前应根据抱杆承载能力,计算吊件重量及应带辅材的重量。根据场地实际情况,构件本身的方向以及组装与起吊是否同时进行,确定组装的布置位置。组装时,注意联板及斜材的正反面,应尽量将组装工作在地面完成好,避免将其留待高空作业解决,注意不得强行安装。螺栓穿向应严格按质量规定进行,按设计要求或构件处有空隙时应按图纸要求加垫片。6.1.2塔构件吊装及连接检查各系统
19、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吊装,严禁超重和改变起吊方式起吊。应合理选择吊点位置及吊点方式,吊点位置须位于构件的重心以上,一般应选在主材节点处。吊点绳呈等腰三角形,其顶点高度应不小于塔身宽度的1/2,保证两吊点绳间夹角不大于90。吊点处薄弱时,在吊点间加补强木。塔片根部薄弱时,应在塔片底部加补强木。补强圆木梢径应不小于100mm。吊件吊起后,调整大绳应与牵引速度配合,缓慢回松,直至合适位置,按先低腿后高腿的顺序就位。两片吊装合拢后,应立即将其它辅助材料封固,并紧固螺栓。在吊件就位时,牵引或回松速度应缓慢,且塔上操作人员必须待塔材吊稳和停止牵引后,方可进行操作。主材和侧面大斜材未全部接牢之前,不得到吊件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 作业 指导书 DOC51

限制150内